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永嘉大师证道歌浅释 >

第4章

永嘉大师证道歌浅释-第4章

小说: 永嘉大师证道歌浅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时候,就是愚痴,是无明在那儿扰乱得你甚么都不知道。所以我们修禅定,就是要生长智慧,你有了定,就发智慧;发慧就得到般若,般若就是智慧,就不会做愚痴的事情。为甚么人尽做犯法的事呢?就因为太愚痴,所以不知道往正当的做,我们要是不愚痴,就是有智慧。六度简单说明如此,如要详细说,尽未来劫也说不完六度的法门。
 
现在讲万行,万行是言其行门之多,实在讲来不止万行,行门有无量无边那么多,万行就是我们修行的法门。我们所修的是善法,不是恶法,善法有很多很多,数不尽、说不完那么多,总括起来是万行,也就是我们修行的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就是种种善事都要去做,种种恶事都不要做,就像持戒那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既然是众善,就不能说出一定的数目,要是说少一点也不对;说多了嘛!也不知道多少,所以叫万行。
 
体中圆,所谓六度万行,不是向外去找,要向里面去找,从你自性里先做,从自性上用功夫。拿布施来说,我们眼睛看东西,不要那么贪而无厌,眼睛不贪了,就是布施了,就把眼睛这个贼度了。鼻子不应贪香与不香,你持盗戒,不偷盗,但你的鼻子很容易偷东西,嗅到好味,也不和人打招呼就要嗅,嗅了香水味,不告诉人一声:‘你身上有香水味,我嗅一嗅好不好?’只觉得这香很好嗅,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嗅了,鼻子这个贼,就是偷东西,不持戒,犯了盗戒。耳朵喜欢听音乐,欢喜听好的声音,听好的声音就生欢喜心;听不好的声音就生嗔恨心,人家骂你一句,心里就生嗔恨,没有忍辱的功夫,没有把耳朵的贼度了。精进度懒惰,舌头不要在吃东西的时候才用,到讲法时就躲懒偷安,吃东西精进,讲是非也精进,讲正经事,就不愿意讲,这就是懒惰,那精进,不是正精进。你若是能正精进,就可以把舌头的毛病度了。身体本来应该常常静的,不应流动,可是你总是东跑西跑,南跑北跑,真正修禅定的功夫,就要把身体多跑的散乱收回来。意念里要是有智慧,就不会愚痴,把你的愚痴给度了。所以六度也可以说是度你的六贼,把眼耳鼻舌身意六贼度得听话了,那你再也不打妄想,甚么妄想都没有,便是六度万行圆满了,所以说体中圆。你若真不打妄想,不思善,不思恶,你说这不是六度万行体中圆,是甚么?
 
‘梦里明明有六趣’:梦,本来是一种虚幻的妄想所现,可是也有真的,有的是鬼神预先来启示你的梦,所以梦也可说是假的,也可说是真的。可是不管假的梦,或真的梦,或预先灵感,都没有甚么凭借,抓也抓不著,想看也看不见,拿不来也送不走。有些梦是白天所遭遇的,晚间梦著;也许是你想过的;有的是没有想过的,也没有遇见过,突然梦见这个境界,还很灵验,都变成事实,这可说是真梦。虽然是真梦,也是取不得,舍不得,拿也拿不到,想把它送走也送不走。有预先灵感,在事情未来之前,或者一年、一个月、一个礼拜之前,你就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境界,遇到甚么人,做了些甚么事,到时候果然就那样,这是预感,预先的灵感。这种灵感多数是前生跟来的,因为前生你修行,有些护法善神帮助你,甚么事就给你一个灵感,令你有所觉悟。譬如你本来是在家人,做梦梦见出家,甚至穿著黄袍、搭著衣,俨然一个大善知识,其实你并不是出家人,怎么梦中自己出家呢?或许你前生是出家人,今生迷了,这些护法善神,默默中指示你,点醒你,叫你明白:‘原来我是个出家人’,所以你能继绩发菩提心修道,这是很好的。其他种种事情可以以此类推。
 
