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9-医学纲目-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药毕,避风寒,卧得微汗出则止。
〔丹〕娄舍人,口眼 斜,先自右边牙疼。
防风(五分) 南星(一钱) 桂枝(三分) 半夏(五分) 苍术(五分) 甘草(炙,二分) 白术(一钱半)
茯苓(三分)
上煎,后入姜汁一合服。
〔《本》〕治风客阳经,邪伤腠理,背脊强直,口眼 斜,体热恶寒,痰厥头痛,肉
筋惕,辛 鼻渊,及饮酒过多,呕吐涎沫,头痛眩晕,如坐车船。常服解风邪伤
寒,辟雾露瘴气,爽慧神志,诸风不生。定风饼子。
天麻 川乌 南星 半夏 川姜 川芎 白茯苓 甘草(生,各等分)
上为细末,姜汁为丸,如龙眼大,作饼子,朱砂为衣。每服一饼,细嚼,热姜汤下,不
拘候。熙丰间,王丞相常服,预防风疾神验。
〔《千》〕枳茹酒 主口僻眼急大验,诸药不瘥方。
枳实上青刮取末,欲至心止,得茹五升,微火炒去湿气,以酒一斗渍,微火暖,令得药
味,随性饮之。
〔子和〕东KT 一夫,患口目 斜,其两手急数如弦之张,有力而实。其人壮气充,风
火交胜。与调胃承气汤六两,以水四升,煎作三升,分作四服,令稍热啜之,前后约泻四、
五十行。去一两,次以苦剂投之,解毒数服,以升降水火,不旬而愈。《脉诀》云∶热则生风。
《内经》治口眼 斜,多属足阳明筋病,盖足阳明筋结颊上,得寒则急,得热则弛
,左寒右热,则左颊筋急牵引右之弛者,而右随急牵引, 向左也。右寒左热,则右颊
筋急牵引左之弛者,而左随急牵引, 向右也。故其治法,以火灸,且为之膏油熨其急者,
以白酒调和桂末涂其弛者,又以桑为钩,钩其舌吻之 僻处,使正平,而高下相等。复
以水调生桑灰,于钩柄之坎缝处,连颊涂之,以收其弛。兼饮姜酒,啖美肉,使筋脉气和,
以助外之涂熨。不饮酒者,自强其筋骨,以手拊拍其急处,使症自去也。(详见筋门)
〔《千》〕又方
牡蛎 附子 矾石 灶下黄土
上四味,各等分为末。取三年雄鸡冠血和药敷其上,持镜看候欲复,故便急洗去之。不
速去,便过不复还也。(《千金翼》云∶偏左涂右,偏右涂左)
又方 酒煮桂取汁一升,以故布浸拓病上则正,左 斜拓右,右 斜拓左。此秘
方不传,余常用大效(此方即《内经》用酒桂涂法也)。
又方 大皂荚一两,去皮子,捣筛。以三年锻石末水和,左 涂右,右 涂左,
干又涂之。
〔《衍》〕取硬锻石一合,以醋炒和如泥,于患偏风牵口 斜人口唇上,不患处一边
涂之,立便牵正。
〔孙〕卒患偏风,口 语涩。取衣中白鱼摩耳下, 向左摩右,向右摩左,即正(
即蠹,书鱼也)。
〔《圣》〕治中风口 ,用巴豆七枚,去皮烂研。 左涂右手心, 右涂左手
心,仍以暖水一盏,安向手心,须臾即便正。洗去药,并频抽掣中指。
〔子和〕一长吏,病口目 斜,予疗之。目之斜,灸以承泣;口之 ,灸以地仓,
俱效。苟不效者,当灸人迎。夫气虚风入而为偏,上不得出,下不得泄,真气为气邪所陷,故
宜灸,所以立愈。(按∶此乃脉兼 斜,故灸之愈。若筋急 斜,非灸可愈,必用服药及用
燔针劫刺其急处,或用马膏涂法,可愈。故承泣、地仓、人迎皆足阳明,阳明胃脉之所发也
)。
〔《玉》〕口眼 斜∶地仓(针入二分,沿皮斜向颊车,一寸半,留十吸泻之) 颊车(
二分,斜向地仓。以上三穴, 右补泻左, 左补泻右)
〔《甲乙》〕口僻,颧 及龈交、下关主之。面目恶风寒 肿痈痛,招摇视瞻,螈 口
僻,巨 主之。口不能水浆, 僻,水沟主之。厥口僻失欠,下牙痛,颊肿恶寒,
口不能收,舌不能言,不能嚼,大迎主之。口僻,偏历主之。口僻刺太渊,引而下之。口僻
噤,外关主之。僻不正失欠,口不开,翳风主之。
〔《千》〕又方,以苇筒长五寸,以一头刺耳孔中,四畔以面塞密,勿令泄风;一头纳大
豆一颗并艾,烧令燃,灸七壮,即瘥。患右灸左,患左灸右,千金不传,耳病亦可灸之。
卷之十·肝胆部
痒
属性:凡中风多有痒甚不收者,故编此附之于后,与前中风方相兼用之可也。
〔丹〕经曰∶诸痒为虚。血不荣肌腠,所以痒也。当以滋补药以养阴血,血和肌润,痒自
