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博物分册-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枝满树的如火似血的红花。霎时,火光四起,把一树红花照得分外鲜艳,吓
得敌人魂飞丧胆,四处奔逃。
从此,赛波花一举夺魁。它是阿根廷人民坚贞不屈、英勇高尚的象征,
是阿根廷民族的光荣。
… Page 70…
铁树的由来
铁树学名苏铁,原系热带、亚热带露地生长的常绿乔木。茎粗叶壮,有
鳞甲,坚硬如“铁”,因而得名。又因其羽状复叶很像孔雀尾巴,故又名凤
尾松、凤尾蕉。
植物学家从地层中化石研究发现,铁树从爬虫类盛行时代,就分布于从
北半球的西伯利亚到南部澳洲间的大片地区,至今已有约二亿年的历史了。
以后由于气候的不断变迁,生长范围才逐渐缩小到印度、日本与我国南部一
带。
现在我国的江浙、两广、福建、云南、四川等省均有栽培。
… Page 71…
椰子的由来
椰子别名奶桃,又叫可可椰子。
椰子树的故乡在亚洲热带地区,它的起源中心地在太平洋的美拉尼西亚
群岛和新西兰等地。考古学家曾在那里的冲积层内发现100万年以前的椰子
化石。大约在距今4000年左右,居住在亚洲东南部海岛的人们已经驯化并种
植椰子树了。
椰子树的果实是著名的“航海家”,它的不透水的外壳很轻,中果皮是
充满空气的棕麻般的纤维组织。椰果的这种构造对它漂流航行十分有利。千
百年来,野生的椰子树就是依靠这种自然传播的方式,遍游热带沿海岛屿海
岸,在那里繁衍子孙。后来又在人类的精心培育下,迅速发展成为今天大面
积种植的椰子树。
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太平洋星罗
棋布的海岛上,已经遍布浓郁茂密的椰林。人们依靠椰果食用并作为其它生
活用品。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后,椰子树传播到印度,并在那里发展成为椰
子树的次生起源中心。公元前10世纪至1世纪的1000多年间,椰子树在非
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岛、坦桑尼亚、肯尼亚、索马里、埃塞俄比亚等地安家
落户了。在距今2500年前的埃及古墓中发现了炭化的椰壳、扇形的椰叶和塔
形的树干,以及一幅有170多株椰子树的公园图画。古埃及人种植椰子树除
采收果实外,还大量地利用它那高大坚韧的树干作为建筑材料。
公元前1至3世纪,椰子树引种到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菲律宾
等地。
公元15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发现在巴西、委内瑞拉、墨西哥、古
巴等地也生长有荟蔚葱笼的椰子树。一种说法是,在15世纪以前,亚洲沿海
的椰果随着海洋的流向绕过好望角到达非洲西海岸,再从那里飘流到美洲的
热带地区;另一种说法是,南美洲热带地区古来就已经种植椰子树,那里也
是椰子树的起源地之一。
… Page 72…
葡萄的由来
葡萄属葡萄科多年生藤本攀援植物,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果树之一。我
国“葡萄”一词是从希腊语翻译过来的。
据考证,葡萄起源于里海地区和地中海沿岸。那里的居民利用和栽培葡
萄至少已有4000年的历史。人类栽培葡萄的最早史证,是在公元前2500年
古埃及美费斯城普塔戈廷的古墓壁画上,有描绘人们收获葡萄和酿制葡萄酒
的图案。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以航海和经商著称的腓尼基人,从古代的科
尔希达人那里知道了葡萄,通过他们的航海活动使葡萄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去。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葡萄在2000多年前已广泛分布在中东、中亚、南
高加索和北非广大地区。以后通过人类的友好交往,沿地中海岸向西传播到
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大约在公元7世纪时葡萄栽培已遍及欧洲。哥伦布
发现新大陆后,葡萄随着欧洲移民进入北美洲。
… Page 73…
柠檬的由来
柠檬有四季开花结果的习性,其鲜果供应期特长。果实可供制酸汁及香
料,鲜果可调制饮料,在国际果品市场上价值很高,占有一定的经济地位。
柠檬的主要产地为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南部,以及
西班牙等国。
