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古代前期文化教育史 >

第15章

世界古代前期文化教育史-第15章

小说: 世界古代前期文化教育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这种神学教育从幼年开始,到成年结束,才能取得僧侣资格。因此, 

这种学习机械性、神秘性、烦琐性是可想而知的。唯有婆罗门有条件接 

受这种教育。公元前两千纪的《法典》指出:“学习和理解《吠陀》, 

从事虔敬的忏悔,探索有关法律和哲学的神圣知识,尊敬自然的父亲(即 

生父)和精神的父亲(即僧侣),乃是首要的职责,尽到这些职责,便 

可获致无限的幸福。”显然,古代印度人在吠陀时期十分重视家教,家 

教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宗教训练,培养婆罗门的继承人。在举行祭祀时, 

婆罗门(僧侣)背诵圣经是至关重要的事体,不仅要熟练地一字无误地 

诵读《吠陀》中的冗长诗句,而且还要有腔有调,合于节拍,做到悦耳 

动听。至于刹帝利种姓的子弟们,不得不减少吠陀经典的学习,主要学 

些与军事、政治有关的知识;吠舍种姓的子弟学习吠陀经更少,而把更 

多的精力用于学习实际知识。 



     (2)婆罗门学校的产生 

     古代印度学校产生于“奥义书时期”。由于长期诵习《吠陀》经, 

过于束缚人们的头脑,慢慢地出现钻研经义的苗头。大约在公元前8世 

纪以后,许多科学知识也发展起来:由建筑神坛、寺庙探得了几何学、 

代数学知识;为选择祭期掌握了天文学和占星术;为正确诵读和解释吠 

陀经产生了文法学、发音学、音韵学;以后又有了逻辑学和哲学。由于 

这些科学知识的发展,也具备了从理论上阐述经义的条件。这样就出现 

了论证经义的书——《奥义书》。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的古 

代印度历史,是人们从理论上钻研 《吠陀》经典的时期,是古代印度科 

学文化发展时期,被史学家称为“奥义书时期”。 

     相当长一个时期,是古代印度人,特别是婆罗门等种姓家族记诵《吠 

陀》经的时代;在那个时代,家长还可以在家中向后代传授《吠陀》经; 

