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论述唯识学三能变思想 >

第3章

论述唯识学三能变思想-第3章

小说: 论述唯识学三能变思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成唯识论述记》卷二说︰

 

善恶业果位,谓从无始乃至菩萨金刚心,或解脱道时,乃至二乘

无余依位。谓名毗播迦,此云异熟识。毗者,异也;播迦,熟义。至

无所知障位。'41'

 

由过去惑业所招感而生于地狱、饿鬼、畜生等诸趣的果报,名为异熟障(vipakavarn!a),此等果报皆障碍圣道及其加行的善根,又称报障、果报障《俱舍论》卷十七云︰

 

全三恶趣、人趣北洲及无想天,名异熟障。此障何法?谓障圣道

及障圣道加行善根。'42'

 

能招感异熟的习气 ,名异熟习气。习气是由现行所熏生的种子即前六识有漏善业熏习第八识而生之业种子,为“等流习气”之对称,同于《俱舍》所谓的异熟因。《成唯识论》卷二说︰

 

异熟习气,由六识中有漏善恶熏令生长。'43'

 

这个种子是招感有情总报果体第八异熟识的增上缘,与等流习气乃一体之二用,并非离等流习气而另有别体。即等流习气有三性,其中为异熟的亲因的无记习气,它的势力羸弱,不能自己感果。善恶异熟习气即资助其无记等流习气,成为令其开发的增上缘。

2、异熟能变(第八阿赖耶识)的三相
第八阿赖耶识的以什么为它的自相、果相、因相呢?第八阿赖耶识以“阿赖耶识”它的自相,以“异熟”为它的果相,以“一切种” 为它的因相。《唯识三十论颂》卷一说:

 

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44'

 

现将阿赖耶识的三相分别叙述如下:

(1)、阿赖耶识的自相:即是阿赖耶识的自体之相。阿赖耶是梵语(Alaya)的音译,意译为藏识。“藏”有能藏、所藏、执藏的三义:

a、能藏者,此识贮藏万法种子,此识是能藏,种子是所藏。

b、所藏者,种子起现行,受七转识熏习,受熏的新种子再藏入此识,新种子是能藏,此识是所藏。例如:七转识为善,即熏善种子,为恶即熏恶种子,故其所熏的种子便能贮藏。至于第八识,因系依七转识,藏诸种子故,叫做所藏。换句话说:初能变时的藏是约持种子的不失义而说,今是约种子的受熏义而说。。

c、执藏者,第七识妄执第八识见分为“我”,爱之不舍。就第七识执持此识来说,称为我爱执藏。

阿赖耶识有能藏、所藏、执藏的三义,但普通由修道的立场,特以自相的我爱执藏义来阐明。其关系如下:

 

 

 

 

 

 

 

 

                      能藏(持种)…第八识

              能藏    (所藏种子)    

                      

                      (能藏种子)

三藏    所藏     所藏(受熏) …第八识               

                                  

                       (能执藏 第七识)

              执藏      所执藏(我爱缘执)…第八识

                      

(2)、阿赖耶识的果相:阿赖耶识的果相是 “异熟”识。异熟识,旧译为果报识,在《成唯识论》卷三说: 

 

此是能引诸界、趣、生,善、不善业异熟果故,说名异熟。'45'

 

第八阿赖耶识能够决定转生的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趣或道(六趣: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生(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善业或恶业引生真异熟果报,故称异熟,这是第八赖耶识的果相。窥基大师在《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二说:

 

真异熟具三义:一业果、二不断、三遍三界;第七具后二义非初;

第六报心具初,后义非中,非报心具后一义非初二;五识报心具初非

后二;非报心三义俱无。故唯第八独得其名。'46'

 

作为有情总报体的真异熟,第八阿赖耶识必须具有业果、不断、遍三界的三种义理,兹将三义略说如下:

  a、业果:就是酬善恶业因的“异熟无记果”。如果总报的果体其性唯善,则所感的恒是乐果,就不会作恶招感苦果,不能流转苦道了;反过来说,假如果体唯恶,恒招苦果,就不会为善招感乐果,不可能有还灭觉悟的时候了。所以,总报体必须是无记果,始有流转与还灭。因为,“业果”意谓前世造业,今世感果;或今世造业,来世感果。

  b、不断:不断就是相续。如果总报体有断绝而不相续,那么,欲界、色界的有情在总报体有中断的时候,岂不是有如死者一样了吗?无色界有情本来没有色身,如果总报体中断,岂不是连心识也有了吗?因此,作为三界有情的总报体,必须要相续不断。因为,“不断” 意谓着轮回不息。直至成佛,才能免除生死轮回之苦。

  c、三界:这个异熟总报的果体,必须遍通三界,如果不遍三界,那不就是某一界的有情,没有果报体了吗?因为,“遍三界”意谓着我们所招感果报遍通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界了。

  在上面的三种义理中,只有第八阿赖耶识全具足;前五识经常中断,色界二禅以上没有前五识,所以不能遍通三界;第六识在五位无心时会中断,缺少“不断”义;第七识有不断和遍三界义,而没有“业果”义,所以前七识都不能成为总报的果体。

