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4-普济方-第4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收入新瓮贮之。施人
苦瓠丸 专治大水。头面遍身肿胀。又治卒肿。有忽脚肿渐至膝。足不可践地者苦瓠白
穣实。捻如大豆。以面裹煮一沸。空腹吞一枚。至午出水一升。三四日水自出不止。
瘥。三年内。慎口味。苦瓠虽好。须拣细理者研净。不尔有毒不可用。崔氏子作馄饨
七枚。若虚者。牛乳服之。如此隔日作服。渐加至三十七枚。以小便利为度。小便若太多。
即停止一二日。
x治通身肿。x
出子萝卜(不拘多少) 浮麦(不拘多少) 上二味。一处浸汤服。
x羌活散 专治水气肿。气急不能卧。x
羌活 萝卜子 上各等分。同炒香熟。去萝卜子不用。为末以盐酒调二钱。一日二服。
三日
x土狗方x(出直指方)x治遍身肿。外肾肿。x
生土狗 缩砂 上等分共研细。老酒调下。每服一钱匕。
x大豆散x(出圣济总录)x治水病。通身肿满。喘急。大小便涩。x
大黄豆(醋拌炒) 大黄(微煨去皮各一两) 上为散。每服二钱匕。临卧时。煎葱橘
皮汤
调下
x一字汤x(一名大戟汤出圣济总录)x治水肿。通身肿满。喘急。小便涩。x
甘遂 大戟(去皮各一两) 上锉。用慢火炒令黄色。捣筛为末。每服一钱匕。以水半
盏
煎三
x大戟散x(出圣济总录)x治通身肿满。喘急。小便涩。x
大戟(去皮细切微炒二两) 干姜(炮裂半两) 上为散。每服三钱匕。用生姜汤调下。
良
久。
x苦葶苈丸x(出卫生宝录)x治一切水病气。通身肿满。不可当者。x
人参(一两) 苦葶苈(四两于锅内铺纸炒黄色) 上为末。用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
服十
治水肿通身。x(出千金方)
苦瓠膜(二分) 葶苈(五分) 上合捣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丸。日三。
x又方x(出千金方)
葶苈 桃仁(各等分) 上皆熬合捣为丸。小豆大。每服五丸。服之利小便。一方用杏
仁。
x又方x(出千金方)
大枣肉(七枚) 苦瓠膜(如枣核大) 上熟捣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丸。如人行十五里。
又
服三
x又方x(出千金方)
用捣生葶苈子。酢和服。以小便数为度。
x又方x(出千金方)
用煎猪椒枝叶如饧。空腹服一钱匕。日三。
x治水气遍身浮肿方。x(出圣惠方)
上取葱根叶不限多少。细切晒干。杵罗为末。每用葱末二钱。席上尘半钱。相和作散。
每服
x治水气。坐卧不得。面目身体悉浮肿方。x(出圣惠方)
葱白(七斤和须分作两揭子) 上先以炭火烧一处净地令赤。即以葱揭子安在地上。令
病
人脱
冷
x蒴 酒x(出圣惠方)x治水气。通身黄肿。x
用蒴 根。捣汁一盏。以之置暖处一宿。旦起空心服之。瘥。
x葶苈丸x(出圣惠方)x治水肿气满。x
用葶苈子三两。蒸过捣如泥。和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加至七丸。得利为佳。
或
x白鸭方x(出肘后方)x治水气。胀满浮肿。小便涩少。x
用鸭。白者一只。去毛。及腹中一切去净。汤洗净。饭半升。以姜椒酿鸭腹中缝定。如
常法
x又方x(出肘后方)x治遍身肿。小便不利。x
用猪苓五两。捣筛为末。水一合。调服方寸匕。加至二匕。
x牵牛散x(出圣惠方)x治水气。遍身浮肿。气促。坐卧不得。x
用牵牛子二两。微炒捣细末。乌牛尿浸一宿。平旦入葱白一握。煎十余沸。去滓。空心
分为
三。
x治水气通身肿方。x(出千金方)
海藻(锉) 锦纹大黄(锉) 大戟(锉) 续随子(去壳各一两) 上件用好酒二盏。
