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中国抗日战争史 >

第80章

中国抗日战争史-第80章

小说: 中国抗日战争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立煌部于21日进至门头沟西北30公里的傅家台、千军台一线时,日军第6师牛岛支队已占领阻击阵地。卫军前进受阻,侧后又受到良乡西部日军第20师的威胁。于是,卫军转取守势。由于中国守军与援军被隔断,第72师各部在长城峪、灰岭子和镇边城等地与日军反复争夺,终因孤立无援,镇边城乃于23日被日军攻占。
    日军随即兵分两路:一路西进怀来;一路向东北方向包抄长城正面守军前沿阵地。25日,日军在横岭和居庸关两地与守军激战。在危急情况下,汤恩伯于26日午后下令中国守军向桑干河右(南)岸突围。日军左翼第5师和右翼独立混成第11旅,于8月26日和27日分别占领怀来和延庆。至此,南口战斗结束。
    此役历时半月,中国军队伤亡26736人,日军伤亡据日方公布为2600余人。南口作战虽然失败了,但中国守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是值得称颂的,其影响也是大的。9月6日,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发表短评说:“不管南口阵地事实上的失却,然而这一页光荣的战史,将永远与长城各口抗战、淞沪两次战役鼎足而立,长久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解放》第1卷第15期,解放周刊社,1937年9月版,第1页。'
    在南口前线中日两军激烈战斗之时,日本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趁势向张家口方向发动攻击。8月20日夜,日军混成第2旅从张北的二台出发,突破中国守军的长城防御,占领了神威台。22日,日军乘胜进攻旧万全,中国守军第143师进行抵抗后,于23日退守张家口西南、平绥线上的孔家庄一线高地。日军占领旧万全后,继续向孔家庄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曾以有力的反击,迫使日军转取守势。经三昼夜激战,日军始占领该地并切断了平绥路。此时,东援南口的傅作义立即率两个旅赶回张家口,组织固守城垣并反击日军,但未能抑制住日军的攻势。26日以后,整个战局严重恶化,南口、怀来失守。
    27日,刘汝明下令所部向洋河南岸撤退,张家口遂告沦陷。日军左翼之大泉支队于20日从沽源开始南进,26日,占领独石口以西之三间房。
    27日,再占宣化,与由张家口东进的混成第2旅会合。
    29日,日军第5师亦进至宣化。至此,进攻平绥路东段的两支日军会合。
    与此同时,日军独立混成第1旅占领了张家口以西的柴沟堡。中国第2战区防守平西的部队受到日军南北夹击的威胁,遂分头向天镇、蔚县方向撤退。
    (二)大同、归绥沦陷
    日军占领南口和张家口以后,中国驻屯军第5师集结于怀来、下花园之间。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集结于以张家口为中心的宣化、柴沟堡地区。9月6日,日军第5师根据方面军关于“迅速进入蔚县附近,准备对保定平原作战”的指令,分三路向南推进。担任蔚县守备任务的中国第68军刘汝明部未与日军接触即行后撤。汤恩伯急令第17军高桂滋由广灵速派一个团去蔚县填防。高部所派之团尚未到达蔚县,日军第5师就已先行入城。随后,日军于14日陷广灵,16日取涞源,20日占灵丘,准备突破内长城线后,参加保定会战。
    在日军第5师南下的同时,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亦以混成第2、第15旅等部在伪蒙骑兵9个师协同下,沿平绥路向西进攻。9月6日,日军强攻天镇。驻守天镇的第61军之第299团孤军奋战,坚守天镇达一周之久。9月11日,日军占领天镇,接着向大同进逼。13日,大同守军弃城而退,日军不战而占大同。尔后,日军继续向前推进。17日,攻占大同北面的丰镇,24日攻陷绥东重镇平地泉(今集宁)。随后,又向西发展进攻。10月13日,日军占领绥远省会归绥(今呼和浩特),16日又占绥远重镇包头。至此,平绥线作战遂告结束。
