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297-针灸易学 >

第5章

297-针灸易学-第5章

小说: 297-针灸易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 ∶三空侠脊陷中。三壮,二分。 
下 ∶四空侠脊陷中。三壮,二分。 
会阳∶阴尾尻骨两旁。五壮,八分。 
附分∶二椎下,附项内廉两旁,去脊三寸,正坐取之。五壮,三分。 
魄户∶直附分下,三椎下两旁,去脊三寸,正坐取之。七壮,五分。 
膏肓俞∶四椎下一分,五椎上二分,两旁去脊三寸。百壮至五百壮。 
神堂∶五椎下两旁,去脊三寸陷中,正坐取之。五壮,三分。 
噫嘻∶肩膊内廉,侠六椎下两旁,去脊三寸,正坐取之。六分,七壮至百壮。 
膈关∶七椎下两旁,去脊三寸,正坐开肩取之。三壮,五分。 
魂门∶九椎下两旁,去脊三寸,正坐取之。三壮,五分。 
阳纲∶十椎下两旁,去脊三寸,正坐阔肩取之。三壮,五分。 
意舍∶十一椎下两旁,去脊三寸,正坐取之。七壮,五分。 
胃仓∶十二椎下两旁,去脊三寸,正坐取之。三十壮,五分。 
肓门∶十三椎下两旁,去脊三寸,陷中,正坐取之。三十壮,五分。 
志室∶十四椎下两旁,去脊三寸,正坐取之。三壮,九分。 
胞肓∶十九椎下两旁,去脊三寸,伏取。七壮,五分。 
秩边∶二十椎下两旁,去脊三寸,伏取。三壮,三分。 
承扶∶尻臀下,阴股上纹中。三壮,七分。 
殷门∶浮 下三寸。七分。 
浮 ∶委阳上一寸,展膝取之。三壮,五分。 
委阳∶承扶下六寸。三壮,七分。 
委中∶ 中央约纹动脉陷中,面伏地取之,膀胱土穴也。五分。 
合阳∶约纹下三寸。五壮,六分。 
承筋∶ 肠中央陷中,胫后从脚跟上七寸。三壮。 
承山∶锐 肠下分肉间陷中。五壮,七分。 
飞扬∶外踝骨上七寸。三壮,三分。 
附阳∶外踝上三寸,太阳前,少阳后。三壮,五分。 
昆仑∶足外踝后五分,跟骨上陷中,膀胱火穴也。三壮,三分。 
仆参∶足跟骨下陷中,拱足取之。七壮,三分。 
申脉∶外踝下五分陷中。三壮,三分。 
金门∶外踝下少后,丘墟后。三壮,一分。 
京骨∶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陷中,按而得之,膀胱原穴也。七壮,三分。 
束骨∶足小趾外侧本节后,赤白肉际陷中,膀胱木穴也。三壮,三分,泻之。 
通谷∶足小趾外侧,本节前陷中,膀胱水穴也。三壮,二分。 
至阴∶足小趾外侧,去爪甲角如韭叶,膀胱金穴也。三壮,二分,补之。 
x手厥阴心包络经穴x 
r手厥阴心包络经穴图一pd…d30。bmpr 
r手厥阴心包络经穴图二pd…d30a。bmpr 
天池∶腋下三寸,乳后一寸,着胁直腋撅肋间。三壮,三分。 
天泉∶曲腋下二寸,举臂取之。三壮,六分。 
曲泽∶肘内廉陷中,大筋内侧横纹中动脉是也。包络水穴也。三壮,三分。 
门∶掌后去腕五寸。五壮,三分。 
间使∶掌后三寸两筋间陷中,包络金穴也。五壮,三分。 