后来发展到需要解释经义的历史阶段,这种阐述经义的任务就不是一般 

家长所能胜任的了。此外,这个时期祭祀的地位也日益提高,祭祀不再 

只是求神拜佛、保命救灾,而是越来越强调如何正确进行祭祀,诸如祭 

具、祭坛、祭词、祈祷、歌咏等等,都有严格的要求,仪式也很复杂, 

再不是一般婆罗门教士所能承担的。这样,传统的家庭教育再也不能满 


… Page 64…

足人们的需要,至少不能满足婆罗门举行宗教仪式活动的需要。总之, 

各门科学知识的发展、宗教祭祀的需要,导致了学校的出现。 

     ①吠陀学校 

     最初,在印度各地出现的是吠陀学校,亦称僧侣训练学校。这种学 

校起初仅仅招收婆罗门子弟入学,其宗旨在于保持种姓的继续,训练未 

来的婆罗门僧侣。到公元前500年左右,刹帝利和吠舍的子弟也可以入 

学,但教师只能由婆罗门教士担任。 

     ②古儒学校 

     由于客观形势的需要,在古代印度出现了一些对经义粗有研究、专 

门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的人。印度古籍称他们为“古儒”。这种人兼具 

笃信梵天而又能阐述经典的双重品质和能力。起初,他们周游各地,教 

育引导青少年,被视为神圣的经义传播者,很受社会尊重。后来,他们 

在家设教,许多不愿或不能亲自教其子女者便送子求学。这种由古儒私 

立的学校叫古儒学校,又叫阿什拉姆。在“奥义书”初期,学校尚少, 

所收学生也不多;到“奥义书”末期,学校越来越多;到公元2世纪时, 

已开始制度化。古儒学校是古代印度最为重要的教育中心。 

     阿什拉姆教育带有浓郁的家庭教育气氛。一般来说,婆罗门子弟 7 

岁为入学年龄,贵族子弟8岁为入学年龄,商人、农民及手工业者子弟 

11岁为入学年龄。在进行知识教育之前,主要进行宗教教育和道德品质 

教育。学生来自四面八方,须向婆罗门教士申请,经过隆重的仪式,并 

通过古儒的考验,经古儒许可,方能入学;许可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的 

品德。他们认为,只有品德优良者才能学习《吠陀》经。通过上述程序 

被允许入学者,迁入古儒家中,开始有节制、有规律的学习生活。在学 

期间,师生同饮食、共生活,成为古儒家的成员,关系犹如父子,学习 

年限不一,一般为12年。 

     古儒特别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意志锻炼,主要方法是通过师生 

接触,进行言传身教。学校的法规戒律相当严格。学习期间,学生要定 

时沐浴,虔诚祈祷,衣着朴素,削发独身,在地板上睡觉,进行艰苦生 

活的磨炼。古儒对学生的卫生、宗教、举止、言行都有严格的要求,禁 

止学生食蜜、食肉、饮酒、赌博、乘车、穿鞋、白天睡觉、贪财、发怒、 

恋爱、玩弄乐器、跳舞、诽谤、恐吓、吐痰、狂笑、打哈欠、伤害动物, 

不准凝视和接触妇女等等。还要求在学习期间养成吃苦耐劳习惯,注意 

锻炼身体。祈祷、打坐、克己、修行被视为进德的途径,学生必须严格 

遵守师生之礼,唯师命是从;还须到各地行乞,将乞讨所得敬奉老师, 

学生还须终身敬师,因为师严而道尊。在古儒面前,学生不准交叉双腿, 

不准依靠墙壁和伸足;讲话要婉转,讲真话,不许有怕苦言论。师礼不 

周意味着学艺不成,将被开除。学生完成学业时,须先接受洗礼,再离 

开学校。 

     乡村儿童,一般在5—12岁时开始学习,学习内容为数字表、币制、 

度量及简单记录。教学无固定场所,有时在树下,有时在茅屋附近。学 

生练习写字,最初是用手指在沙地上写,后以芦苇为笔,写在棕叶上。 

     古代印度对为师者要求极严,其品德行为都须符合圣典的要求,在 

担任教师之前,必须接受考验。教师须精通所教授的学业和善于引导学 

生服从规则。教师应该态度温和而心地纯良,使学生乐于接近。法律还 


… Page 65…

规定教师应有学养、忠贞、和善、言语清断、以身作则、信仰坚定,并 

且安于行乞而乐于以知识启迪后生。古代印度把教师视为崇高的职务, 

担任古儒是极荣誉的事。古儒全是婆罗门种姓的人,只有古儒才能担任 

师职。一般俗人只能传授实用知识,并且需要经受婆罗门的检查。按照 

规定,古儒教书是不收取费用的,因为传授圣书是神职,是为神效劳, 

为神效劳是不能索取报偿的。实际上,学生家长经常给古儒以丰厚的赠 

礼,还常赠以田地,由学生代耕。所以,古儒的经济生活是比较优裕的。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不同之点是在学校里要学习多种学科 

和钻研《吠陀》经义,其教学内容要比家庭教育丰富和高深。婆罗门学 

校既学人文科目,又学自然科目。课程设置除了吠陀经以外,还有历史、 

文法、祭礼规则、数学、预兆学、时间学、因明学、伦理学、字源学、 

发音学、礼仪学、诗学、灵魂学、武器学、天文学、美术等等,而以语 

音学、韵律学、文法学、字源学、天文学和祭礼为主,称为“六科”, 

并明文规定“六科”是学习吠陀经典的基本训练。就是说,要学好《吠 

陀》经,必须首先学好“六科”。 

     ③“陀儿” 