净碗内
浸一
甘遂(炒黄一两) 白牵牛(一两生捣取汁) 桂府滑石(半两净) 肉豆蔻(一个) 青
皮
陈皮
明
冷茶
鱼肉
x木香通气丸 导滞宽膈。塌肿进食。x
牵牛(半斤半生半熟) 陈皮(四两去白) 破故纸(四两炒) 茴香(一两炒) 南
木香(一
两)
熟水
送下。
x白术丸 治通身肿满。及病气疾。x
羌活 白术(各半两) 木通 黄 桑白皮(各三两) 木香(二两) 黑牵牛(十
两半生
半炒)
x塌胀丸 治水病。浑身肿。喘急。小便不利。x
白樟柳根(三两锉细) 赤小豆(五两) 陈橘皮(去白二两) 木香(一两) 上件
为末。滴
水和
x防己汤 主通身体满。小便涩滞。上下气急。水停不能饮食。食则胀者。x
桑白皮(五两) 大豆(五升以水三斗并桑白皮煮取一斗去渣) 麻黄 防己 橘皮 赤
茯
苓(
两切)
上
小便利。肿气消。下冷多者。加茱萸四两。玄参四两。忌酢物。
卷一百九十四水病门
水肿胸满气急(附论)
属性:内经论水病。谓其本在肾。其末在肺。又曰。肺为喘呼。肾为水肿。气痞满塞于胸中。
故有
也。
x方x
x防己丸 主治水气肿满。肺气喘急。咳嗽。胸胀满闷。坐卧不得。喉中作声。心胸x
x痞滞。x
防己 白前 五味子 紫菀(去苗土各半两) 马兜铃 桑根白皮(去皮) 陈橘皮(浸
焙
去白
丸。
如梧
x泽泻丸 专治水气。腿股肿满。喘促咳嗽。坐卧不得。x
泽泻 芫花(炒) 郁李仁(炒去皮尖) 牵牛子(炒头末) 防己 苦葶苈(炒各一
钱) 滑
石(
末。炼蜜和
丸
x茯苓杏仁煎 疗气忽发满。胸中气急者。x
茯苓(四两) 杏仁(四两去皮尖) 橘皮(三两) 上切。以水九升。先煮诸药取三
升。去
滓。
x十圣丸 专治水病。喘促上气。消肿满。x
大戟(炒) 桑白皮(炒切) 甘遂(炒) 甜葶苈(纸上炒) 巴豆(去皮心炒各半
两) 损随
子(
双仁炒
三分
病
势加
x疗气忽发满。腹急者方。x
猪肾(一具生破去膜) 桑根白皮(五两) 茯苓(四两) 泽漆叶(三两) 防己(三
两) 泽
泻(
以水一斗
三
三
x甘遂汤x(出圣惠方)x治水肿。胸满气急。上喘。大小便涩。x
甘遂(炒一两半) 赤茯苓(去皮) 郁李仁(浸去皮尖研) 黄芩(去心) 杏仁(去
皮尖双
仁炒
水二
盏。
利
x疗气忽发。心满胸急者方。x
桑白皮(四两) 橘皮(三两) 茯苓(四两) 杏仁(三两) 甘遂 泽泻(各三两)
黄芩(四两)
有甘草
三两。
x又方x
青羊肾(一具) 桑根白皮(四两) 茯苓(四两) 橘皮(三两) 李根白皮(四两)
黄(三两)
忌酢物。
x黄 丸x(出圣济总录)x治水气。消肿定喘。x
黄 (锉) 甘遂(炒) 青橘皮(浸焙去白) 麦 大戟(炒) 陈橘皮(浸去白
焙) 陈神
曲
x苦葶苈丸x(出圣济总录)x治水气喘满。小便赤涩。腰腿浮肿。不得眠卧。x
苦葶苈(一两三分纸上炒) 杏仁(三钱浸去皮尖炒研)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四钱) 防
己(一
与二
味研
x郁李仁汤x(出圣惠方)x治水肿。胸满气急。x
郁李仁(浸去皮尖炒) 桑根白皮(炙) 赤小豆(炒各三两) 紫苏(一两半) 橘
皮(二两)
茅
x葶苈散(出危氏方)x治因饮水浆多。感冷湿。胸腹胀满。沥咯有声。喘急气促。x
x面色黄。x
芫花(炒赤) 甘遂 大戟 黑牵牛(炒取为末) 上各等分。为末。每服一钱。先将
红枣
十枚
养。
x茯苓汤 专治水肿。胸中气满喘急。x
赤茯苓(去皮)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各四两) 陈橘皮(浸去白炒二两) 上捣筛。
每服五
钱。
x疗气忽发满胸急者。x
大枣(三十枚打破) 上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内蜜和调。不得过甜。不得过酸。稍含
