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趣味心理学故事-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士说:“对。”
道童还是有些不解,又问:“要是他们中间有二人中了呢?”
道士答道:“那就是有一个不中。”
道童说:“他们三人要是都中了呢?”
道士说:“那就是一齐中。”
道童又问:“要是三人都没考中呢?”
道士说:“这个指头就是一个也没中。”
小道童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师傅所谓的“天机”就是钻“语句歧义”的
空子。同一语句常常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不同的判断,因此可以根据某种
需要做出不同的解释,所以他的话总是“灵验”的。
阿凡提圆梦
在维吾尔族民间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皇上做了个梦,梦见有人将
他的牙齿全拔光了,惊醒后心中很不痛快,一直到天亮都未能再入睡。上朝
后,皇帝便把梦讲给群臣,问何人能解。丞相为显示自己,抢先说:“这个
梦预兆陛下全家人将比陛下先死。”皇帝听了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将丞相处
了极刑。这时正好阿凡提来到皇宫,皇帝又将梦境说给阿凡提,并问主何吉
凶。阿凡提灵机一动说:“这梦很好!很好!它预示着陛下将比您全家人长
寿。”皇帝听了非常高兴,于是赐给阿凡提一件珍贵的锦袍。
“陛下全家人将比陛下先死”与“陛下将比您全家人长寿”这两句话,
从逻辑上讲是一组等值的判断,也就是说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但是由
于语言表达不同,丞相的话令皇帝犯忌讳,因此遭杀;阿凡提的话有恭颂皇
帝的味道,皇帝自然满心欢喜,大加赏赐了。
名称的讲究
每一个人从其呱呱坠地时起,就有个取名的问题。做父母的费了九牛二
虎之力,给子女取了个好名字,结果往往与别人重名。重名现象所带来的烦
恼是很惊人的。
某地有个 9 岁的女孩张颖,因患急性肠炎由母亲带领到医院就诊,到药
房取药时,与另外一个叫张颖的孩子不期而遇。药房的大夫喊张颖拿药,患
肠炎的张颖的母亲便把手伸了过去。当药房的大夫再喊第二个张颖时,发现
第一个张颖把第二个张颖的药取走了,那是治心脏病的药,误吃了后果不堪
设想,而偏偏取药单和病历卡均没留下孩子的住址。大夫心急如焚,急忙给
附近几个派出所打电话千方百计查询,谁知叫张颖的女孩竟有 40 多人,幸亏
张颖的母亲明智,给孩子吃药时看了看药名,发现有误,回过头去找大夫,
才避免了一场意外的医疗事故。
英国斯塔德镇一名姓名登记的官员说,该镇许多父母爱为孩子取非常稀
奇古怪的名字;例如,一对姓“啤酒”的夫妇给孩子取名“瓶装啤酒”;一
位叫“约旦”的父亲给女儿取名“约旦河”;一位姓“水”的家长给女儿取
名“矿泉水”……
我们在这里并非要介绍取名的学问,而是从逻辑学的角度要指出,事物
的名称并不完全反映它的概念。“知道了名称就等于掌握了概念”,这是人
们普遍存在的误解。正如叫“盗”的人,不一定就是强盗,叫“瓶装啤酒”
的人,也不一定能喝酒一样。一些稀奇古怪的名称,不符合约定俗成的含义,
在特定语言环境下,容易发生歧义,给交际和交流带来障碍,就不是一个好
名称。
一个穷汉的家当
从前有个穷汉,他穷得吃了上顿没下顿。有一天,他在外面拾到一个鸡
蛋,心里十分高兴,奔回来对妻子说:“哈哈,我有家当了!”妻子问:“家
当在哪儿?”
“喏,”他拿出鸡蛋,在他妻子面前一扬说,“就是这个呀我先借隔壁
人家的母鸡来孵小鸡,等小鸡养大,让它生蛋,一个月可以生 15 个,把它们
孵成鸡,就是 15 只鸡。鸡又生蛋,蛋又孵鸡,两年之内,就可以有 300 只鸡。
那时候,把这些鸡卖出去,就可以买进 3 头牛。让牛生小牛,3 年之内,可
以有 9 头牛。牛再生牛,3 年工夫,可以有九九八十一头牛。那时候,把这
批牛卖出去,拿来放债生利,只要 3 年,再拿 2/3 的钱买田、买房子……”
他越说越高兴,手里一用力,“叭”的一声,鸡蛋被他捏碎了。
他妻子哭着说:“唉,家当全被你捏碎啦!”
