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369-丹溪治法心要 >

第7章

369-丹溪治法心要-第7章

小说: 369-丹溪治法心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痛,自鱼尾上攻头目者,必用芎归汤;气虚头痛、痰厥头痛,或眩运、脉弱、少食,挟内伤病者,半夏白术天麻汤。 
头旋眼黑头疼,阴虚挟火,安神汤。头痛如破,酒炒大黄半两为末,茶调。头疼连眼,此风热上攻,须白芷开之。 
一方∶用雨前茶、芎、归、防、芷、台乌、细辛。壮实人,热痛甚,大便结燥,大承气汤。葱白治头痛如破,通 
上下阳气。痛引脑巅,陷至泥丸宫者,是真头痛也,无治法。清空膏治诸般头痛,惟血虚头痛不治(方见《医要》)。 
小清空膏治少阳头痛,并偏头痛,或痛在太阳经者,片黄芩酒浸透,晒干为末,或酒或茶清下。一人头疼,有风痰、热 
痰,酒芩、连翘、南星、川芎、荆芥、防风、甘草。夫用芎带芩者,芎一升而芩便降,头痛非芎不开,荆芥清凉之剂, 
头痛用川芎,脑痛用台芎。 一人形实而瘦,有痰头疼,黄芩、黄连、山栀、贝母、栝蒌、南星、香附。一人筋稍露, 
体稍长,本虚又作劳,头疼甚,脉弦而数,以人参为君,川芎、陈皮、为佐治之,六日未减,更两日当自安,忽自言病 
退,脉之,似稍充,又半日膈满其腹;文已隐询之,乃弟自于前方加黄 已三帖矣,遂以二陈汤加浓朴、枳壳、黄连泻 
其卫,三帖而安。 

卷三
头眩(第三十七)
属性:痰挟气虚与火。治痰为主,及补气降火药。此证属痰者多,无痰则不能作眩。又有湿痰者,有火多者。左手脉 
数多热,脉涩有死血;右脉实痰积,脉大必是火病。一本云∶火病当作久病,盖久病之人,气血俱虚而痰浊不降也。 
湿痰者,二陈汤;火多者,二陈加酒片芩;挟气虚与相火者,亦治痰为主,兼补气降火,如半夏、白术、天麻汤之类。 
一老妇患赤白带一年半,只是头眩,坐立不久,睡之则安,专治带,带病愈,其眩亦愈。 

卷三
眩运(第三十八)
属性:痰在上,火在下,火炎上而动其痰也。有气虚挟痰者,四君、二陈, 、芎、荆芥。风痰眩运,二陈汤加芩、 
苍、防、羌治之。眩运不可当者,以大黄酒浸,炒三次为末,茶调服。气实人有痰,或头重或眩运者,皆治之。壮 
实人热痛甚,大便结燥大承气汤。 

卷三
头重(第三十九)
属性:此湿气在上,用瓜蒂散鼻内搐之。红豆散治头重如 
山,此湿气在头也∶麻黄(五钱) 苦丁香(五分) 羌活(三分) 连翘(三分) 红豆(十五粒) 为末搐鼻。 

卷三
头面肿(第四十)
属性:头面肿壅,有热,而脉弦数,凉膈散去硝黄加桔梗、枳壳、荆芥、薄荷。面上红肿,因气实而作者,用胃风汤。 
面肿生疮,调胃承气汤加薄荷、荆芥。 

卷三
眉棱骨痛(第四十一)
属性:属风热与痰。作风痰治,类痛风证,用白芷、酒片芩,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茶清调下。又方∶川乌、草 
乌、童便浸炒去毒各一钱为君,细辛、羌活、酒芩、甘草各半分为佐,为细末,分作二三服,茶清下。一加南星,姜茶 
调服。一方选奇汤,防、羌、酒芩、甘草煎服。 

