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不足够-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明白。”史高泰向他和观众保证,“我知道,在你们的行业,产品库存并不是存放在工厂,但这可能正是要做的事啊。”
“这一点我们可不是那么容易被说服的。”白礼仁坚定地说。
史高泰问:“让我试试,总可以吧?”
“随便你。”
“白礼仁,你说过,产品短缺的个案正以每天增加二十宗的骇人速度跳升。”
“没错。”
“为什么呢?”史高泰问,并紧接着说:“不要说是由于预估的准确性突然恶化了。”
“不绝对不是。预估的准确性跟以往一样差劲,我们大幅度调低目标库存量,才是产品短缺急剧增加的真正原因。当一间仓库出现短缺,我们没有理由也为其他仓库生产同一个产品,说白了,我们没有办法把货物送到他们手中,原因是他们要的货量远不足够装满一辆货车。结果,工厂现在以小批量生产,批量小得将工人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切换上。怪不得我们越来越满足不了仓库的交货要求。”
“我们明白了。”史高泰说,但立即又说:“我不明白。”
“不明白什么?”
“我不明白,当工厂为一家仓库生产时,为什么不可以都生产五倍的货量?把仓库要求的数量运过去,然后把余下的存放在工厂。”
“我想问,等其他仓库也要求补充这产品,直到工厂那些库存统统运走,一般要多久?两个星期?还是三个星期?”
白礼仁装着在想:“我们从来不把产品存放在工厂,但现在想来,又不能说这样行不通。”
他转身向厂长们说:“你们觉得呢?”
其中一个回答:“我想工厂未必有足够空间摆放这些库存。”
“就当做我们已解决了这个问题。”白礼仁说,“我们在附近找个地方给你,其实,我们可以利用离工厂只有一小时车程的仓库,怎么样?”
“听来合理。”他回应。
“白礼仁。”他的另一位厂长说,“如果继续小批量生产的话,我们就快要疯了,没有什么比现况更坏的了,但你是认真的吗?你真的批准我们把产品存放在工厂?”
“我有什么理由不批准呢?”
“我不知道,可能是公司的运作规则?”
白礼仁摆摆手表示不认同,然后转身向史高泰说:“我还需要跟我的下属详细讨论,现在就先当这是个好主意吧。”
基本功已经完成,是时候带出方案的核心了。
史高泰一边在暗自祈祷,一边战战兢兢地说:“如果在工厂存放库存是好主意,我们不妨再向前一步,正如我们刚才所说,工厂层面的预估,准确性是最高的。那么,假如我们在工厂存放三个星期的库存,会怎样呢?”
在人们能提出反对意见之前,史高泰继续说:“想想看,工厂以后再也不需要小批量生产了。更重要的是,它将会更能满足仓库的需求,所有产品在工厂都有存货,各仓库就可以每天从工厂补货。从经济效益上来说,这也是可行的,虽然仓库每天出售每个产品的数量不多,但仓库每天需要从工厂拿取的各种产品的总量,其实是足以载满一辆货车的。”
“让我消化一下。”白礼仁继续扮演他的角色,解释说,“每家工厂制成的产品,用来填满工厂自己的仓库,而区域仓库不再为了保持目标库存量而向工厂发订单要货。相反,仓库每天售出了多少产品,工厂就在第二天早上给它们补货。马上往仓库推,根据你所说,我们应该把‘推’变成‘拉’。库存都放在工厂里,各仓库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量把产品从工厂拉到手中。”
“正是如此。”史高泰点点头,“你认为怎样?”
“我认为这个做法有潜力,但我脑海中有一大堆麻烦的问题。我想在场每个人都像我一样,史高泰,不妨问问他们吧。”
正如柯雷猜想的那样,财务总监第一个举手:“对不起,我以为今天聚会的目的,是要找出减低库存的可行办法。根据我刚才所听到的,好像恰恰相反,你是否建议多建仓库来存放库存?”
史高泰和白礼仁对这个问题已经准备十足。
“我明白你为什么会以为我在建议增加皮亚高公司的库存。”史高泰回答,“其实并非如此。我建议的是如何大幅度降低库存总量。”
“这正是我们想听到的。”财务总监说。
史高泰向他微笑着说:“听起来好像是个奇迹,我们增加库存,但库存数量却会下降,很奇怪吧?要明白这个奇迹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就要了解工厂仓库对每家区域仓库需持有的库存量有何影响。”他转向白礼仁说,“来帮我一把吧,你是如何决定区域仓库的目标库存量的?”
“这个其实很简单。”白礼仁回应说,“由补货所需的时间决定。比方说,一家仓库的某个货品需要六个星期才能补货,那么理论上六个星期的库存就是我们的目标库存量了。当然,市场需求起伏不定,我们会把数字再加大一点,例如十个星期。”
“那么,你为什么把目标库存量定为四个月?”
