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637-景岳全书 >

第130章

637-景岳全书-第130章

小说: 637-景岳全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矣。(薛按) 

卷之四十六圣集·外科钤(上)外科钤(上)
论列方(外科上)
属性:参附汤(补三七) 托裹散(外四三) 八珍汤(补十九) 六君子汤(补五) 圣愈汤 
(补九一) 归脾汤(补三二) 回阳汤(外三七) 八味丸(补一二一) 
败毒散(散三六) 冲和汤(外二四) 四神丸(热一五一) 流气饮(外五五) 
五淋散(寒百十七) 五香渴(末入,即外五一方) 姜附汤(热三二) 四君子汤(补一) 
独参汤(补三五) 四物汤(补八) 理中汤(热一) 六味丸(补百二十) 
滋肾丸(寒一六三) 护心散(外七二) 二神丸(热百五十) 清凉饮(外九十) 
麻黄汤(散一) 凉膈散(痘八三) 清胃散(寒五四) 十宣散(痘十四) 
清阴汤(外八五) 白虎汤(寒二) 离金散(外六七) 漏芦汤(外九五) 
夺命丹(外七七) 蜡矾丸(外七四) 忍冬酒(外百二) 槐花酒(外百四) 
通志酒(外百六) 国老膏(外六八) 桑枝煎(外百九) 掣甘草汤(外六八) 
五味子汤(补五七) 神仙截法(外百十) 十全大补汤(补二十) 仙方活命饮(外一) 
人参黄 汤(外二六)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 托裹消毒散(外二) 托里温中汤(外十二) 
托里健中汤(外十一) 托里清中渴(外十六) 托里益黄汤(外十五) 
托里益中汤(外十三) 托里抑青汤(外十七) 托里越鞠汤(外十九) 
托里温经汤(外十四) 七味白求散(小七) 丁香柿蒂散(热六四) 黄 六一汤(补四九) 
当归补血汤(补四四) 加减八味丸(外三八) 人参养营汤(补二一) 人参平肺散 
(寒三七) 人参理中汤(热一) 人参败毒散(散三六) 附子理中汤(外三四) 竹叶黄 
汤(寒七) 黄连消毒散(外六十) 黄连解毒汤(寒一) 竹叶石膏汤(寒五) 连翘消毒散(外六一) 
内疏黄连汤(外九三) 五香连翘渴(外五一) 四顺清凉饮(攻二五) 黄芩清肺饮(寒三八) 
内固金粉散(外七三) 犀角地黄汤(外四六) 乳香定痛丸(外五七) 犀角升麻汤(外四七) 
香砂六君汤(补七) 神仙熏照方(外一二二) 附子饼(外百十六) 豆豉饼(外百十七) 
桑枝灸(外百二十) 葱熨法(外一二一) 隔蒜灸(外百十五) 骑竹马法(外百十四) 
针头散(外一四四) 降痈散(新因三六) 麦饭石膏(外一三九) 乌金膏(外一四二) 
阴阳散(外一三三) 抑阴散(外一三一) 抑阳散(外一三二) 猪蹄汤(外一二五) 
当归膏(外三一四) 神异膏(外三百十) 