     除古儒学校外,婆罗门教还在各处设置“陀儿”。这是一种简陋的 

学舍,一般约有25名学生,免费,并供应食宿。“陀儿”散布在各农村 

集镇,受婆罗门控制较松,但仍需学习《吠陀》。有时几个“陀儿”联 

合起来,形成较大的学术教育中心。 

     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是教师口头传授《吠陀》的语句,不加说明解释, 

学生只是机械背诵。最初,没有书写,全凭口耳传诵;后来普遍有了书 

写,但仍以口耳传习为主要方法;再后,是在学习“六科”的基础上去 

领会 《吠陀》。这时的学习虽然仍以神学为核心,却涉及了广泛的知识 

领域,教学方法也有些改进,比过去一贯注重死记硬背的家庭教育的传 

统方法有了进步。教师有时也鼓励学生发问,但不准怀疑 《吠陀》的意 

义,所以不能开启智慧。 

     总之,由于严格的种姓等级制度、死记硬背的口头教学以及艰深晦 

涩的吠陀经义,加上老师的绝对权威,这种教育只能培养唯命是从、头 

脑僵化、缺乏活力的书呆子。 

     体罚是常用的手段,但比古代埃及和巴比伦要轻微得多。教典和法 

律都允许老师以竹棍和绳索打罚学生。不过,教师们逐渐意识到体罚效 

果不佳。公元2世纪的教育法典规定:“良好的教学必须不给儿童带来 

任何不愉快的感觉,而尊重品德的教师必须使用甜美而仁慈的语言。” 