内关∶掌后去腕二寸两筋间。三壮,五分。 
大陵∶掌后骨下两筋间陷中,包络土穴也。三壮,五分,泻之。 
劳宫∶掌中央动脉,屈中指无名指两间取,包络火穴也。三壮,三分。 
中冲∶手中指端,去爪甲如韭叶陷中,包络木穴也。一壮,一分,补之。 
x手少阳三焦经穴x 
r手少阳三焦经穴图一pd…d31。bmpr 
r手少阳三焦经穴图二pd…d32。bmpr 
关冲∶手小指次指外侧,去爪甲角如韭叶,三焦金穴也。一壮,一分。 
液门∶小、次指岐骨间陷中,握拳取,三焦水穴也。三壮,二分。 
中渚∶手小指次指本节后陷中,液门下一寸,三焦木穴也。三壮,二分,补之。 
阳池∶手表腕上陷中,三焦脉过为原。三壮,二分。 
外关∶腕后二寸两骨间,与内关对,手少阳络。三壮,三分。 
支沟∶腕后臂外三寸,两骨间陷中,三焦火穴也。七壮,二分。 
会宗∶腕后三寸,空中一寸。七壮。 
三阳络∶臂上大交脉支沟上一寸。七壮。 
四渎∶在肘前五寸,外廉陷中。三壮,六分。 
天井∶肘外大骨后,肘上一寸,辅骨上两筋叉骨 中,屈肘拱胸取,三焦土穴也。三壮 
,二分,泻之。 
清冷渊∶肘上二寸,伸肘举臂取之。三壮,二分。 
消泺∶肩下臂外间,腋斜肘分下。三壮,一分。 
会∶肩前廉,去肩头三寸宛宛中。五壮,五分。 
肩 ∶肩端 上陷中,举臂取。三壮,七分。 
天 ∶肩缺盆中,上臂骨际陷中,须缺盆陷处,上有空起肉上是穴。三壮,八分。 
天牖∶颈大筋外,缺盆上,天容后,天柱前,完骨下,发际上。二寸。 
翳风∶耳后尖角陷中,按之引耳中痛,先以钱二十文,令患人咬之寻穴。七壮,三分。 
脉∶耳本后鸡足青络脉。三壮,一分。 
颅息∶耳后间青络脉中。七壮,一分。 
角孙∶耳廓中间,开口有空。三壮,八分。 
丝竹空∶眉后陷中。三分,五壮。 
和 ∶耳前锐发下横动脉中是穴。三壮,七分。 
耳门∶耳前起肉当耳缺陷中。三壮,三分。 
x足厥阴肝经穴x 
r足厥阴肝经穴图一pd…d33。bmpr 
r足厥阴肝经穴图二pd…d33a。bmpr 
大敦∶足大趾端,去爪甲如韭叶,及三毛中,肝木穴也。三壮,三分。 
行间∶足大趾缝间,动脉应手陷中,肝火穴也。三壮,三分,泻之。 
太冲∶足大趾本节后二寸,内间动脉应手陷中,肝土穴也。三壮,三分。 
中封∶足内踝骨前一寸,筋里宛宛中,仰足取陷中,伸足得之,肝金穴。三壮,四分。 
蠡沟∶内踝上五寸。三壮,二分。 
中都∶内踝上七寸, 骨中。五壮,三分。 
膝关∶犊鼻下二寸旁陷中。五壮。四分。 
曲泉∶膝股上内侧,辅骨下,大筋上,小筋下,陷中,屈膝横纹头取,肝水穴也。三壮 
、六分,补之。 
阴包∶膝上四寸,股内廉两筋间,蜷足取。三壮,六分。 
五里∶气冲下三寸,阴股中动脉应手。五壮,六分。 
阴廉∶羊矢下,去气冲二寸,动脉中。三壮,八分。 
章门∶大横外,直季胁肋端,当脐上二寸,两旁六寸,侧卧屈上足,伸下足,举臂取。 
七壮,六分。 
期门∶直乳二肘端,不容旁一寸五分。五壮,四分。 
x足少阳胆经穴x 
r足少阳胆经穴图一pd…d34。bmpr 