这个穷汉的思想方法是一种理想化的方法。就是在思维中排除次要因素
的干扰,把研究对象置于理想的纯化状态下进行研究的方法。这种通过数学
和逻辑推理做出的假定性探索对发展正确的认识起着先导的作用。但关键是
要经过实践的证实。
鲁迅讽袁良
课余时间,鲁迅的寓所常常是学生们谈天说地的场所。1934 年一天,师
生们谈到当时国民党北平市市长袁良关于禁止男女青年在同一游泳池游泳的
命令,大家嘻笑怒骂,揭露当局的腐朽。鲁迅听得津津有味,也加入了议论,
他推开教案,站起来说:“男女同学不准同池、同泳,那男女一同呼吸空气,
淆乱乾坤,岂非比同池同泳更严重!袁良市长不如索性再下道命令,今后男
女出门,各戴一个防毒面具,既免空气流通,又不抛头露面。这样,每人都
是,喏,喏……”他一边说,一边模拟头戴防毒面具的怪模样,逗得同学们
哈哈大笑。
鲁迅在这里运用的是归谬式的类比推理。类比论证法就是把两个或两类
对象在许多属性上的相似或相同点进行类比,并用一对象具有另一属性来论
证另一对象也具有该属性。从而等于指出对方陷入了自相矛盾的错误,即违
反了逻辑矛盾律。
巧问妙答
毛泽东 1945 年 8 月到重庆谈判,曾与民社党领袖蒋均田做过一次很有影
响的谈话。
蒋说:“假使有一天我们认为不需要枪杆子护卫,可以自由活动,如欧
美的民主国家一样,用自由竞选的方式取得政权,毛先生,你是否放弃所有
的枪杆呢?”毛答:“在未答复你的问题以前,我先请你答复我的问题,你
相信不相信共产党的政治斗争技术不在任何政党之下呢?”蒋答:“我确信
共产党的政治斗争技术不在任何政党之下。”毛答说:“你既然相信共产党
的政治斗争技术不在任何政党之下,则你已答复你所提的问题的一半了。你
想,假使我能凭政治技术以取得政权,我为甚么要负养数十万大军的重担
呢?”
蒋均田先生提出问题的方式是以“假设”为前提的,毛主席没有直接回
答,而是很技巧地给对方一个反问,待得到肯定回答之后,再用一个反问否
定对方的提问,前前后后,推理过程十分严密,答案也就更令人信服。
魔鬼的逻辑
某乡党委接连到许多揭发 A 村长的检举信,书记赶到 A 村劝其辞职,引
出了 A 村长一番宏论:
“我是有些不干净,确实沾了些油水,搜刮了一点民脂民膏,可现在我
已像喂肥的猪,再喂也吃不了多少了,要是我辞了职,还得上来一头‘瘦猪’,
又得靠集体把他喂肥,那就更不合算了。”
B 局长将公用彩电、冰箱长期放在自己家里用,群众议论纷纷。B 局长便
在全体大会上解释:“那些东西如果放在办公室里,必然因为姓公而短命,
而放在我家里这些年还完好无损,等于延长了好几倍的使用寿命,公家没给
我一分钱的保管费,有人还对我说三道四,他们的良心哪去了?”
C 刚坐上主任的交椅,就有人给他送来一台电烤箱,难为得他直说:“这
不好,这不行。”秘书看透了 C 主任的苦衷,忙献计说:“主任力主廉政的
品德可敬可赞,但要赢得廉洁的名声需要一定的背景,您没听过宣传的那些
典型都是退了多少礼、拒了多少贿吗?如果您一来就一尘不染,往后就没有
人给您送了,您还退什么礼,拒什么贿呢?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您无能呢。”
这三则故事中,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议论,逻辑学上叫“诡辩”。这
种诡辩在逻辑上采取混淆概念、偷换论题、虚构论据等手法,因而貌似有理
而实则无理,人们称之为魔鬼逻辑学、强盗逻辑学。由于它给露骨的谬论披
上了逻辑的外衣,所以更具虚伪性和欺骗性。
分苹果的难题
爸爸让 5 岁的小红分 8 个苹果,要求她把两个最大的分给爸爸,再把两
个最红的分给妈妈,然后把两个最圆的分给姐姐,剩下两个自己要。小红把
机灵的眼珠一转,想了想,满有把握地先捡了两个最大的分给了爸爸;接着
又找最红的,发现爸爸的两个苹果中有一个最红的,就从爸爸那里要回一个
给了妈妈,她接着又去挑最圆的,一看剩下的都不圆,最圆的在妈妈那里有
一个,爸爸那里有一个,于是又向爸爸、妈妈各要了一个分给了姐姐。最后
爸爸一个苹果都没分到,妈妈只分了一个,只有姐姐分到了两个,而给自己
却剩下了 5 个。小红皱着眉头不知怎么均分这 8 个苹果。
小红分苹果遇到的困难,是由于她还不懂逻辑划分的知识。所为“划分”,
就是把一个大类分成若干小类。逻辑划分的要求是小类相加必须等于被划分
的大类;小类之间不能交叉重叠;每次划分只能有一个根据,不允许对一类
