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637-景岳全书 >

第105章

637-景岳全书-第105章

小说: 637-景岳全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而佐以补脾胃。若气壅血滞而不行者,宜用乌药散,散而行之。若脾气虚而血不行者, 
宜用四君、芎、归,补而行之。若脾气郁而血不行者,宜用归脾汤,解而行之。若肝肾血燥 
而不行者,宜用加味逍遥散,清而行之。大抵食积痞块之证,皆以邪气盛则实,真气夺则虚 
,但当养正辟邪,而积自除矣。虽曰坚者削之,客者除之,若胃气未虚,或可少用。若病久 
虚乏者,不宜轻用。 

卷之三十九人集·妇人规(下)瘕类
气瘕(七五)
属性:瘕者,假也。所谓假者,谓其形虽若 ,而原无根窠,非若 痞之坚顽有形者 
也。盖有形者,或因血积,或因食积,积有定形,所不可移易者也。无形者,病在气分,气 
逆则甚,气散则缓,聚散无根者也。惟其无根,故能大能小,或左或右。或近胁肋而如臂如 
指,则谓之 癖;或下脐腹而为胀为急,则谓之疝瘕。《难经》曰∶病有积聚,何以别之? 
然,积者阴气也,阴沉而伏。聚者阳气也,阳浮而动。故积者五脏之所生,聚者六腑之所成 
也。然则 由于积,积在阴分而有渊薮,故攻之非易;瘕由于聚,聚在阳分而犹乌合。 
故散之非难,此 瘕之辨有如此。惟散之之法,最有因通因塞之妙用,而人多莫之知也 
。 
一、凡病在气分,而无停蓄形积者,皆不可下。盖凡用下者,可除有形,而不可以除无 
形。若气因形滞者,去其积则气亦顺,自无不可。若全在无形气分,即下亦不去,而适足以 
败正气也,宜切识之。 
一、散气之法,止在行气,盖气行则散也。但行气之法,大有权宜。如气实则壅滞,宜 
破而行之;气闭则留蓄,宜利而行之;气热则干涸,宜寒而行之;气寒则凝结,宜温而行之 
。此散气治瘕之大法也。然瘕聚之证,使果气强力健,则流行不息,又何瘕聚之有?惟正气 
不行,而后邪气得聚。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凡为此病,必气虚者多,虚不知补, 
则正气不行,正气不行,则邪气不散,安望其有瘳乎?但实者有据,故显而易见,虚每似实 
,故隐而难知,此所以当辨其真也。 
一、破气行气之剂,凡气实气壅之甚而为胀为痛者,宜排气饮、木香顺气散、木香调气 
散、四磨汤、诸七气汤之类主之。若血中之气滞而为瘀为痛者,宜失笑散、通瘀煎、调经饮 
,甚者《良方》奇命丹。疝瘕气聚者,荔香散,甚者天台乌药散。气结膀胱,小水不利者, 
小厘清饮、四苓散、五苓散。气结大肠,干秘不行者,搜风顺气丸、麻仁丸。水亏血虚而秘 
滞者,济川煎;肝气逆而为聚者,解肝煎,兼火者,化肝煎。气聚兼热,火郁不行者,抽薪 
饮、大厘清饮。寒滞不行,气结胀聚者,抑扶煎、和胃饮、丁香茯苓汤。三焦壅滞,气道不 
清而中满肿胀者,廓清饮。痰饮水气停蓄胸胁,而为吞酸呕逆者,苓术二陈煎、六安煎、和 
胃饮、括痰丸之类主之。以上诸法,惟气实瘕聚者宜之,凡元气不足者,皆不可用。 
一、补气以行气之剂,如圣愈汤、参归汤、七福饮,皆能调心气之虚滞。五味异功散、 
参术汤,能理心脾之气虚不行。独参汤、参附汤,能助肺以行五脏之治节。若脾胃气虚而滞 
者,惟六君子汤、归脾汤为宜。脾胃虚寒而滞者,必温胃饮、理中汤、五君子煎最佳。若虚 
在脾肾阴分,气有不行而或为痰饮,或为胀满,或为呕吐腹痛等证,非理阴煎不可。若虚在 
血中之气而为滞为痛,微则四物汤,甚则五物煎、决津煎、大营煎方可。若肝肾寒滞,小腹 
气逆而痛者,必暖肝煎以温之。若脾肾气虚,门户不要而为滞为痛者,必胃关煎以固之。若 
元气下陷,滞而不升者,宜补中益气汤、举元煎以举之。若元气大虚,气化不行而滞者,必 
五福饮、十全大补汤、大补丸煎,或六味回阳饮以培补之。以上皆补气行气之法也。亦不过 
为之筌蹄云耳。而此中之用,诚有未可以言悉者。然常人之情,犹为气之滞者,惟破之散之 
为宜;而反云补之,必不然也。不知客之强者,以主之弱;邪之胜者,惟正之虚。凡今人之 
病虚者最多,而用补者最少,治与病违,而欲以药济人,盖亦罕矣。即余以多虚少实,谆谆 
为言,而人亦未信,姑以人事喻之,其或可晓然乎。夫人之虚实,亦犹人之贫富。气实者若 
富翁,气虚者若贫士,今人于千百中,而富者其几?舍富之外,尽贫人矣。其多其少,即此 
类也。又有华其貌而罄其室者,人多难测,亦此类也。但贫人之情,可益不可损,增一分犹 
然未足,削一分其窘何堪?使以潜消暗剥之术,而加之贫寒窘乏之士,阴移人祚而人不之觉 
,亦甚堪怜矣。此道以仁为术,其可不以此为心乎?嗟乎!人生以气为主,得气则生,失气则 
死。夫知者知人之命,不知者知人之病。若强不知以为知,而徒资便给,以人命为尝试者, 
则其概可知矣。 