卷之四十七贤集·外科钤(下)外科钤(下)
发背(四十二)
属性:发背,属督脉膀胱经,凡阴虚火盛,或醇酒浓味,或郁怒房劳,或丹石热毒,皆能致之 
。若肿赤痛甚,脉洪数而有者,热毒之证也,为易治。若漫肿微痛,色黯作渴,脉虽洪数而 
无力者,阴虚之证也,为难治。若不肿不痛,或漫肿色黯,脉微细者,阳气虚甚也,尤为难 
治。大抵发背之证,其名虽多,总惟阴阳二证为要。若发一头或二头,其形 赤肿高,发 
热疼痛,头起者为痈,属阳易治。若初起一头如粟,不肿不赤,闷痛烦躁,大渴便秘,睡语 
切牙,四五日间,疮头不计其数,疮口各含如粟形,如莲蓬,故名莲蓬发。积日不溃,按之 
流血。至数日或八九日,其头成片,所含之物俱出,通结一衣,揭去又结,其口共烂为一疮 
,其脓内攻,其色紫黯者,为疽。属阴,难治。且此证不可大痛,又不可不痛,若见烦闷者 
,多不治。总之,疮疡虽云属火,然未有不由阴虚而致者,故经云∶督脉经虚从脑而出,膀 
胱经虚从背而出。故不可专泥于火。 
陈良甫曰∶背疽之源有五∶一天行,二瘦弱气滞,三怒气,四肾气虚,五饮冷酒,食炙 
爆,服丹药。 
立斋曰∶大抵发背之证,虽发热疼痛,情势高硕,烦渴不宁,但得脉息有力,饮食颇进 
,可保无虞。其脓一溃,诸证悉退,多有因脓不得外泄,以致疼痛,若用败毒寒药攻之,反 
致误事。若有脓,急针之,脓一出,苦楚即止。脓未成而热毒作痛者,可用解毒之药。亦有 
腐溃尺余者,若无恶证,则投以大补之剂,肉最易生,亦无所妨。惟忌肿不高,色不赤,不 
痛,脉无力,不饮食,肿不溃,腐不烂,脓水清,或脓多不止,皆属元气虚也,为难治 
, 
宜峻补之。其或脓血既泄,肿痛尤甚,浓水臭败,烦躁时嗽,腹痛渴甚,泻利无度,小便如 
淋,乃恶证也,皆不可治。 
又《灸法》曰∶予常治发背,不问日期阴阳肿痛,或不痛,或痛甚,但未成脓,或不溃 
者,即与灸之,随手取效。或麻木者,明灸之,毒瓦斯自然随火而散。或疮头如黍者,灸之尤 
效,亦有数日色尚微赤,肿尚不起,痛不甚,脓不作者,尤宜多灸,勿拘日期。更服甘温托 
里药,切忌寒凉之剂。其有势未定者,或先用箍药围之,若用乌金膏点患处尤妙。凡人初 
觉发背,赤热肿痛,莫辨其头者,但以湿纸覆其上,立候视之,其纸有先干处,即是结痈头 
也。取大蒜切成片如二三钱浓薄,安于头上,用大艾炷灸之,三壮换一蒜片,痛者灸至不痛 
、不痛灸至痛时方止。最要早觉早灸为上。一日二日,十灸十活,三日四日六七活,五日六 
日三四活,过七日则难为力矣。若有十数头作一处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饼铺头上,聚 
艾于蒜饼上烧之,亦能活也。若背上初发赤肿一片,中间有一片黄粟米头子,便用独蒜切去 
两头,取中间半寸浓者,正安于疮上,灸十四壮,多至四十九壮。盖如此恶证,惟隔蒜灸及 
涂乌金膏有效。又《治法》曰∶肿硬痛深脉实者,邪在内也,可下之。肿高 痛脉浮者, 
邪 
在表也,宜托之。 痛烦躁或咽干,火在上也,宜泻之。肿高或不作脓者,邪气凝结也, 
宜 
解之。肿痛饮冷,发热睡语者,火也,宜清之。不作脓或不溃不敛者,阳气虚也,宜补之。 
瘀肉不腐,或积毒不解者,阳气虚也,宜助阳气。脓多或清者,气血俱虚也,宜峻补之。脉 
浮大或涩,而肌肉迟生者,气血俱虚也,宜补之。右关脉弱,而肌肉迟生者,宜补脾胃。 
又《诸毒治法》曰∶如头痛有表证者,宜先服人参败毒散一二剂。如 痛发热脉数者 
, 
用金银花散、槐花酒、神功托里散。如疼痛肿硬脉实者,以清凉饮、仙方活命饮、苦参丸。 
肿硬木闷,疼痛发热,烦躁饮冷便秘,脉沉实者,内疏黄连汤,或清凉饮。大便已通,欲其 
作脓,宜仙方活命饮、托里散、蜡矾丸,外用神异膏。如饮食少思,或不甘美,用六君子汤 
加藿香,连进三五剂,更用雄黄解毒散洗患处,每日用乌金膏涂疮口处。俟有疮口,即用纸 
作捻蘸乌金膏 入疮内。若有脓为脂膜间隔不出,或作胀痛者,宜用针引之。腐肉堵塞者 
去 
之,若瘀肉腐动,用猪蹄汤洗之。如脓稠或痛,饮食如常,瘀肉自腐,用消毒与托里药相兼 
服之,仍用前二膏涂贴。若腐肉已离好肉者,宜速去之。如脓不稠不稀,微有疼痛,饮食不 
甘,瘀肉腐迟,更用桑柴灸之,亦用托里药。若瘀肉不腐,或脓清稀,不 痛者,急服大 
补之剂,亦用桑木灸之,以补接阳气,解散郁毒。常观患疽稍重未成脓者,不用蒜灸之法, 
