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 >

第231章

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第231章

小说: 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你就是错了。看到修禅的不能成就,劝他他不能接受,不肯听,所以说你有禅再加上净土就更好,这样子善巧方便引导他,接引他,是这么个意思。所以修净土的人,你已经修净土你可别走弯路,你要再去学禅就错了,密意在此地,一定要懂得。不是那些古来祖师大德来找麻烦,叫你要去学两个法门。咱一门深入,你要懂得这个道理,要晓得祖师那个话是对谁讲的,不是对我们讲的。千万不要说,教别人东西,我们拿过来用,错了,我们不适合。所谓是禅净不二,真正明了了,死心塌地一句佛号念到底。真的,释迦牟尼佛讲的无上甚深微妙禅,这一句阿弥陀佛。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九十集)  2010/7/2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090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一百零一面倒数第五行,从“尊者阿难等”看起:

  “尊者阿难等。唐宋译作阿难陀,略称阿难。译曰庆喜、欢喜,又云无染。乃白饭王之子,佛之堂弟也。生于佛成道日。净饭王既闻太子成佛,又闻宫中诞子,更增欢喜。乃曰,今日大吉,是欢喜日。语来使言,是儿当字为阿难。”我们看到此地。尊者阿难,这里有个等,等是等其余的,因为五种原译本里面,列名最多的有三十多位,这是夏老会集的时候,在里面取其重要表法的,其他的都省略掉,所以用个等字。唐译、宋译都翻作阿难陀,陀是尾音,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古人,喜欢简单,把尾音都省掉,像佛,佛后头尾音是佛陀耶,把那个尾音也省略掉。所以略称阿难,翻成中国的意思是庆喜、欢喜的意思,也有无染的意思,他是白饭王的儿子。世尊他的父亲净饭王,兄弟四个,每一个人都有两个男孩,所以释迦佛的堂兄弟八个人,堂兄弟当中他是老大,阿难是最小的,排到第八去了。是佛成道日出生的,释迦牟尼佛三十岁成道,这个小弟就比他小三十岁,三十岁成道。出生的这一天,也是佛成道这一天,这个喜信报告到皇宫,净饭王听到太子成佛、证果了,又听到宫中出生这个小的小孩,就是佛的堂弟,小堂弟,他的侄子,所以非常欢喜。他就说了,今天是大吉、是欢喜日,告诉来人,这个小孩应当给他起个名字叫阿难,就是阿难陀,欢喜的意思。

  “又尊者端正清净,如好明镜,见其相者,闻其声者,睹其威仪者,莫不欢喜,故以为名”,这个名是非常恰当。阿难也是再来人,不是普通人,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阿难有三十相,所以很不容易。端正清净,如好明镜,明镜里面特好的。所以有人看到这个小孩,或者听到他的声音,看到他的动作,莫不欢喜,人见人爱这个小孩,所以他的大伯给他起的这个名字阿难,名实相符。“又尊者随佛入天宫龙宫,心无乐着,故名无染”。出家之后,释迦牟尼佛曾经带他到天宫去看过,欲界天,也到龙宫去看过,大龙菩萨的住处,无论是在龙宫、是在天宫,他都没有染污,心地清净,所以这个名号也有无染的意思。“佛寿五十五岁时,阿难出家”,阿难出家是二十五岁。“侍佛二十五年”,释迦牟尼佛灭度的时候,我们中国人讲虚岁八十岁,外国人讲实足年龄,实足年龄是七十九岁,他做佛的侍者二十五年,二十五年照顾佛陀。“佛所宣说,悉能忆持,不忘一字”。在佛陀弟子当中,他是记忆力最好的,理解力也特别强,我们在楞严会上看到。世尊讲《楞严经》,他完全能够理解佛说的这个意思,同时富楼那尊者证得四果罗汉,听不懂,他能够听懂,这就是说明他的根性跟别人不一样。所以他传佛的法藏,迦叶尊者传佛的禅宗,教下就是阿难所传的。这个悉能忆持、不忘一字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以这当然是再来人。“《涅槃》称阿难多闻士。又迦叶赞曰: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故曰,多闻第一”。十大弟子当中,他是多闻第一。

  等,“等者,魏译中列三十一人”,这个魏是康僧铠的本子,康僧铠的本子上首列了三十一个人。而这个本子在过去流通最广,在五种原译本里面,这个本子翻译得最完备,翻译得很好,所以大家学习《无量寿经》都用这个本子。我过去在台中学这部经,李老师从头到尾讲了一遍,就是讲康僧铠的本子。他第一次讲是用夏莲居老居士的本子,第二次是用康僧铠的本子。“今会本仅列举其中上首五人之名,故曰阿难等,以概其余”,其他的省略掉了。这都是表法的,阿难在这个法门里表念佛就是多闻第一,这个意思我们不能不知。广学多闻,跟念佛有什么关系?有关系,念佛能念到得念佛三昧,这是入定了,得禅定;得到禅定之后,定功到一定的程度,豁然大悟,这人会开悟;开悟了之后,那就是多闻,你没有听到过的经,你一听就明了、一看就明了,所以六根一接触就通达明了,那真叫多闻第一。