r足少阳胆经穴图二pd…d35。bmpr 
瞳子 ∶目外去 五分。三壮,三分。 
听会∶耳微前陷中,上关下一寸,动脉宛宛中,张口得之。五壮,三分。 
客主人∶耳前骨上,开口有空,张口取之。七壮,一分。 
颔厌∶曲周下颞 上廉。三壮,七分。 
悬颅∶曲周下颞 中廉。三壮,三分。 
悬厘∶曲周下颞 下廉。三壮,三分。 
曲鬓∶在耳上发际曲隅陷中,鼓颔有空。七壮,三分。 
率谷∶耳上入发际寸半,陷者宛宛中,嚼取。三壮,三分。 
天冲∶耳后发际二寸,耳上如前三分。七壮,三分。 
浮白∶耳后入发际一寸。七壮,二分。 
窍阴∶完骨上,枕骨下,动摇有空。七壮,三分。 
完骨∶耳后入发际四分。七壮,三分。 
本神∶曲差旁一寸五分,直耳上入发际四分。七壮,三分。 
阳白∶眉上一寸,直瞳子。三壮,三分。 
临泣∶目上直入发际五分陷中,令患人直瞳取穴。三分。 
目窗∶临泣后寸半。五壮,三分。 
正营∶目窗后寸半。五壮,三分。 
承灵∶正营后一寸五分。三壮,五分。 
脑空∶承灵后一寸五分,侠玉枕骨下陷中。三壮、五分。 
风池∶耳后颞 后,脑空下,发际陷中,按之引耳中。七壮,三分。 
肩井∶肩上陷中,缺盆上,大骨前一寸半,以三指按取,当中指下陷中。五壮,五分。 
渊液∶腋下三寸,宛宛中,举臂得。三分。 
辄筋∶腋下三寸,复前一寸,三肋端,横直蔽骨旁七寸五分,平直两乳,侧卧屈上足取 
。三壮,六分。 
日月∶期门下五分。五壮,七分。 
京门∶监骨下腰中,季肋本侠脊,肾之募。三壮,三分。 
带脉∶季肋下一寸八分陷中,脐上二分,两旁各七寸半。五壮,六分。 
五枢∶带脉下三寸,水道旁五寸五分。五壮,一寸。 
维道∶章门下五寸三分。三壮,八分。 
居 ∶章门下八寸三分,监骨上陷中。三壮,八分。 
环跳∶髀枢中,侧卧,伸下足,屈上足,右手摸穴,左摇撼取。五十壮,一寸。 
风市∶膝上外廉两筋中,以手着腿,中指尽处是。五壮,五分。 
中渎∶髀外膝上五寸,分肉间陷中。五壮,五分。 
阳关∶阳陵泉上三寸,犊鼻外陷中。五分。 
阳陵泉∶膝下一寸, 外廉陷中,蹲坐取,胆土穴也。七壮,六分。 
阳交∶足外踝上七寸,斜属三阳分肉之间。三壮,六分。 
外丘∶外踝上七寸。三壮,三分。 
光明∶外踝上五寸。三壮,三分。 
阳辅∶足外踝上四寸,辅骨前,绝骨端上,去丘墟七寸,胆火穴也。三壮,五分,泻之 
悬钟∶足外踝上三寸动脉中,摸尖骨是。五壮,六分。 
邱墟∶足外踝下从前陷中骨缝中,去临泣三寸,胆原穴也。三壮,五分。 
临泣∶足小趾、次趾本节后陷中,去侠 一寸五分,胆木穴也。三壮,二分。 
地五会∶足小趾、次趾本节后陷中,去侠 一寸。一分。 
侠 ∶足小趾、次趾岐骨间,本节前陷中,胆水穴也。三壮,三分,补之。 
窍阴∶足小趾、次趾外侧,去爪甲角如韭叶,胆金穴也。三壮,一分。 

卷下三寻穴
奇经督任图、奇经各穴
属性:x督脉经穴x 
r督脉经穴图pd…d36。bmpr 
长强∶脊 骨端,计三分,伏地取。五壮,二分。 
腰 ∶二十一椎下宛宛中,以挺身伏地舒身,两手重支额,纵四体乃取。七壮,八分。 
