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丹溪治法心要-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苟切于治功,便为要药,岂苍术一味便都可用哉。先生宁肯语此,以示人耶。戴云∶湿之为病,有自外入者,有自内
出者,必审其方土之病源。东南地下,多阴雨地湿,凡受必从外入,多自下起,是以重腿香港脚者多,治当汗散,久者
宜疏通渗泄;西北地高,人多食生冷湿面,或饮酒后寒气怫郁,湿不能越,作腹皮胀疼,甚则水鼓胀满,或周身
浮肿如泥,按之不起,此皆自内而出者也,审其元气多少,而通利其二便,责其根在内者也。然方土内外,亦互相
有之,但多少不同,须对证施治,不可执一也。一男子三十五岁,九月间早起,忽目无光,视物不见,急欲视,片
时才见人物,竟不能辨,饮食减平时之半,神思极倦,已病五日,脉之缓大四至之上,作受湿处治。询之,果因卧
湿地半月而得,以白术为君,黄 、陈皮为臣,附子为佐,十余帖而安。诸湿客于腰膝重痛,足胫浮肿,除湿丹方,
见香港脚条下。
卷一
火(第十)
属性:阴虚火动难治。虚火可补,实火可泻,轻者可降,重者则从其性而升之。火郁可发,当看何经。凡气有余便
是火,火过甚重者必缓之,以生甘草兼泻兼缓,参术亦可。有可发者二,风寒外来者可发,郁者可发。有补阴则火自
降者,炒黄柏、地黄之类。凡火盛者,不可骤用寒凉药,必用温散。左金丸治肝火∶黄连(二两) 昊茱萸(一
两) 上末之为丸,每服五十丸,温汤送下。阴虚证难治,用四物加黄柏为降火补阴之妙剂。龟板补阴,乃阴中之至
阴。治阴火四物汤加白马胫骨,用火 过,降阴火可代芩、连。黄连、黄芩、栀子、大黄、黄柏降火,非阴中之火不
可用。栀子仁屈曲下行,以泻阴中之火,从小便中泄去,其性能下行降火,人所不知,亦治痞块中火。生甘草缓火邪。
木通下行泻小肠火。人中白泻肝火,亦降阴火,须风露二、三年者。人中黄降阴火,治温病多年者佳。小便降火极
速。气从左边起,乃肝火也;从脐下起者,阴火也;从脚上起入腹者,乃虚极也。至于火起于九泉之下,此病十不救
一。一法,以附子末塞其涌泉内,以四物汤加降火之药服妙。一妇人气实多怒不发,忽一日大发,叫而欲厥,盖痰
闭于上,火起于下,上冲故也。与香附末五钱,生甘草三钱,川芎七钱,童便、姜汁煎;又以青黛、人中白、香附,
末为丸,稍愈后,大吐乃安。后以导痰汤加姜炒黄连、香附、生姜汤,下龙荟丸。一人小腹下,常唧唧如蟹声,作
阴火处治。用败龟板酥炙,盐酒灸亦得。侧柏用酒九蒸九焙,酒黄柏、酒知母、酒川芎、酒当归,上各等分糊丸,每
服八十丸,淡盐汤送下。
卷一
郁(第十一)
属性: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人身万病皆生于郁,苍术、抚芎,总解诸郁,随症加入诸药。凡郁皆
在中焦,以苍术、抚芎,开提其气以升之。如食在气上,提其气则食自降矣,余仿此。气郁用香附横行胸臆间,必用
童便浸,否则性燥,苍术下行,米泔水浸。湿郁用赤茯苓、苍术、抚芎、白芷。痰郁用海石、香附、南星、姜
汁、栝蒌。热郁用青黛、香附、苍术、抚芎、栀子炒。血郁用桃仁去皮、红花、青黛、香附、抚芎。食郁用苍
术、香附、山楂、神曲,针砂醋制七次,研极细。春加抚芎;夏加苦参;秋冬加茱萸。越鞠丸解诸郁∶苍术 香
附抚芎 神曲(炒) 栀子(炒) 各等分,末之为丸。一方治气郁食积痰热用∶香附(一两) 黄芩(一两)
