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全文及翻译-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自己也自然会得到更多的不快。放下执念,才能有新生。
世间之事,好坏转化,也是在情理之间,生活中,我们理应学会怎么去,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学会谦让是一种艺术,怎样谦让,如果谦让,什么是谦让,便是本有此力量,不炫耀显摆以示高明,而是守拙以防难。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圣人存亡之道。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
更新时间2008…10…10 12:13:53 字数:942
'原文'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读译'天下人说我说“道”大,好像不是。正是因为大,因而才不像大。如果像大,他反而是渺小的很了。我们有三宝,坚持并拥有:一是慈爱,一是俭省,三是不敢自以为天下第一。慈爱,所以能产生出无比大的勇气,俭省,才能有用度宽广,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引领第一,这样才能指挥别人因材用人。现在的人,没有慈爱之心切自逞勇武,没有俭省之德自以为兼济天下,抢在前面不看后面,死路一条!说到慈,用来作战,便能胜利,用完防守便能更加稳固,天都会来帮忙,用慈爱来保护他。
'读感'老子这一章继承前章讲谦让的重要,这一章讲述的慈爱的重要。老子论述一件事的时候,他总是没有绝对的词语,因此在理解道德经的时候也不需要有绝对的心态,很多时候我们便要理解,事情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理解的东西很多,也许我们理解不到更好,那么我们就接受现在最好的,这也正是我在解读道德经时追求的更好。
兹爱,没有兹爱的勇敢,想来谁都知道,那必然是野兽的行为,当我们为某一件事而奋斗的时候,我们都会以兹爱为借口,其实也是知道,人们能够成长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人类比其它动物更懂得尊重别人的成长来成就自己的成长。
追求无为,不是说追求什么都不做,而要兹爱而勇,俭省而广济,不要在人面前狂妄与嚣张,事事争在人前,这样自己走远了,迷路了都不知道,这实在是死路,难道不是么?平常之间,我们走在前面,不听人意见,便会发现,跟着自己的人越来越少,而自己走着走着,也不知道为何,这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去有的吗?
慈爱为勇,以战则胜,以守必固,天也会救,用慈爱来保护他,这也是一种对好人的良好祝愿和实在的鞭策。我们爱好和平,但不意味着脆弱,我们无为,但决对不是什么都不做,而在什么都做,什么都做成。千丈高楼平地起,不要小看小事。老子的道德经告诉我们,慈爱,俭省,不骄傲,这就是我们要做到的。保有这三宝,我们才得天求,得慈爱卫护。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
更新时间2008…10…10 12:14:34 字数:1514
'原文'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读译'善于做将师的人,不会炫耀武力,善于作战的人,不会被轻易激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处处与人争强斗胜,善于用人的人,懂得谦逊求教,这就是不争的德行,这就是用人的力量,这就是配合天道行事的最高原则。
'读感'在左人水的博客里面,看到博友中国廖放在这章的读感,直接借用,因为我觉得要我写,也写不出更好:
善为士者不武——思虑周详、纵横捭阖的人不做有勇无谋的赳赳武夫。周恩来。他的长处不是金戈铁马,马上打天下,从黄埔军校到遵义会议,周的地位比毛高,并且还是主要军事主管,但没有什么建树。直到他真正做到“善为士者不武”,辅佐毛泽东和朱德,才开始显示全部优势与威力,比如在西安促成“西安事变”;在重庆联合各个党派,促成统一战线;从40年代到70年代,亲自主导各种关乎内政外交、大政方针的重大而关键的谈判,所谓“谈笑间,强虏灰飞湮灭”,也只有周恩来能做到完美无暇,还游刃有余。
善战者不怒——善于指挥作战的大将之才不为情绪左右,不动如山,其疾如风。朱德。当朱德横刀立马的时候,林彪等辈还在吊着小JJ玩泥巴!当朱德操着流利的英语、德语、俄语一路游学于德国、俄国的时候,MZD还在北大整理图书。但朱德并不以战功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主要是其他九大元帅具体操作。朱德的长处就在于一个“德”字。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时候,说:“朱毛,朱毛,我就是猪身上的一根毛啊!”除了当时朱德在国共两军中的威望,关键还是佩服朱德的为人。毛泽东后来又评价朱德说:“肚量大如海,意志坚如刚”,更充分肯定了朱德的宽忍、谦逊、大气、坚定,所谓“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就凭这一点也是其他任何元帅所无法比拟的。前主席杨尚昆评价他:“功高不自倨,德高不自显,位高不自私。”所有这些,非“善战者不怒”不能做到。好比彭德怀,战功大,火气也大,终未得善终;林彪,战功大,心眼小,终为千夫所指。当然,话说回来,就狭义的冷兵器战争/战役而言,“善战者不怒”的代表当属林彪,尤其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以及其后的过长江,直至天涯海角,每一场大战,林彪的冷静与清醒都堪称一流,而且培养了一批干将。
善胜敌者不与——主导战争/竞争胜利的战略统帅不给敌方/对方任何借口、任何机会,而是让敌人/对手围着自己打转。毛泽东。从来不给予敌人可乘之机,反而处处抓住敌人的软肋。无论在井冈山,还是长征途中,或者在陕北,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无不处于主动之中,或者化被动为主动,即使非常艰难的情况下,也要(并能)牵着敌人的鼻子走。蒋介石这个“运输大队长”无数次地给毛泽东送完情报送弹药,送完弹药送情报,最后终于连江山也不得不拱手相送!!