及脓熟不开,或待腐肉自去,则多致不救。大抵气血壮实,或毒少轻者,可假药力,或自 
腐溃。若怯弱之人,热毒中隔,内外不通,不行针灸,药无全功矣。此证若脓已成,急宜开 
之,否则重者溃通脏腑,腐烂筋骨。若使透膈则不可治。轻者延溃良肉,难于收功,因而不 
敛者多矣。 
又《诸补治法》曰∶若肿 作痛,寒热作渴,饮食如常,此形气病气俱有余也,先用 
仙 
方活命饮,后用托里消毒散解之。漫肿微痛,或色不赤,饮食少思,此形气病气俱不足也, 
用托里散调补之。不作脓或脓成不溃,阳气虚也,托里散倍加肉桂、参、 。脓出而反痛 
,或脓清稀,气血俱虚也,八珍汤。恶寒形寒,或不收敛,阳气虚也,十全大补汤。晡热内 
热或不收敛,阴血虚也,四物加参术。作呕欲呕,或不收敛,胃气虚也,六君加炮姜。食少 
体倦,或不收敛,脾气虚也,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肉赤而不敛,血热也,四物加山栀 
、连翘。肉白而不敛,脾虚也,四君加酒炒芍药、木香。小便频数者,肾阴亏损也,加减八 
味丸。大抵病毒势甚,若妄用攻剂,怯弱之人必损元气,因而变证者众矣。 
又《三证治法》曰∶若初患未发出,而恶寒疼痛,作渴饮冷,此邪气内蕴也,仙方活命 
饮。若口干饮热,漫肿微痛,此元气内虚也,托里消毒散。若饮食少思,肢体倦怠,此脾胃 
虚弱也,六君子汤,如未应,加姜、桂。其有死者,乃邪气盛,真气虚而不能发出也,在于 
旬余之间见之。若已发出,用托里消毒散。不腐溃,用托里消毒散。如不应,急宜温补脾胃 
。其有死者,乃真气虚而不能腐溃也,在于二旬之间见之。若已腐溃,用托里散以生肌。如 
不应,急温补脾胃。其有死者,乃脾气虚而不能收敛也,在于月余见之。此三证虽不见于经 
籍,余尝治而历验者。 
《千金方》灸法治发背,已溃未溃者,用淡豆豉以水和捣成硬泥,根据肿大小作饼三四分 
浓。如已有疮孔,勿置疮孔上,但四布豆饼,列艾其上灸之,使微热,勿令破肉,如热痛急 
少起之,日灸二度。如先有疮孔,孔出汁即瘥。 
一、验透膈法,凡背疽大溃,欲验穿透内膜者,不可用皂角散嚏法,但以纸封患处,令 
病者用意呼吸,如纸不动者,未穿透也。倘用取嚏法鼓动内膜,则反致穿透,慎之慎之。 
都宪周弘冈,背患疽肿而不溃,脉大而浮,此阳气虚弱而邪气壅滞也,用托里散倍加参 
、。反内热作渴,脉洪大鼓指,此虚火也,用前散急加肉桂。脉证顿退,仍用托里而愈。 
若以为热毒而用寒药则误矣。 
上舍张克恭,患此,内服外敷皆寒凉败毒,遍身作痛,欲呕少食,晡热内热,恶寒畏寒 
。余曰∶遍身作痛,营卫虚而不能营于肉里也。欲呕少食,脾胃虚寒而不能消化饮食也。内 
热晡热,阴血内虚而阳气陷于阴分也。恶寒畏寒,阳气虚弱而不能卫于肌肉也。此皆由脾胃 
之气不足所致。遂用补中益气汤,诸证渐退。更以十全大补汤,腐肉渐溃。又以六君子汤加 
芎、归,肌肉顿生而愈。 
府庠彭碧溪,患腰疽,服寒凉败毒之药,色黯不痛,疮头如铺黍,背重不能安寝,耳 
聩目白,面色无神,小便频涩,作渴迷闷,气粗短促,脉浮数,重按如无。余先用滋水之 
药 
一剂,少顷便利渴止,背即轻爽。乃砭出瘀血,以艾半斤许,明灸患处,外敷乌金膏,内服 
参、 、归、术、肉桂等药。至数剂,元气稍复,自疑肉桂辛热,一日不用,手足并冷,大 
便不禁,仍用肉桂及补骨脂二钱,肉豆蔻一钱,大便复常,其肉渐溃。更用当归膏以生肌肉 
,八珍汤以补气血而愈。 
上舍蔡东之,患此,余用托里之药而溃,疮口尚未全敛。时值仲冬,且兼咳嗽。余曰∶ 
疮口未敛,脾气虚也,咳嗽不止,肺气虚也,法当补其母。一日与之同宴,见忌羊肉,余曰 
∶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类是也,最宜食之。遂每日不彻,旬余而疮敛,嗽亦顿愈矣。 
一男子,年逾五十,患发背色紫肿痛,外皮将溃,寝食不安,神思甚疲,用桑柴灸患 
处出黑血,即鼾睡觉,而诸证如失。服仙方活命饮二剂,又灸一次,脓血皆出。更进二剂, 
肿痛大退,又服托里消毒散数剂而敛。夫疮势炽甚,本宜峻剂攻之,但年老血气衰弱,况又 
发在肌表,若专于攻毒,则胃气先损必反误事。(薛按) 
予长男于一周患背疽,治按在肿疡条中。(新按) 
论外通用方 
神仙熏照法(外一二三) 

