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博物分册 >

第2章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博物分册-第2章

小说: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博物分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散寒逐湿调经用,能理血气,可安胎,又有止痛之用。”现代医学认为它是 

一种芳香化浊药物,含有辛味软性树脂、挥发性精油、鞣酸、菊糖、氯化钾 

和维生素B、维生素C等。此外,也有人用艾草治头痛、牙痛、胃痛等,都 

有一定效果。针灸疗法中的灸,就是把艾草切碎,用纸卷成条条,点燃后以 

草熏灼穴位。这是颇受人欢迎的一种医疗方法。 

     人们在端阳采艾,门户插艾,意在驱除病害。因为端阳一过,天就炎热 

了,蚊、蝇等害虫开始繁生、传播。所以,在端阳节做次驱毒祛害之举,是 

很符合科学道理的。 


… Page 17…

                                荆棘的由来 



     荆棘是现在常用的一个词语,它原来是指两种植物:荆和棘。 

     荆现名牡荆,是马鞭草科的一种落叶灌木。古代又名楚,用来做刑仗, 

鞭打犯人。因此楚又称“荆楚”,受鞭打叫“受楚”。“受楚”是件痛苦的 

事,所以“楚”字又引申有“痛苦”的意思,如痛楚、苦楚。荆在古代还用 

来制作妇女的发钗,称为“荆钗”。后来还演变成谦称自己的妻子为“荆室”、 

 “拙荆”,或简称为“荆”。 

     棘是鼠李科的一种落叶灌木,它的枝条多荆,民间常用它作围篱。最早 

囚拘奴隶也以棘丛围绕。以后“丛荆”也成了囚拘之所的代名词。在科举时 

代,为了防止考场上传递作弊,围墙上也满插棘枝,故考场也称“棘院”或 

 “棘围”。 

     棘在野外常与荆混生,因此就产生“荆棘”一词。荆棘丛生最易阻塞道 

路,又借喻作艰险处境或者纷乱局面,成语“披荆斩棘”和“荆天棘地”由 

此引申而来。 


… Page 18…

                               鸽子树的由来 



     鸽子树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它与水杉、银杏一样,是远古时代遗存 

下来的树种。鸽子树十分高大,每到春天,树枝上长出巨大的苞片,每个花 

序梗上通常有二枚苞片,初期为淡淡的绿色,渐渐变成乳白色,远远看去, 

如同落了满树的鸽子,因此得名“鸽子树”。 

     关于鸽子树,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汉代王昭君,为了胡汉和好, 

毅然出塞与呼韩邪单于结为夫妇。她在异地日夜怀念故乡,就让白鸽为她传 

书送信。白鸽穿云破雾飞向王昭君的故乡——湖北秭归。千万只送信的鸽子, 

栖息在树上,化作洁白的花朵,成了鸽子树。 


… Page 19…

                               哈密瓜的由来 



     据史料记载,清朝康熙年间,新疆哈密王把甜瓜作为礼品向朝廷进贡。 

 “哈密瓜”便由此而得名,并成为新疆甜瓜的总称。 

     哈密瓜的品种资源十分丰富。按其成熟期不同,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 

三个品种。早、中熟的称为夏瓜,晚熟的称为冬瓜。早熟品种主要有黄旦子、 

纳西甘、一包糖、包孜可口奇、石甜401等,其特点是皮薄肉细,香味浓郁。 

中熟品种主要有红心脆、老铁皮、炮弹瓜、黄金龙、白兰瓜等,它以甜脆多 

汁,清香适口、肉厚细腻而博得人们的喜爱。晚熟品种主要有黑眉毛密极干、 

青麻皮密极干、炮台红、青皮红肉、青皮冬瓜、黄皮白肉可口奇等。 


… Page 20…

                              白兰瓜的由来 



    兰州素以“瓜果城”著称,尤以西瓜、甜瓜、桃子为最。西瓜分“上河 

瓜”与“旱砂瓜”两种,甚富水分,又沙又甜;甜瓜种类繁多,其中白兰瓜 

色味香具佳,名闻遐迩;安宁30里桃乡产的“金城桃”与“肥城桃”齐名, 

早年间曾为贡品。原来,欧洲有一种叫做“罗马甜瓜”的,于1911年传到美 

国加州,称“香露甜瓜”。1944年,美国副总统华莱士 (他是个农学家), 

到苏联参加盟国会议,取道兰州,来探望他的早年异国同学张心一(时任甘 

肃建设厅厅长),发现兰州的自然条件很适宜栽培“香露甜瓜”,回到美国 

后,便给张心一寄来了瓜籽,于是兰州便繁衍了起来,人们因此便将这种瓜 

称为“华莱士”。说起兰州这个地方,地处西北高原,昼夜温差大,阳光充 

足,雨量较少,天气干旱,很适于瓜果的生长,那甜瓜便越长越好。到了1956 

年,邓宝珊先生 (时任甘肃省长)想给这甜瓜取个中国名字,以为叫“白兰 

瓜”为好 (意思是“白色的兰州甜瓜”),于是便叫了开来。 


… Page 21…

                                 蜜桔的由来 



     黄岩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这里是名的“桔乡”。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只金孔雀,自由自在地活动在这里。有一天,突然 