我国柠檬从宋代栽种,已有700多年的栽培历史。它与我国原产的“
檬”同属于构橼类,因果实独具浓郁的香气和酸味,一般将鲜果切片,置入
茶水中,以增添饮料的风味,并起开胃作用。
柠檬以四川栽培较多,质量也较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等
省均有栽培。
柠檬的品种很多,我国栽培的仅有10余种。市场上一般不分品种,而产
地名分为“广东柠檬”和“四川柠檬”等以示区别。
… Page 74…
海枣的由来
海枣,就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伊拉克蜜枣。它以果色金黄、浓甜如蜜而脍
灸人口。海枣还有很多传奇般的别名,如战捷木、赐福树、千岁果、万岁果、
波斯枣、番枣等等。
现今人类栽培的海枣树起源于干燥沙漠地区的果树,它是从野生的海枣
树演化来的。今天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里和利比亚费赞地区还有大片的野生
海枣林,植株丛生,枝干有刺,果实极小,味酸涩不堪入口。在千百年来长
期的人工选择作用下,才逐渐发展成为今天栽培的海枣树。
海枣树是人类栽培的最古老的果树之一。据现有的资料推断,苏麦尔人
在距今7000年前就已经开始经营海枣种植园,并且能加工海枣作为食品了。
考古学家在距今6500年的埃及古墓中,发掘出大量的已经炭化了的海枣核,
除体积较小外,它和人们今天栽培的海枣形状完全相同。
海枣树是在非洲,还是在地中海沿岸广大地区古代就已经驯化了的植物
呢?是由一个起源地传播出去,还是有几个次生起源地呢?目前这些问题还
缺乏确凿的证据。
海枣树引种到美洲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的事情。大约在西汉时期,
海枣沿“丝绸之路”由商人从西域引进我国,称为波斯枣。大约在17世纪后
期,海枣还从海路引种到我国南方各地,称为番枣。由于海枣性喜高温干燥
的热带气候,我国只有广东、云南等地种植。
… Page 75…
阿月浑子的由来
阿月浑子树又称胡棒子树,它的果实是一种珍贵的干果,也是优良的本
科油料。
阿月浑子树起源于中亚和西亚的伊朗、土耳其、阿富汗等地,广泛种植
在地中海沿岸一些国家。今天在那里仍有大片的野生阿月浑子丛林。
古代过游牧生活的波斯人,常常把阿月浑子、橡子和野梨做为他们远行
携带的主要食品。波斯人认为常食阿月浑子果能使人体魄健壮,抗御寒冷和
经受风霜。传说古代波斯国王每餐都要吃上几个阿月浑子果实和用它榨制的
油。
在距今4000年左右,阿月浑子已发展成为地中海沿岸地区重要的栽培果
树之一。公元前 1700年埃及法老第 朝代的军队入侵叙利亚时,发现18
古老的卡尔巴克教堂的走廊和墙壁上,绘制有当地种植的琳琅满目的各种果
实图案,其中就有引人注目的阿月浑子树及其果实。
公元前1世纪普林尼的著作中记述,阿月浑子树在史前时期即已从伊朗
传播到意大利和西班牙。公元1世纪前后再从那里传遍欧洲南北各国。公元
3世纪时由佛教徒引种到印度和亚洲其它国家。19世纪初阿月浑子从欧洲引
入菲律宾,20世纪初期引进美国。
… Page 76…
菠萝蜜的由来
菠萝蜜学名木菠萝,又名树菠萝,牛肚子果等。菠萝蜜常与菠萝相混,
其实菠萝蜜与菠萝并非同种,前者是木本,后者是草本。两者不仅果型个头,
结实状态都迥然不同,而且两者为不同科属植物的果实。
菠萝蜜原产于印度和马来西亚一带。在热带地区广泛栽培,我国栽培则
局限于广东、广西、台湾、福建南部和云南南部。古籍《桂海虞衡志》、《西
阳杂俎》、《南越纪事》、《本草纲目》等对菠萝蜜的原产地、植物习性和
经济价值等都有记载。
菠萝蜜是我国南方的特产。在广东、广西、云南和台湾等省区,人们将
此作鲜果食用。菠萝蜜果实硕大,果肉结构似蜂窝。成熟的菠萝蜜剥去硬壳,
子实累累,种子周围淡黄色的果肉,用盐水浸渍后,味甜而芳香,营养丰富,
别有风味。
… Page 77…
花生的由来
花生,也有人称它为及地果,原产南美洲的巴西和秘鲁。在巴西曾发现
十几种野生型花生。美洲最早的古籍《巴西志》里,就有关于花生植株形态
的描述。考古学家在秘鲁利马北部安孔镇的古墓里,曾发掘出距今2000多年
前保存完好的炭化花生粒。古代印第安人把花生叫“安胡克”,印第安人把
花生作为农作物种植,已有很久历史了。
公元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早期的航海家把花生荚果从南美洲带
到西班牙,把它作为珍奇的食品。由于花生的优良食用价值,不胫而走,迅
速传遍欧洲。16世纪初,花生又从南美洲经印度洋与太平洋传播到非洲和亚
洲各地。公元17世纪,殖民主义者贩卖黑人做奴隶,花生随着又从非洲带到
北美洲。美国是在独立战争后才开始大量种植花生的。俄国在1792年引进花