不作矣。治身上虚痒,四物加黄芩煎汤,调浮萍末服之。治诸痒如虫行,此虚也,先与大料
四物汤服之。盐一斗,水一石,煎减半,温浴三次,能治一切风痒(《秘要》)。诸痒,凌霄
花末,酒下一二钱。此花补阴血甚速。(《本草》云∶凌霄治热风、身痒、游风、风疹、瘀
血,苍耳叶同用也)
陶安人,身体肥壮,久患瘙痒,自投风药,渐成虚症,身上麻木无力,口苦干,小便数。
白术(二钱) 陈皮 芍药 黄芩(一两) 茯苓(七钱) 归身 黄 人参 川芎 青皮 苍术
木通(五钱) 黄柏(酒炒) 五味子 甘草(炙,二钱)
每服下黄精丸三十丸。
〔《灵》〕虚邪搏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刺
节真邪篇)
〔丹〕x何首乌散x 治浑身风寒湿痒。
何首乌(盐炒) 天麻 枸杞 生地 熟地(各一两) 防风 川芎 薄荷 诃子 甘草(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三钱,温酒空心服,温茶亦得。
〔《集》〕治风气客皮肤,瘙痒不已。蝉蜕、薄荷末等分为末,酒调一钱匕,日三服。
又方 治风气客于皮肤,瘙痒不已,蜂房炙过、蝉蜕等分为末,酒调一钱匕,日二三服。
〔《局》〕x消风散x 治皮肤顽麻癃疹瘙痒。
茯苓 川芎 羌活 人参 荆芥穗 防风 藿香 蝉蜕 白僵蚕(炒,去丝) 甘草(炒,
各二两) 浓朴 陈皮(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茶酒调下。
〔《经》〕治风疹痒不止。
枳壳三两, 炒微黄,去穣
为末。每服二钱,非时,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渣服。
〔《圣》〕治妇人瘙疹,身痒不止,用苍耳花叶子等分,捣罗为末。头淋酒调服一钱匕。
〔丹〕治一切痒,食羊蹄根,不宜多。
〔河〕痒,得爬而解者,爬为火化,微则亦能痒,甚则痒去者,谓令皮肤辛辣而属金化,
辛能散火,故金化见,则火化解矣。
〔《圣》〕治风瘙瘾疹,遍身痒成疮者,用蚕砂一升,水一斗,煮取一斗二升,去渣热洗
。宜避风。
〔罗〕x澡洗药x 治一切诸风,及遍身瘙痒,光泽皮肤。
干荷叶(三十三两) 威灵仙(十五两) 本(一斤) 零陵香(一斤) 茅香(一两) 甘松 白芷(各半斤)
上为粗末。每用二两,生绢袋盛,水二桶,约四斗,煎五沸,放热于无风处,淋澡洗之
,避风少时。如水少时,便添热汤,斟酌得所,勿添冷水,不添药末。浴痒无如盐,浓煎汤最妙。
〔仲〕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荣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
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脉缓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
气相搏,大成瘾疹,身为痒。痒者名泄风,久久为痂癞。
卷之十一·肝胆部
眩
属性:〔成无己〕云∶眩者,非眩而见其眩,谓眼黑眩也。运者,运为运转之运,世谓之头旋是也。
《内经》论眩,皆属肝木,属上虚。丹溪论眩,主于补虚,治痰降火。仲景治眩,亦以痰饮为先也。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全文见延医。)
〔河〕掉,摇也;眩,昏乱旋运也,风主动故也。所谓风气动而头目眩运者,由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
木,而木复生火,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头目为之眩运而旋转。故火本动也,焰得
风则自旋转,人或乘舟车,及作环舞而眩运者,其动不止,而左右纡曲。故经曰∶曲直动摇,风之用也。眩运
而呕吐者,风热甚故也。