卷之三十九人集·妇人规(下)瘕类
瘕类论列总方(七六)
属性:四君子汤(补一) 五君子煎(新热六) 六君子汤(补五) 四物汤(补八) 五物煎(新因 
三) 五味异功散(补四) 五福饮(新补六) 七福饮(新补七) 十全大补汤(补二十) 圣愈 
汤(补九十) 大补丸煎(新补一)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 参术汤(补四十) 参归汤(补三八) 
六味回阳饮(新热二) 参附汤(补三七) 独参汤(补三五) 六味地黄丸(补百二十) 举丸 
煎(新补十七) 大营煎(新补十四) 八味地黄丸(补一二一) 寿脾煎(新热十六) 逍遥饮( 
新因一) 加味逍遥散(补九三) 归脾汤(补三二) 养中煎(新热四) 苓术二陈煎(新和四) 
温胃饮(新热五) 胃关煎(新热九) 丁香茯苓汤(热六三) 理中汤(热一) 理阴煎(新热 
三) 天台乌药散(和三二九) 暖肝煎(新热十五) 和胃饮(新和五) 木香调气散(和四四) 
解肝煎(新和十一) 化肝煎(新寒十) 木香顺气散(和四三) 排气饮(新和六) 抑扶煎( 
新热十一) 搜风顺气丸(和三四三) 乌药散(和七四) 六安煎(新和二) 桃仁承气汤(攻四 
)四磨汤(和五二) 廓清饮(新和十三) 大厘清饮(新和五) 抽薪饮(新寒三) 济川煎(新 
补二一) 小厘清饮(新和十) 七气汤(和四七) 调经饮(新因四) 《良方》交加散(妇百) 
决津煎(新因二) 通瘀煎(新因五) 加减四物汤(妇百十二) 失笑散(妇百四) 五苓散( 
和一八二) 玄胡当归散(妇九八) 三棱丸(攻三七、六十) 荔香散(新因二八) 四苓散(和 
一八七) 夺命丹(妇六五) 括痰丸(新和十九) 穿山甲散(攻四十) 桃仁煎(攻三九) 赤 
金豆(新攻二) 麻仁丸(攻九二) 万病丸(妇一四三) 熨痞方(攻八八) 琥珀膏(外三一七) 阿魏膏(外三一二) 

卷之三十九人集·妇人规(下)前阴类
阴挺(七七)
属性:妇人阴中突出如菌如芝,或挺出数寸,谓之阴挺。此或因胞络伤损,或因分娩过劳,或 
因郁热下坠,或因气虚下脱,大都此证当以升补元气、固涩真阴为主。如阴虚滑脱者,宜固 
阴煎、秘元煎。气虚陷下者,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因分娩过劳气陷者,寿脾煎、归脾 
汤。郁热下坠者,龙胆泻肝汤、加味逍遥散。 
x水杨汤x 治妇人阴中生物痒痛,牵引腰腹,多由房事太过,或因淫欲不遂,或因非理所 
为,以致阴户有伤,名曰阴挺。 
金毛狗脊 五倍子 枯矾 鱼腥草 水杨根 黄连(各一两) 
上为末。分四剂,用有嘴瓦罐煎汤,外预以竹筒去节,接罐嘴,引热气熏入阴中,或透 
挺上。俟汤温,仍用洗沃之。仍服治挺诸药。 