  这个例子,咱不说世尊这弟子当中,我们看中国唐朝禅宗六祖惠能,那是很好的例子。没听过的经,能大师不认识字,当然不可能去读经,但是他听。你看第一个碰到的无尽藏比丘尼,这个比丘尼一生受持《大涅槃经》。《大涅槃经》的分量也很多,有两种译本,一个是四十卷,一个是三十六卷。惠能大师在得到衣钵之后,老师叫他去避难,去隐居,到南方去。他问老师,他说我到哪里去隐居?老师说,你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在路上遇到无尽藏比丘尼,听她读《涅槃经》,听完之后,他就跟无尽藏比丘尼讲这部经,讲《大涅槃经》。无尽藏比丘尼听到非常欢喜,就捧着经本来向他请教。他告诉她,他说我不认识字。她说你不认识字,你怎么能讲得这么好?他说这个与识不识字没关系。这一句话非常重要,明心见性,这个要紧。只要见性,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心现识变的,你见性了,那识也就没问题了,全通了。识从哪里来的?阿赖耶,阿赖耶还是心现的。这就是世出世间一切法全明白了。他在那里住了好几天,无尽藏就念给他听,他就讲给她听,居然无尽藏比丘尼就开悟了。能大师一生,在他手上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一共四十三个人,这是其中的一个女众,比丘尼。为什么?我们要晓得古人一句话,“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她心清净。他这一部经如果是念上个五年、十年,他心清净,清净心生智慧,清净心就烦恼断了,至少烦恼伏住了,烦恼不起现行了。真遇到高人,遇到这善知识,对你所受持的这部经,关键的时候点你一下就通了,一点就贯通。

  惠能大师没有读过经,卖柴偶然听到有人读经,他在窗外听到里面读经的声音,听得很欢喜。站着,多听一会,听完之后,到里面去敲门。读经的这个居士把门打开,跟他见面,他就把刚才听的那个经的意思给他讲,人家一听,非常惊讶。这是个老居士,也不是凡人,就接着跟他交谈,发现他,我们现在人所说的善根真的深厚,不是普通人,就劝他到黄梅去,去拜五祖忍和尚。他把他的困难向他说,他家里一个老母亲,每天靠着他自己卖柴度生活,走了之后老母亲没人照顾。这个居士非常热心,邀集了几个同修,他送他十两银子做为安家费,你母亲有人照顾,他放心去了。在黄梅八个月,没有进过讲堂,也没有进过禅堂。老和尚只分给他一个工作,到碓房里面去舂米、破柴,这是他的本行,老本行,叫他做义工,八个月。传法的时候,居然传给他了,谁都没想到。传法的一个晚上,半夜三更在方丈室,他们两个灵犀一点通。忍和尚给他讲《金刚经》大意,那肯定不需要书,我们估计不会超过两个小时,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开悟了。这一悟,全通了,世出世间一切法都贯通,你只要把佛的经典念给他听,他就会讲给你听,岂不是多闻第一吗?佛法里的传法,秘诀就在此地,可是你得有根柢。你看因戒得定,因定开慧。

  我们这一代,可以说我们能够觉察到的,抗战以后,就是战争期间当中,从这个战争开始一直到今天,佛门里面无论在家、出家没有开悟的。这个话倓虚老法师讲的,早年住在香港,谛闲老法师的学生,一生也是讲经的法师。他在香港办的中华佛教图书馆,我在一九七七年在那边讲过两个月《楞严经》。我一共讲四个月,后面两个月在香港蓝塘道寿冶老和尚的光明讲堂,在光明讲堂讲了两个月。倓老说,他一生当中没有听到有人开悟的,得定的有,像虚云老和尚,得定,得禅定,开悟的没听说。现在这个时代,黄念祖老居士告诉我,修禅连得定都没听说过。学密,他是密宗的金刚上师,他告诉我,从抗战期间一直到今天,是他往生之前告诉我,中国学密宗成就的,三密相应的,只有六个人。所以他告诉我,往后学密跟学禅,没有法子,不能成就了。真正能成就只有念佛法门。所以他老人家往生的时候,身体很不好,他念佛,告诉我,一天十四万声佛号,专念阿弥陀佛,日夜不间断,累了就是休息一下,一天十四万声,走的时候也预知时至。你看学禅、学密到紧要关头统统放下了,只提这一句阿弥陀佛,这是老人家给我们做示现的。

  我们生在末法,今天不是末法最后,末法还有九千年。这九千年佛法有兴、有衰,它是波浪形的,这以前章嘉大师告诉我的。今天衰到极处了,真修行人有没有?我们相信肯定有,没有人知道,有真修的。怎么知道?如果没有真修行人,真修行人有大福报,地球上这么多众生造业,他能够扛得起来,地球不至于毁灭,这就是有大福德的人。这些人我们不知道,在深山里面,没有缘,你遇到,你也见不到。佛教将来还会兴,佛教的兴,将来兴的不是禅、不是密,是教。教里面,我们知道,可能最兴旺的就是净宗,这是释迦牟尼佛在《大集经》里面告诉我们,那就是授记,现在人讲预言,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

