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博物分册-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县是安徽省产蟹最多的一个县,是国家出口的重要基地之一。主要产地就在
沱湖。沱湖的螃蟹不但味道鲜美,而且个头大,为友邻产区所不及。隔年蟹
一般体重0。25公斤以上,个别大的体重达0。5公斤以上,生长快,捕捞量高。
… Page 44…
对虾的由来
相传在西太后当政那时候,侍候西太后的宫女三年一换,够三年了,放
出皇宫,自个儿去嫁人,再换一些进宫。西太后有个随身的宫女,机灵麻利,
会看西太后的眼色行事儿。西太后觉得这个宫女地道,挺喜欢。她只图自个
儿方便如意,还管别人遭受罪苦?三年到期了,不放这个宫女走,留下又侍
候她三年,还不放走。这时候,姑娘已二十出头了,再不嫁人可要成老姑娘
了!可是干着急也没有招儿。这个宫女有个叔叔,是个厨师,手艺很高,在
宫里专门给西太后做菜,他为侄女的事也很着急。可是,西太后是金口玉言,
说怎的就是怎的,谁敢在西太后面前提这个事儿!怎么办,想了多少日子,
才想出个办法。这天,厨师给西太后做了个小菜,是两个大虾。这两个大虾
可不是如今烀熟卖的那样,做得色好看,味儿香。做好了,把两个大虾头对
腚腚对头地用虾枪插到一块,装在盘子里,端给西太后。西太后一看,红彤
彤的两个大虾插在一起,挺好看,就问厨师:“这个菜叫什么名?”厨师立
即说:“红娘自配!”西太后是个好琢磨事的人,“红娘自配”这里必有什
么原由。琢磨了半天,明白了。她知道厨师是那个宫女的叔叔,这“红娘自
配”是厨师借着菜名为他的侄女说情,叫我放她出去“自配”。西太后一时
高兴,好吧,送个人情,也显得我西太后通情达理。随即就把那个宫女叫来
说:“你出宫去“自配”吧!这个宫女才出了皇宫。从此,就有了对虾的名
称。
… Page 45…
鳖的由来
鳖,俗称“甲鱼”,“团鱼”,广东叫“水鱼”,是野生爬行动物,栖
息在河湖、池沼中,白天喜欢潜伏水底,有时也露出水面呼吸新鲜空气。它
除在水中掠食鱼虾螺蚌之外,也会爬上岸来猎食蚯蚓等小动物,饱食以后又
潜往水底。由于它经常栖息在水底泥沙中,故身上往往沾满了青苔等附着物,
每当晴朗暖和的天气,会爬上岸来晒晒太阳,以便使身上的污秽物质晒干而
脱落。但它的警惕性异常高,只要附近有些声响,就会飞快逃回水中。鳖的
寿命很长,可活五六十年。然而在三五岁时就能产卵繁殖后代了。春天来临,
雌鳖在傍晚或清晨便爬上岸来,选择一处比较湿润的泥沙地,用它的前后脚
爪挖出一个如漏斗形状的洞穴,把卵产在穴中,一次产卵有10余个,产卵后
便用泥沙把洞穴重新填平,最后还利用腹甲压平地面,才安然离去。鳖有一
段较长的冬眠期,当水温降到摄氏10度以下时,基本上不食不动,进入休眠
状态,这也是它成长较慢的一个原因。鳖肉营养丰富,人们把它当作滋补佳
品,鳖甲也可入药,因而是经济价值很高的水产品。
… Page 46…
龟的由来
《礼记》说:“麟凤龟龙,谓之四灵。”麟、凤、龙、纯属天方夜谭,
只有龟的形象是实有的。龟能跻身于神物之列确实不凡。龟作为地球的古老
居民,生存已有二十几亿年。它行动迟缓,适应能力却很强,寿命也长,是
长寿的象征。庄子《秋水篇》云:“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话虽
