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中国抗日战争史 >

第195章

中国抗日战争史-第195章

小说: 中国抗日战争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将意军的淡水储备和汽车全部带走。英军未及时追击,使其免遭全歼。4个意大利师向英军缴械投降,阿莱曼战役随之结束。从11月5日起,英军开始对隆美尔率领的德军进行追击。1943年2月,德军退至利比亚与突尼斯交界的马雷斯防线固守。
    在此次战役中,德、意军伤亡2万人,被俘3万多人,损失坦克450辆、火炮约1000门;英军伤亡1。35万人,损失坦克500辆、火炮100门。英军在阿莱曼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德意法西斯在北非战场的军事力量,使北非和整个地中海的形势发生了对西方盟国有利的变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非洲战局的转折点,从此战场的主动权完全转到英军方面。正如丘吉尔所说的那样:“在阿莱曼战役以前我们是战无不败;在阿莱曼战役以后,我们是战无不胜。”“阿莱曼战役将永远成为英国战史上光辉的一页”。'〔英〕温斯顿·丘吉尔:《不需要的战争》,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261页。'
    阿莱曼战役结束后,盟军开始实施北非登陆战役。1942年11月,在艾森豪威尔指挥下,美英盟军在卡萨布兰卡、奥兰和阿尔及尔登陆,随后向东推进,直逼德意军后方。德、意急忙从法国和意大利调集兵力,配合隆美尔防守突尼斯。1943年2月,隆美尔率部在突尼斯南部地区对美军发动突然袭击,占领若干据点后,据守马雷斯防线。3月20日,盟军对德意军发动大规模进攻,突破马雷斯防线,迫使德意军撤退至突尼斯北部。
    三、美军中途岛海战和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与太平洋战场的转折
    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转折,开始于1942年5月上旬的珊湖海海战。这次作战是美、日航母编队在太平洋战场上的首次交锋,虽然双方损失大致相当,但它却是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第一次受挫。日军被迫中止对莫尔兹比港的进攻,南进势头受到遏制。
    发动中途岛海战是日本对美作战的又一重大步骤,是策划已久的大规模进攻行动。1942年4月18日,美国杜立特中校率领16架B—25型轰炸机编队,从日本以东500海里处的航空母舰起飞,轰炸了东京、横滨、川崎、横须贺等城市,引起了日本的震惊。日本企图夺取中途岛,作为海军航空兵的前进基地,将海上防线推进至中太平洋,迫使美军退守夏威夷及美国西海岸,同时诱歼美国太平洋舰队,以保障日本本土和日军南进翼侧的安全。战役的主要方向是中途岛,为了迷惑和分散美军兵力,以阿留申群岛作为次要方向提前行动。5月5日,日本海军军令部下达占领中途岛——阿留申群岛的命令。为实施这次战役,日本联合舰队动用了包括运输舰、辅助舰在内的各型舰艇共200余艘。其中航空母舰8艘(舰载机400余架)、战列舰11艘、巡洋舰23艘、驱逐舰56艘、潜艇24艘。上述兵力编成6个战术编队,即:主力编队,中途岛进攻编队,第1机动编队,北方(阿留申)编队,先遣部队和岸基航空部队,由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海军上将统一指挥。预定于6月4日对中途岛发起进攻。5月26日~29日,各编队先后由日本本土启航。
    5月中旬,美国军事首脑从截获破译的日本海军密码电报中获悉,日本准备在太平洋中部与美军决战,同时准确地掌握了日军的主攻方向是中途岛而不是阿留申群岛的作战企图。于是,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海军上将迅速调集3艘航空母舰(舰载机230余架)及其他作战舰艇共40余艘,组成第16特混舰队(由斯普鲁恩斯少将指挥)和第17特混舰队(由弗莱彻少将指挥),预先展开在中途岛东北海域,隐蔽待机;19艘潜艇分别部署在中途岛远近海域,监视日舰动向;100架岸基飞机部署在中途岛,以加强中途岛的防御。
