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基础教程-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质量。其中;“ 稳定”指服务质量可靠不变;“ 相关”即针对性强、适
合顾客需求;“ 有效”指效果敏感;“ 移情”指对顾客采取换位思维
方式; 将心比心、体贴入微; 而“ 有形证据”则是指供方服务环境美
观舒适、必要设备条件齐全、人员形象美好、仪表端庄等可造成服
务对象良好感觉的外部因素。
四、整体服务质量的特点
1。 卫生服务机构为感情密集型机构。由于其顾客病患心理
的特殊性; 卫生服务机构中的患者比其他服务行业顾客的情感需
求更加强烈。这就要求做好卫生服务机构文化的建设工作; 要求
全体员工理解顾客的需要和期望; 关心顾客; 为他们提供充满爱心
的优质服务。
2。 卫生服务机构是在开放式服务操作体系中为顾客服务的;
服务环境对顾客感觉中的服务质量影响很大。
3。 顾客须参与服务过程; 才能接受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不
仅是服务机构的责任; 也是顾客的责任。在服务过程中; 顾客必须
提供必要的信息; 配合服务人员; 遵守各项制度; 才能获得优质的
服务。
4。 服务与消费过程同时发生。
5。 信息沟通是服务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6。 供需双方的关系是感觉中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7。 服务质量受可控/不可控因素影响; 必须采取措施; 控制不
可控因素对服务质量的影响; 采取补救性等措施; 解决顾客面临的
问题; 争得顾客的谅解。
五、整体服务质量管理的对策
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者应采取有关的策略; 来提高整体服
140
务质量; 主要包括: ① 应该根据顾客的需要; 确定服务质量标
准。② 了解顾客期望; 改善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调查是一
种全方位的调查; 它应涵盖顾客对社区卫生服务方方面面的印
象; 以便取得真实的结果。根据满意度调查结果; 社区卫生服
务管理者应及时与员工讨论; 取得改进工作的共识; 并尽快付
诸实施; 从而提供使需方满意的优质服务。③ 改善医患关系。
④ 改善服务环境。⑤ 加强信息交流。⑥ 加强内部管理。
⑦ 加强过程管理等。
第五节 社区卫生服务的资源管理
一、人力资源管理
1。 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组建 进行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的组建
时; 在人员配备上应该考虑: ① 医务人员的知识互补; ② 医护比
例适当; ③ 年龄性别互补。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医护人员组成
的团队; 便于对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服务人群开展社区卫生服
务。
2。 培训提供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加强医务人员的在职培训和在岗培训对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有重
要意义。培训的形式有多种; 短训班、长训班、函授学习等所有适
合于成人教育的培训形式; 都可以应用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培训之
中。
3。 规章制度制定及考核 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考核评价
标准; 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策略。因此;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 建
立各种岗位职责、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和考核评价标准; 可以在一
定程度上激励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也便
于管理者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的考核和评价。
141
二、信息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的信息资源是十分丰富的; 对它的有效管理和
利用具有很重要的价值。信息管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重要内
容之一。社区卫生服务的结局和居民身体状况都是由所收集来的
资料所反映的; 因此每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应重视信息管理工
作。
三、药品管理
1。 进药原则 品种与数量不能太多; 中西成药品种约为
150 ~200 种即可; 药品配备要强调针对性; 应建立在对本社区病
种调查的基础上; 应充分考虑有效、易得和价廉的特点; 以适应社
区大多数民众的需求; 药品种类的选择应该点、面结合; 尽量避免
重复或雷同; 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保证药品质量的安全可靠。
2。 管理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中药品管理要严格执行药品管
理规章制度; 包括进药的渠道; 药品的品种、质量、价格、消耗登记、