    平绥路沿线作战自8月11日至10月16日,历时两月有余。平绥路作战中国军队失利,使日军完全控制了内蒙地区,解除了其主攻方向的侧背威胁,消除了日军南下冀、晋的后顾之忧,为中国华北防御作战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三、平汉、津浦铁路北段的作战
    8月下旬,日军在平绥线取得进展后,即以第20、第6、第14师在北平,以第10师在天津,分别向南进占良乡、固安、静海附近地区。8月31日,华北方面军成立后,即根据日军参谋部关于进行华北会战的命令,于9月4日制定了《华北会战指导方略》。《方略》规定将会战的重点放在河北省中部的平汉沿线,由第1集团军担任该线作战,第2集团军负责津浦线作战,第5师从蔚县南下参加河北省中部会战。为保证第1集团军在重点方向平汉线的作战,方面军除令第5师南下蔚县,以确保平汉线右侧安全外,还令第2集团军先向津浦线进攻,以保障平汉线左侧的安全。
    日军第1集团军于9月11日下达命令,规定9月14日开始攻击。具体部署:
    以第20师攻击涿县北面之中国军,尔后,迅速进入易县以南地区;
    以第14师迂回涿县以南地区,切断第20师正面中国守军的退路;
    以第6师攻击其当面固安以南地区,然后进入定兴附近;
    以第50团为军预备队,位于良乡。
    9月11日,日军第2集团军占领了津浦线上的马厂和青县,并以一部兵力进至青县以南的兴济镇。为防御日军由平津沿铁路线向南进攻,国民政府军委会于8月20日颁布了第1战区作战指导计划。确定北正面的主要任务是:阻止日军沿津浦、平汉铁路南下,同时侧击日军对南口方面的攻击。并区分第1集团军力右地区队,第2集团军为左地区队,第14集团军为总机动部队。
    据此,石家庄行营于8月下旬决定,在房山至保定之间构筑三道防御阵地:
    第一道设于房山、琉璃河、固安之线,由孙连仲的第1军团(第26路军)配属骑兵第10师构筑与防守;
    第二道设在易具、涞水、高碑店一线,由曾万钟的第3军构筑与防守;
    第三道设于满城、保定、新安镇一线,由关麟征的第52军构筑与防守。
    (一)保定、沧县地区的战斗
    9月14日,日军第1集团军从北平附近出发,分三路向涿县、保定地区大举进犯,其第20师由正面向琉璃河、涿县方向进攻;第14师于永清、第6师于固安方面渡过永定河,分别向涿具南面和定兴方向迂回。中国守军第1军团(第26路军)、第47师、骑兵第10师等部,依托防御阵地,对日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伤亡严重。至18日,日军第20师攻占房山南部阵地后,已进至汀县以西地区;第6师越过沼泽地区后,已进到拒马河左岸的辛桥地区;第14师已迂回到涿县以南的松林店地区,堵住了守军的退路。在此情况下,中国守军开始后退。中国第2集团军立即命令第1军团在高碑店以北、第3军在大情河右岸阻敌前进。但是此时双方已陷入混战状态,卫立煌之第14集团军也由张坊南撤。
    日华北方面军见战局对其有利,遂于18日21时令第1集团军突破保定附近阵地后,向正定迫击;令第2集团军第10师向德县进攻,其余部队向正定方向迫击,以切断平汉线上中国军队的退路;令第5师主力迅速经沫源进入保定方面,据此,日第1集团军于21日沿平汉路及其两侧向南推进。22日,日军开始向僧河阵地攻击,并于当日占领满城。同日,蒋介石曾电令刘峙固守保定、满城,但已无济干事。23日,日军开始向保定及其两侧地区发起攻击,未能得逞。
    24日11时,日军第6师在炮兵火力支援下,对保定城垣再次发起攻击。