善用人者为之下——周恩来。建国之前很短时间内组织各个党派大佬齐集北京,建国之初迅速组建包容性极其广泛的政务院,建国之后组织国务与外交,集纳各个方面人才为国所用,周恩来真正做到了“善用人者为之下”。想想当年诸葛亮,如果能做到周恩来的一半,而不是事事亲力亲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不至于累死五丈原,而且没有能够做到“后已”。“国母”宋庆龄赞叹周恩来——“千古第一完人”,这与周恩来“善为士、善用人”密切相关。
中国廖的评论基本点出了配合天道行事的最高代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新中国的建立是在先辈们的无私无悔的奉献之上。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六十九章 古之用兵有言
更新时间2008…10…10 12:15:11 字数:1113
'原文'古之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读译'用兵有这样的话:“我们不敢主动发生战争而是被迫应战,不敢轻易进一寸而宁愿让一步,这就是没有阵势的阵势,虽然要奋力出击但切表现出无力可使,虽然可以与之相敌切表现出一种无法与之相敌,虽然有兵可用有将可使但切要表现出没有。轻上最大的祸害是轻视自己的敌人,轻视自己的敌人会丧几我们的三宝,因此,两军相争,悲愤稳忍的一方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读感'老子这一章,是劝阻人们,尽量不要使用武力去解决问题,两兵相抗,伤敌一千也要自损八百,这一章中不敢为主而为客,是要我们,在和平能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之下,没有必要发动战争,只有尽了一切和平的手段之后,才能积聚足够的慈爱,才能产生出激发力量的悲愤与哀伤,这样的人,打起仗来才能舍生忘死,发挥出天赋之力,战胜敌人,惩罚侵略者。
从很多原理里面,我们都可以体会老子这一章所讲的通俗的道理,在武术里,我们更能体会,凝聚力怎么凝聚,必需先收。至于示弱于敌,扮猪吃老虎,重视敌人,这种人生生活的道理,在我们的身边,任何一件事的处理与争斗,都有很多的实例来说明,实在不难理解。
老子的道,讲的是一个大道理,天道的大运行法则,如果用一些特殊的例子来反驳老子的道,那就是犯了偏执的错误。弱会变强,一个整天示弱的人,他一定会在努力的让自己变强,而一旦你认为自己够强,很有可能别人在变强,你自己反而一步步变弱,这个道理也是自有人类记事以来一遍又一遍的重演着,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世界上确实是这样,犯再大的错都可以,但是轻视了自己敌人,错估了敌人的力量,那带来的打击必然是彻底的毁灭,因此,在开动战争机器之前,能积聚到一分力便是一分力,多一分胜算总好过少一份胜算,只要没伤到根本,以退为进,是为人处事一个十分重要的生活方式。
解读到了第六十九章,渐渐也感觉到了老子收尾了,在这以后的章节里,大部分都是总结性的东西,感觉越读越清晰,也没必要去讲的太多。这里所讲述的道理,在前面章节也有过讲述。夫兹,以战则胜,以守则固,用兵不以强不主动,因为兵戈一起,凶年便起,夫唯兵者,不祥之器,有违兹爱,不能得天护,自然不能胜,用兵者又怎么可以为主而为客呢?