我们知道做梦是虚幻的,没有做梦之前,难道是醒著吗?其实我告诉你,我们人现在在世界上,没有开悟之前,都是在做梦。可是若有人告诉你,你在做梦,你不会相信的,你说:‘我怎么会在做梦?我的车是最名贵的,我坐在车上很舒服;我的飞机可以飞得那么高,怎么可以说是在做梦呢?我的房子那么漂亮;我的家庭圆满,要甚么有甚么,怎么算是做梦呢?’你不算做梦?你要是真醒著,前生的事情怎么不记得?说:‘有前生吗?’你不信前生,那你信不信有昨天呢?说:‘我相信。’那昨天的事情,你是不是都记得呢?你昨天都在做甚么?说:‘我都记得。’你完全记得吗?不一定,有些就忘了;再说上个月的事,你都记得吗?也不一定;前一年的事情,你都记得吗?也不一定。这一生之中,前几年的事情,你都把它忘了,何况前生?所以你若不是在做梦,是在做甚么?所以梦里明明有六趣,做梦的时候,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有天道、人道、阿修罗三善道;又有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这叫六趣。在做梦时,明明白白晓得六趣是有,可是真正开悟后—
 
‘觉后空空无大千’:你真要明白了,不要说身体六道轮回,就连三千大千世界也都没有,都空了。所谓‘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夙债’,你觉悟后,大千世界都没有了,何况你的身体呢?还执著甚么?你还那么看不破,放不下做甚么?人家说你一句,也放不下;打你一拳,也受不了,为甚么你放不下,受不了?就因为你没有觉悟。你若觉悟,‘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你看,有甚么可以看不破,放不下的?有甚么可受不了的?所谓‘如鸟行空空无迹,如刀斩水水无痕’,鸟在空中飞,没有鸟飞过的道路;用刀斩水,水是暂时有那么一点痕迹,一过了也就没有,你觉悟了,甚么都没有了,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心了不可得,四相也空了,你还有甚么可执著的?三千大千世界都没有了,你还有甚么可执著的?
 
无罪福。无损益。寂灭性中莫问觅。
此来尘镜未曾磨。今日分明须剖析。
 
‘无罪福。无损益’:我们本来自性是圆陀陀、光灼灼,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充满虚空,周遍法界,也没有甚么叫罪,也没有甚么叫福;也没有甚么增,也没有甚么减,所以才说无罪福,无损益。这是甚么呢?这就是每个人自己的自性,自性就是寂灭性。所以说—
 
‘寂灭性中莫问觅’:你不要在这里头再找甚么东西,你不要再头上安头,骑驴觅驴,生出种种执著来,不要尽在这儿打妄想。
 
‘比来尘镜未曾磨’:这是个比喻,比喻一个镜子被尘土盖上,没有磨它。
 
‘今日分明须剖析’:现在你知道了,分明就是知道、明白了,明白了就要做一做,用另一种擦抹的功
夫,把尘土擦干净,尘土擦干净了,没有了,它本有的光明就会现出来,那就是剖析。
 
谁无念。谁无生。若实无生无不生。

唤取机关木人问。求佛施功早晚成。
 
‘谁无念。谁无生’:谁能没有念头呢?谁要是没有念头,谁就是无心道人。为甚么有死?就是因为有生,无生就无死。谁无念,谁无生,那一个人能没有念呢?那一个能无所生呢?你不生这个念,办得到吗?
 