(3)、阿赖耶识的因相:阿赖耶识的因相,是“一切种”。此识摄持诸法种子,又名一切种识,诸种子生起现行法,种子是现行的因,称为“一切种”。《成唯识论》卷二说:

 

此能执持诸法种子,令不失故,名一切种。离此,余法能遍执持

诸法种子不可得故。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因相。'47'

 

第八阿赖耶识中含有各种有漏的种子和无漏的种子,可以熏生各种现行,成为一切心法、心所法、色法和心不相应行法生起的原因。因相是第八阿赖耶识的第三位相,自相是因相和果相的总和。《成唯识论》卷二说:

 

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自相,摄持因果为自相故。此识自相分位

虽多,藏识过重,是故偏说。'48'

  

  第八阿赖耶识,从凡夫位到证得究竟圣果位,由于证智的程度,要经过染净不同的三种位次,这三种位次的名称也因此不同。这三位是我爱执藏现行位、善恶业果位、相续执持位。'49'现分述如下:

a、我愛執藏現行位:这是从第八阿赖耶识的自相而说的。因为自从无始以来,第七末那识妄执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分为实我,因而生起我爱执着。于此,第七末那识是能执,第八阿赖耶识是所执,所以第八阿赖耶识又名“我爱执藏”。由凡夫、二乘有学位、及七地以前菩萨,或二乘中的有学'50' 圣者,全为此位所摄。此位的识叫做阿赖耶识,为执藏义。二乘修到无学位,菩萨修到八地,俱生我执断去的时候,才舍去藏识的名称,称为异熟识。由于第七末那识的虚妄执着,认为我法都是实有,其实那不是这样!

b、善惡業果位:这是从第八阿赖耶识的果相而说的。因为第八阿赖耶识是由无始以来的善恶异熟业所支配而招感的果位,叫做业果位。上面也说过,第八阿赖耶识又名异熟识是因为它是善恶的异熟业所招感的异熟果。《成唯识论述记》卷四说:

 

谓从无始乃至菩萨金刚心或解脱道时,乃至三乘无余依位,谓名

毗播迦,此云异熟识。毗者异也,播迦熟义,至无所知障位。'51'

 

金刚心即是菩萨心。意为菩萨不为一切烦恼所动,犹如金刚一样坚固;解脱道是出离烦恼到达解脱的道路,也就是佛道;无余依位即是无若所依的无余依涅盘,或称无余涅盘。这个时候的第八阿赖耶识的性质是无覆无记,所生的果都由业因来决定,善业得善果,恶业得恶果。果报也有总报、别报的差别,总报是指六道中天、人、阿修罗、畜生、恶鬼、地狱的分类;每一类中又有不同的区别:如人道有男女、上下、贵贱的差别。在同一类中有不同的果报,称为别报。招感总报的业是引业,招感别报业是满业。

由凡夫到二乘无学位的圣者以及大乘十地菩萨,全是此位所摄。必须到十地满心,即金刚喻定现前的那一刹那间,永远断除世间二的障种子,转第八阿赖耶识成大圆镜智时舍去异熟名,而称为阿陀那识。

c、相续执持位:这是从第八阿赖耶识的因相而说的。此位通至佛果以及尽未来际。这个阿赖耶识执持色心的万法种子,能令五根不失,叫做相续位。《成唯识论述记》卷四说:

 

谓无始乃至如来尽未来际利乐有情位,谡名阿陀那,此云执持,

或名心等。长短分限不过三位,以异熟名亦通初位故。'52'

 

证得佛果的第八阿赖耶识,至无终尽期,都名阿陀那(Adana)识。这是无上转依的清净位,纯粹是至善无漏的识体,只能在佛果位才有。由凡夫、二乘行人的有学位、大乘七地菩萨,阿赖耶识、异熟识、阿陀那识三名具备;二乘无学位,八地以上菩萨,已经舍去阿赖耶识的名称,只剩下异熟识及阿陀那识二名;到究竟的佛果位,连异熟名也舍去,就只称阿陀那识了。阿赖耶识是在凡夫至菩萨第七地,或二乘的有学的众生而说的;异熟识是指至菩萨的十地,或二乘无学果位的圣人而的的;执持识是指到佛果以及尽未来际的圣者而说了。它们的关系见下图: 

    

凡夫

           

有学                    阿赖耶识(我爱

二乘                              执藏现行位)

             无学

                                     异熟识(善恶业      三名

圣人         七地以前                        果位)      三位

菩萨                    

         八地以上                 阿陀那识(相续

佛果                                   执持位)

3、异熟能变(第八阿赖耶识)的所缘行相
第八阿赖耶识能缘的作用,称为它的行相。能缘的识,必定有它所缘的境。《唯识三十论颂》卷一当中,将第八阿赖耶识的能缘、所缘二者并举,颂文说:

 

不可知执、受、处、了。'53'

