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国际会计准则+中文版+ >

第54章

国际会计准则+中文版+-第54章

小说: 国际会计准则+中文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股份总数只是由于计算时无补偿发行股数(25;000)的增加而增加的,因此,收益没有
增加(参见第 
35段(2)。 
36.这种计算选择权和其他股份购买协议影响的方法,会与在某些国家采用的库藏股法
产生同样的结果。这并不意味着,企业进行了一项购买其自身股份的交易,这种交易在某些
情况下可能是不可行的,或者在某些管辖权内是不合法的。 
37.对于部分支付股份无权参与财务期间股利分配的情况,该部分支付股份应被视作购
股证或选择权的对等物。
具稀释性潜在普通股 


38.当且仅当潜在普通股转换成普通股会减少每股持续政党经营净利润时,潜在普通股
才能视为具有稀释性。 
39.一个企业应使用持续政党经营净利润作为“控制因素”,该“控制因素”被用于判定
潜在普通股具稀释性还是具反稀释性。持续政党经营净利润,是指在扣除优先股股利和分离
出与非持续经营有关的项目后的政党经营(参见《国际会计准则第 
8号当期净损益、重大错
误与会计政策变更》的定义)的净利润;因此,它分离出了非常项目以及会计政策变更和重
大错误的更正的影响。 
40.如果潜在普通股转换成普通股会增加持续政党经营每股收益或减少持续政党经营每

股亏损,则该潜在普通股是具反稀释性的。具反稀释性的潜在普通的影响在计算稀释每股收
益时不予考虑。 


41.在考虑潜在普通股是具稀释性还是具反稀释性时,潜在普通股每次或系列发行应单
独而不是汇总地予以考虑。考虑潜在普通股时沿用的顺序可能影响其是否具稀释性。因此,
为使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最大化,潜在普通股的每次或系列发行应按最具稀释性到最少具稀释
性的顺序予以考虑。 
42.潜在普通股应在其发行在外期间予以加权。报告期内被撤消或允许终止的潜在普通
股,只能根据其发行在外的期间比例包括在稀释每股收益计算中。报告期内已转换成普通股
的潜在普通股应包括在从当期期初至转换日的稀释每股收益计算中;从转换日起,形成的普
通股应包括在基本和稀释每股收益中。
重述 


43.如果发行在外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的数量由于一项资本化或红利发放或股份分割而
增加,或由于一项反向股份分割而减少,则各列报期间的基本和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应追溯
调整。如果这些变化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财务报表公布日前,则对这些变化以及列报的
以前各期财务报表的每股计算,应以新的股数为基础。此外,各列报期间的基本和稀释每股
收益应根据以下(1)和(2)调整:
(1)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 
8号当期净损益、重大错误与会计政策变更》的基准处理方
法处理的重大错误的影响和会计政策变更引起的调整(按基准处理方法处理);
(2)股权联合合并的影响。 
44.企业有能因所使用的假定的改变或潜在普通股转换成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而重述任何
报前期的稀释每股收益。 
45.当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普通股交易或潜在普通股交易(不是资本化发行和股份分
割)十分重要,以致于不予披露将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作出适当评价和决策的能力时(参见
《国际会计准则第 
10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企业被鼓励披露对普通股交易或潜在普通股
交易的描述。这种交易的释例包括:
(1)以取得现金方式发行股份;
(2)发行股份所收款项用于偿还债务或资产负债表日发行在外的优先股;
(3)赎回发行在外的普通股;

(4)将资产负债表日发行的在外的潜在普通股转换(或行使)成普通股;
(4)将资产负债表日发行的在外的潜在普通股转换(或行使)成普通股;
(6)符合导致发行或有发行的条件。
释例确定将具稀释性的证卷包括在加权平均股数计算中的顺序

收益—可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 
10;000;000
发行在外普通股 
2;000;000
年内一股普通股的平均公允价值 
75;000 
潜在普通股
选择权 
100,000行使价格为 
60 
可转换优先股 
800,000股,每股拥有累计股利 
8。
每一股优先股可转换成 
2股普通股。
利率 
5%的可转换债券名义金额 
100,000,000。每 
1,000债券
可转换成 
20股普股。没有影响确定利息
费用的溢价或折价摊销额。
税率 
40% 
潜在普通股转换时可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收益的增加额
收益的增加普通股股数的增加新增股每股收益
选择权
收益的增加 
0
无补偿发行的新增股份 