但又说:“假如儿童犯了过失,教师可以用严峻的语言申斥他。”并且 

可以威胁道:“如果再犯,便该挨拳打;而且假如在严冬犯了过失,教 

师就将把他插在冷水之中。”又规定,对不听告诫者,教师可用细绳或 

竹片打学生的背部,但不能打头部,否则,即犯罪如窃贼。另外,关于 

学生对教师的侍奉、照顾,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义务,都有明确的规定。 



     (3)婆罗门教的高等教育 

     印度的高等教育也产生于“奥义书时期”,到公元5世纪末的笈多 

王朝时期才发达起来。 

     上边提到,在“奥义书时期”,曾有数个散布各地的“陀儿”联合 


… Page 66…

起来,形成较大的学术教育中心。后来,这些学术教育中心逐渐发展成 

为高等学校,较有影响的有:托克席拉、班拿尔斯、那地亚、萨罗蒂等。 

它们不仅在当时,而且在以后几个世纪中都是较大的学术中心。在那里, 

集中了大批婆罗门神职人员和学者,有的设坛讲学、招收门徒、研习学 

问;有的著书立说、阐明经义、解释神学;更有些学者相互诘难、共同 

讨论、共同研究。当然,这些都是在浓厚的宗教神学气氛中进行的,但 

无形中为古代印度高等学校的建立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奠定 

了基础。 

     一般说来,古代印度的学府有两种:“一种叫巴瑞萨,一种叫隐士 

林。前者是学者集会之所,最初,学者们常由3名造诣较深的婆罗门学 

者组织讨论会,共同讨论有关神学和哲学问题。一些已有基础、又有深 

造意愿的青年长途跋涉前来倾听和学习。除了学习《吠陀》和神学以外, 

还学习法律学、哲学、天文学等。在此基础上慢慢形成一些水平高深的 

学习讨论中心。史册记载,在讨论会发展起来之后,通常须有21名学者 

才能组织讨论会。隐士林则是年老婆罗门学者的教学之地。那时没有印 

刷术,所讲内容完全由教师口述,学生笔录,久而久之,便产生不同看 

法,学者的解释也彼此各异。于是,这些中心就利用集体讨论,谋求解 

决疑难问题。一些古儒多就讨论中心参加辩论,国王有时也来参加,王 

子更是被鼓励加入其中。这类高等学府是私人组织的,不是政府设置的, 

主要依靠私人捐赠的产业维持用度。这种学术讨论会规模日大,办法日 

精,无形中成了高等学校的雏形。例如,在瓦连那西、努米什轮阿、坎 

吉维拉姆等地,都有过这种大规模的享有盛名的高等学府。 

     在这些高等学府中,规模最大、最负名望的是印度东部的婆罗门寺 

院和萨马那寺院。前者有种姓限制,后者则广开门路,不问贫富贵贱, 

只要从事禁欲生活者,均可被接纳。这些寺院的学术争议虽然热烈,但 

都是论述解脱之道,有利于加强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所以得到当政者 

的鼓励和支持,以致给他们建了很多房舍。这些房舍有些建在森林中, 

有些建在政治及宗教中心。它们是寄宿学校,免收学费、伙食费、宿费 

和服装费。后来,所学学科和内容越来越多,又设有森林学校、语法学 

校、法律学校、天文学校、逻辑学校、哲学学校,等等。 

     文化中心再进一步发展,就出现了大学。塔克撒西大学从公元前600 

年起历数百年之久,最为显赫。它曾吸引全印度许许多多有志于学的青 

年,有些王子也就学其中,大名鼎鼎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也曾在此校 

学习印度哲学。另外,设在本那拉斯的巴璃萨大学也很有声誉,完全可 

以与塔克撒西拉大学相媲美。同时,古代印度许多帝王宫廷就是学术活 

动中心,如凯西国国王埃加塔撒图、威地哈国国王加那卡和阿什味波提 

克的凯克雅王的王宫,或罗致当时负有盛名的学者,或吸引远方国家的 

学者,先后在宫廷养士论学,教育王子王孙,使王宫成为重要的文化教 

育园地。 



                               3。佛教教育 



     (1)寺院教育 

     寺院是佛教教育的最重要场所。婆罗门教也曾将其寺院既作为宗教 


… Page 67…

活动场所也作为文化教育园地。但婆罗门教不重视个人修行,寺院较少, 

规模不大。佛教认为,芸芸众生在灵魂上是平等的,他们都可以通过修 

行求得解脱,遂主张凡愿意为僧者都可到寺院修行,不愿意离家而想尊 

奉佛教者也可以在家修行。于是,广设寺院,进行施教。 

     佛教徒起初往往飘泊在偏远的地方,常在山洞、林间、墓地、草丛 

中随地安身。后来才有一些富商为他们准备一些栖身之处,或住在独居 

修行的僧徒茅舍中;再后来,他们逐渐把这些简陋的处所发展为寺庙。 

婆罗门教的传统是在家中教育子女,而佛教则要求“出家”修行。“出 

家”僧侣必须抛弃财产,割断家庭关系,视僧师为亲父。这样,他们常 

在人烟稠密地区建起拥有数千僧侣的寺院,以后还建有不少数千人以至 

万人以上的宏伟寺院。据典籍所载,有的寺院僧众达一两万人之多。这 

些寺院一般都距城镇远近适中,便于僧徒参加活动;并且设备齐全,环 

境优雅,是修行和学习的好去处。在这里,由成年僧侣监督僧徒学习和 

修行,它实际上就是佛教学校。 

     佛教教育与佛教组织相适应,儿童满8岁到12岁以前,须到寺院举 

行拜师礼,表示愿意“出家修行”,愿意在清规戒律的束缚下过禁欲生 

活。这些出家者入寺院就象学生入学一样,须经过严密考察。他们必须 

没有严重疾病或残疾,必须未曾犯罪和没有道德缺陷,不是奴隶和债务 

人,心理状态要适于过与世隔绝的生活。因此,他们参加入寺典礼后须 

由僧侣观察数日,不符合条件者不予收留。他们在学习12年期满后,要 

参加第二次典礼。这次典礼仪式极为隆重,僧徒须经学养丰富和信仰虔 

诚的10名僧人的重重考验,才能成为正式僧侣,习称比丘,就是僧人。 

多数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