卷之三十九人集·妇人规(下)前阴类
阴肿(七八)
属性:妇人阴肿,大都即阴挺之类。然挺者多虚,肿者多热。如气陷而热者,升而清之,宜清 
化饮,如柴胡、防风之属。气闭而热者,利而清之,宜大厘清饮、徒薪饮。肝肾阴虚而热者 
,加味逍遥散。气虚气陷而肿者,补中益气汤。因产伤阴户而肿者,不必治肿,但调气血, 
气血和而肿自退。或由损伤气滞,无关元气而肿者,但以百草汤熏洗之为妙。 
一方∶治阴中肿痛。用枳壳半斤,切,炒,乘热以帛裹熨之,以消其外;仍用少许乘热 
裹纳阴中,冷即易之,不三次愈。 
一方∶用小麦、朴硝、白矾、五倍子、葱白煎汤浸洗。 
x甘菊汤x 治阴户肿。用甘菊苗叶不拘多少,捣烂,以百沸汤淋汁熏浸洗之。 

卷之三十九人集·妇人规(下)前阴类
阴疮(七九)
属性:妇人阴中生疮,多由湿热下注,或七情郁火,或纵情敷药,中于热毒。其外证则或有阴 
中挺出如蛇头者,谓之阴挺;如菌者,谓之阴菌;或如鸡冠,或生虫湿痒,或内溃肿烂疼痛 
,常流毒水。其内证则或为体倦内热,经候不调,或为饮食不甘,晡热发热,或为小腹痞胀 
,腰胁不利,或为小水淋沥,赤白带下。凡治此之法,若肿痛内外俱溃者,宜芍药蒺藜煎为 
最佳,或四物汤加栀子、丹皮、胆草、荆芥,或用加味逍遥散。若湿痒者,宜芍药蒺藜煎, 
或归脾汤加柴、栀、丹皮。淋涩者,宜龙胆泻肝汤加白术、丹皮。淋涩而火盛痛胀者,宜大 
厘清饮,或抽薪饮。肿而坠毒者,补中益气汤加山栀、丹皮。可洗者用百草煎。可敷者宜螵 
蛸散、完疮散。 
x蛇蜕散x 治妇人阴疮。先以荆芥、蛇床子汤熏洗,挹干敷药。 
蛇蜕(一条烧存性) 枯矾 黄丹 蓄 本(各一两) 硫黄 荆芥穗 蛇床子(各五钱) 
上为细末,香油调搽,湿则干掺。 

卷之三十九人集·妇人规(下)前阴类
阴痒(八十)
属性:妇人阴痒者,必有阴虫,微则痒,甚则痛,或为脓水淋沥,多由湿热所化,名曰 
。内宜清肝火,以龙胆泻肝汤,及加味逍遥散主之;外宜桃仁研膏,和雄黄末,或同难肝纳 
阴中,以制其虫。然无如银朱烟搽鸡肝以纳之,尤妙。 
x椒茱汤x 治妇人阴痒不可忍,惟以热汤泡洗,有不能住手者。 
花椒 吴茱萸 蛇床子(各一两) 藜芦(半两) 陈茶(一撮) 炒盐(二两) 
以水五升煎汤,乘热熏洗。 
杏仁膏 治妇人阴痒不可忍。 
杏仁(烧存性) 麝香(少许) 
上为末。用旧帛裹之,缚定火上炙热,纳阴中。 
x椿根皮汤x 治阴痒突出。 
臭椿皮 荆芥穗 藿香(等分) 
上锉。煎汤熏洗,即痒止而入。 
一方∶治疳虫下蚀下部。用蒲黄、水银研匀敷入,外以鹤虱草煎汤熏洗。 
炙肝散∶治妇人阴痒虫蚀。用牛肝或猪肝,切三寸长,大如钱,炙熟纳阴中,引虫出尽即愈。 
一方∶治阴中虫痒。捣桃叶,绵裹纳阴中,日易三四次。 
一方∶治阴痒。用蛇床子一两,白矾五钱,煎汤淋洗。 

卷之三十九人集·妇人规(下)前阴类
阴冷(八一)
属性:妇人阴冷,有寒证,有热证。寒由阳虚,真寒证也;热由湿热,假寒证也。假寒者必有 
热证,如小便涩数黄赤,大便燥结,烦渴之类是也;真寒者,小便清利,阳虚畏寒者是也。 
真寒者,宜补其阳,如理阴煎、十补丸、加减续嗣降生丹;假寒者,当清其火,宜龙胆泻肝 
汤、加味逍遥散。肝肾虚寒者,宜暖肝煎、镇阴煎、大营煎。脾胃虚寒者,宜理中汤、理阴 
煎、寿脾煎之类主之。 