栝蒌 贝母 南星 神曲 山楂(以上各一两) 风硝(三钱) 上为丸服。一方治气郁∶白芍药(一两半) 香附(一
两) 生甘草(一钱半) 上末之糊丸,白术汤下。一方治抑气∶白芍药(一两半) 香附(一两半) 贝母炒 黄
芩(各五钱) 生甘草(三钱) 上丸服之。一妇人,体肥气郁,舌麻眩运,手足麻,气塞有痰,便结,凉膈散加南星
、香附、台芎开之。东垣流气饮子,治男子、妇人一切气喘、浮肿、腹胀。气攻肩胁,走注疼痛,用紫苏、青皮、当归、
芍药、乌药、茯苓、桔梗、半夏、甘草、黄 、枳实、防风、槟榔、枳壳、大腹皮,上俱用姜汁制,焙干各半两。心脾
疼入菖蒲;妇人血虚入艾;五膈气入陈皮少许。戴云∶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
者不得变化,所以传化失常,而六郁之病见矣。郁气者胸胁疼;湿郁者,周身疼,或关节痛,遇阴寒则发;痰郁者,动
则气喘,寸口脉沉滑;热郁者,昏瞀,小便赤,脉沉数;血郁者,四肢无力,能食,食郁者,嗳酸、腹饱、不能食,左
寸脉和平,寸脉紧盛。苍沙丸调中散郁∶苍术(四两) 香附(四两) 黄芩(一两) 上为末,炊饼丸,姜汤下三
十丸,食后服。
卷一
伤风(第十二)
属性:属肺者多。一本云∶专主乎肺。一男子素嗜酒,因冒风寒衣薄,遂觉倦怠,不思食者半月,至睡徒大发热,疼
如被杖,微恶寒,天明诊之,六脉浮大,按之豁豁然,左为甚,作极虚受风寒治之。以人参为君,白术、黄 、当归身
为臣,苍术、甘草、陈皮、通草、葛根为佐使,与之,至五贴后,周身汗出如雨,凡三易被,觉来诸证悉除。
卷一
时病(第十三)
属性:谓之温病、众人病,有一般者,是又谓之天行时疫。治有三法,宜补、宜散、宜降。入方∶大黄、黄连、黄芩、人
参、桔梗、防风、苍术、滑石、香附、人中黄,上末之,神曲糊为丸,每服五七十丸。分气、分血、分痰,作汤使。气
虚以四君子汤;血虚以四物汤;痰多以二陈汤送下,热甚者童便。一方治时病∶半夏 川芎 茯苓(各半钱) 陈
皮山楂 白术(以上各一钱) 甘草(一钱) 苍术(一钱半),上作一服。头疼加酒芩;口渴加干葛;身痛加羌活、
桂枝、防风、芍药。一方治温病,亦治食积,痰热,降阴火,以人中黄饭丸,每服十五丸。凡天行时病,须分内外,从
外而入者,头疼体痛,见风怕寒,遇暖则喜,脉皆沉数,在上必得大汗而愈,不问日数,用六神通解散∶麻黄(一钱半)
苍术 甘草(以上一钱)黄
芩石膏 滑石(以上二钱) 上作一帖,生姜、葱头煎热服。如谵语神思不宁,热邪在里,而汗不能尽解,又加人
参、黄连二味即安。夫六神通解散,此乃张戴人所制之法,用药虽轻微,人多不晓,易而忽之,不知其中自有神妙。如
解汗未通,更加紫苏叶、干葛、白芷等,助其威风,得汗其病如扫。伤寒因劳苦,又感寒湿过多,患热而不食,数日
后不省人事,语言妄乱,神思昏迷,面青齿露,人以为必死之证,其脉沉细,先用小柴胡等汤不效,急以四君子汤
加制附子数片,留盆水中,剥其热性,少时,令温饮。其脉与神思即回,方可用别药治之,此为阴证伤寒。伤寒怫郁不
解,三阳并入三阴,脏腑结燥,面赤口渴,心惊谵语,内热多而外少,此当从里解。三一承气汤下其燥屎;或木香槟榔
丸,两服吞下;或加玄明粉一钱在药中。用下药、汗药未能除其热势,用栀子豉汤加减煎服;或凉膈散加减饮之。表里
不解,只用瓜蒂散饮之,吐痰乃得汗,病邪俱退。伤寒传阴,或热并入脏腑,而下痢急,用和中之剂,如人参、白
术、浓朴、陈皮、之类;急者用煨肉豆蔻、炒神曲,从权施之,痢止用药除其余热。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内伤者,