卷三
心痛(第四十二)
属性:即胃脘痛,须分久、新治,若明知是寒,初当温散;病久成郁,郁生热而成火,故用山栀为君,以热药为向导。 
胃口有热而作痛者,非栀子不可,须佐以姜汁,多用台芎开之,或用二陈汤加川芎、苍术,倍加炒山栀;如痛甚者,加 
炒干姜,从乎反治之法。如平日喜食热物,以致死血留于胃口作痛者,用桃仁承气汤下之;若轻者,以韭汁、桔梗, 
能开提气血药中兼用之。以物拄按痛处而痛定者,挟虚也,用二陈汤加炒干姜和之,有虫痛者,面上白斑、唇红、能 
食是也,以苦楝根、黑锡灰之类。痛后便能食,时作时止。上半月虫头向上易治,下半月向下难治。先以肉汁或以糖蜜 
吃下,引虫向上,然后用药。打虫方∶楝根、槟榔、鹤 
虱,夏取汁饮,冬煎浓汤下万灵丸最好。脉实不大便者,下之痛甚者,脉必伏,宜温药,如附子之类。勿用参、术, 
诸痛不可补气故也。气虚入胃脘作痛,草豆蔻丸。心胃腹胁疝痛,二陈汤加参、术,并诸香药治效。心胁痛,干 
姜微妙,芫花醋炒,等分为末,蜜丸,每服数粒。热饮痛,黄连、甘遂作丸服之。停饮心胃痛,或冬寒痛,桂黄 
丸。心极痛,古方用生地黄汁调面煮食,打下虫甚效。胃虚感寒,心腹痛甚,气弱者,理中汤。内伤发热不食, 
胃虚作痛,补中益气汤加草豆蔻。心气痛,天香散方∶白芷、川乌、南星、半夏。老人心腹大痛,脉洪大而虚,昏 
厥不食,不胜一味攻击之药,四君子汤加当归、麻黄、沉香。心膈大痛,攻走腰背发厥,药食不纳者,就吐中探吐, 
出痰积碗许而痛自止。肥人胃脘当心痛,或痞气在中脘不散,草豆蔻丸∶白豆蔻(三钱) 白术 三棱 草豆蔻 
半夏(各一两) 砂仁 片姜黄 枳实 青皮 良姜(一作干姜) 陈皮 桂皮 丁香 蓬术 木香 藿香 小草(各 
五钱 
)姜汁蒸饼丸,每服六七十丸,白汤下。黑丸子,治胃脘疼∶乌梅(去核) 杏仁(去皮尖) 巴豆(去皮膜心油) 
砂仁(各十四枚) 百草霜(二钱) 半夏(二十一枚) 上杵为丸,每服十数粒。备急丸,治心腹厥痛食填胸膈∶大 
黄(一钱) 巴豆(去油五分) 干姜(五分) 上蜜丸,每服三五粒。药下咽便速行心痛,饮汤水下作哕者,有死血 
在中,桃仁承气汤下之。左手脉数热多,脉涩有死血,右手脉实痰积,脉大,必是久病。心痛方∶茱萸(汤洗) 山栀 
(炒去壳) 黄连(炒) 滑石(各五钱) 荔核(烧存性三钱) 上末之,姜汁蒸饼丸服。又 
方∶炒山栀仁为末,姜汤服丸亦可,如冷痛加草豆蔻炒为末丸服之。又方∶白术(五钱) 白芍药 砂仁 半夏(汤泡 
)当归(各三钱) 桃仁 黄连(去须) 神曲(炒) 陈皮(各二钱) 吴茱萸(一钱半) 
僵蚕(炒) 茱萸(一钱) 山栀(去壳炒焦六钱) 上末炊饼丸,如椒粒大,以生地黄酒洗净,同生姜煎汤下二十 
丸。别用荜茇半两为末,醋调捏成团子吞之。又方∶桂枝、麻黄、石碱等分为末,姜汁浸,炊饼为丸,用热辣姜 
汤下十五丸,多治饼痛。又方∶黄荆子炒焦为末,米饮调下。又方∶蛤粉、香附末,以川芎、山栀煎汤,入姜汁调,令 
热辣服之。又方∶半夏切碎,香油炒为末,姜汁炊饼丸,姜汤下二十丸,亦治吼喘。凡治气痛,一身腔子里痛,皆须 
用些少木香于药中,方得开通。草豆蔻丸,客寒犯胃痛者宜此,热亦可止,可一二服∶草豆蔻(面裹煨一钱四分) 吴 
茱萸(洗焙) 益智仁 人参 黄 白僵蚕 橘皮(各八分) 生甘草 炙甘草 当归身 青皮(各六分) 
片姜黄 神曲(炒) 柴胡(各四分) 半夏(汤泡) 泽泻(各一钱) 麦芽(炒一钱半) 桃仁(七枚汤泡, 
去皮尖) 上除桃仁另研如泥外,余为细末,同和匀,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食远 
白汤下。看病势斟酌用之,小便多泽泻减半,柴胡详胁下痛多少用。草豆蔻丸,治气馁弱人心痛,甚妙。青黛治心 
热痛、虫痛,与姜汁入汤调服,或以蓝叶杵汁与姜汁和服之。如遇无药去处,用一小瓶贮水,将盐放刀头上,火中 
烧红淬水中,令患人热饮之。心痛或用山栀并劫药,止后复发,用前药必不效,服玄明粉一服立止。海粉加香附 
末,同姜汁服,能治心痛,不可入煎药。内伤发热不食,胃口作痛者,补中益气加草豆蔻,热痛加栀子。心痛气实 
者,用单味牡蛎, 为粉,酒调二钱服之。有食伤胃口而痛者,当消导之。有瘀血留滞胃口作痛者,用破血药。 
心疼或有痰者,以明矾溶开就丸,如芡实大,热姜汁吞下一丸。一人脉涩,心脾常疼,白术、半夏、苍术、枳实、神 
曲、香附、茯苓、台芎、上末之,神曲糊丸服。一人心 
痛、疝痛,炒山栀 香附(各一两) 苍术 神曲 麦芽(各五钱) 半夏(七钱) 乌梅 石碱(各三钱) 桂 
枝(一钱五分) 上末之,姜汁炊饼为丸,每服百丸,姜汤下。冬去桂枝。一人饮热酒食物,梗塞胸痛,有死血,用 
白术、贝母、麦芽、香附、栝蒌、桃仁、杏仁、牡丹皮、生甘草、葛根、山栀、黄芩、红花、 
荜澄茄,上为末,或丸或散,任意服。其余治法详见《医要》。 