事物,在一次划分时使用不同的根据。如果违背了这些规则,就要犯“小类
相容”、“混淆根据”的逻辑错误。
请客变成了逐客
一天晚上,有位大老板在一座酒楼里请客。已经到点了,只到了三个人。
大老板心里很着急,自言自语地念叨着:“该来的不来”。三人中有一人听
大老板这么一说,皱起了眉头,很生气,站起来就走了。大老板一看有人走
了,更加着急,对其余两人说:“咳,不该走的走了。”这两个人一听也皱
起了眉头,其中一人立即站起来,也走了。大老板一看越发着急,一边指着
走的两个人,一边对着没走的那位客人说:“你看,我又不是说的他们。”
第三位客人一听这话,于是赶忙站起来。匆匆地走了。
这位老板为什么请客变成了逐客?这是因为他说的话不中听。听到他的
话,客人运用“换位法”进行合乎逻辑的命题转换,就推出主人不欢迎自己
的结论来了。第一句,“该来的不来”,主项与谓项一调换,就是“来的不
该来”。第二句“不该走的走了”,就能推出“不该走的不是不走的”,“不
走的不是不该走的”,甚至“不走的是该走的”。第三句“我又不是说他们”,
客人听了自然认为主人是在说他该走。
赖 帐
一位农夫的太太得了重病。农夫请医生来治病,但他又不想付医疗费。
于是农夫和医生达成了协议:无论医生治好了或治死了农夫的太太,农夫都
要付医疗费。
医生精心给农夫的太太治病,终因病太重,太太死了。
医生向农夫索要医疗费。农夫问医生:
“你把她治好了吗?”
“没有。”医生承认。
农夫又问:“那么,你把她治死了吗?”
“那怎么可能!”医生当然不能承认。
“那么,按着咱们事先的协议,我就不能付医疗费。”
医生无言以对,医疗费只好作罢。农夫为什么能赖掉医疗费?从逻辑角
度看,是农夫利用了具有相对特点的概念,钻了空子。协议中“治死”了人,
在医生看来,它的相关概念就是“没治好”人,他认为这二者是可以随意比
照和援例的。其实不然,这两者的相对关系是有其制约性的。医生不能承认
是他“治死”的就说明了这一点。
国王与囚犯
古代有一位国王,定了两种处决犯人的方法:绞刑和杀头。行刑前,国
王允许犯人说一句话,并根据这句话的真伪选择施刑的方式——如果犯人说
的话是正确的,他将被送上断头台;如果他的话是错误的,他将被送上绞刑
架。国王颇为自己的发明得意。可有一天,他的得意被一个囚犯的话粉碎了。
这个死囚在行刑前对刽子手叹道:“我一定会被绞死的。”这一句话倒使国
王犯了大难——如果把囚犯送上绞刑架,那么囚犯的话就是正确的,按国王
的原则倒应该送断头台。但如果把他送断头台,囚犯的话就是错误的,按国
王的原则又该将他送绞刑架。聪明的囚犯抓住了国王行刑办法中的破绽,只
用一个“二难推理”就难住了国王,国王无可奈何,下令免除该囚犯的死刑。
囚犯保住了性命。
名师与高徒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些学生、徒弟们学成之后,
本领往往超过自己的老师。
古时欧洲有一个叫欧提勒士的人,向著名的学者普罗塔哥拉斯学习法
律。未学之前,两人订下合同:学生先付一半学费,另一半学费待毕业以后
再付,不过有个条件,就是欧提勒士第一次出庭必须打赢官司。几年后,欧
氏毕业,但他迟迟不肯出庭打官司。
老师收费心切,于是向法院提出诉讼,还提出一个二难推理:如果欧氏
这次官司打胜,那么按当初定的合同,他应该付我另一半学费;如果欧氏这
场官司打败,那么按照法庭判决,他也应付我另一半学费。名师出高徒,普
罗塔哥拉斯没料到亲自传授的诡辩术,竟被学生第一次出庭就用来反驳自
己。
欧氏针对老师的二难推理,提出一个完全相反的二难推理:如果这场官
司我打胜了,按照法庭判决,我不应付普氏另一半学费;如果这场官司我输
了,那么依照合同,我也不应付普氏另一半学费。所以,这场官司无论胜败,
我都不应付普氏另一半学费。
法官当场就被这场官司难倒了,无法做出判决。而普罗塔哥拉斯虽然没
得到另一半钱,却依然为有这样一个学生感到高兴。
在这场官司中,师生二人都运用了一个二难推理,使对方陷于进退两难
的地步,法官也被弄得无所适从。要判决就要依据协议;要依据协议,就要
涉及本案的判决,必然使法官陷入一种互为根据的恶性循环。但是逻辑上能
解决这个问题,逻辑上要求一个正确推理,前提必须真实,既然是打官司,
就必须以判决为依据,如果再根据协议,那么根据协议的前提就是假的。如
果师生按协议解决,再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