100,000×(75…60)/75 =20;000 0

可转换优先股
净利润的增加 
8×800000= 64;000
新增股份 
2×800000= 1;600;000 

4。00
利率 
5%的可转换债券
净利润的增加 
100;000;000×0。005×(1…0。4) =3;000;000 


新增股份 
100;000×20 =2;000;000 1。50

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

可分配净利润普通股份每股
如所设条件 
10;000;000 2;000;000 5。00
选择权 
20;000 


10;000;000 2;220;000 4。95

具稀释性

利率 
5%的 
3;000;000 2;000;000 
可转换债券 
13;000;000 4;020;000 3。23


具稀释性

可转换优先股 
6;400;000 1;600;000 
19;400;000 5;620;000 3。45


反稀释性

由于考虑可转换优先股时稀释每股收益会增加(从 
3。23增至 
3。45);因而可转换优先股是反
稀释性的;且在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不予考虑。这样,稀释每股收益是 
3。23。
本例没有说明可转换金融工具在负债和权益之间如何划分,或相关利息和股利在费用和
权益之间如何划分(如《国际会计准则第 
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所要求的)。 


46.每股收益金额不能因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这类事项而调整,因为这烃交易不影响
用于产生当期净损益的资本金额。
列报 


47.企业应在收益表中按照每类拥有参与当期净利润分配的不同权利的普通股,列报基
本和稀释每股收益。企业应以同等突出的方式列示各列报期间的基本和稀释每股收益。 
48.本准则要求企业列报基本和稀释每股收益,即使所披露的金额是负值(每股损失)
也是如此。

披露 


49.企业应披露下列内容:
(1)在计算基本和稀释每股收益时作为分子的金额,以及将这些金额调整为当期损益的
过程;
(2)在计算基本和稀释每股收益时作为分母的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以及在这些分母之
间进行调整的过程。 
50.产生在普通股的金融工具和其他合约可能含有影响基本和稀释每股收益计算的条款
和条件。这些条款和条件可能决定潜在普通股是否具稀释性;如果具稀释性,它们还可能决
定对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的影响,以及对可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后续调整的
影响。无论《国际会计准则第 
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是否要求披露这些条款和条件,
本准则鼓励作这种披露。 
51.如果企业除披露基本和稀释每股收益之外,还用净利润报告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当期
可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净损益披露每股金额,则这些金额应采用按本准则要求确定的普通股
的加权平均数计算。如果采用一个净利润的组成部分,而这个组成部分在收益表上不是以一
个单列的项目报告,则应提供所采用的组成部分和在收益表上报告的单列项目之间的调整。
基本和稀释每股收益金额应以同等突出的方式披露。 
52.企业可能希望披露比本准则要求更多的信息。这种信息可能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业
的业绩,并可能采用净利润的不同组成部分的每股金额的形式。本准则鼓励作这些披露。但
是,当披露这些金额时,分母应按本准则的要求计算,以确保所披露的每股金额的可比性。
生效日期 


53.本准则对报告期从 
1998年 
1月 
1日或以后开始的财务报表有效。鼓励较早地运用。 
IAS 34: Interim Financial Reporting 

IAS 34 was approved by the IASC Board in February 1998 and became effective for financial 
statements covering periods beginning on or after 1 January 1999。 

In April 2000; Appendix C was amended by IAS 40: Investment Property。 The amended text 


became effective for annual financial statements covering periods beginning on or after 1 January 
2001。 

became effective for annual financial statements covering periods beginning on or after 1 January 
2001。 

contains both presentation and a measurement guidance; 

defines the minimum content of an interim financial report; and 

sets out the accounting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 principles to be followed in any interim 
financial statements。 

