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637-景岳全书 >

第57章

637-景岳全书-第57章

小说: 637-景岳全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真,而疑似固执,以致酿成大害者,无非此类,此似是而非之谈,所以不可不辨也。 
一、吞酸之与吐酸,证有三种∶凡喉间嗳噫,即有酸水如醋浸心,嘈杂不堪者,是名吞 
酸,即俗所谓作酸也,此病在上脘最高之处,不时见酸,而泛泛不宁者是也。其次则非如吞 
酸之近,不在上脘,而在中焦胃脘之间,时多呕恶,所吐皆酸,即名吐酸,而渥渥不行者是 
也。又其次者,则本无吞酸吐酸等证,惟或偶因呕吐所出,或酸或苦,及诸不堪之味,此皆 
肠胃中痰饮积聚所化,气味每有浊恶如此,此又在中脘之下者也;但其顺而下行,则人所不 
觉,逆而上出,则喉口难堪耳。凡此三者,其在上中二脘者,则无非脾胃虚寒,不能运化之 
病,治此者非温不可。其在下脘偶出者,则寒热俱有,但当因证以治其呕吐,呕吐止则酸苦 
无从见矣。虽然,此亦余之论证,故不得不曲尽其说,若以实理言之,则凡胃强者,何暇及 
于酸苦,其有酸苦者,必其停积不行而然。此宜随证审察,若无热证热脉可据,而执言湿中 
生热,无分强弱,惟用寒凉,则未有不误者矣。 

卷之二十一明集·杂证谟吞酸
论治(共七条)
属性:一、治吞酸吐酸,当辨虚实之微甚,年力之盛衰。实者可治其标,虚者必治其本。 
一、凡胃气未衰,年质壮盛,或寒或食,偶有所积而为酸者,宜用行滞温平之剂,以二 
陈汤、平胃散、和胃饮之类主之。中气微寒者,宜加减二陈汤,或橘皮汤,甚者宜温胃饮。 
气微虚者,宜藿香安胃散。此皆治标之法也。 
一、脾胃气虚,及中年渐弱,而饮食减少,时见吞酸者,惟宜温补脾胃,以理中汤、温 
胃饮、圣术煎之类主之,切不可用清凉消耗等药。若虚在阴分,下焦不暖,而水邪上泛为酸 
者,宜用理阴煎最妙。 
一、丹溪曰∶治酸必用吴茱萸,顺其性而折之,乃反佐之法也。不知此实正治,非顺性 
也,盖其性热,最能暖中下二焦,其味辛苦,最能胜酸涩之味,谓之反佐,见之过矣。 
一、用黄连为君,以治吐酸,乃丹溪之法也。观其治案,有一人酸块自胸直上咽喉,甚 
恶,以黄连浓煎,冷,候酸块欲上,与数点饮之即下。盖味苦沉降,故酸得苦而即下,此亦 
扬汤止沸之法耳。若年壮气强,偶有所积,及酒湿不行,而酸楚上泛者,或用此法,未必即 
伤胃气,而亦可坠引下行,即权宜用之,亦无不可,然终非治本之道也。若气体略有虚弱, 
及内伤年衰之辈而患吐酸者,必不可妄用芩连再残阳气,虽暂得苦降之力,而胃气愈伤,则 
病必日甚,而无可为矣。 
一、呕吐清水,古法以二术二陈汤,或六君子汤,本皆正治之法。然余尝治水泛为饮者 
,觉自脐下上冲而吐水不竭,以理阴煎治之,其妙如神,故此三方皆宜酌用。 
一、凡肌表暴受风寒,则多有为吞酸者,此其由息而入,则脏气通于鼻,由经而入,则 
脏俞系于背,故凡寒气一入,则胃中阳和之气被抑不舒。所以滞浊随见,而即刻见酸,此 
明系寒邪犯胃也。今以讹相传者,皆云肌表得风寒,则内热愈郁,而酸味刺心,何其谬也! 
夫因郁成热者,必以渐久而成,或一日、或二日,然后郁而为热也。今凡受寒吞酸者,无不 
随寒而酸,见在即刻,岂即刻便成郁热耶?惟其非热,所以却之之法,亦惟肌表宜温暖,药 
剂宜香燥,此自寒者热之之正治。而说者必欲执言为热,故尔强解,所谓道在迩而求诸远, 
凡属谬妄者,何非此类。 