生,开始种植在敖得萨植物园作为观赏植物,直到19世纪才大面积种植。
大约在15世纪晚期或16世纪初期,花生从南洋群岛引入我国。最初只
在沿海各省种植。那么,花生是怎么得名的呢?据1503年《常熟县志》说:
“三月栽,引蔓不甚长,俗云花落在地,而生子土中,故名。”据记载,最
早引入的是小籽型花生,壳薄粒小早熟,含油量高。大约经过100年以后,
又引进一种大粒型花生,又叫洋花生,分直立型和蔓生型两种。由于这种大
粒型花生传播到山东沿海各地,逐步在黄河、长江流域大面积推广开来。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种植花生最多的国家之一,种植面积达2700多万
亩。我国的花生行销国外,在国际市场上素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坚果”。
… Page 78…
恐龙的由来
恐龙是距今约2亿多年至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在地球上生存过的爬行动
物。由于它们早已灭绝,所以我们今天只能通过其遗体化石来了解它们。何
以称“恐龙”?溯其源,恐龙的名称,是英国地质学家欧文于1842年首先叫
起来的,外文念作“塔爱纳素”,意为“可怕的蜥蜴”。后来,日本、中国
等学者把它译为“恐龙”,原因是这些国家一向有关于“龙”的传说,认为
龙是鳞虫之长,如蛇、晰蜴等就素有小龙、石龙子类的别称。这样,恐龙一
名便为人们所承认,并沿用至今。
… Page 79…
大象的由来
大象是长鼻目象科动物,分亚洲象 (印度象)和非洲象两种。其特点是
身躯高大,长鼻,腿圆柱状,耳大,头大。亚洲象源于印度半岛和东南亚;
非洲象源于非洲撒哈拉以南。现代象是从5000万年前的始祖象进化来的。始
祖象似猪,生活习性如河马,没有象牙和长鼻。3000万年前,始祖象一支演
化成剑齿象,再逐渐演化成现代象,即非洲象和亚洲象,它们直接进化而来
的祖先就是猛犸。驯象使役的历史可以追溯很远。印度河谷莫亨卓达地区发
掘出的古代石刻,大象温驯,背覆毛毯,表明已驯象骑乘驮运。传说我国尧
舜曾驯象耕田。唐樊绰《蛮书》,叙述西双版纳农耕技术说:“象,大如水
牛,土俗养象以耕田,仍烧其粪。”
… Page 80…
狗的由来
狗是食肉目犬科动物。狗的起源地分布很广。狗是最早的家养动物,至
少在1万年前,狗就成了人类的伙伴。狗的近期祖先很可能是狼。狗的驯化
源于美洲。野生的狗最初像狼一样成群游荡寻食,有些个体发现人的居地附
近有丢弃的皮、骨或肉,因食物易得,它们冒险地停在人的驻地寻找食物。
温顺驯服的狗得以留下,其他的狗被赶走或打死,经过若干年的互利合作和
选择,形成了家狗。随后进一步育出各个品系。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家狗化石,
是在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时间在7000年前。
… Page 81…
猫的由来
公元前525年,埃及和波斯发生战争。一次两国军队在尼罗河三角洲上
的古城佩鲁斯发生激战,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后来,波斯人想出了一
个致敌方于死地的办法,他们找来好多家猫。当双方士兵交战时,波斯士兵
突然把猫扔到埃及士兵的身上。埃及人一见到猫,个个惊慌失措,无心恋战,
波斯军队乘机一拥而上,杀败了埃及人,攻下了佩鲁斯城。
古埃及人与猫之间,有什么特殊的关系呢?
原来,我们现在家庭里驯养的猫,最早时是全部生长在野外的野猫。大
约至今5000年以前,生活在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发现野外生活的猫抓吃
老鼠,于是,一些古埃及人便捉一些猫放在家里驯养起来。时间久了,野猫
变成了十分温顺的家猫,而且捕捉老鼠的本领相当高强。家猫便在埃及人的
家里,广泛、普遍地繁殖起来。
… Page 82…
骆驼的由来
骆驼是一种有蹄兽,它比牛马高大得多,全身披着褐色的毛,头小颈长,
身干粗大,四肢细长,背上有一两个凸起的肉峰,高高地耸起像山峰一样。
骆驼貌似很笨,然而仔细观察起来,骆驼实为天之骄子。它身强力壮,不仅
能忍受冷热和饥渴,还能负重远行,确实是适合走沙漠的好脚力。因此,它
被人们誉为“沙漠之舟”。
按肉峰的数目来分,骆驼有两种:一种是双峰驼,背上有两个肉峰;一
种是单峰驼,背上只有一个肉峰。双峰驼分布在亚洲中部,现在我国新疆和
内蒙西部还栖息着野生种。单峰驼分布在亚洲的西南部和非洲北部荒漠地
区。据说,现在单峰驼已经没有野生的了。单峰驼比双峰驼跑得快,是骆驼
群里的“千里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