战争一打起来,便是你死我活,没有什么话讲,轻启战端,那怎么能不慎之又慎呢?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
更新时间2008…10…11 22:09:58 字数:1314
'原文'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读译'我的话其实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实行,天下人切不能知道明白,不能实行。说话有宗旨主宰,做事有目标信仰。因为人们如此无知,从而不能正确理解我的道理。了解我的人很少,能够真正效法我的人则更少。因此圣人看上去粗衣粗食,实则是心藏珍贵品质。
'读感'老子这一章应该是感慨,从而也说明了传道的艰难,以老子对道的理解都不能让人们理解实行道。老子在最后也不写一本书出来,最后还是定敢出来,大概是希望以后的人能了解他,能够实践他的道。其实文东读老子读到现在,越来越觉得老子的《道德经》讲的并不是十分十分的深奥,而很多都是十分浅显的生活常识和生活道理。当然,也许是人的生活层次的不同,造成了对老子的很多误解。在文东看来,在任何一个层次做任何事,如果能从柔克刚,刚克柔,物事激必反,为而辅万物而成长,不为是不逞私欲私心,不过份摄取,而总是能兼济天下,这便是老子的中心思想,为无为,无所不为,事无事,无事不成,慈则勇,勇生爱,爱生力量,战必胜,守必固,天将卫护,便是道莅天下,神鬼不惊,人也不会有诸多灾难痛楚。
如此浅显的道,我们为什么不能知道,不能实行,实在是人心不足,自寻痛楚,现代人的文化普及到了无孔不入,可是我们那份兹爱之心正的丧失,那份勇爱正在消失,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算计与争斗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他们在发展着这个社会,也在为这个种下各种各样的灾难和祸患,两次世界大战,现在的金融危机,虽然,在一死俱亡的死亡威胁之下,我们保持着更长一段时间的和平,两极的分化,还没有达到完全不可调和,可谁知道,如果全世界的市场化和商业化之后,利益集团与利益集团之间,他们会发生什么样的恐怖事件。在他们认为生无可恋,死为唯一选择的时候,谁会点燃这干柴,燃起毁灭的火焰?
只有道行天下,只有人们都能自觉自爱的兼济天下,辅万物成长而为,那才是我们人类最后的福音。刚柔并济,李小龙用这种至刚的个格,揉入道的水性,以达济天下的胸怀造就了他以平民身份挤身世纪伟人的地位。
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以无私的心怀,对旧社会的固疾发起了一次次的冲锋,虽然,文化改革最终失败,最终在理想的号角中悲壮的收场,可他在人民心中种人的主人翁种子,使他们能真正的融入辅万物以成长的大公无私的精神。如今,一些别有用心的反攻到算,他们的继承者们失去信仰,堕落成为了利益的俘虏,他们成为了旧时代一样的毒疮,污染着这个美好的地球,让地球一天天的散发出恶臭,人类,需要更多的人,能清醒起来,辅万物而努力,而不是以私利作为唯一源动力,消耗着我们的未来,种着无数的恶种,等到收获恶果的时候,我们再来补救,来得及么?
老子的千年慨叹:“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难道还要持续的延续下去么?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
更新时间2008…10…12 21:25:13 字数:839
'原文'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读译'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实的人,是上德之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实的人,是有病的人,因为知道这是病承认这是病所以不会得这样的病,圣人为什么不会得病,因为他承认这是病,所以便自然不会得此病。
'读感'老子用这一章承上一章,也许是散乱的编排中,也排出了准确的次序。老子在上一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指责天下人无知,不能明白理解老子区区五千言,或许不止,每一件事,每一个观点也就几十个字,人人都不知道,这实在是人无知。
老子也许写到这里便也知道,历尽了千年,能理解老子的人实在是很少,无知人实在是太多,而且,无知的人明知道自己无知,不去寻找答案,而只是读不通读不懂而逃避,知不知上,不知知病,不承认自己有病,只怪老子把道说的太过深奥,不能懂,虽然不知,没有认为自己知,但一样是知而不求知,自认为老子不知,难以说明白事情,不知不求知,自认这样就好,不知知,也是病。
俗话里,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句话说的很好,也能理解,此也是老子这一章里所阐明的,人有时候嘴上说自己愚蠢,可内心里固执的很,总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所以有些空有其谈的砖家叫兽总是出现人们的视线中。
这个世界有多少人,真正能在事物本质去寻找智慧,总是以记住别人的结论自以为是,明明自己不懂事,便要认为什么是对是错,而没有寻源究本追求事物实质的能力,活在别人灌输的结果之中,就像是死鬼重生,好多现代人,自认为传承了千年的智慧,其实,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