    6月3日(当地时间,下同),细直戍子郎海军中将率领北方编队,对阿留申群岛的荷兰港发起突击,战役开始。6月4日凌晨,南云忠一海军中将率领第1机动编队进至中途岛西北240海里海域。4时30分,派出第1波飞机108架攻击中途岛。此时,美国航空母航编队群立即向日本第1机动编队接近,当接近到相距150海里时,于7时02分开始接连派出第1、第2波飞机200余架,乘日本航空母舰编队群接受第1波攻击中途岛的飞机返舰、第2波飞机卸下炸弹再挂鱼雷的混乱时机,对日各航空母舰实施连续攻击,日军虽有部分战斗机临空迎战,但已无济于事。战斗结果,日军损失航空母舰4艘(“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飞机285架及水上侦察机数架,人员3500名;美军损失航空母舰1艘(“约克敦”号),人员307名。山本五十六鉴于日本海军损失惨重,于6月5日下令停止中途岛作战,率领联合舰队向西撤退。美军乘势追击。6月6日,美军舰载机3次出击,击沉日军重巡洋舰1艘,击伤巡洋舰、驱逐舰数艘。同日,美军停止追击,中途岛海战遂告结束。日军进攻中途岛遭到失败,在太平洋战区开始丧失战略主动权,战局出现有利于盟军的转折。
    中途岛海战后,日军为夺回太平洋战区的战略主动权,进逼美军的反攻基地澳大利亚,仍企图攻占新几内亚的重要海空军基地莫尔兹比港。占领图拉吉岛的日本海军部队,为扩大航空作战区域,早就在研究如何将陆基飞机基地推进到所罗门群岛中部,遂于1942年6月底开始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以下简称瓜岛)修建机场,8月5日基本完成。
    在此期间,美军也积极准备在南太平洋发动攻势。为确保美澳交通线的安全,为阻止日军从腊包尔方向发动攻势,为使盟军向所罗门群岛和像斯麦群岛发动反攻时有个根据地,金海军上将命令在新赫布里底群岛建立基地。
    接着,他又决定组建一支在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统辖之下的南太平洋部队,任命戈姆利海军中将为该部队的司令(后改为哈尔西海军上将)。南太平洋部队,下辖第61和第62特混舰队,共有航空母舰3艘、战列舰1艘、巡洋舰14艘、驱逐舰31艘、运输舰23艘,还有海军陆战第1师,以及基地航空兵飞机约300架。1942年7月4日,美军发现日军在爪岛加紧修建机场,决定在其建成投入使用之前,攻占瓜岛,以遏制日军进一步扩张。
    当时,日军第17集团军(司令官为百武晴吉中将)、第8舰队及第11航空舰队一部正在进行巴布亚半岛作战,占领瓜岛的日军只有2000余人的施工部队和警备队。8月7日,美陆战第1师约1万人在瓜岛登陆,8日击溃守岛日军,占领瓜岛,并同时占领图拉吉岛及另外两个小岛。
    美军占领瓜岛后,把日军修建的机场改称亨德森机场,并进一步加以完善。日军的作战重心也已逐步转为夺回瓜岛。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海军上将,率领联合舰队主力第2舰队和第3舰队支援作战。
    8月10日,日军决定派步兵第28团(一木支队)增援瓜岛,其先头部队约1000人于18日在瓜岛登陆,向美军发起进攻,至21日几乎全部被歼。
    20日,美军亨德森机场投入使用后,逐步掌握了制空权和昼间制海权。24日以后,日军改在夜间利用驱逐舰等高速舰艇,将川口支队和一木支队后续部队,陆续运抵瓜岛增援。日军还将弹药和给养装入特制的橡皮袋里,由驱逐舰或潜艇等运到瓜岛附近岸边,投入海中立即返回,然后由驻岛部队派人收集这些橡皮袋进行补充。日军的这种行动很有规律,因而被美国海军陆战队称为“东京快车”,日军自己则叫作“鼠式输送”。9月12日夜,日军为夺取亨德森机场发起第一次总攻,激战两天,伤亡惨重,不得不撤出战斗。
    10月,日军第2师主力和第38师一部在瓜岛登陆,岛上兵力增至2。2万人。