    这时,刘峙曾向第52军转达蒋介石“务须固守保定,无令不准撤退”的指令 '《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第3辑,第29册。'。但该军在强敌进击下,纷纷南撤。同日,保定一带守军已全部退至滹沱河南岸,至此,保定及其以北全陷敌手。于是,日华北方面军决定乘胜前进,将战线推进到石家庄——德县一线。
    在日第1集团军南犯的同时,日第2集团军按照方面军关于“迅速进入沧县以南,之后以主力准备向保定南侧前进”的命令,'〔日〕《中国享变陆军作战》(1),第332页。' 以第10师沿津浦路南下,迅速占领沧县;以第16、第109师继续沿子牙河向南攻击。中国第1集团军根据军委会“在沧县附近抵抗”的命令,加强了沧县地区的防御:令第59军之第38师、第40军之第39师、第49军(欠第109师)、第77军之第132师等部,防守刘各庄、姚官屯、李天木一线;令第49军之第109师为预备队,位于沧县以南地区。同时,以第67军在文安、大城一带侧击敌人,策应正面作战。9月21日,日军第10师开始攻击姚官屯,经四昼夜激战,突破了姚官屯防线。
    24日,日军未遇到大的抵抗,便进入沧县城。23日,日军第16师亦攻陷大城,继续沿子牙河南进。日军第10师占领沧县后继续向南进攻。中国第1集团军以一部兵力在冯家口、泊头、东光等地逐次抵抗。25日,日军进占捷地镇东西之线。
    27日,日军分三路从运河东西两侧及津浦路以东向德县方向进犯。
    29日,中国守军第59、第49、第40军及第43师等部,向冯家口日军侧翼实施反击,未收大效。10月1日,各部即沿铁路东侧向南撤退。其左翼之第67军在刘各庄、沙河桥逐次抵抗后,即向献具转移,改归第1战区指挥。日军乃进逼献县、德县。
    (二)石家庄、德县及其以南的战斗
    保定、沧县失陷后,平汉和津浦路沿线的中国守军分别退至石家庄和德县地区。为便于指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于9月下旬决定划平汉路北段为第1战区,以程潜代理第1战区司令长官,撤销石家庄行营,并调整兵力部署:以第20集团军总司令商震指挥第32军(欠第139师)及第17师、第47师和骑兵第10师,担负平路线以东、滹沱河南岸的防御;以第14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指挥第14军团(第27路军),第3、第14军,及第27、第85、第89、第177师等部,守卫平汉线上的正定、石家庄及其以西、滹沱河南岸之线;以第1军团(欠第27师)和第139师、第54师为预备队,集结于平汉路西之平山以南地区。同时决定,在津浦线北段设第6战区,以冯玉祥为司令长官,统辖第: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继续抗敌。冯受命后,立即赶到德县以北之桑树园指挥作战。
    9月28日,日第1集团军令各部向石家庄追击。此时适逢晋北告急,蒋介石令第14集团军车运忻口增援,余部留置平汉线逐次抵抗。
    10月1日,日军第20、第6、第14师和新加入战斗的第108师,开始向石家庄方向进攻。未经大的战斗,先后占领了望都、定县、曲阳、新乐等县城。10月8日攻占正定、灵寿。10日,第14师强渡滹沱河,占领了石家庄。
    11日,第20师占领井陉。在此期间,日军第2集团军以第10师沿津浦铁路向德县攻击前进,第16师和第109师沿于牙河西南方向推进,配合日第1集团军进攻石家庄。10月初,日军第16、第109师连占武强、深县、衡水、束鹿等地,逼近石家庄。
    10月3日,日军第10师开始进攻德县。军委会速令第3集团军以两个师增援。但按时赶到德县的仅有第12军第81师之第495团。该团在日军猛烈攻击下,牺牲巨大,余部退至徒骇河右(南)岸,德县遂于10月5日陷入敌手。
    日军占领石家庄和德县后,将第6、第16、第20、第109师等部、先后分别调往上海和娘子关方面作战。沿平汉路及其两侧向南追击的日军第14师等部,于10月中旬相继占领了元氏、赵县、赞皇、高邑、临城、柏乡、内丘、邢台(顺德)、任具、肥乡、邯郸与南和等县市,中国守军逐次撤退至漳河南岸。