卷三
腰痛(第四十三)
属性:肾虚、瘀血、湿热、痰积、闪挫。腰痛之脉必弦而沉。弦者,为虚;沉者,为滞。若脉大者,肾虚涩者,是瘀 
血;缓者,是湿;滑与伏者,是痰。肾虚者,用杜仲、龟板、黄柏、知母、枸杞、五味,一加补骨脂、猪脊髓,丸 
服。瘀血作痛者,宜行血顺气补阴丸加桃仁、红花之类。更刺委中穴出血,以其血滞于下也。湿热作痛者,宜燥湿 
行气,用苍术、杜仲、川芎、黄柏之类,宜子和煨肾散。因痰作痛者,二陈加南星,佐以快气药,使痰随气运。闪 
挫诸实痛者,当归承气等下之。肾着为病,腰冷如水,身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腹重如有物在腰,治宜流湿 
兼用温暖药以散之。寒湿作痛者,摩腰膏治之。腰痛不能立者,针人中穴。久患腰痛,必官桂以开之,方止股痛, 
胁痛亦可用。诸痛,勿用参补气,气不通则愈痛。凡诸痛多属火,不可峻用寒凉药,以温散之可也。湿痰腰痛作 
泄∶龟板(炙一两) 樗皮(炒) 苍术 滑石(各五钱) 炒芍、香附(各四钱) 上粥丸,如内伤白术、山楂汤 
下。腰腿湿痛∶酒炙龟板 酒炙柏(各五钱) 青皮(三钱) 生甘草(一钱半) 上末之,捣姜 
一片,入药末二钱重,研细,以苍耳汁调,荡起令沸服之。 
腰脚湿痛∶龟板末(二两酒炙) 酒炙柏 苍耳 苍术 威灵(酒洗各一两) 扁柏(半两)上末之,以黑豆汁 
煎四物汤、陈皮、甘草、生姜,去渣调服前药二钱。摩腰膏治老人虚人腰痛,并治白带∶乌附 南星(各二钱半 
)雄、砂(各一钱) 樟脑 丁香 干姜 吴茱(各钱半) 麝(五粒) 上为末,蜜丸,如龙眼大,每一丸 
姜汁化开,如粥,浓火烘热放掌中摩腰上,候药尽粘腰上为度,烘绵衣缚定,腰热如火,间二日用一丸。治湿热腰 
腿疼痛,两胁搐急,露卧湿地,不能转侧苍术汤∶苍术、黄柏、柴胡、防风、附子、杜仲、川芎、肉桂作汤服之。若 
寒湿气客身,体沉重肿痛,面色痿黄加麻黄。一人年六十,因坠马腰疼不可忍,六脉散大,重取则弦小而长稍坚,此 
有恶血未可逐之,且以补接为先,以苏木煎参、归、芎、陈皮、甘草服之。半月后,脉渐敛,食渐进,遂以前药调 
下自然铜等药,一旦而安。治腰痛并筋骨冷痛∶当归、赤芍药、羌活、酒炒黄柏、酒炒杜仲各一钱、白术、川芎、木 
香、槟榔、防风、白芷、苍术、八角茴香各半钱、甘草三分,作汤,调乳香一钱,食前服。外用摩腰膏亦好。 