徇蒙招尤,目瞑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全文见治虚实法。)
〔《本》〕治肝厥头晕,清头目,钩藤散。
钩藤 陈皮 半夏 麦门冬 茯苓(各半两) 石膏 人参 甘菊 防风(各半两) 甘草(一分)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钟半,生姜七片,煎至八分,温服。
治肝厥状如痫疾不醒,呕吐。醒后,头虚运发热方。
麻黄 钩藤(取皮) 石膏 干葛 半夏曲 柴胡 甘草 枳壳 甘菊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钟半,生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八分,去渣温服。
妇人患头风者,十居其半,每发必掉眩,如在车上。盖因血虚,肝有风邪热故耳。《素问》云∶徇蒙招摇,目眩
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归肝。盖谓此也。余常取此方以授人,比他药捷而效速。x芎 散x。
川芎(一两) 当归(三分) 羌活 旋复花 蔓荆子 细辛 石膏 本 荆芥穗 半夏曲(炙)
防风 熟地 甘草(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大钟,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渣温服,不拘时服。
上甘寒泻风木。
〔罗〕风痰治验 参政杨公,七旬有二,有风痰。于至元戊辰春,忽病头旋眼黑,目不见物,心神烦乱,
兀兀欲吐复不吐,心中如懊 之状,头偏痛微肿,面赤色,腮颊亦赤色,足 冷。命予治之。余料之,此少壮
之时喜饮酒,久积湿热于内,风痰内作,上热下寒,是阴阳不得交通,否之象也。经云∶治热以寒。虽良工不
敢废其绳墨,而更其道也。然而病有远近,治有轻重,参政今年高气弱,上热虽盛,岂敢用寒凉之剂,损其脾
胃。经云∶热则砭之。又云∶高巅之上,射而取之。余以三棱针约二十处刺之,其血紫黑,如露珠之状。少顷,
头目便觉清利,诸症悉减。遂处方云∶眼黑头旋,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天麻苗谓之定风草,此草独不为
风所摇,故以为君。偏头痛者,乃少阳也,非柴胡、黄芩酒制不能治。黄连苦寒,酒炒以治上热,又为因用,
故以为臣。橘皮苦辛温,炙甘草甘温,补中益气为佐。生姜、半夏辛温,能治风痰,茯苓、甘草利小便,导湿
热引而下行,故以为使。服之数剂,邪气平,生气复而安矣。
x天麻半夏汤x 治风痰内作,胸膈不利,头旋眼黑,兀兀欲吐,上热下寒,不得安卧。
天麻 半夏(各一钱) 橘皮(去白) 柴胡(七分) 黄芩(酒浸,炒) 甘草(炙) 白茯苓(去皮)
前胡(各五分) 黄连(三分)
上 咀,作一服,水二钟,姜三片,煎至一钟,温服,食后忌酒面生冷物。
〔垣〕x羌活汤x 治风热壅盛,上攻头目昏眩。
羌活 防风 黄芩(各一两,酒洗) 柴胡(七钱) 黄连(酒煮,一两) 黄柏(酒炒,半两) 栝蒌(
酒洗,半两) 甘草(炙,七分) 白茯苓(五钱) 泽泻(六钱)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煎取清,食后或先卧,通口热服之,日二服。
上苦寒泻风木。
〔《灵》〕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目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
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大惑篇)
〔《本》〕治一切头旋,本因体虚,风邪乘于阳明经,上注头面,遂入于脑。亦因痰水在于胸膈上犯大寒,使阳
气不行,痰水结聚,上冲于头目,令头转旋。x羚羊角散x。
羚羊角 茯神(各一两) 芎 防风 曰芷 半夏(汤洗七次,各半两) 枳壳 附子(各一分)