阳关∶十六椎下坐取。三壮,五分。 
命门∶十四椎下伏取。三壮,五分。 
悬枢∶十三椎下伏取。三壮,三分。 
脊中∶十一椎下俯取。五分。 
筋缩∶九椎下俯取。三壮,五分。 
至阳∶七椎下俯取。三壮,五分。 
灵台∶六椎下俯取。火到便愈。 
神道∶五椎下俯取。七七壮。 
身柱∶三椎下俯取。七七壮,五分。 
陶道∶一椎下俯取。五壮,五分。 
大椎∶一椎上陷者宛宛中。以年为壮,五分。 
哑门∶项后入发际五分,项中央宛宛中,仰头取。禁灸,四分。 
风府∶项后入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禁灸,三分。 
脑户∶枕骨上,强间后一寸半,禁灸,三分。 
强间∶后顶后一寸半,禁灸,三分。 
后顶∶百会后一寸半,枕骨上。五壮,二分。 
百会∶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直两耳尖。七壮,二分。 
前顶∶囟会后一寸半,骨间陷中。三壮,一分。 
囟会∶上星后一寸陷中。二七壮,二分。 
上星∶神庭后入发际一寸陷中。五壮,三分。 
神庭∶直鼻上入发际五分。二七壮。 
素 ∶鼻柱上端准头,此穴诸方阙治。禁灸,一分。 
水沟∶鼻柱下,沟中央,近鼻孔陷中。三壮,二分。 
兑端∶唇上端。三壮,二分。 
龈交∶唇内齿上龈缝中。三壮,三分。 
x任脉经穴x 
r任脉经穴图pd…d37。bmpr 
会阴∶两阴间,任、督、冲三脉所起。三壮。 
曲骨∶横骨上,中极下一寸,毛际陷中。七壮至七七壮,二寸。 
子宫∶中极两旁,各开三寸,经至灸起,连三日止,可以受胎,验过。 
中极∶关元下一寸,脐下四寸。百壮,八分。 
关元∶脐下三寸。七壮,一寸二分。 
石门∶脐下二寸。七壮,八分。 
气海∶脐下一寸半,宛宛中。七壮,八分。 
阴交∶脐下一寸,当膀胱上际。百壮,八分。 
神阙∶当脐中,三壮。 
水分∶下脘下一寸,脐上一寸。七七壮,五分。 
下脘∶建里下一寸,脐上二寸。二七壮,八分。 
建里∶中脘下一寸,脐上三寸。五壮,五分。 
中脘∶上脘下一寸,脐上四寸。二七壮,八分。 
上脘∶巨阙下一寸,脐上五寸。二七壮,八分。 
巨阙∶鸠尾下一寸,心之募。七壮,六分。 
鸠尾∶在两岐骨下一寸。三壮,六分。 
中庭∶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五壮,三分。 
膻中∶玉堂下一寸六分,横量两乳间,陷中,仰而取。七壮至二七壮。 
玉堂∶紫宫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五壮,三分。 
紫宫∶华盖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五壮,三分。 
华盖∶璇玑下一寸六分,陷中,仰头取。五壮,三分。 
璇玑∶天突下一寸六分,陷中,仰头取。五壮,三分。 
天突∶在颈结喉下一寸,宛宛中。五壮,一分。 
廉泉∶颈下结喉上中央,仰而取。三壮,三分。 