咽
之。
卷一百九十四水病门
水肿咳逆上气(附论)
属性:内经谓水肿。肺为喘呼。气逆不得卧。盖肾主水。肺主气。肾虚不能制水。水气胀满。
上
在
x方x
x乌肾丸x(出圣惠方)x治水气肿满。咳逆上气。x
乌肾(半两) 蛤蚧(一对涂酥微炒) 木通(半两) 汉防己(半两) 槟榔(半两)
大戟(三分)
微炒) 郁李
仁(三分
茯苓(半两)
汤下三
十丸。
x大白前汤x(出圣济总录)x治水气。咳逆上气。通身洪肿。短气胀满。昼夜卧不x
x得。腹中鸣。
白前(一两半) 紫菀(去土二两) 半夏(汤洗七次二两锉焙干去滑) 生泽漆根(微
炒一
两) 上四味。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入内后药。
桂(去皮一两半) 人参(二分) 白术 赤茯苓(去皮各二两)
x葶苈散 专治十种水气。喘急。坐卧不得。小便淋涩。x(方见神助散)
x褚澄汉防己散x(出千金方)x治水肿上气。x
汉防己 泽漆叶 石苇 泽泻(各五两) 桑根白皮 白术 丹参 赤茯苓 橘皮 通
草(各
服。
一日
x大枣散 专治遍身浮肿。肺胀上气不得卧。大小便涩。先服大枣散。后服海蛤丸。x
x后三年不
x出。发作有时
x癖肾积。蓄热极痛
x实热腰痛。x(出圣济总录)
芫花(炒一分) 甘遂(炙半分) 大戟(去皮一分) 上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以
大枣十
枚。
更加
x海蛤丸x(出圣济总录)
海蛤(别研) 赤茯苓(去皮各一两) 野狼毒(三分) 桑根白皮(炙锉) 玄参(微
炙各一两)
腻
仁炒各
一
十
x白前汤x(出圣济总录)x治水气。咳逆上气。通身浮肿。短气胀满。昼夜倚壁不x
x得卧。其喉中
白前(十至三分) 紫菀(去土一两半) 半夏(洗七次三两) 泽漆根(炒) 栝蒌
(一枚去
皮)
上捣
筛。每
利。或
x防己汤x(出圣济总录)x治水气。咳逆上气。四肢浮肿。坐卧不安。x
防己(半两) 桑根白皮(锉) 木通(锉) 赤茯苓(去皮各一两) 泽漆 郁李仁
(浸去皮
炒)
盏半。
枣四
x黄 汤 治水气。面浮咳嗽气促。x
黄 (三分) 柴胡(去苗) 赤芍药(炒) 赤茯苓(去皮各半两) 陈橘皮(浸去
白焙) 麦
门冬
去滓温
服。
x治水气浮肿。咳逆上气。宜服此方。x
甜葶苈(三分纸炒)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微黄) 赤芍药 秦艽(去皮) 汉防
己麻
黄
去
滓温
x杏仁散x(出圣惠方)x治水气肿盛。咳逆上气。小便赤涩。x
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微黄) 茅根(一两半) 赤茯苓(一两) 陈橘皮(一
两汤浸
去白)
两) 木
通(一
行
十里
x鲤鱼汤x(出圣济总录)x治水肿腹大。喘咳胸满不得卧。x
鲤鱼(一个重三斤去鳞肠肚) 桂(去皮) 紫菀(去苗土各二两) 防己 黄芩(去
黑心)
硝石
内药
末五
x治水肿。咳逆上气。坐卧不得。宜服此方。x(出圣惠方)
甜葶苈(一两令紫色隔纸炒) 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焙) 甘遂(半两炒微黄) 牵牛
子(一
两炒
小
豆饮
x又方x(出圣惠方)
海蛤(一两细研) 甜葶苈(一两隔纸炒紫色) 汉防己(一两锉) 杏仁(汤浸去皮
尖三分
双仁
百杵。
为
x白前汤 治水肿。咳逆上气。身体浮肿。短气胀满。昼夜倚壁不得卧。咽喉中作水x
x鸡声。x
白前 紫菀 半夏 大戟(各三两) 上 咀。以水一斗。浸一宿。明旦煮取三升。三
服。
卷一百九十四水病门
水肿小便涩(附论)