补中益气汤加麻黄、柴胡,热甚加附子。伤寒壮热,脉实颠狂者,有余之证也。当用大承气汤。一人本内伤,汗下
后谵语,初能认人,后三五日,语后更妄言,此神不守舍,慎勿攻战,脉多细数,不得睡,足冷气促,面褐青色,口干
燥,用补中益气汤加人参半两,竹叶三十片,煎服效。一人内弱,本劳苦得,汗下后大虚,脉细数,热如火灸,气短
促,人参、当归、白术、黄 、甘草、五味子、知母、竹叶、水与童便煎服,两帖而安。大病虚脱,本是阴虚,用
药灸丹田以补阳,阳生阴长故也。不可用附子止,可用人参
多服。疫病,惟《三因方》治法可用。解诸热病,用粉草五两,重切细微炒,捣细,随病患酒量多少,以无灰好酒一
处研,去渣,温服。须臾大泻,毒亦随出。虽十分渴,不得饮水,饮水则难救矣。治温病方,以人中黄疗时行热毒为
主,苍术、香附、散郁为臣,黄连、黄芩、降火,人参补虚,桔梗、防风利气行经为佐,热郁结,则内外气液不通成
燥,大黄苦寒而能荡涤燥热,滑石性滑味淡,将以利窍解结,通气液以润燥,二者一阴一阳为使。夫温病,有冬伤
于寒者;有冬不藏精者,明虚实之异。有四时不正之气郁者;有君相二火加临者,分主客之殊。有五运六气当迁,正
值所胜折之不得升降者,则必辩其所发之气,治之岂可均用治热乎哉!
卷一
斑疹(第十四)
属性:斑属风热挟痰而作,自里而发于外,通圣散中消息之,当以微汗解散,切不可下。内伤发斑者,胃气虚,一身之
火游行于外所致,宜补以降之,当于《阴证略例》中求之。阴证发斑本内伤证,汗下后病愈甚者,补中益气汤;饮冰
水,烦躁神昏脉数足冷者,加附子。胃热胃烂失下、下早发斑者,《拔萃方》有详说。黄瓜水调真伏龙肝,去风热红
点斑。一人发斑面赤,昏愦谵语,脉洪而虚,按之无力,用人参、生地各半两,附子一钱,大黄一钱半,煎服之。不
甚泻,夏月用之效。疹属热与痰在肺,当清肺火降痰,或以汗解。亦有可下者,通圣散加减。
卷一
大头天行病(第十五)
属性:此湿气在高巅之上,从两颐颊热肿者是也,俗云鸬
温。东垣有方,羌活、酒芩、酒蒸大黄,随病加减,切勿用降药。十五、六日服小柴胡汤。不效仍用发散,紫苏、
陈皮治效。东垣云∶阳明邪热太甚,资实少阳相火而为之,视其肿势何部,随经取之,治之当缓,勿令重剂,过其病所,
阳明为邪首,大肿少阳为邪本,于耳前后,以酒芩、酒连、炙甘草、水煎,少少不住服。或剂毕,再用鼠粘子,于新瓦
上炒香,同大黄煎成,去渣,纳芒硝等分,亦时时呷之,毋令饮食在后。微利及邪气已,只服前药;未已,再同前次第
服之,取大便邪气已则止。阳明渴,加滑石、石膏;少阳渴,加栝蒌根∶阳明行经,升麻、芍药、葛根、甘草;太阳
行经,羌活、荆芥、防风,并与上药相合用之。
卷一
冬温为病(第十六)
属性:非其时而有其气者,冬气君子当闭藏,而反泄于外,专用补药带表散,如补中益气汤之属。入方∶以竹筒两头留
节,中开一窍,纳大粉草锉碎于中,仍以竹木钉、油灰闭窍,立冬日浸于大粪缸中,待至立春先一日取出,于有风无
日处,干二十一日,愈久益好,却破竹取草为细末,大治阳证疫毒。一云亦治肿毒,并治金疮水调敷之。其脉左寸大
于右寸,浮缓而盛,按之无力。
卷一
疟(第十七)
属性:有风、有暑、有食、有痰、有老疟、有疟母。老疟病者,此系风暑入在阴脏也,用血药引出阳分而散,一补一
发,川芎、红花、当归,加苍术、白术、白芷、黄柏、甘草,煎露一宿,次早服之。无汗要有汗,散邪为主带补。
有汗要无汗,补正气为主带散。散邪发汗,紫苏、麻黄之