飞来一只恶鹰要伤害金孔雀,在搏斗中金孔雀受了伤,翻落在黄岩城北的翠 

屏山上。这时,有一个少年赶来救起了金孔雀。少年把金孔雀抱回家,为它 

敷药医伤,喂吃喂喝。几天后,金孔雀的伤好了,就告别了少年,飞走了。 

过了几天,金孔雀又来看望少年,并且带着少年回到自己的老家。孔雀全家 

都欢迎这个好心的少年,并给了他一粒金色的种子,又从它们身上啄下几根 

金色的羽毛,然后,把少年送回家,帮他把种子埋在院子里,用羽毛盖上。 

过了几天,在这金色的羽毛底下长出了两棵小嫩苗。少年精心培育,为小苗 

浇水、锄草。到了春天,小苗长成了大树,并且开了许多小白花,散发着清 

香。花落后结了许多小果子。秋后果子由青变黄,黄澄澄的十分好看。果实 

成熟后,少年分送给本村的老人和病人吃,也怪,凡吃了这果子的人,老人 

变年轻,病人也没病了。因为这种果实的外形像桔子,果子甜蜜、多汁,所 

以人们给它起名叫“蜜桔”。 


… Page 22…

                                荔枝的由来 



     我国荔枝主要产于广东、福建、广西等省,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荔 

枝的种类很多,广东荔枝竟达120多种。有关荔枝的由来,还流传着一个民 

间传说。 

     很久以前的一天夜晚,突然狂风四起,一位仙姑从天而降。她到各名城 

游玩以后,来到广东增城县西园,看这里山清水秀,就在一棵树上坐了下来, 

并在树上睡了一会。东方发白了,她又返回天宫。因为她走时慌慌忙忙,竟 

把身上的一缕绿色丝挂在树上忘了带走。第二年,这棵树上竟然长出了肉厚 

汁多、清甜可口的佳果。因为这佳果是仙姑“离枝”而去结下的,人们就给 

它取名叫“荔枝”。 

     过去,荔枝被视为一种贡品。据说天宝年间每年要为唐朝杨贵妃、玄宗 

皇帝选择佳品飞马传送。荔枝不仅可以吃,还可做药,其果肉含有丰富的蔗 

糖、葡萄糖、蛋白、脂肪、维生素C、柠檬酸和磷、铁等。为老幼补品。 


… Page 23…

                                龙眼的由来 



     据说,很早以前,在福建一带,有条恶龙,每逢八月海水大潮,就兴风 

作浪,毁坏庄稼,糟蹋房屋,人畜被害不计其数。周围的百姓只好逃离家园, 

在石洞里躲起来。 

     当地有一个武艺高强的少年,名叫桂圆。他看到恶龙兴风作浪,决心为 

民除害,与恶龙搏斗一番。 