“因为我们不是售出一件货品便马上补货,而是当库存下降到某个最低水平时,仓库才会补货。此外,你要牢记,补货实际所需的时间是无法预知的,工厂可能在同一时间收到很多产品的订单,补货时间就可能倍增。”
“我明白了。”史高泰说,“但如果所有产品都存放在工厂,你又会如何确定区域仓库的目标库存量呢?”
“这样,补货时间只考虑运输时间就足够了。”白礼仁回答,“这不但把时间大大缩短,而且会比以前更准确、更可靠。对一些仓库来说,补货时间大概是两三天,把目标库存量定为一个星期就够安全了。在大多数情况下,运输时间不会超过一个星期。可以说,目标库存量平均少于两个星期,这水平的库存已经能让公司提供前所未有的高客户服务水平了。”
“好。”史高泰很满意,“但是,我要强调一点,你一向习惯目标库存量和实际库存量之间有巨大差异,目标库存量是四个月,而你实际只持有两个月。在新的做法下,这类差距不再存在,区域仓库以两个星期为目标库存量,并且每天从工厂补货,表示仓库中的库存加上货车上的库存,实际上只有两个星期的库存。”
“没错。”白礼仁同意。
“工厂仓库的目标库存量又怎样?”
“三个星期已经绰绰有余了。”白礼仁自信地说。
然后他总结:“这表示在工厂仓库中、货车上和各区域仓库中,所有库存加起来,总量不超过五个星期。”
他望着财务总监说:“就算拿这个数字跟库存开始上升前作比较,已可以令公司节省五亿美元现金。同时,货品短缺及向其他仓库求救要货的情况将一去不复返。”
“这主意不错。”财务总监说。
场内很多人举手发问,白礼仁指向一个仓库经理。
“我的仓库在肯塔基州,那里离我们事业部的所有工厂都只要几天车程。”
“你走运了。”史高泰打断了他的话,“这表示你仓库的库存量一定很低,而库存周转数会直冲云霄。”
那位仓库经理似乎不太欣赏他的说法,“我担心的是我的工人。如果我把库存大大降低,我的工人会怎样?”
“你的区域销售额不会改变。”史高泰提醒他说,“我们这里所说的改变,是不会影响你仓库的货物流量的。”
白礼仁走上前说:“库存锐减,表示你只用仓库一小部分的空间就够了,毫无疑问,这会提高搬动货物时的效率;但另一方面,你每天要处理从工厂运过来的货品种类就多了很多,我估计很多货盘都会载着多种货品,这样就会增加你的工人的工作量。总的来说,这也许是大好事,工人的饭碗是十分安稳的。”
仓库经理很满意这个答复。
当史高泰想找另一位发问者是,白礼仁却偏离他们既定的“剧本”,他问那位仓库经理:“我想问你一句,现在你是决定仓库订什么货的人,你明白我们刚才的建议会对现状造成什么改变吗?”
“我知道。”他说,“我不再负责订货,我给客户运出多少货,第二天就可以从工厂自动原数补充过来。”
“你接受吗?”白礼仁惊讶地说,“你要放弃的权力可不小呢!”
“什么权力?没错,我是负责订货的,但谁理会我的订单呢?老实说,工厂想运什么过来就运什么过来,即使是我没有订的货,也不准我退回去。如果工厂能每天补充我前一天卖出的货物,这已经够好了,坦白说,这简直是天堂。”
“很好。”白礼仁说。然后又对史高泰说:“你也知道,我们的电脑系统不是这样运作的,它是根据货品的最高及最低持有量,决定仓库是否应发订单,看来要改变的东西可不少啊。”
“没有问题。”史高泰向他保证,“电脑程序已经准备好,只等皮亚高公司下令,不到两个星期就可以安装好。这并不是大问题。”
“没错。”白礼仁同意,“我肯定大家所担心的是些更重要的问题。”
“我有一个问题。”一个身材魁梧、表情认真的人说,“我想知道,到底由谁决定工厂的目标库存量?”
“你一定是位厂长吧,而你不希望其他人在你的工厂捣乱,尤其是总部,对吧?”史高泰尖刻地说。
“说得好。”场内的回应四起。
史高泰说:“让我们重温一下我们到底要什么吧。首先,区域仓库卖出的,我们希望工厂仓库都有库存可以立即补货,我们也希望工厂仓库从来不会缺任何货,这表示工厂要有足够库存能及时回应市场需求。工厂回应的快慢取决于什么呢?工厂的本事、现有的产能、敏捷度、所遇到的故障和麻烦的严重性等,谁对这些最清楚呢?不就是工厂本身吗?”
“那么,工厂可以自行决定库存量?”
“就是这个意思。”白礼仁向厂长保证,“但是,当然,公司会以工厂的表现作为衡量的。”
“这很公平。”那厂长回应说,其他人都表示同意。
一个人谨慎地问:“工厂的表现还是以一贯的方式衡量吗?”
“不一定。”白礼仁回答。
他的答案引来一阵不安。白礼仁马上回应说:“史高泰,我们就谈谈哪一种衡量方法最合理吧。”
史高泰走上前说:“在我们跟前有两项很重要的东西:及时发货和库存。你怎样衡量及时发货的表现?”