夸张,倒也符合龟的身份。另外,“龟”与“贵”谐音,又是富贵的象征。
古代殷商,人们起用龟甲作为“占卜”的用具,神圣无比。周代专设“龟人”
的官职,由其“掌六龟,若有祭祀,则奉龟以往(《周礼》)。在汉代,丞
相、列侯、将军所用的金印,印钮一律作龟形;俸禄2000石以上的大官,所
用银印,印钮也是如此。在官饰上,唐代的职官习佩鱼袋。武则天上台后,
改为龟袋,女皇帝崇拜灵龟,显而易见。陆游到了晚年,自号“龟堂”,并
用龟壳做了一顶帽子戴在头上,以示尊贵。物极必反,龟似乎也犯了此忌。
元代以后,龟的名声陡然下跌,变得丑陋不堪。有人把妻子不贞的丈夫称为
戴“绿头巾”。又因为龟头是绿色,转而把戴“绿头巾”者称为“龟”。至
此,其辱骂人的涵义,已明明白白了。
… Page 47…
养鱼的由来
鱼是人类的食物之一。但是,人类的幼年时期并不吃鱼。当人类使用火
以后,鱼类才成为原始人的食物。
人类开始只是限于捕捞自然水域中的鱼类。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需
要,才逐渐出现了人工养鱼。据研究,我国人工养鱼,约在3000多年前的商
代就开始了。最初养鱼是注意保护河湖中的天然鱼卵和幼鱼,并加以饲养。
后来,才逐渐发展为捕捞天然鱼苗在池中放养、孵化繁殖。
古代人民在长期的养鱼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我国第一部养鱼专著
《养鱼经》,传说是春秋时代越国大夫范蠡所著。
… Page 48…
金鱼的由来
金鱼,是我国的特产。因它体态憨浑优美,多姿多样,绚丽鲜艳,而成
为历代人们的一种观赏物。
金鱼大约有100多个品种,其中有黑色、黄色、红色、青色、彩色等多
种颜色之分。大体可分为金鲫种、文种、龙种、蛋种四大类。其中水泡眼、
蛋球、狮子头、蛤蝗头、灯泡眼、各色龙睛、各色高头等,都是极美的珍品。
金鱼,古代又称“火鱼”、“金鲫鱼”。公元968年前后,北宋人在浙
江一带的杭州、嘉兴及南屏山中发现了一种罕见的红色、黄色的鱼。人们十
分惊叹它的鲜艳色彩。这种鱼被捕获后,好多人不忍宰割食用,于是就被放
进了池塘里养饲起来。后来,一些文人雅士便给这种鱼起了个动听的名子—
—金鲫鱼,俗称金鱼。
金兵入侵后,宋朝皇帝赵构被迫迁都杭州。不久,赵构听说杭州的金鲫
鱼美丽无比,便命人造了个养鱼池,将捕获来的金鱼放进去,专门供自己观
赏玩味。从此,赵构开创了家养金鱼的先例,随后南宋的皇亲国舅纷纷造池
养鱼,一时养金鱼成风,几乎波及了整个杭州市。
… Page 49…
鲥鱼的由来
传说,有一年,东海龙王的三太子跟鄱阳湖的乌龙公主结婚。一路上,
吹吹打打热闹非凡。这时张天师正在小孤山上邀仙作法,突然被吹打的乐队
给冲散了,非常气愤,就使出魔法,把全体乐队的人用网网住,不让行走。
这当然气坏了三太子,举锤便砸,可是他斗不过张天师,张天师使魔法又把
三太子捆了起来,关在小孤山的姑姑庙里。
这时,从庙里走出一位小仙姑,她认识王母娘娘瑶池中的仙童仙女,就
想法找到他俩,从瑶池的宝莲叶上取了几滴露球,救出了龙王三太子,随后
又去探望了乌龙公主。这事被王母娘娘知道了,就把这一对童男童女贬为鲥
鱼,罚入东海,当三太子的侍男侍女。