卷之三十九人集·妇人规(下)前阴类
交接出血而痛(八二)
属性:凡妇人交接即出血者,多由阴气薄弱,肾元不固,或阴分有火而然。若脾虚气陷不能摄 
血者,宜补中益气汤,或补阴益气煎。若脾肾虚弱阴气不固者,宜寿脾煎、归脾汤。若肝肾 
阴虚不守者,宜固阴煎。若阴火动血者,宜保阴煎。 

卷之三十九人集·妇人规(下)前阴类
前阴类论列总方(八三)
属性:固阴煎(新固二) 保阴煎(新寒一)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 理阴煎(新热三) 理中汤(热一) 
补阴益气煎(新补十六) 归脾汤(补三二) 寿脾煎(新热十六) 加味精逍遥散(补九三) 四物汤(补八) 
秘元煎(新固一) 续嗣降生丹(妇一三六) 清化饮(新因十三) 大营煎(新补十四) 芍药蒺藜煎(新因三五) 大营煎(新补十四) 暖肝煎(新热十五) 镇阴煎(新热十三) 十补丸(热一七三) 徒薪饮(新寒四) 
大厘清饮(新寒五) 百草煎(新因三七) 螵蛸散(新因三八) 银朱烟(新因五三) 抽薪饮(新寒三) 完 
疮散(新因五九) 

卷之四十谟集小儿则(上)
总论(一)
属性:小儿之病,古人谓之哑科,以其言语不能通,病情不易测。故曰∶宁治十男子,莫治一妇人; 
宁治十妇人,莫治一小儿。此甚言小儿之难也。然以余较之,则三者之中,又为小儿为最易。何以 
见之?盖小儿之病非外感风寒,则内伤饮食,以至惊风吐泻,及寒热疳痫之类,不过数种,且其脏 
气清灵,随拨随应,但能确得其本而撮取之,则一药可愈,非若男妇损伤,积痼痴顽者之比,余故 
谓其易也。第人谓其难,谓其难辨也;余谓其易,谓其易治也,设或辨之不真,则诚然难矣。然辨 
之之法,亦不过辨其表里、寒热、虚实,六者洞然,又何难治之有?故凡外感者,必有表证而无里 
证,如发热、头痛、拘急、无汗,或因风搐搦之类是也;内伤者,止有里证而无表证,如吐泻、腹 
痛、胀满、惊疳、积聚之类是也;热者必有热证,如热渴、躁烦、秘结、痈疡之类是也;寒者必有 
寒证,如清冷吐泻,无热无烦,恶心喜热者是也,凡此四者,即表里寒热之证,极易辨也。然于四 
者之中,尤惟虚实二字最为紧要,盖有形色之虚实,有声音之虚实,有脉息之虚实,如体质强盛与 
柔弱者有异也,形色红赤与青白者有异也,声音雄壮与短怯者有异也,脉息滑实与虚细者有异也, 
故必内察其脉候,外观其形气,中审其病情,参此数者而精察之,又何虚实之难辨哉。必其果有实 
邪,果有火证,则不得不为治标,然治标之法,宜精简轻锐,适当其可,及病则已,毫毋犯其正气,斯为高手 
但见虚象,便不可妄行攻击,任意消 
耗。若见之不真,不可谓姑去其邪,谅亦无害,不知小儿以柔嫩之体,气血未坚,脏腑甚脆,略受 
伤残,萎谢极易,一剂之谬尚不能堪,而况其甚乎。矧以方生之气,不思培植而但知剥削,近则为 
目下之害,远则遗终身之羸,良可叹也。凡此者,实求本之道,诚幼科最要之肯綮,虽言之若无奇 
异,而何知者之茫然也。故余于篇端,首以为言,然非有察察之见者,固不足以语此,此其所以不 
易也。 
阴阳应象大论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 
,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此论虽通言诊法之要,然尤于小儿为最切也。 

卷之四十谟集小儿则(上)
总论(一)
属性:小儿初生,饮食未开,胃气未动,是诚清虚之腑,此时开口调变,极须得宜。保婴诸书皆云分 
娩之时,口含血块,啼声一出,随即咽下,而毒伏于命门,因致他日发为惊风、发热、痘疹等证。 
此说固似有理,然婴儿通体无非血气所结,而此亦血气之余,何以毒遽如是?即使咽之,亦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