属性:水气小便涩者。由荣卫不调。经络痞涩脾肾虚弱。使水气流溢于皮肤四肢。肾与膀胱有
热故
故令
x方
x海蛤丸 主下水气。治小便涩身肿。气闷妨食。x
昆布(洗) 橘皮 赤茯苓 汉防己 海蛤(研) 郁李仁 桑根白皮 泽漆(炙) 槟
榔
杏仁
米饮服
梧桐
x海蛤丸x(出圣济总录)x治水肿腹满。四肢黄瘦。喘促。小便涩。x
海蛤(二两研) 木香 诃黎勒皮 防己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 旋复花(各一两)
白
槟榔
末。炼蜜
为
x海蛤丸x(出圣惠方)x治大腹水肿。四肢洪满。小便涩少。x
海蛤(一两研) 甜葶苈(一两隔纸炒令黄色) 赤茯苓(一两去皮) 桑根白皮(一
两锉)
郁李
上捣
罗为
丸。
x又方x(出圣惠方)
槟榔(一两) 牵牛子(一两微炒) 赤茯苓(一两) 桑根白皮(一两锉) 甜葶苈
(一两隔
纸炒
桐
子大
x汉防己散x(出圣惠方)x治水气。四肢肿满。上气喘急。小便秘涩。x
汉防己(一两) 木通(一两) 桑根白皮(一两锉) 赤茯苓(一两) 甘草(半两
锉炙微赤)
大
分。
葱
x商陆丸x(出圣惠方)x治水肿。利小便。消胀满。x
商陆(一两) 川芒硝(半两) 甘遂(一分微炒黄)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 芫
花(半两
醋拌
x瞿麦散x(出圣惠方)x治水气。面目腿膝肿硬。小便赤涩。x
瞿麦(一两) 滑石(一两) 汉防己(一两) 川大黄(一两锉微炒) 川芒硝(一
两) 上为
散
x又方x(出圣惠方)
木通(二两锉) 桔梗(一两去芦头) 赤芍药(一两) 桑根白皮(一两) 甜葶苈
(一两)
上为
x大戟散x(出圣惠方)x治水气肿满。大小便涩。x
大戟(一两汤浸去白微炒)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 商陆(一两锉) 木通(一两
锉) 瞿
麦
再
服
x水银丸x(出圣惠方)x治水气。腹胀气促。小便涩。x
水银(一两用炒内研令星尽) 甜葶苈(一两用隔纸炒令紫色) 椒目(半两微炒去汗)
浮
萍草
十五
丸。
x香苏散x(出卫生宝鉴)x治水气虚肿。小便赤涩。x
陈皮(一两去白) 防己 木通 紫苏叶(各半两) 上为散。每服二钱。水二盏。生
姜三
片。
x治水气。小便涩。身体虚肿。宜服此方。x(出圣惠方)
乌 皮(一两炙) 木通(一两锉) 槟榔(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粥饮下。
不计时
候。
x涂脐膏x(出德生堂)x治水肿。小便绝少。x
地龙(生者好研) 猪苓 针砂( 红研) 上各一两。为末。擂葱涎。研成膏。敷脐
中。
约一
x治水气。小便涩。喘息气促。四肢无力。宜服此方。x
沙牛尿(一斗) 诃黎勒皮(半斤捣末) 上先以牛尿于铜器中。煎至二升。入诃黎末。
热
令硬
x治水气洪肿。小便涩方。x(出圣惠方)
芫花根(一两锉炒) 上为末。每服空心以温水调下一钱匕。得小便大利瘥。
x治水肿烦渴。小便赤涩方。x
冬瓜白穣(不限多少) 上以水煮令熟和。淡食之。
x治水气遍身肿。小便赤涩方。x
甜葶苈(二两隔纸炒令紫色) 上捣如膏。煮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
桑
根白
x治气喘促。浮肿。小便涩。x
用杏仁一两。去皮尖熬研。和米煮粥极熟。空心吃二合。
x十金散 治小便不利。水气流滞膀胱。x
用浮萍草日干为末。服方寸匕。日一二服。
卷一百九十四水病门
蛊病(附论)
属性:内经谓。脾风传之肾经。名曰疝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