    24日夜,第17集团军司令官百武晴吉中将,亲自指挥部队从三个方向对亨德森机场发起第二次总攻,由于美军1个陆军师也己运抵岛上,日军又一次遭到失败。日军作战当局认为,瓜岛是美军反攻的第一仗,一定要击退敌人,否则对战局影响甚大,因此,新征用运输船62万总吨(陆军37万总吨,海军25万总吨),占日本船舶总量的10%以上,企图实施大规模反击。11月14日至15日,日军用11艘运输船运载第38师主力增援瓜岛,遭到美军袭击,10艘被击沉,1艘遭重伤返回。从此,瓜岛日军全面处于守势,补给困难,疾病流行。12月,美军陆战第2师、步兵第25师到瓜岛接防,兵力扩大到5万人。12月31日,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停止瓜岛作战。1943年2月1日至7日,1万多名日军秘密撤出瓜岛。
    在此次瓜岛争夺战中,美军约有6万人先后投入地面战斗,伤亡5800人。日军参加岛上作战的部队共有3。6万人,伤亡2。5万人。围绕着瓜岛争夺战,美、日两国海军共进行了30余次海战,其中规模较大的6次海战是:
    1942年8月8~9日,萨沃岛海战(日称第一次所罗门海战);
    8月24~25日,所罗门群岛以东海战(第二次所罗门海战);
    10月11~12日,埃斯佩兰斯角海战(萨沃岛海夜战);
    10月26~27日,圣鲁斯群岛海战(南太平洋海战);
    11月13~15日,瓜达尔卡纳尔海战(第三次所罗门海战);
    11月30日21时,塔萨法朗加海战(伦加海夜战)。
    在上述海战中,日军共损失作战舰艇30余艘,美军损失22艘。从此,美军海、空力量取得决定性优势,太平洋战场的战略态势出现根本转折,日军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美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第五编 渡过难关(1941。1~1943。6)
    第三十一章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中国战场的变化
     第二节 中国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渡过困难,开始进入恢复和再发展的新阶段
    一、八路军全面贯彻“敌进我进”方针,恢复和扩大抗日根据地
    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军民,经过1941年和1942年的艰苦斗争,粉碎了敌人残酷的“扫荡”和“蚕食”,接连战胜了敌人的5次“治安强化运动”,使日本侵略者日益陷入了困境。从1942年冬,冀南、冀中、冀东等抗日根据地开始恢复,至1943年,整个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均进入了恢复和再发展的新阶段。
    当时,世界反法西斯阵线已逐步转入对法西斯阵线的反攻与进攻,整个战争形势对日本侵略者越来越不利,其华北方面军的处境也日益困难。1942年12月26日和1943年1月7日,日本华北方面军先后召开了所属各兵团长和参谋长会议,贯彻1942年12月26日大本营制定的《为完成大东亚战争而决定的处理中国问题的根本方针》。
    1943年1月11日,该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在讲话中宣称:“华北地区自大东亚战争爆发以来,就担负起兵站基地的任务”。今后“要更进一步发挥野战军的本领,除对重庆军加大压力外,同时要与中国战士合作,剿灭华北建设致命之敌中国共产党军”。'〔日〕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华北治安战》(2),朝云新闻社,1984年版,第312页。'
    1943年初,日本陆军共有58个师,除留守日本国内5个师、驻朝鲜1个师、用于太平洋和东南亚战场15个师之外,在中国战场上仍有37个师,占其师的总数的64%;其中华北9个师,华中13个师,华南1个师,东北14个师。3月24日,华北方面军下达了1943年度《作战警备纲要》,确定将作战重点指向八路军及其根据地,并促使伪军积极配合作战。