卷四
胁痛(第四十四)
属性:肝火盛,木气实,有痰流注,有死血。若肝急木气实,用川芎、苍术、青皮,水煎,下龙荟丸。肝火盛,用 
生姜汁下当归龙荟丸,此泻火要药也。当归龙荟丸方,蜜丸,治胁痛行痰,曲丸,降肝火,行迟治杂证∶当归 草 
龙胆 山栀仁 黄柏 黄芩 黄连(各一两) 大黄 芦荟(各半两) 木香(一钱半) 麝香(五分)。一有柴 
胡、青皮各半两;一方有青黛者,又治湿热,两胁痛尤妙,先以琥珀膏贴痛处,又以生姜汁吞此丸,痛甚者,须炒令 
热服之;一方入青黛,每服三十丸,姜汤下。又方,小龙会丸∶当归 草龙胆 山栀 黄连 黄芩 柴胡 川芎( 
各半两),芦荟(三钱)。死血用桃仁、红花、川芎;痰流注者,用二陈汤加南星、川芎、苍术, 
实,用控涎丹下痰;肝苦急(已见《医要》),急食辛以散之,抚芎、苍术;胁痛甚者,用生姜汁下龙荟丸,肝火 
盛故也;咳嗽胁痛者(已见《医要》),二陈加南星、香附、青皮、青黛、姜汁。左金丸治肝火∶黄芩(六两) 茱 
萸(五钱)。又方推气散,治右胁痛甚不可忍∶片姜黄 炒枳壳 炒桂心(各半两) 炙甘草(三钱) 上末,每服 
二钱,酒服下。控涎丹治一身气痛,及胁走痛,痰挟死血加桃仁泥丸。治心胁痛∶干姜(微炒) 芫花(醋炒,各等分) 
蜜丸,每服十二丸,大效。气弱人,胁下痛、脉细紧或弦,多从劳役怒气得之,八物汤∶人参、白术、白茯苓、 
甘草、当归、熟地黄、川芎、白芍药,加木 
香、官桂、青皮。胁痛、大便秘实,脉实者,木香槟榔丸∶木香(五钱) 青皮(二钱) 陈皮(二钱) 枳壳(一 
钱) 槟榔(二钱) 川连(二钱) 黄柏(四钱) 大黄(四钱) 香附(一钱) 牵牛头末(八钱) 上 
为末,滴水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空心姜汤下。湿热腰腿疼痛,两胁搐急,露卧湿地,不能转侧,苍术汤, 
(方见腰痛条下)。一人胁下痰气攻痛,以控涎丹下;如面之状,用白芥子下痰,辛以散痛。一人胸右一点刺痛虚 
肿,自觉内热攻外,口觉流涎不止,怨成肺痈,贝母、栝蒌、南星去涎,紫苏梗泻肺气,芩、连姜炒、陈皮、茯苓, 
导而下行,香附、枳壳宽膈痛,皂角刺解结痛,桔梗浮上,不食加白术,凡吐水饮不用栝蒌,恐泥用苍术之类。一人左 
胁应胸气痛∶栝蒌(一两) 贝母(一两) 南星(一两) 当归(五钱) 桃仁(五钱) 川芎(五钱) 柴胡 
(五钱) 黄连(炒五钱) 黄芩(炒五钱) 山栀(炒五钱) 香附(五钱炒) 姜黄(五钱炒) 芦荟(三钱) 
青皮(三钱) 陈皮(三钱) 青黛(一钱五分) 草龙胆(炒五钱)。心胸腹胁疼痛,二陈汤加人参、白术、 
并诸香药治效;有瘀血,当用破血行气药,留尖桃仁、香附之类;火盛当伐肝,肝苦急,宜食辛以散之,或小柴胡汤亦 
可治。木走土中,胁痛呕吐乃风邪羁绊于脾胃之间也。用二陈汤加天麻、白芍药、炒曲、枳壳、香附、白术、砂仁。 
多怒之人,腹胁时常作痛者,小柴胡加川芎、芍药、青皮之类;痛甚者,就以煎药送下当归龙荟丸,其效甚速。一人脾 
疼带胁痛,口微干,问已多年,时尚秋热,以二陈加甘葛、川芎、青皮、木通,煎下龙荟丸。一人元气虚乏,两胁微痛, 
补中益气加白芍、龙胆、青皮、枳壳、香附、川芎。一人胁疼,每日至晚发热,乃阴虚也,用小柴胡汤合四物汤,加 
龙胆、青皮、甘葛;阴虚甚加黄柏、知母。 

卷四
腹痛(第四十五)
属性:有寒、有热、死血、食积、湿痰。清痰多作腹痛,大法用台芎、苍术、香附、白芷为末,姜汁入热汤调服。痰因 
气滞而阻隘道路,气不通而痛者,宜导痰解郁。气用气药,木香、槟榔、枳壳、香附之类;血用血药,川芎、当 
归、红花、桃仁之类。在上者多属食,宜温散之,如干姜、苍术、川芍、白芷、香附、姜汁之类。寒痛者,理中 
汤、建中汤。一云∶小建中加姜、桂、台芎、苍术、白芷、香附,呕加丁香。热痛者,二陈加芩、连、栀,甚者 
加干姜。一云∶调胃承气加木香、槟榔。醉饱有欲,小腹胀痛,用当归、芍药、川芎、柴胡、青皮、吴茱萸、生甘草、 
桃仁,煎服之。如胸满及食少,加茯苓、半夏、陈皮。治酒积腹痛,宽气要紧,三棱、莪术、香附、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