承浆∶唇棱下陷中,开口取。三壮,二分。 
x冲脉穴x 
幽门∶巨阙旁。 通谷∶上脘旁。 阴都∶通谷下。 石关∶阴都下。 商曲∶石关下 
肓俞∶商曲下。 中注∶肓俞下。 四满∶中注下。 气穴∶四满下。 大赫∶气穴下。 
横骨∶大赫下。 
x带脉穴x 
带脉∶季胁下一寸八分。 五枢∶带脉下三寸。 维道∶章门下五寸三分。 
x阳跷穴x 
申脉∶外踝下。 仆参∶跟骨下。 附阳∶外跟下。 居 ∶章门下。 肩 ∶肩端。 巨 
骨∶肩端。 俞∶肩 后甲骨上廉。 地仓∶口吻旁。 巨 ∶鼻两旁。 承泣∶目下七 
分。 
x阴跷穴x 
照海∶足内踝下。 交信∶内踝上。 
x阳维穴x 
金门∶足外踝下。 阳交∶外踝上。 俞∶肩后胛上。 会∶肩前廉。 天 ∶缺 
盆上 
正营∶目窗后。 承灵∶正营后。 脑空∶承灵后。 风池∶脑空下。 日月∶期门下。 
风府。 哑门。 
x阴维穴x 
筑宾∶内踝上。 腹哀∶日月下。 大横∶腹哀下。 府舍∶腹结下。 期门∶乳下。 
天突∶结喉下。 廉泉∶结喉上。 

卷下三寻穴
经外奇穴
属性:内迎香二穴∶在鼻孔中,治目热暴痛。用芦管子搐出血,最效。 
鼻准二穴∶在鼻柱尖上,专治鼻上生酒醉风。宜用三棱针出血。 
耳尖二穴∶在耳尖上,卷耳取尖上是穴。治眼生翳膜,用小艾炷五壮。 
聚泉一穴∶在舌上,当舌中,吐出舌中直有缝,陷中是穴。哮喘咳嗽,及久嗽不愈。若 
灸则 
于艾炷中灸之。如冷嗽,用款冬花为末,和于艾炷中灸之。灸毕以清茶连生姜细嚼咽下。又 
治舌苔,舌强亦可治,用小针出血。 
左金津右玉液二穴∶在舌下两旁,紫脉上是穴,卷舌取之。治重舌肿痛,喉闭。用白汤 
煮三棱针,出血。 
海泉一穴∶在舌下中央脉上是穴。治消渴,用三棱针出血。 
鱼腰二穴∶在眉中间是穴。治眼生垂帘翳膜。针入一分,沿皮向两旁是也。 
太阳二穴∶在眉后陷中,太阳紫脉上是穴,治眼红肿及头。用三棱针出血,其出血之法 
,用 
上刺出血,极效。 
大骨空二穴∶在手大指中节上,屈指当骨节陷中是穴。治目久痛及生翳膜目障。可灸七 
壮。 
中魁二穴∶在中指第二节骨尖,屈指得之。治五噎反胃吐食,可灸七壮。 
八邪八穴∶在手五指岐骨间,左右手各四穴。 
大都二穴∶在次指虎口,赤白肉际,握拳取之。可灸七壮,针一分,可治头风牙痛。 
上都二穴∶在手食指、中指本节岐骨间,握拳取之。可治手臂红肿,针一分,灸五壮。 
中都二穴∶在手无名指本节岐骨,名液门。主治同上。 
下都二穴∶在手小指本节后岐骨间。主治亦同上。 
八风八穴∶在足趾岐骨间,两足共八穴,故名八风。治脚背红肿,针一分,灸五壮。 
十宣十穴∶在手指头上,去爪甲角一分,每指各一穴,治乳蛾。以三棱针出血,或用丝 
线扎次节内侧,以艾灸五壮。 
五虎四穴∶在手食指及无名指第二节骨尖,握拳得之。治五指拘挛,灸五壮。 
肘尖二穴∶在手肘骨尖上,屈肘得之,治瘰 ,可灸七七壮。 
肩柱骨二穴∶在肩端起骨尖上。治瘰 ,灸七壮,治手不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