卷之二十一明集·杂证谟吞酸
述古
属性:薛立斋曰∶吐酸吞酸,大略不同,吐酸者湿中生热,吞酸者虚热内郁,皆属脾胃虚寒, 
中传末证。故《内经》以为火者,指其病形而言也,东垣以为胃寒者,指其病本而言也。凡 
患此者,先当辨其吞吐而治,以固本元为主,若服寒凉,复伤胃气则实实虚虚者矣。更审其脾气虚而 
饮食不能输化,浊气不能下降者,须用六君子汤补养脾胃为主,少佐越鞠丸以清中。故东垣 
先生云∶邪热不杀谷。若误认为实热,而妄用寒凉,必变败证。 

卷之二十一明集·杂证谟吞酸
吞酸论列方
属性:二陈汤(和一) 平胃散(和十七) 六君子汤(补五) 温胃饮(新热五) 和胃饮(新和五) 
加减二陈汤(和二) 圣术煎(新热二五) 理中汤(热一) 理阴煎(新热三) 二术二陈汤( 
和四) 橘皮汤(和十一) 越鞠丸(和一五四) 藿香安胃散(热七一) 

卷之二十一明集·杂证谟吞酸
论外备用方
属性:曲术丸(和百十 宿食) 沉香降气散(和四十 气滞) 半夏丁香丸(和百三十 寒滞) 
茱连丸(寒一五三 湿热) 安脾散(热六七 胃寒) 丁香茯苓汤(热六三 温胃行滞) 倍术 
丸(热百四 饮) 

卷之二十一明集·杂证谟反胃
论证
属性:反胃一证,本属火虚,盖食入于胃,使果胃暖脾强,则食无不化,何至复出?今诸家之 
论,有谓其有痰者,有谓其有热者,不知痰饮之留,正因胃虚而完谷复出,岂犹有热?观王 
太仆曰∶内格呕逆,食不得入,是有火也;病呕而吐,食入反出,是无火也。此一言者,诚 
尽之矣。然无火之由,则犹有上中下三焦之辨,又当察也。若寒在上焦,则多为恶心,或泛 
泛欲吐者,此胃脘之阳虚也。若寒在中焦,则食入不化,每食至中脘,或少顷,或半日复出 
者,此胃中之阳虚也。若寒在下焦,则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乃以食入幽门,丙火不能传 
化,故久而复出,此命门之阳虚也。故凡治此者,使不知病本所在,混行猜摸,而妄祈奏效 
,所以难也。 

卷之二十一明集·杂证谟反胃
论治(共七条)
属性:一、治反胃之法,当辨其新久,及所致之因,或以酷饮无度,伤于酒湿;或以纵食生冷 
,败其真阳;或因七情忧郁,竭其中气,总之,无非内伤之甚,致损胃气而然。故凡治此者 
,必宜以扶助正气,健脾养胃为主。但新病者,胃气犹未尽坏,若果饮食未消,则当兼去其 
滞,若有逆气未调,则当兼解其郁。若病稍久,或气体禀弱之辈,则当专用温补,不可标本 
杂进,妄行峻利开导、消食化痰等剂,以致重伤胃气,必致不起也。 
一、虚在上焦,微寒呕恶者,惟姜汤为最佳,或橘皮汤亦可。若气虚为寒所侵,而恶心 
呕食者,宜黄芽丸,或橘皮干姜汤之类主之。若寒痰胜者,宜小半夏汤,或大半夏汤之类主 
之。 
一、虚在中焦,而食入反出者,宜五君子煎、理中汤、温胃饮、圣术煎之类主之。若胃 
虚甚者,宜四味回阳饮,或黄芽丸主之。若兼寒痰者,宜六君子汤,或理中化痰丸之类主之 
。或水泛为痰者,宜金水六君煎主之。若胃不甚寒,而微虚兼滞者,宜五味异功散主之。 
一、虚在下焦,而朝食暮吐,或食入久而反出者,其责在阴,非补命门以扶脾土之母, 
则火无以化,土无以生,亦犹釜底无薪,不能腐熟水谷,终无济也。宜六味回阳饮,或人参 
附子理阴煎,或右归饮之类主之。此屡用之妙法,不可忽也。 
一、反胃初起,而气体强壮者,乃可先从清理,如二陈汤、橘皮半夏汤之类,皆可清痰 
顺气。平胃散、不换金正气散、五苓散之类,皆可去湿去滞。半夏干姜散、仲景吴茱萸汤、 
橘皮汤之类,皆可去寒。然此惟真有邪滞,乃可用之,若病稍久而胃气涉虚者,则非所宜。 
一、反胃证,多有大便闭结者,此其上出,固因下之不通也,然下之不通,又何非上气 
之不化乎。盖脾胃气虚,然后治节不行,而无以生血,血涸于下,所以结闭不行,此真阴枯 
槁证也。必使血气渐充,脏腑渐润,方是救本之治,若徒为目前计,而推之逐之,则虽见暂 
通,而真阴愈竭矣。故治此之法,但见其阴虚兼寒者,宜以补阳为主,而大加当归、肉苁蓉 
、韭汁、姜汁之属;阴虚兼热者,宜以补阴为主,而加乳汁、童便、酥油、蜂蜜、豕膏、诸 
血之属。然此等证治,取效最难,万毋欲速,非加以旬月功夫,安心调理,不能愈也。其有 
粪如羊矢,或年高病此者,尤为难治。 
一、反胃由于酒湿伤脾者,宜葛花解酲汤主之。若湿多成热,而见胃火上冲者,宜黄芩 
汤,或半夏泻心汤之类主之。 