IAS 34 does not specify which enterprises must publish interim financial reports; how 
frequently; or how soon after the end of an interim period。 Those are deemed matters that are best 
left to be decided by law or regulation。 IAS 34 applies if an enterprise is required or elects to 
publish an interim financial report in accordance with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IAS 
34; IASC expresses encouragement that public enterprises ought to provide; at least; half…yearly 
reports within 60 days after mid…year。 

IAS 34 defines the minimum content of an interim financial report as a condensed balance 
sheet; condensed ine statement; condensed cash flow statement; condensed statement showing 
changes in equity; and selected explanatory notes。 An enterprise might choose to go beyond that and 
present full financial statements or something in between full and condensed。 If condensed financial 
statements are provided; they must contain; at a minimum; the same headings and subtotals as were 
in the enterpriseVs latest annual financial statements; plus only selected notes。 

Interim financial statements; plete or condensed; must cover the following periods: 

a balance sheet at the end of the current interim period; and parative as of the end of the 
most recent full financial year; 

ine statements for the current interim period and cumulatively for the current financial year 
to date; with parative statements for the parable interim periods of the immediately 
preceding financial year; 

a statement of changes in equity cumulatively for the current financial year to date and 
parative for the same year…to…date period of the prior year; and 

a cash flow statement cumulatively for the current financial year to date and parative for 


the same year…to…date period of the prior financial year。 

the same year…to…date period of the prior financial year。 

Because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an investor is much better able to use interim information to 
make forecasts if recurring and nonrecurring cash flow and earnings data are segregated; IAS 34 
requires special disclosures about unusual events and transactions。 

Enterprises are required to apply the same accounting policies in their interim financial reports 
as in their latest annual financial statements。 The frequency of an enterpriseVs reporting …annual; 
half…yearly; or quarterly …does not affect the measurement of its annual results。 To achieve that 
objective; measurements for interim reporting purposes are made on a year…to…date basis。 

An appendix to IAS 34 contains guidance for applying the basic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 
principles at interim dates to such items as employer payroll taxes; periodic maintenance costs; 
provisions; year…end bonuses; contingent lease payments; intangible assets; pensions; pensated 
absences; ine taxes; depreciation; inventories; foreign currency translation; and impairments。

国际会计准则第 
34号

中期财务报告

目标

本准则的目标是规定中期财务报告最基本内容,并规定中期完整或简明的财务报表中应
采用的确认和计量原则。及时和可靠的中期财务报告可以帮助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人士了
解企业获利和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及其财务状况和流动性。

范围


1.1.
(1)至少提供截至其财务年度前半年末的中期财务报告;
(2)在中期期末以后 
60天内提供其中期报告。
2.每类财务报告,无论是年度报告还是中期报告,在评价其是否符合国际会计准则时
具有独立性。在一个特定的财务年度,可能出现企业没有提供中期财务报告,或提供的财务
报告不符合本准则要求等情况,这并不防碍企业的年度财务报表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 
3.如果一个企业的中期财务报告被描述成是符合国际会计准则,则其应符合本准则的所
有要求。在这点上,第 
19段要求作某些披露。
定义 


4.本准则所使用的下列术语,其含义为:
中期,指短于个完整的财务年度的财务报告期间。
中期财务报告,指包括涵盖个中期的套完整的财务报表(“财务报表 
”词见《国际会
计准则第 
1号财务报表列报》的规定)或套简明的财务报表的财务报告。

中期财务报告的内容 


5.《国际会计准则第 
1号》将“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 
”界定为包括如下组成部分:
(1)资产负债表;
(2)收益表;
(3)反映①权益变动;或②与业主的资本交易和给业主的分派所引起的权益变动以外的权
益变动的报表;
(4)现金流量表;
(5)会计政策和说明性附注。 
6.考虑及时和成本效益原则,也为避免重复以前已报告过的信息,企业可能被要求或可

能自行选择在中期提供较其年度财务报表少的信息。本准则将中期财务报告的最基本内容界
定为包括简明的财务报表和选择的说明性附注,中期报告旨在提供比最近那套完整的年度财
务报表更新的信息。相应地,中期财务报告注重新的活动、事项和情况,不重复以前已报告
过的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