    在此种形势下,华北八路军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关于进一步巩固抗日根据地,坚持敌后游击战争,克服困难,积蓄力量,为反攻作准备的指示,决定深入贯彻“敌进我进”的方针,按照主力军、地方军、人民武装相结合,根据地、游击区、敌占区的斗争密切配合的原则,派遣千百支武装工作队(简称武工队)、小部队,深入敌占区,积极打击敌人,除奸反特,宣传群众瓦解敌伪军,改造伪政权,变敌占区为游击区,变游击区为根据地,同时配合根据地军民的反“扫荡”、反“蚕食”斗争,恢复和扩大根据地。(见附图4)
    晋察冀军区为深入贯彻“敌进我进”的方针,决定以主力军的1/3或1/2、地方军的全部,分别深入到敌人的后方,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北岳区重新划分了部队的活动地区,许多支武工队、小部队深入敌后,宣传和动员群众,镇压汉奸特务,争取和瓦解伪军伪组织,建立两面政权,开展各种形式的对敌斗争。北岳区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所在地,是日伪军1943年“扫荡”的重点地区之一。1~3月,敌军对行唐、平山、灵寿、曲阳、唐县一线逐步侵袭。在该区主力部队与敌后武工队、小部队的夹击下,敌人的计划遭到失败。4月19日,敌华北方面军第110师、独立混成第8、第3、第4旅各一部共1。2万余人,分别从平山、灵寿和五台、灵丘同时出动,向阜平以南的陈庄为中心的北岳弟4军分区进行合围,企图消灭第4军分区部队。第4军分区坚持内线斗争的部队就地分散游击,不断阻击和侧击敌人,并在与敌争夺白花山、九龙山等制高点的作战中,给敌以重创;同时,以武工队、小部队深入敌人后方,分别袭击桃林坪、白家河,陈庄、大湾等敌人新建立的据点,杀伤敌人。到28日,粉碎了敌人对第4军分区的“扫荡”。
    4月29日,日军将“扫荡”重点转向阜平东北的军城地区,企图消灭第3军分区部队。第3军分区部队在民兵配合下,以分散作战、冷枪射击、地雷战等打击敌人,迫使其于5月15日撤退。在这次反“扫荡”作战中,北岳军民共歼敌1700余人。至1943年底,北岳区共恢复和发展了2000多个村庄,建立了5个县的抗日民主政权,争取了对敌斗争的主动权。冀中区为执行武工队的任务,将连队改为小连大班制,全面展开了分散的群众性的游击战争。
    冀中根据地的许多地区,不仅形成了户户相通、村村相连的地道网,而且还形成了房上、地面、地下三通、能打能藏的立体战斗地道体系。冀中区军民充分利用纵横交错的地道,同敌人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极大地发展了地道战、地雷战,创造了“院落伏击战”、“化装奇袭”等新战法。满城民兵配合游击队,攻克和逼退敌据点、碉堡42处。活跃在白洋淀的雁翎队及大清河上的水上游击队,利用河川湖泊、芦苇草荡,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仅在王寨附近的一次战斗中,即毙伤日伪军50余人,截获大货船数十艘。冀中军民经过各种斗争,使许多小块根据地连成一片,大大改善了斗争的环境。冀东区也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派出大批武工队、小部队,深入到丰润、宁河、滦县、遵化、玉田等敌后地区,开展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攻克敌据点40余处,基本上恢复了原有的基本区,并开辟了北宁铁路以南、滦河以东的部分新区。与此同时,蓟(县)遵(化)兴(隆)游击队和长城工作团再度出关,开展各种形式的斗争,逐步恢复和重新建立起了热南山地抗日游击根据地。
    晋冀鲁豫边区各军区遵照1943年1月太行分局高干会的精神,积极贯彻“敌进我进”的方针,全区共派出近1000支武工队和小部队,开展变游击区为根据地及在敌占区建立隐蔽的游击根据地的斗争。日军第1集团军在完成对驻晋东南地区的国民党第24集团军诱降之后,于5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