卷之二十一明集·杂证谟反胃
述古(共三条)
属性:仲景曰∶病患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令阳微 
,膈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 
暮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今脉反弦,故名曰虚。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 
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食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 
。 
《巢氏病源》曰∶营卫俱虚,气血不足,停水积饮在胃脘则脏冷,脏冷则脾不磨,脾不 
磨则宿食不化,其气逆而成反胃也。则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心下牢大如杯,往来寒热。甚 
者食已即吐,其脉紧而弦,紧则为寒,弦则为虚,虚寒相搏,故食已则吐,名为反胃。 
戴原礼曰∶翻胃证,血虚者,脉必数而无力。气虚者,脉必缓而无力。气血俱虚者,则 
口中多出沫,但见沫大出者,必死。有热者脉数而有力,有痰者脉滑数,二者可治。血虚者 
,四物为主。气虚者,四君子为主。热以解毒为主,痰以二陈为主。 

卷之二十一明集·杂证谟反胃
简易方
属性:一方 用甘蔗汁二分,姜汁一分,和匀,每服半碗或一碗,日三服,则止。 
一方 用人参,见呕吐门。 

卷之二十一明集·杂证谟反胃
灸法
属性:上脘、中脘、下脘(各二七壮)、天枢(三七壮)。 

卷之二十一明集·杂证谟反胃
反胃论列方
属性:理中汤(热一) 温胃饮(新热五) 橘皮干姜汤(热五五) 圣术煎(新热二五) 黄芽丸( 
新热二一) 五君子煎(新热六) 四味回阳饮(新热一) 六君子汤(补五) 四君子汤(补一) 
六味回阳饮(新热二) 右归饮(新补三) 五味异功散(补四) 人参附子理阴煎(新热三) 
橘皮汤(热五六) 小半夏汤(和八) 金水六君煎(新和一) 二陈汤(和一) 大半夏汤(和十 
)理中化痰丸(热九) 五苓散(和一八二) 平胃散(和十七) 橘皮半夏汤(和十三) 豕膏( 
新因二九) 黄芩汤(和一九八) 半夏泻心汤(寒二八) 葛花解酲汤(和一二四) 半夏干姜 
散(热五三) 吴茱萸汤(热一三七) 不换金正气散(和二一) 

卷之二十一明集·杂证谟反胃
论外备用方
属性:独参汤(补三五) 二汁饮(和一二三) 丁香半夏丸(和一九二 胃寒) 大七香丸(和一 
三一 寒气) 丁附散(热六二 胃寒) 茯苓泽泻汤(热七四 反胃渴) 甘露汤(热七三 安 
胃) 胃爱散(热七十 虚寒) 丁香煮散(热六一 胃寒) 