甘草(三钱)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钟半,生姜五分,慢火煎至七分,去渣,不拘时候温服。
〔《百一》〕x都梁丸x 治风吹项背,头目昏黑眩痛。
香白芷(大块者,用沸汤泡洗四五次,焙干)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用荆芥汤点茶下。
〔无〕大豆紫汤 治中风头眩恶风,自吐冷水有汗。(方见 门。)
〔《圣》〕治风头旋,用蝉壳二两,微炒为末,非时下,温酒一钟匕。《针经·胃风篇》云∶上虚则眩。又
五脏生成篇云∶徇蒙招尤,目瞑耳聋,下实上虚。盖蒙,昏冒也。招摇,掉也。瞑,黑眩也。皆谓昏冒摇掉,
眼黑眩,属下实上虚也。
〔丹〕陈客妇人,近五十,头痛麻木眩运,脉甚虚。宜补气益血,去风行湿。
天麻(酒,一钱) 人参(半钱) 白术(一钱) 黄芩(半钱) 归身尾(酒,半钱) 川芎(半钱)
陈皮(半钱) 甘草(炙,三分) 黄 (三分) 半夏(五分) 生姜(三片)
上作一剂,水煎服。
贾舅因劳役,眼眩倦怠,头不爽,肚带溏滑。
黄 (半钱) 人参(半钱) 当归(一钱) 黄柏(炒,三分) 白术(一钱,酒浸) 陈皮(半钱)
蔓荆子(五粒) 甘草(炙些)
水煎,稍热饮之,丑卯时各一次,去枕眠少时,巳申时又各一次,瘥。
男子因作劳成病,发热脚酸,口苦头运。
白术 茯苓 黄连 川芎(半两) 白芍药 人参 生地 陈皮 当归(各一两) 甘草(一钱)
杜仲(炒,六两)
分十八帖,食前热下抑青丸二十二粒。
丈夫患热,头眩,脉大而散,此是辛苦中来。
陈皮(三钱) 柴胡(三钱) 人参(二钱) 白术(二钱) 黄 (三钱) 木通(一钱)
甘草(些) 分三帖服。
〔《本》〕治风眩头运。x川芎散x
山茱萸(一两) 山药 甘菊花 人参 川芎 茯神(各半两)
为末,每服二钱,酒调下,不拘时候,日三服,不可误用野菊花。
〔《三因》〕芎归汤 治产后去血过多,眩运不省,及伤胎去血多,崩中去血多,金疮去血多,拔牙齿去血多
不止,悬虚心烦,眩运头重目暗,举头欲倒。(方见妇人大法条。)
〔丹〕头眩属气虚挟痰。无痰作眩,不得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并降火药。湿痰多者,用二陈汤。痰多因
火动者,二陈汤加酒芩。眩运,火动其痰,二陈汤加黄芩、苍术、羌活,散风行湿。水煮金花丸治头眩。(方见痰饮。)
〔丹〕眩运不可当者,大黄,三次酒炒干,为末,茶调下,每服一钱至二钱。
一男子,年七十九岁,头目昏眩而重,手足无力,吐痰口口相续,左手脉散大而缓,右手缓而脉大不及于
左,重按皆无力,饮食略减而微渴,大便三四日一行。众人皆与风药,至春深必死。予曰∶此皆大虚证,当以
补药作大剂服之。众怒而去。余教用人参、黄 、当归身、芍药、白术、陈皮,浓煎作汤,使下连柏丸三十粒,
如此者服一年半,而精力如少壮时。连柏丸,冬加干姜少许,余三时皆根据本法,连柏皆姜汁炒为细末,又以姜
汁煮糊为丸。
〔《本》〕治虚风头旋,吐痰涎不已。x养正丹x
黑铅 水银 硫黄 朱砂(各一两)
上用铁盏一只,火上溶铅成汁,次下水银,用柳杖子打匀,取下放少时,下二味末,令冷,研为粉,用米
饮丸,或用枣肉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盐汤下。
此药升降阴阳,补接真气,非止头旋而已。
〔垣〕范天 之内,素有脾胃之病,时显烦躁,胸中不利,大便不通。初冬出外而晚归,为寒气怫郁,闷
乱大作,火不得伸故也。医疑有热,治以疏风丸,大便行而病不减。又疑药力少,复加七八十丸,下两行。前
症仍不减,复添吐逆,食不能停,痰唾稠粘,涌出不止,眼黑头旋,恶心烦闷,气短促,上喘无力,不欲言,
心神颠倒,兀兀不止,目不敢开,如在风云中,头苦痛如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得安卧。予谓前症乃胃
气已损,复下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