 

执、受、处三是阿赖耶识所缘的“境”,了,是第八阿赖耶识能缘的作用。了即了别,了别是第八阿赖耶识自体的能缘作用,指的即是此识的“见分”。执、受、处,是见分所缘的境,也就是“相分”。执是执持万法种子、及摄持根身,持令不坏;受是领根身为境,令生觉受;处是器界,即物质世界。心王是必须有所缘始能产生作用的。那幺,第八阿赖耶识的所缘又是如何呢?第八阿赖耶识所缘的境,有“两类三法”。'54'两类是指“执、受”和“处”,三法是种子、根身和器界。两类如前,三法如下:

a、种子:能生起万法的种子,储藏在第八阿赖耶识中,种子是所藏(所持),阿赖耶识是能藏。能藏,也就是“执持”万法种子。

  b、根身:由四大和合而成的“根身”,即眼、耳、鼻、舌、身的五根身,是第八阿赖耶识中的色法种子所变现的。此根身由第八阿赖耶识所“摄持”,持令不坏,感生觉受。阿赖耶识离开根身,命根即不存在,一期生命就从此告终了。

  c、器界:器界即“处”,也就是物质世界。这也是为第八阿赖耶识色法种子所变现。第八阿赖耶识何以能内变根身,外变器界呢?原来第八识所执持的种子,是一种潜在的功能(潜在的能量),此潜在的能量能变现出四种功能,即坚实的功能,流润的功能,炎热的功能,飘动的功能。由这四种功能集体发生作用,使我感觉到有物的形体存在。由于四种功能集合的成分不同,而显示出各种不同密度的物质。其实以上四种功能,也就是地、水、火、风四种物性主观上的感觉,地大虽然有坚实(质碍性)的功能,但分析到最后只是能量,根本不是实质。

器界是有情共业所感,根身是有情别业所感。若详细说,此中又有共中共,共中不共,不共中共,不共中不共,其关系如下:

 

共     业 (增上缘)          共 受 用 (如山河大地)

                        共 变

共 相 种 子(亲因缘)         不共受用(如田宅衣服)                              

种子

不  共  业 (增上缘)         共受 用 (如扶尘根)

                        不共变

不共相种子(亲因缘)          不共受用 (如胜义根)

                             

在此要特别注意的是:共业的意义。此业是各人各人所做的业,所以虽说共变,并不等于:由大家的合作,共变一法受用的意思。要知道,其所变现的果法是各人各别,只不过是在同一处变现,互相不障碍罢了这恰如:在同一室内点了许多灯光,而其光辉皆能遍满一室,且互相映辉毫不障碍。所以甲只变甲的世界,自己受用,乙亦只变乙的世界,自己受用,各不相干。只因为其所变的世界类同相似,且现于同一场所,故叫做共变。不共业和不共变的意义,亦可由此类推。

4、异熟能变(第八阿赖耶识)相应的心所及五受
在八识三能变中,与初异熟能变第八阿赖耶识相应的心所最少,只有触、作意、受、想、思五个遍行心所;与思量能变—第七末那识相应的心所有十八个;与了别境能变—前六识相应的心所最多,共有五十一个。谈到阿赖耶识相应的心所,《唯识三十论颂》卷一说;

 

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55'

 

遍行心所,是六位心所中的第一位,共有五个。遍乃周遍,所谓无处不至;行是心行,即能缘之心,游履于所缘之境。合而言之,就是周遍起行的意思。心若生时,此五心所相应俱起。它通于一切识(八识心王)、一切性(善、恶、无记)、一切时(过去、未来、现在)、一切地(三界九地),所以有遍行的名称。

(1)、触(sparsa),触即接触,就是根、境、识三者的接触,所以又称为三和。《成唯识论》卷三说:

 

触谓三和,分别变异,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

为业。谓根、境、识,更相随顺,故名三和。'56'

 

根、境交涉,识必俱起,根为识的所伏,境为识的所取,三者和合,可以使心、心所同缘一境,并由此继续生些受、想、思的心理活动。

(2)、作意(manasi…kara),作意即是注意,指有所警觉而将心意投注某处的精神作用。《成唯识论》卷二说:

 

作意,为能警心为性,于所缘境引心为业,谓此警觉,应起心种,引令趣境,故名作意。'57'

 

它的作用就是使心生起警觉,令缘其境,这就是生心动念的开始。警心有二义:一是令心未起而起;二是心已起时,令引趣境。《大乘广五蕴论》卷一称:

 

云何作意?谓令心发悟为性,令心心法现前警动,是忆念意,任

持攀缘心为业。'58'

 

(3)、受,(vedana):就是领纳、感受。《成唯识论》卷三说:

 

受谓领纳顺违境相为性,起爱为业,能起合、离、二非欲故。'59'

 

由于受到顺境(可爱境),违境(不可爱境),非顺非违的中庸境(非可爱亦非不可爱),产生乐,苦,非乐非苦舍受,由于顺境产生起乐的感受,由此引起追求(合)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