卷之二十一明集·杂证谟噎膈
经义
属性:《阴阳别论》曰∶一阳发病,其传为隔。三阳结,谓之隔。 
《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脾脉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 
《大奇论》曰∶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隔,偏枯。 
《通评虚实论》曰∶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 
《风论》曰∶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膈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 胀 
,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 
《血气形志篇》曰∶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甘药。 
《本神篇》曰∶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 
《举痛论》曰∶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思则心 
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上膈篇》帝曰∶气为上膈者,食饮入而还出,余已知之矣。虫为下膈,下膈者,食 
时乃出,余未得其意,愿卒闻之。岐伯曰∶喜怒不适,食饮不节,寒温不时,则寒汁 
流于肠中,流于肠中则虫寒,虫寒则积聚,守于下管,则肠胃充郭,卫气不营,邪气居之。 
人食则虫上食,虫上食则下管虚,下管虚则邪气胜之,积聚以留,留则痈成,痈成则下管约 
。其痈在管内者,即而痛深,其痈在外者,则痈外而痛浮,痈上皮热。帝曰∶刺之奈何?曰 
∶微按其痈,视气所行,先浅刺其傍,稍内益深,还而刺之,毋过三行,察其浮沉,以为浅 
深。已刺必熨,令热入中,日使热内,邪气益衰,大痈乃溃,伍以参禁,以除其内,恬 
无为,乃能行气,后以咸苦,化谷乃下矣。 

卷之二十一明集·杂证谟噎膈
论证(共四条)
属性:噎膈一证,必以忧愁思虑,积劳积郁,或酒色过度,损伤而成。盖忧思过度则气结,气 
结则施化不行,酒色过度则伤阴,阴伤则精血枯涸,气不行则噎膈病于上,精血枯涸则燥结 
病于下。且凡人之脏气,胃司受纳,脾主运化,而肾为水火之宅,化生之本,今既食饮停膈 
不行,或大便燥结不通,岂非运化失职,血脉不通之为病乎?而营运血脉之权,其在上者,非 
脾而何?其在下者,非肾而何?矧少年少见此证,而惟中衰耗伤者多有之,此其为虚为实,概 
可知矣。故凡治此者,欲舍根本而言快捷方式,又安望其有成功也。 
一、噎膈反胃二证,丹溪谓其名虽不同,病出一体,若乎似矣,然而实有不同也。盖反 
胃者,食犹能入,入而反出,故曰反胃;噎膈者,隔塞不通,食不能下,故曰噎膈。食入反 
出者,以阳虚不能化也,可补可温,其治犹易;食不得下者,以气结不能行也,或开或助, 
治有两难,此其轻重之有不同也。且凡病反胃者多能食,病噎膈者不能食,故噎膈之病,病 
于胸臆上焦,而反胃之病,则病于中下二焦,此其见证之有不同也。所以反胃之治,多宜益 
火之源以助化功;噎膈之治,多宜调养心脾以舒结气,此其证候既有不同,故延医亦当分类 
也。 
一、噎膈证,多有便结不通者。《内经》曰∶三阳结,谓之膈。张子和曰∶三阳者,大 
肠小肠膀胱也;结谓热结也。小肠热结则血脉燥,大肠热结则不圊,膀胱热结则津液涸,三 
阳既结,则前后闭涩,下既不通,必反上行,所以噎食不下,纵下而复出,此阳火不下,推 
而上行也。愚按此说则大不为然。夫结之为义,《内经》原非言热,如本篇曰∶阴阳结邪, 
多阴少阳,曰石水;又《举痛论》曰∶思则气结。是岂以结为热耶?且热则流通,寒则凝结 
,此自阴阳之至理,故凡霜凝冰结,惟寒冽有之,而热则无也,此天道之显然可见者,人身 
阴阳之理,无非是耳,惟人不能知,所以多误也。矧《内经》之言三阳结者,乃止言小肠膀 
胱,全与大肠无涉。盖三阳者,太阳也,手太阳小肠也,足太阳膀胱也。小肠属火,膀胱属 
水,火不化则阳气不行,而传导失职;水不化则阴气不行,而清浊不分,此皆致结之由也。 
子和不察,而遂以三阳之结尽言为热,以致后世悉传为火,岂理也哉! 
然人之病结者,本非一端,盖气能结,血亦能结,阳能结,阴亦能结,余非曰结必皆寒 
,而全无热也,但阴结阳结证自不同,有不可不辨耳。夫阳结者,热结也,因火盛烁阴,所 
以干结,此惟表邪传里,及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