     到了八月,大潮来了,他就准备好酒、猪羊肉,把它们合在一起。恶龙 

上岸以后,一看到猪羊肉馋得口水直往下淌,几口就把猪羊肉吃光了。因为 

猪羊肉是用大量的酒泡过的,所以没等恶龙走多远,就躺在地上不动了。这 

时桂圆举起钢刀,朝龙的左眼刺去,龙眼被刺了出来,恶龙痛得来回翻滚, 

正要逃跑时,桂圆揪住龙角,骑在龙身上,当恶龙极力想摆脱桂圆时,桂圆 

用钢刀刺向恶龙的右眼,恶龙的双眼失去,痛得嗷嗷大叫。经过一阵搏斗, 

恶龙流血过多死去。桂圆由于在搏斗中负伤过重,也死了。 

     于是,在这个地方长出了一种果品,人们称之为“龙眼”,也叫“桂圆”。 


… Page 24…

                                蜜枣的由来 



     相传,蜜枣是浙江兰溪的特产和首创,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原来, 

明代世宗嘉靖年间,兰溪县有一位文人叫章懋。他知道自己家乡的枣又甜又 

脆,清香爽口,每到大枣成熟季节就选上一批送到京城,献给世宗皇帝,世 

宗皇帝非常喜爱吃。后来,章懋发现枣虽好但不好保存,于是,就到处求枣 

农献计献策。还是本地一位名叫王来的人想出了个好办法。他先把枣身用刀 

子拉上几刀,再与枣花蜜滚到一起,一同入锅煮,晾干后就成了蜜枣。章懋 

又把它献给了世宗皇帝。从此,蜜枣誉满京城,慢慢传到各地。 


… Page 25…

                                石榴的由来 



     据说,很早以前,在临潼的山 上住着父子俩。儿子年近 30,还没娶 

上媳妇,对年近80的老父亲非常孝敬。儿子每天上山砍柴维持生活。 

     有一天,他进山砍柴。忽然看到一只小白鹿,这鹿光秃秃的,身上没有 

一根毛。这位青年很奇怪,打了十几年柴,还从没见过这样的鹿,就走过去 

看。小白鹿见青年来了,转身就走,青年走它也走,青年停下它也停下。青 

年说,今天我倒要看看它往哪儿走。一会,小白鹿走到一个小山洞前,小白 

鹿先点了点头,就进去了。随后,这位青年也跟了进去。刚走不远,前面有 

道金光,他借着光往前走。走了不一会,青年看到前面又有山又有水,还有 

树有花,加上金光的点缀,真如仙境一般。 

     青年走到一棵树下,一位鹤发老人走过来,说:“我早听说你的为人, 

你的孝心被人传诵。今天你来了,就别走了,替我看管果树。”老人说完, 

青年心里有点害怕,忙说:“我有老父在家,须我照管,多谢老人的好意。” 