一年,三太子有病,就让两条鲥鱼去小孤山姑姑庙里朝拜小仙姑。走到
路上,又碰上张天师邀仙作法,就把两条鲥鱼用网网住,送给小仙姑做菜吃。
因为小仙姑认识这两条鲥鱼,就把它们放了,并捎带礼品表示对三太子的慰
问。三太子非常感谢小仙姑,就命两条小鲥鱼每年五月去朝拜小仙姑,每年
四五月去探望乌龙公主。乌龙公主看这两条小鲥鱼很可爱,就留它们住下玩
几天,这时,鲥鱼就在鄱阳湖中产了卵,从此,鲥鱼就代代相传下来。因为
它每年五月都到鄱阳湖中产卵,准时不误,故名鲥鱼。据说,鲥鱼头上的点
是小仙姑作的记号。
… Page 50…
五柳鱼的由来
唐代爱国诗人杜甫,于公元760年为躲避“安史之乱”,漂泊到四川,
由友人帮助安排在成都城外浣花溪畔的草堂居住下来。一天,下着毛毛细雨,
杜甫望着自己栽种的杨柳翠竹,不禁诗兴勃发,立成一联,忽见友人从雨中
来,他喜出望外,迎友人入室。杜甫无东西款待友人。恰好家人在溪里钓了
一条大鲤鱼。杜甫万分高兴,亲自烹制。友人进餐,觉得这鲤鱼酸、甜、辣
味俱全,还有酱香,别有风味。友人问其名称,社甫说;这鱼的背上有五颜
六色的丝,形似柳叶,就叫它“五柳鱼”吧!前辈先贤陶渊明,采菊东篱,
弃官隐居,人们称他为“五柳先生”,称五柳鱼,聊表吾辈对他的敬慕之情。
从这以后,“五柳鱼”这个美名便流传开来。直到今日,它已成为川菜的传
统佳肴之一。
… Page 51…
“黄金”一词的由来
“黄金”一词,最早来源于梵语,意思是“照耀”。我国金矿资源丰富,
开采历史悠久。汉朝时,我国黄金产量曾居世界首位。黄金的熔点是摄氏1063
度,比铁的熔点还低472度。因此,所谓“真金不怕烈火炼”的说法,严格
说是不科学的。金的性状稳定,在摄氏 1000度时也不熔化、不变色、不氧
化。更可贵的是,金子具有优良的延展性,1克纯金 (约一颗绿豆粒大),
可以拉成25公里长的金线。目前,含金量在99。99%,便算是最纯的金子了。
纯金很软,且容易磨损。从前,人们常利用“试金石”来鉴定金子的真假与
成色,所谓“试金石”,就是一种致密坚硬、表面光洁的黑色含碳的硅质岩
石。把金或金制品在石头上划一下,便可从石头上留下的条痕色泽上来判断
金子的成色。金子在地球上的储藏量很少,而且分布也极不均匀。在地壳岩
圈中,金子的含量大约是十亿分之五,即每吨含金5毫克。在浩瀚的海洋中,
黄金的总储量极为丰富,估计有 1500—1800万吨。但要从 200—400立方
公里的海水中,才能得到1公斤黄金。
… Page 52…
珍珠的由来
珍珠是软体动物生成的结核,由与软体动物的壳相同的物质 (称珍珠质
或珍珠母)构成,是一种极有价值的宝石。珍珠的发现源于我国。4000多年
前,我国便采集和使用珍珠,《尚书·禹贡》已有记载。公元前1000年以前,
我国的淡水采珠业已很闻名。苏州保存的三国时代的瑞光塔,由32000颗珍
珠编串而成,距今已有1700多年,珍珠的形成过程是:小砂石进入软体动物
的壳体中,软体动物就用体内分泌的有机物,给小砂石镀上一层晶莹的角质
外壳,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珍珠。
… Page 53…
玉的由来
玉是东方传统的艺术珍品,尤以饰物受到妇女的喜爱。玉的发现和珍重
均源于我国。我国自古把玉当作美德的镜子。如,其坚硬象征智慧,圆润象