失效期登记、特殊药品登记等; 并且为使药品管理有序化; 应当日
结月清; 每月盘库; 填写药品盘库清单。
四、财务财产管理
财务财产管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要严格
执行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特别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 经常是一人独
立操作; 更应严格执行核对。在无第三者在场的情况下; 应当让患
者本人在发票单上签字。社区卫生服务站不应当留有现金过夜。
收费标准要严格执行当地物价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
社区卫生服务的财产分固定物品和消耗物品。对固定物品要
有专人管理; 负责登记、注册; 损坏报损要有详细登记; 消耗物品要
有详细使用记录。为使社区卫生服务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应当最
大限度地降低消耗物品的损耗。
142
五、环境布局及设备购置
1。 原则 布局与卫生条件符合医疗保健服务的规范要求; 能
使人产生舒适感和亲切感; 保证患者的安全和隐私权。
2。 空间布局 一进门即面临接诊台; 该处应具备接待患者、
挂号、电话咨询等功能; 并紧邻候诊室。如有条件; 对候诊空间和
座椅应有足够的安排; 使患者等候时可以获得安全与放松的心情;
并利用候诊时间获得相关的健康教育和交流。对于诊室应给予优
先考虑; 尽量保证医生和患者能够一对一地交谈; 缩短医患座位的
距离; 并将角度调整至90°以便于医患交流; 室内诊查床和其他检
查设备的摆放要有利于医生的操作。治疗室的消毒区、治疗区和
污染区要严格分开; 对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消毒隔离标准; 不
得与居民生活垃圾混同。
3。 形象塑造 门前机构名称标牌应醒目、新颖; 利用文字和
象征性的图像; 充分展示社区卫生服务以人与健康为中心的观念
和吸引居民参与维护健康的意识; 室内环境应尽量家庭化与美化;
如适当布置鲜花、壁饰和窗饰; 并结合服务人群特点添置必要的书
报文艺刊物、儿童卡通图片、玩具等; 有利于拉近医患距离。
4。 信息提供 在门前及室内树立宣传展板和广告牌; 充分宣
传自己的服务宗旨、服务内容、时间和工作人员情况; 使居民刚一
登门便能了解服务机构的基本情况; 对服务者迅速产生熟悉和安
全感; 在候诊室应悬挂服务规范及患者有关权利、义务的说明; 重
要的健康教育资料; 以及就医指导信息等; 同时安排健康教育音像
材料的播放。这些既有利于患者随时随地获取信息; 又可使某些
情绪异常者获得调节与放松; 从而动员服务对象最大限度地共同
参与社区的健康维护。
5。 设备购置( 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例)
医疗方面: 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压舌板、手电筒、皮尺、标
准身高体重计( 含婴儿秤) 、视力表、诊查床( 妇科检查床) 、X 线读
143
片箱、眼底镜、耳鼻喉镜、测听仪、心电图机、快速血糖仪、显微镜、
血细胞计数器、急救出诊包、氧气瓶、骨折固定板、适宜有效的理疗
设备、冰箱及药品柜等。
通讯及信息方面: 电话、计算机( 上网) 、打印机、病历柜( 包括
病历检索柜) 、图书资料柜等。
健康教育方面: 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健康教育录像带、录
音带、手册、健康教育处方、橱窗展版等。
第六节 社区卫生服务的评价
评价是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贯穿于计划实施的全过程。
评价是全面检测、控制、保证计划方案设计、实施成功并取得应有
效果的关键措施。
一、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 一) 评价的目的
1。 确定社区卫生服务计划的适宜性与合理性。
2。 确定社区卫生服务所开展活动的种类、数量; 确定所开展
的活动是否适宜目标人群; 以及所开展的活动是否按照计划进行
等。
3。 确定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存在的问
题是什么; 以及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意见是什么等。
4。 向社区和项目资助方提供评价报告; 报告社区卫生服务所
取得的结果、经验以及教训等。
( 二) 评价的意义
社区卫生服务评价的意义在于: ① 贯穿于整个项目评价; 可
以保证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取得成功; ② 使社区卫生服务项目
更具有科学性; ③ 可以改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
管理者利用评价手段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通过对项目的评
144
价; 及时得到相应的结果; 通过反馈机制; 及时修改项目活动和进
程; 使得项目取得最佳的结果。
二、评价的程序
一般来说; 项目评价的程序由以下六个步骤组成; 即: 提出关
注的问题、确定评价标准、设计评价和选择参加者、收集资料、分析
资料和报告结果等。
1。 提出所关注的问题 评价问题及其答案构成了评价项目
有效的基础。典型的评价问题包括: ① 项目达到预期目标了吗?
② 目标人群的特征是什么? ③ 该项目对什么人群最有效? ④ 如
何保证效果? ⑤ 项目的什么特性( 如活动、场地、管理策略) 最有
效? ⑥ 怎样将项目的目标和活动推广到其他的人群和其他的地
区? ⑦ 项目的成本效益怎样? ⑧ 社会的、政治的和财政的环境对
项目的影响如何?