‘若实无生无不生’:若实无生,你要是真能不生妄想,没有杂念了,杂念不生就全体现。你要是真能不生妄想,无不生,那就是没有不生了,就是真空里自然就有妙有,妙有里也就有真空。
 
‘唤取机关木人问’:唤取机关,就是说木人问机关怎么开?怎么打破机关?也就是我们怎样断无明,怎样显法性来,怎样能把烦恼制住。机关就是消息,你要是想问这个消息,木人问,就好像木头人来问似的,木人是无心的,也是无情的。
 
‘求佛施功早晚成’:你要真能无念无生无不生了,真能不生,那将来一定成佛。早晚成,早晚一定会成佛的。我们到无念无生的时候,那就是离佛不远了,你真能无念无生了,那就无不生了,这个生就是妙有来了。可是我们人都是执著有,不明白空理,前面说过‘觉后空空无大千’,后面还是说一切诸法空相的空,你要是明白空理,那就没有甚么对或不对,好或不好,是和非都没有了,不在形式上用功夫,所以彻法底源,远离诸相。
 
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
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
 
‘放四大’:四大是地水火风,地是周遍法界,水是周遍法界,火是周遍法界,风是周遍法界。地、水、火都是有形的,风是无形的,我们人身体就是四大假合,若四大分离,身体就没有了。我们人身上有皮肉、筋骨,坚硬的就是属于地大;涕(鼻涕)、唾(口水)、眼泪,属于水大;身体的温暖、热力属于火大;呼吸属于风大。四大和合而成一个人的身体;四大分离就各还本位,地归地大,水归水大,火归火大,风归风大,各有所还,所以说四大假合。既然是四大和合而成为一个身体,与我们每个人有甚么关系呢?你要是明白了它与我们没有甚么了不起的关系,那为甚么还要执著这个身体呢?为甚么那么看不破,放不下。
 
‘莫把捉’:就是把执著破了,你不要自己把自己用绳子绑上,得不到自由。莫把捉就是看破放下,放就是把它松弛开,也就是不要绑著它,不要有所执著,就是放开来,不要执著地大、水大、火大、风大这四大。
 
‘寂灭性中随饮啄’:寂灭性就是佛性,也就是佛性的另外一个名词。随饮啄,也就是很自然的,不要矫柔造作,饮—喝水,啄—吃东西。鸟吃东西叫啄;人吃东西叫吃,不叫啄,随饮啄是说很自然的,不勉强。
 
‘诸行无常一切空’:这一切诸行是无常的,既然是无常的,就归空了,所以是空的。
 
‘即是如来大圆觉’:有的本子是‘即是诸佛大圆觉’,诸佛和如来是一样的,没有大分别,比较起来,如来念得顺口一点。因这是歌,歌就是歌颂之词,常常唱念。一切空就是十方诸佛圆觉的本性。
 
决定说。表真乘。有人不肯任情征。
直截根源佛所印。摘叶寻枝我不能。
 
‘决定说’:不是含糊其词,马马虎虎,模棱两可的,而是决定地说这个道理。为甚么要说这个道理?
 
‘表真乘’:这个‘乘’,就是唯一佛乘,更无余乘,唯有一个大乘,并无小乘、二乘,就是个佛乘—成佛。有的本子上说‘表真僧’,甚么是真僧?你能持戒律,就是真僧;不能持戒律,就不是真僧。杀、盗、淫、妄、酒都不犯,就是真僧;如果犯了杀、盗、淫、妄、酒,虽然穿著出家人衣服,也不算真僧。
 
‘有人不肯任情征’:假设有人不同意我所说的道理,可以来辩论,你用甚么道理来辩谕,我都可以同你辩。任情征,征就是辩论、讨论、研究,你用你的方式,立出理论,立出宗来,我和你研究、辩论。
 
‘直截根源佛所印’:我就直接了当,彻彻底底地达到法的源流、源头。佛所印,这是十方诸佛所印证的。
 
‘摘叶寻枝我不能’:至于你若是舍本逐末,跑到枝叶末梢上用功夫,把根本忘了,尽是迂道,我不能,我不能做这种事,我还要找真的,讲真的,说真的,做真的。你要我舍本逐末,舍近求远,舍大求小,我是办不到的,所以我不能,我不能这样做。
 
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
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
 
‘摩尼珠’:也就是如意珠。
 
‘人不识’:可是这颗珠,人不认识,多数是当面错过,交臂失之。为甚么?就因为人不认识,如意珠能随心如意,应变无穷,其妙用无方,所谓‘无入而不自得焉’,截之东方在东流,截之西方在西流,千变万化,这种妙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到甚么地方去求如意珠呢?
 