老人见这位青年心地好,有孝心,就说:“知道你的孝心真诚,那我就不留 

你了,你不愿留下,就把这棵石榴树送你。”青年手捧石榴树,辞别鹤发老 

人,就回家了。他把这棵石榴树种在自己的院子里,很快结出了又大又红的 

石榴。乡亲们知道后,纷纷前来观看。青年把石榴分给乡亲们尝,并把种子 

散播到各家各户。从此,石榴就遍布全临潼。 

     陕西人对石榴有特殊感情,他们把石榴看作是人的心,如火一样红。每 

逢青年男女订婚,男方表示对女方的爱慕之心,或是遇到亲戚朋友结婚,都 

要送上以石榴为标志的枕头。 


… Page 26…

                               番石榴的由来 



     番石榴又名黄肚子、鸡矢果,广东潮州、汕头及台湾的土名叫拔子。 

     番石榴原产美洲热带地区,16至17世纪时,自墨西哥至秘鲁传至热带 

和亚热带。据 《台湾府志》记载,番石榴传入我国迄今将近300年。但在广 

西南部亦发现过野生番石榴。 

     番石榴表皮很薄,质地娇嫩,稍一碰,便受伤变色。果农有一日变色、 

二日变味、三日变烂的说法。 

     目前,番石榴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江西等省区均有栽培。广东 

过去以罗浮山附近各县较多,现广州市郊的瑞宝、大塘等地较有名;福建多 

产于福州、龙溪地区;广西南部的宁明、凭祥等地还有野生种。 


… Page 27…

                                马蹄的由来 



     荸荠是一种草本植物,果实长在地下。商店里听装的荸荠却以“马蹄” 

称之。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马蹄”是广州方言中对荸荠的俗称。而这一称呼又是古代闽、 

粤方言的“遗传”。在闽、粤方言中,果子一类东西被统称为“马”(音); 

在具体称呼某一种果子时,则习惯于将“马”置于果名之前。像桃子发音为 

 “马桃”,意为桃树的果子。“马蹄”中的“蹄”(音)意指地下。按照闽、 

粤方言中修饰限制成分常后置的特点,“马蹄”的意思是“地下的果子”。 

这同有的地方将荸荠叫作地栗颇相似。它道出了荸荠的生长特点。 


… Page 28…

                               猕猴桃的由来 



     猕猴桃,别名阳桃、藤梨、羊桃等,是世界上的一种新兴水果,原产我 

国。早在古书《诗经》和《尔雅》里就有关于它的记载。其名字和引种栽培, 

始见于唐代诗人岑参的诗中:“中庭井阑上,一架猕猴桃。”李时珍在《本 

草纲目》中也曾有“其形像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其名”的说法。 

猕猴桃的名称盖由此而来。 

     猕猴桃果肉绿色或黄色,中间有放射状的小黑籽;食时具有甜瓜、草莓、 

桔子香味,口味独特,甜酸适口,色、香、味俱佳。公元739年的《本草拾 

遗》及其后的 《开宝本草》、《本草纲目》等著作,均介绍了猕猴桃的形态 

生长、食用和药用情况,可惜长期以来,未被重视。 

     20世纪初,英、美、法和新西兰等国先后从我国引种猕猴桃树,开始作 

为一种庭园观赏植物;后来,发现猕猴桃果实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很高,还 

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因而引起重视,纷纷竞相培育。其中以新西兰发展最 

早、最快,在40年代开始商品生产,现在已行销世界,基本上垄断了国际市 

场。我国是中华猕猴桃的故乡,资源丰富,分布很广。近年来,猕猴桃受到 

各方重视。全国大部分省、区开展了资源调查,选出了一些优良单株培育改 

良品种,并在江西、湖南、湖北、河南、陕西、广西、贵州等省、区建立了 

猕猴桃果园,从事商品生产。 


… Page 29…

                                佛手的由来 



     佛手原产我国。又名五指柑、佛手柑、佛手香橼。它的外形特殊,果顶 

开裂,酷似佛像之手,故有其名。 

     佛手果实千姿百态,色彩黄亮,清香扑鼻,惹人喜爱。 

     我国佛手种植面积不大,产量也不高。产于浙江金华、广东四会、德庆、 

福建福州、厦门、四川江津、内江、陕西汉中等地。广西、云南、安徽等省 

也有生产。 

     佛手因果实先端开展的形状不同,可分为拳佛手和开佛手等品种。 


… Page 30…

                                百合的由来 



     百合是多年生草本鳞茎植物,多产于北半球温带,有少数产于南半球的 

寒带及热带,我国各地多有分布。 

     百合的花期在六月至八月,花朵侧生在花梗的顶端,形状像喇叭。百合 

的地下茎呈鳞状,层层鳞片互相叠合,所以人们称为百合。 

     百合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南北朝时,后梁宣帝萧詧曾为百合题诗,说 

明我国至少在1000多年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