卷之四十七贤集·外科钤(下)外科钤(下)
脑疽(四十三)
属性:立斋曰∶脑疽,属膀胱经积热,或湿毒上壅,或阴虚火炽,或肾水亏损,阴精消涸所致 
。若肿痛未作脓者,宜除湿消毒。大痛或不痛,或麻木者,毒甚也,隔蒜灸之,更用解毒药 
。肿痛便秘者,邪在内也,宜泄之。不甚痛,或不做脓者,虚也,托里为主。脓成胀痛者,针 
之,更以托里。上部脉数,实而痛者,宜降火。上部脉数虚而痛者,宜滋阴降火为主。尺部 
脉数而作渴者,滋阴降火。脉数而虚细无力,或脓清,或不敛,或脓多者,大补血气。不作 
脓,或不溃者,托里药主之。烦躁饮冷,脉实而痛者,宜泻火。 
又《治法》曰∶初起肿赤痛甚,烦渴饮冷,脉洪数而有力,乃湿热上壅,当用黄连消毒 
散,并隔蒜灸,以除湿热。若漫肿微痛,渴不饮冷,脉洪数而无力,乃阴虚火炽,当用六味 
丸,及补中益气汤,以滋化源。若口干舌燥,小便频数,或淋漓作痛,乃肾水亏损,急用加 
减八味丸,及前汤,以固根本,而引火归经。若不成脓,不腐溃,阳气虚也,四君加归 。 
若不生肌,不收敛,脾气虚也,十全大补汤。若色黯不溃,或溃而不敛,乃阴精消涸,名曰脑 
烁,为不治。若攻补得宜,亦有可愈。大凡肿 痛甚,宜活命饮,隔蒜灸之,以解散瘀血 
,拨引郁毒。但艾炷宜小而少,若欲其成脓腐溃生肌收敛,并用托里为主。 
李氏曰∶脑疽及颈项有疽,不可用隔蒜灸,恐引毒上攻,宜灸足三里穴五壮,气海穴三七 
壮,仍服凉血化毒之药,或以骑马穴法灸之。凡头项咽喉生疽,古法皆为不治,若用此法, 
多有生者。如五香连翘漏芦等汤、国老膏、万金散,皆可选用。(见《外科精要》) 
一老人患此,色赤肿痛,脉数而有力,与黄连消毒散二剂少退,更与清心莲子饮四剂而消。 
一男子肿痛脉数,以荆防败毒散二剂而痛止,更以托里消毒药而消。 
一男子 肿疼痛,发热饮冷,脉洪数,与凉膈散二剂而痛止,以金银花散四剂而溃, 
更以托里药而愈。 
一老妇,禀壮实,溃而痛不止,脉实便秘,以清凉饮二剂而痛止,更以托里消毒药而愈。 
一妇人,冬间患此,肿痛热渴,余用清热消毒溃之而愈。次年三月,其舌肿大,遍身发 
疔如葡萄,不计其数,手足尤多,乃脾胃受毒也。先各刺出黑血,随服夺命丹七粒,出鼻汗 
,疮热益甚,便秘二日。与大黄、芩、连各三钱,升麻、白芷、出栀、薄荷、连翘各二钱, 
生甘草一钱,水煎三五沸,服之,大小便出,臭血甚多,下体稍退。乃磨入犀角汁再服,舌 
本及齿缝出臭血,诸毒乃消。更以犀角地黄汤而愈。 
一妇人患前证,口干舌燥,内服清热,外敷寒凉,色黯不 ,胸中气噎,此内真寒而 
外 
假热也。彼疑素有痰火,不欲温补,余以参 各五钱,姜桂各二钱,一剂顿溃。又用大补药 
而愈。 
一男子头项俱肿,虽大溃,肿痛益甚,兼作泻,烦躁不睡,饮食少思,其势可畏。诊其 
脉则毒尚在。与仙方活命饮二剂,肿痛退半,与二神丸及六君子汤加五味子、酸枣仁四剂, 
诸证少退,饮食少进,睡亦少得。又与参苓白术散数服,饮食顿进。再与十全大补汤加金银 
花、白芷,月余而瘥。(薛按) 

卷之四十七贤集·外科钤(下)外科钤(下)
耳疮(四十四)
属性:立斋曰∶耳疮,属少阳三焦经,或足厥阴肝经,血虚风热,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