属。补正气,人参、黄 之类。有疟母多在胁下,令人多汗、胁痛,以丸药消导。醋煮鳖甲为君,三棱、蓬术、海
粉,醋煮香附、青皮、桃仁、红花、神曲、麦 、随证加减用之。一本自香附以上俱用醋煮。三日一发者,受病一年;
间日发者,受病半年;一日一发者,受病一月;连二日发住一日者,气血俱受病。一日间一日发者,补药带表药,后以
截疟丹截之。在阴分者,用药彻起在阳分,方可截。入方∶川常山、草果、知母、槟榔、乌梅、穿山甲炒,甘草
炙,以水一大碗煎至半碗,露一宿,临发日早,或发前二时,温服之。如吐则顺之。大法暑风必当发汗。夏月多
在风凉处歇,遂闭窍不泄;恶食者,必从饮食上得。疟而虚,须先用参、术一、二帖托住其气,不使下陷,后用他药
治之。内伤挟外邪同发,内必生痰,外必以汗解,二陈汤加草果、常山、柴胡、黄芩之剂。疟而甚者,发寒热,头痛
如破,渴而饮水,自汗,可与人参、黄 、白术、黄芩、黄连、栀子、川芎、苍术、半夏、天花粉等治。久病疟者,
二陈汤加川芎、苍术、柴胡、白术、干葛。一补一发,近午时发者;近午发而汗多烦渴者,黄 三白汤加芩连。寒
多、脉弱、体倦、食少,局方人参养胃汤。疟因劳役,或忧思而作,汗多食少,倦甚懒言语补中益气汤。痰滞胸
满,热多寒少,大便燥实大柴胡汤。疟病能食而痰伏者,小胃丹。疟大渴大热之甚,小柴胡汤去半夏,加知母、麦
门冬、黄连。大率暑疟,多用小柴胡汤、人参白虎汤之类。疟渴,生地黄、麦门冬、天花粉、川牛膝、知母、炒
柏、干葛、生甘草。疟后,白术 半夏(各一两) 黄连(五钱) 白芍药(三钱) 陈皮(五钱) 上末之,粥丸。
久疟不得汗,二陈加槟榔,倍苍。白术。一人疟后手战,此痰郁格涎吐后
好。截疟青蒿丸∶青蒿(一斤) 冬瓜叶(二两) 官桂(二两) 马鞭草(二两) 上将三叶焙干,为末,丸如桐
子大,每一两分四服,当发日前一时服尽。又方∶槟榔 陈皮 白术 常山(以上各二钱) 茯苓 乌梅 浓朴(以上
各一钱) 上作二帖,每服酒水各一盏,煎至半盏,当发前一日进一帖,临发日进一帖,服后少睡片时效。疟必数发
之后,便以截药除之,最为好法。若发得中气虚弱,病邪愈深,或数月、周岁者,虽神医亦不能愈。虽治而暂安,或因
饮食与外邪所伤,又复举发,近世多苦于此,用好常山一两,槟榔五钱为末,面糊丸,如桐子大,每丸当发前一日
两服,即效。或常山饮子亦可。截法,用守真先生丸子,雄黄一两,人参五钱,五月五日用粽子尖为丸,桐子大,于
未发早,面东,井华水送下一丸,忌诸热味。(人参一云人言) 又方大黑豆(七钱) 雄黄(一钱) 轻粉(五
分) 人参(一钱) 薄荷(五分) 甘草(一钱) 上为末,滴水丸如小豆大,鸡鸣时新汲水面东吞一丸。(人参
一云人言) 又罗谦甫方紫河车丸用∶紫河车(一两) 生甘草(五钱) 绿豆(一两) 人言(一钱另研) 上为
细末,每服五分,新汲水少许送下。如隔日发夜服;频日发者,则夜睡深时服。忌荤腥、瓜果、酒面、鱼鸡等肉,并生
冷等物。三两日一发者;受邪气深者,只一服。十岁以上服一字,三岁半字,孕妇勿服。一人年六十,禀
壮味浓,春病疟,先生教以却欲食淡,不听。医与劫药三、五帖而安,旬后又作又与,绵延至冬求治,先生知其久得
汗,惟胃气未完,时天大寒,又触冒为寒热,非补不可。以一味白术为末,粥丸,与二斤令其饥时,且未与食,取一
二百丸热汤下,只以白糜粥调养,尽此药,当大汗而安。已而果然如此者多,但药略有加减耳。一人久疟腹胀,脉不数
而微弦,重取则来不滑利,轻取则无力,遂与三和汤索氏者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