‘如来藏里亲收得’:如意珠要在如来藏里取出来,从那儿接受过来。
 
‘六般神用空不空’:如意珠有六般神用,亦即六种神通,你若得了如意珠,就有天耳通、天眼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六通具足。究竟如意珠是甚么?是你我现前的一片真心,也可说是你我具足的大圆镜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平等性智,这都是如意珠的功用,它有六般神用。空不空,你说它空吗?它还不空;你说它有吗?它还不有,真空具足妙有,妙有具足真空;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也不碍真空,圆融无碍,变化无穷。
 
‘一颗圆光色非色’:为甚么说它是大圆镜智?因其一颗圆光色非色,你说它有色吗?它又没有色;你若说它没有色,是空的吗?它又不空,所以说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
 
净五根。得五力。唯证乃知难可测。
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
 
‘净五根。得五力’:净五根,有些本子是‘净五眼’,五根是信、进、念、定、慧;五眼是佛眼、法眼、慧眼、天眼、肉眼。净,是清净,也就是干净没有染污。信根净了,没有怀疑,只有一个信;进根净了,只有进,没有退;念根净了,只有念念不妄的根,没有妄根;定根净了,就不散乱;慧根净了,就不愚痴。你信、进、念、定、慧都扎下根了,‘净’又可说是在根部加上肥料,令它长得更旺,更有力量。因为扎下根,所以得到五力,五力是信的力量、进的力量、念的力量、定的力量、慧的力量,得到这五种力量。
 
五根净了,五力也得到了,这是不是谁都知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会各处去卖广告,大写标题说:‘你知道吗?我已经净了五根,得到五力。’没有人这样,这是门外汉,不懂的人,才这样做,真懂的就不会自我宣传,自夸其德,所谓‘有麝自来香,何须当风扬’。修道是要自己真明白,不是尽向外驰求,叫人家知道自己。光芒外露,不能韬光养晦,到处自我宣传,这都是一瓶子没满,只有半瓶子在那儿晃。
 
‘唯证乃知难可测’:就是旁人不认识,谁证得这个境界,谁自己有会心之乐,不是教旁人知道自己,甚至连自己都不教他知道,不是更好吗?又少了一个妄想。难可测,就是你猜测不到的,测量不透的,因它是无形无相。
 
‘镜里看形见不难’:在镜里看见自己的形相,是不困难的一件事。
 
‘水中捉月争拈得’:可是到水里捞月,怎么把它捞上来?意思是说你见净五根,得五力的人,是与众不同,你可以见一个大概,但你真知道吗?不见得,所以你去推测,就像水中捞月似的。争拈得,你没有法子获得月亮,因为它只是个影像。
 
常独行。常独步。达者同游涅槃路。
调古神清风自高。貌颊骨刚人不顾。
 
这是说修道的人,要常常自己一个人,不和人来往,不攀缘,一个人住,对修道是最好的。可是这是要在山里住,不是在闹市,在闹市中住,接近社会种种问题,根本不容易立得住,不容易修行。要是独自到山里,住到人到不了的地方,那才是真正修道人的本分,吃东西也不吃好的;穿衣服也不穿漂亮的;睡觉也很简单,不贪舒服,不贪自在、享受,这是真正修道人的本分。所以你们各位要注意这一点,真正修道的人,不愿意和人接近,不愿意和人拉拢关系,去攀缘,所以他要到深山穷谷,人到不了的地方去修道。所以说—
 
‘常独行’:常常自己一个人在经行。他到甚么地方经行呢?经行就是在那儿运动,也就像现在慢跑似的,不过现在的慢跑还是跑;经行是慢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