征纯洁,瑕疵象征真诚。我国产玉、琢玉的历史可追溯5000多年前。《尚书》、
《尔雅》、《山海经》等古籍中,多有玉的记载。黄帝曾以玉分赐部族首领,
作为享有权力的标志。商周,玉被充当祀神的供物与护身符。《周礼》载:
“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黄琮礼地,青圭礼东方,赤璋礼
南方,白琥礼西方,玄璜礼北方。圭壁以祀日月星辰,璋射以祀山川。”以
后历代许多帝王的“传国玉玺”,都是以玉刻制的。
… Page 54…
琥珀的由来
天然琥珀是距离现在4000多年前,由富含树脂的树木如松树、杉树等受
伤后淌出的树脂埋入地下而形成的。琥珀或淡黄或棕红,色泽柔和,呈半透
明状,非常美丽。早在1000多年以前,人们就对它的形成有了一些认识,《博
物志》到 《神仙传》说:“松柏脂入地千年化为茯苓,茯苓化为琥珀。”著
名诗人韦应物也有一首记述琥珀形成过程的诗,诗咏:“曾为老获神,本是
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这首诗说出了琥珀中含有昆虫的这种
有趣的现象。其实,琥后中包含的小昆虫何止蚊蚋,还有古蟑螂、蚂蚁、蜂
类、蜘蛛等等,这些小生物因经不住树脂芳香的引诱,不幸被滚滚而来的树
脂而覆盖,随同陷入地下成为昆虫化石。琥珀不仅是名贵的工艺品,而且还
是珍贵的中药材。1000多年前,我国古代的医生就用琥珀作为镇惊安神、散
淤止血、利尿通淋等疾病的良药。琥珀种类有金珀、火珀、血珀、煤珀等许
多种。
… Page 55…
鼓楼的由来
古代,凡是重镇,都置有鼓楼。有关鼓楼的沿革,民国19年(公元 1930
年)《重修滑县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北魏时,兖州多盗,李崇为刺史,
乃村置一楼,盗发之处,双槌乱击。四面诸村始闻者,挝鼓一通,次复闻者,
以二为节次,后闻者以三为节次,各击鼓千槌。诸村闻鼓,皆守要路。是以
俄顷之间,声布百里之内。其中险要,悉有伏人,盗窃始发便尔擒送。诸州
置楼悬鼓,自崇始也。宋、薛季宣令武昌亦乡置一楼,盗发伐鼓,瞬息遍百
里。盖世多盗,弥盗之法,莫良乎此。故后世效之,州县多置鼓楼。”由此
可见,鼓楼初建北魏,为李崇所创。以此传递信号,便于擒贼捉盗。这种传
递信息的方法,是继烽火狼烟之后的又一创举,是我国古代发展“信息科学”
的又一例证。但到后来,鼓楼逐渐失去了它原来的作用,有人以它的建造之
美来供人观赏,也有人以它的丽谯之华来粉饰太平。新中国建立以后,全国
各地的不少鼓楼被列为国家保护文物。
… Page 56…
老虎灶的由来
老虎灶是指热水店里的“开水灶”或“热水灶”,为什么要叫“老虎灶”
呢?
据说从前在某个街镇上有个姓傅的老头,老伴早已过世,留下一女,过
着贫寒的生活。他家后门有一口井,为了生活,老汉借了些钱,在家里砌了
灶台,安放了汤锅,汲取井水,以烧煮热水为业。因为他态度和蔼,价钱公
道,开业以来,生意十分兴隆。在离傅老汉热水店不远有个寺庙,庙中老僧
为方便起见,经常叫一个十六七岁的烧火小和尚挑两个水桶前来买水。有一
次老汉不在家,由傅家姑娘给舀水。那姑娘芳龄17,长得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