有几个人建议用皮亚高公司现行的方法,即根据尚未出货的订单数量。
“也许这是可行的。”史高泰回应说,“但我考虑到两个小问题:第一,根据这个粗略的衡量方式,一张一百美元的订单出不了货,跟一张一万美元的订单没有区别。我不认为两者没有区别,我想我们还应考虑到订单的价值,你们同意吗?”
每个人都认为有道理。
“另一个小问题是,目前所用的衡量方法没有考虑到订单延误了多久。要知道,延误一星期与延误一天,所造成的损害大有区别。”
所有人又一次表示同意。
“所以,衡量时应考虑时间和金钱。我建议的计算方法是延误货物的价值乘以延误的天数,得出‘有效产出-元-天’,这个衡量单位你们认为合理吗?”
他们似乎都很喜欢这个建议。
史高泰继续说:“另一个很重要的事项就是库存,你们目前以它的价值来衡量,但如果要让工厂自行决定库存量的话,我们就不能忽视时间因素,我们不应只衡量工厂的库存量,库存的周转速度也应考虑,我提议用‘库存-元-天’作为衡量单位,只要把库存的价值和工厂存放这些库存的天数相乘就行了。”
白礼仁继续说:“工厂的首要衡量就是尽力把‘有效产出-元-天’变为零;而第二个衡量就是把‘库存-元-天’降至最低。”
更多人加入讨论,礼堂里的声浪越来越高,史高泰和白礼仁良久不加干预。
最后,白礼仁请他们静下来,说:“你们认为怎么样?”
其中一个厂长说:“我们可以接受,其实我们很喜欢这个方案,它很公平,而且合理。”
那位从肯塔基州来的仓库经理举起手说:“我想问,为什么你们只建议工厂采用这个方案?为什么我们这些仓库经理没有相同待遇?”
他的话得到场内不少人的认同,他继续说:“让我们决定自己的库存量吧,我们一定做得比总部好得多。”在欢呼声中,他提高音量说:“还有,我们乐意被同样的方法衡量表现。”
“史高泰,电脑系统应付得来吗?”白礼仁问。
“当然。”
白礼仁一直等到礼堂静下来,才平和地说:“这是一个绝佳的建议,让我们回顾一下这方案吧:我们要把‘推’改为‘拉’;每家工厂都会有工厂仓库;区域仓库每天从工厂补货一次;事业部总部为所有人提供最佳的市场趋势预测及营销计划资料,但不再决定任何人的目标库存量。反之,仓库经理及厂长有权决定自己的目标库存量。但同时他们也要为以‘有效产出-元-天’和‘库存-元-天’所衡量的成绩负责。”
皮亚高公司总裁柯雷走到台上,白礼仁把麦克风交给他。
“史高泰和白礼仁,谢谢你们。”柯雷说,“你们的表演实在一流!”他带领全场观众鼓掌。
史高泰和白礼仁走下讲台,柯雷继续说:“好吧,各位,我想是时候做出重要决定了。不要忘记,此时此刻,库存依然在不断攀升,我们不能再等下去了。
“我们为每个事业部安排了会议室。你们都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你们一起讨论,直到得出一致的决定。你们有很多选择,可以采用刚才提议的方案,也可以选择截然不同的办法。我关心的只是,每个事业部都要得出有效制止库存攀升的方法。今天之内,每个事业部都要给我答案,下午五点再见。”
18 紧急征集TOC专家
一九九九年五月三日(四十六天后)
嘉露把椅子一滑,离开她的电脑,转转头和肩,松弛一下脖子的肌肉,瞥一瞥手表,四个小时已不知不觉过去了。今天早上她心情好得不得了,差点可以从车里一下子跳进办公室,现在她看着刚完成的文件,感觉更轻松快活了。
她打好一封电子邮件给史高泰,加上附件,然后将邮件发出,他收到后一定会很惊奇,无法相信是她写的。
嘉露站起来伸展一下,跟史高泰的会议到下午一点才开始,刚好有时间到饭堂吃饭。不,她今天要好好款待一下自己,公司附近有一家装修华丽的饭店刚开业,刚好可以去尝尝鲜。
马丽把电话稍停一下,望了望手表。“嗨,嘉露,我正到处找你!进来吧。”
“嘉露,实在是太好了!”史高泰站起来,“要咖啡吗?”
“不用了,谢谢。”她回答。“你认为怎样?”
“我真的不能想像,你竟会主动提高销售额预估标准,而且幅度还这么大。”史高泰搓着手,两眼放光。
“而且,时间配合得天衣无缝。”他说,“嘉露,我过去两天来不断用各种说法,试图说服你适当提高预估销售额。”
“真可惜我毫不知情。”嘉露笑着说,“我想你的说法中,一定包括给我的下属额外的奖金或股权,这对销售人员来说最具说服力了。”
“我知道。”史高泰笑着回应,“大笔津贴和佣金,都给你揭穿了。”他认真一点说:“嘉露,但到底是什么驱使你把今年的预估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