    19日,日军第14师又从武安以南强渡漳河,与守军关麟征之第52军激战两昼夜,双方伤亡重大,于丰乐、安阳间形成对峙。10月下旬,军委会决定第1集团军改归第1战区指挥,津浦路之作战由第3集团军负责,改属第5战区,第6战区撤销。同时令第1集团军以一部于平汉、津浦之间钳制日军,以主力协同友军阻击南下之敌;令第3集团军与前出石家庄方面的第1集团军相呼应,攻击敌之侧背,以解娘子关之危。据此,第1战区作了相应的部署。正当各部准备行动之际,第20军团奉命经林县增援太原。而日军则乘势于11月4日抢先向驻守安阳的第20集团军进攻,5日占领安阳,第32军退守宝莲寺东西之线。中国第1集团军仍按预定计划,于6日开始攻击,连克沙河、任丘,逼近邢台,切断了平汉路。日军立即集中第14、第108师等部夹攻向邢台逼近的中国军队,并由邯郸、磁县向大名反击。
    11日,日军占领大名,第1集团军退至卫河南岸,与日军隔河对峙。在津浦路的第3集团军,由于韩复榘意存观望,前进迟缓,日军先于11月5日开始分数路向第3集团军进攻:一路日军沿铁路及其两侧南进,连陷高塘、禹城、临邑,向徒骇河进迫;一路由盐山南进,相继占领乐陵、阳信、惠民、济阳。第3集团军退守黄河右(南)岸,与日军隔河对峙。
    12月23日,日军一部由青城附近渡过黄河,攻陷周村,切断了胶济路。
    24日、26日,日军第10师由济阳和齐河相继南渡,27日占领济南,尔后继续前进。
    平汉、律浦路北段作战自9月中旬至12月下旬,历时三十多月。日军虽然击退了平汉、津浦路北段的中国军队,占领了平汉、津浦路沿线广大地区,但未能达到其“消灭河北省中部的敌人”,“挫伤敌人的战斗意志,获得结束战争的机会”的会战目的。'〔日〕《中国事变陆军作战》(1)第321页。'
    在日军沿平绥、平汉和津浦铁路大举进攻的三十多月中,中国广大官兵发扬守土抗战和不怕牺牲的精神,进行了抗击或反击,给日军以相当的打击,但是中国军队在这段防御作战中,未能阻止日军的长驱直入并给敌以更大的消耗。
    这里除了技术装备等客观因素外,主要是由于国民政府最高统帅部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和消极防御的方针。上层军官指挥不力,消极防守,互不支援,致使部队常常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有的将领一战即退,中央军第2集团军总司令刘峙的大撤退,即遭到全国各界的谴责。国民政府监察院张华润等人于10月26日对其提出弹劾,指出:“豫皖绥靖主任刘峙,恇怯畏死,未经激战,遂下令总退却,一溃至石家庄,致使全冀皆失,而豫晋两省交受其祸。今又退至彰德矣。夫由琉璃河至石家庄计里四百余,石家庄至彰德计里亦四百余,是旬日之间,败退几达千里,自古及今,丧师失地未有如是之速者矣。”'国民政府监察院档案(二)1497,《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第3辑,第27册。'
    第三编 举国奋战(1937。7—1938。10)
    第十一章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实行全国性抗战
     第五节 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平型关大捷
    一、红军主力改编为第八路军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8月22日关于将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中共中央军委于8月25日发出改编命令,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及陕北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11日,按全国统一的战斗序列,改称为第18集团军)。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