2。 确定评价指标和标准 评价指标是测定变化的工具; 利用
它可以明确目标是否达到和达到的程度。指标确立的原则主要
有:
( 1 ) 客观性 是指所设计的指标能够客观地评价总体目标;
每一项指标都能够反映客体的本质;
( 2 ) 独立性 是指在建立的指标体系中; 同一层次的指标是
相互独立的; 不互相包含; 也不存在因果关系;
( 3 ) 可测量性 是指确立的指标尽可能量化; 如不能量化; 则
尽量有明确的观察结论; 为数量化分析奠定基础;
( 4 ) 可比性 是指所确立的指标; 应与所评价的客体具有质
的一致性;
( 5 ) 简易可行性 是指所确立的指标便于实施; 容易测量和
取得结论;
( 6 ) 时间性 即指标要有时间的上限。
满足上述原则的指标; 我们称之为客观可证实性指标( 见本
145
章第三节) 。
确定评价项目效果的标准是对已经确定的评价指标进行数量
的规定; 即确定指标的分值与权重。例如; 反映儿童健康教育项目
的评价指标有“ 儿童不良卫生习惯的改善”、“ 儿童某种疾病的发
病率下降”、“ 肥胖儿童比例的减少”等。这几个指标在对评价该
项目成效的实际贡献上是不同的;“ 儿童不良卫生习惯的改善”这
一指标的价值远大于其他两个指标。因此; 必须分析项目评价指
标体系中每一个指标的情况; 并且给予不同的价值。
3。 设计评价方案和选择参加者 评价方案的设计有多种; 评
价者可以根据评价的目的、项目实施的环境以及评价的标准来加
以选择。常用的有随机化同期对照实验、非等同比较组设计、不设
对照组的前后测试以及简单时间系列设计等。无论评价者选择哪
种设计; 都应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① 拟进行多少种测量? ② 什
么时候进行测量? ③ 多少机构、人群或个人参加评价? ④ 选择
什么样的机构、人群和个人参加评价?
4。 选择资料收集与分析的方法 资料收集的方法参见本书
第四章第三节。
资料分析; 应根据不同的资料选择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针
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情况; 从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过程和产出三个
方面; 按照社区卫生服务的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社区卫生服务的特
点等; 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评价。在分析时应考虑:
( 1 ) 要评价问题的特点是什么?
( 2 ) 评价项目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 3 ) 所测量的变量的性质是什么?
( 4 ) 所收集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否令人满意?
( 5 ) 选择的调查样本量是否有代表性?
5。 撰写并提交评价报告 评价报告由项目特点的描述、解释
和对项目优点的评判三部分组成。评价报告应该描述评价的目
的、展示评价的方法( 包括设立标准的过程、研究设计、抽样方法、
146
资料收集和分析的方法等) 和评价结果; 对项目结果及其意义进
行讨论。评价报告的提交形式可以是口头报告、发表论文和出版
书籍等多种形式。
三、评价的类型
1。 环境评价 主要评价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的政策、制度等对
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的影响。
2。 形成性评价 检查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的干预措施或实施
方案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同时还对研究承担机构/组织的有关经验
和条件、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等进行评估。
3。 基线评价 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收集有关资料;
明确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之前; 有关指标的基准状况。
4。 预试验评价 在正式的卫生项目实施前; 选取一小范围进
行试点; 评价实施项目的效果、干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对象的满
意度、进度安排的适宜度等。
5。 财务评价 检查资金是否按计划分配、比较预算与实际费
用开支、投入产出比、资金是否满足了研究项目的需要、是否发挥
了作用等。
6。 过程评价 检查研究项目实施过程中; 各项活动是否按计
划开展。
7。 中期评价 当项目开展到一半时; 综合检查项目的设计适
宜性; 环境变化对项目的影响; 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与产出; 考
虑是否修改项目的计划、目标、投入等。
8。 终末性评价 项目结束时; 重点检查研究预期目标的达到
程度; 项目的可持续性以及推广应用的条件与范围。
四、评价内容
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的评价内容; 依据评价目的的不同而有所
不同。但总体上; 应包含以下内容:
147
1。 检查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的适宜程度( 关联程度) 。
2。 评价项目的足够程度。主要评价研究项目的制订工作; 检
查是否有明确目的并将其等级化; 采取的干预措施是否有效等。
3。 检查项目的进度。将各项项目活动的现状同原计划相比
较; 调查完成与未完成的原因; 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或障碍。
4。 检查项目的效率。效率是指实施研究项目所取得的成果
同投入的资源之间的对比关系; 评价能否以更经济的方法来达到
同样的结果。
5。 评价效果。衡量项目活动所达到的预定目标和指标的实
际程度。
6。 评价效应; 指项目对社会经济、医学教育发展等所产生的
影响; 以确定所评价的项目的长期影响和贡献。
( 梁万年)
148
参考文献
1 avid B。 Shires; et al。 Family Medicine; A guidebook for
Practitioners of the Art。 2nd ed。 McGraw…Hill Book pany;
U。 S。 A。 ; 1987
2 Philip D。 Sloane; et al。 Essentials of Family Medicine。 3 rd ed。
Williams & Wilkins; U。 S。 A。 ; 1998
3 梁万年主编。 全科医学概论。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4 顾湲主编。 全科医学概论( 卫生部全科医师培训规划教材)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5 顾湲主编。 全科/ 家庭医学概论。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6 吴春荣主编。 全科医学概论( 全科医学转型教育系列教材) 。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0
7 孙振球主编。 社区医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8 李立明主编。 流行病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9 耿贯一主编。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