  净土这样重要的经典,《无量寿经》,是净宗根本的经典,始终没有一个标准的本子,这是自古至今修学这个法门都感到遗憾。翻译是真多,一切经都没有这个本子翻译得多,这个本子翻译十二次,从汉到北宋,八百年间十二次翻译。但是这个译本现在留下来的只有五种,七种失传了,很可惜,七种失传。五种译本你合起来看,里面差别很大,所以古大德判断,原本不是一个本子。从现在这个五本原译本来看,梵文原本至少有三种,这就断定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无量寿经》至少讲过三遍,所以三个不同版本。失传还有七种,那个七种如果是真能找到,可能发现更多。说明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每一种经只讲一遍,没有讲过第二遍的;这个经至少讲过三遍,三遍以上,多次宣讲,说明这经重要。这个经能度末法往后还有九千年一切众生一生成就,这还得了吗?

  所以古来大德就有意思要会集。头一个会集,王龙舒居士,宋朝人;第二个会集,前清咸丰年间魏默深居士;夏莲居居士是第三次会集。因为会集不容易,在五种原译本里头取舍是大学问,编排也是学问。过去这个会集本,在取舍编排都不很圆满,都有遗憾。夏莲居老居士用了十年的工夫,会集整整用了三年,闭关三年,整理出一个会集本。以后有七年的时间,做十次的删订,最后这定本,我们今天看到是最后的定本。但是他最初编出来的这个本子,我们还找到了,最初的,就是三年,闭关三年完成的会集本。这个本子我们最近也把它印出来,留给同学做个纪念。原本三十七品,现在我们读的这个本子四十八品。梅光羲序文里面所说的,慈舟老法师当年在北京讲过会集本,在济南也讲过,而且还做了科判,那是三十七品早年的本子,不是现在这个本子。我们从这两种本子对照来看,知道夏莲居老居士真的是用了苦心,看出他的耐心,看出他的境界,他在文学上的造诣,终于给我们编成一个圆满的经本,编成这个标准的经本。

  他讲过,讲过一遍。他的学生黄念祖老居士,他也跟阿难一样,听老师讲过,而且还有详细的笔记。他告诉我,在文革期间当中,他笔记丢掉了。所以写这个本子,完全凭着记忆,参考一百多种的经论注解,引用在这个注子里面,编成一本完善的经解。我们有福报、有缘分,今天能遇到,非常不容易。我跟这个经确实有缘分,一看到就欢喜,非常欢喜。过去讲过十遍,这是第十一遍,十一遍决定采取《无量寿经》的注解,讲他的注解,我们对于净宗就有更深入的理解,发愿求生净土,这个愿它才能发得出来,再没有疑惑了,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哪有不成就的道理!年轻人,下定决心用十年的时间,排除一切困难。困难是什么?就是把妄念去掉,专在一门上下功夫,十年之后,你就是世尊承传净宗的弟子。承传净宗弟子,就是释迦牟尼佛的第一弟子,憍陈如在这个地方表法,那我们到这个世间来这一生值得了。干别的都是假的,干这个是真的。

  认真向刘素云居士学习,她给我们大家带来信心。她是五十五岁才开始学佛,学佛的时候也是缘分还不错,一个同修送她一套光碟,《无量寿经》。应该是一九九九年我在新加坡讲的,六十个小时,我讲了一个月,每天两个小时,那个时候是用卡带的,用卡带录的。以后变成光碟,CD,里头没有影像。她告诉我,她就学这一部经,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十年如一日。每天听经十个小时,她怎么听?就听一盘,就一个小时的带子,听这一盘,听十遍。工作再忙,至少也听四遍,没有少过四遍的,一般时间每天都是十遍。她的信心愿心从这里生起来的,信解行证,她做到了。经里面的义理变成自己的思想,经里面的教诫变成自己的行为。她今年六十五岁了,十年。你请她讲《无量寿经》,她都不要用经本,给你讲得头头是道,一天八个小时、十个小时,她不疲倦。

  之前我们不认识,不知道这个人。我是去年在台湾治牙齿,有一个同修送一个光碟,是个纪录片,媒体拍摄的纪录片,半个小时,就是刘素云这个光碟。人家采访新闻,不是去采访她的,到他们那个地方,听说有这么一个人,得的是红斑狼疮,非常严重,怎么念佛念好了,觉得很奇怪,就去访问她,访问半个小时。我看到这个光碟,我感到很惊讶,也非常佩服,她用功非常得法。学佛,真的她入境界了,她没有把病放在心上,每一个人都替她担忧,她每天快快乐乐,每一天听经念佛不中断。医生说她这个病没法子治了。好,没法子治就不治了,回家去念佛,她念佛就念好了。医生告诉她,纵然好了,你这个脸上的疤,疤痕是决定不会消失的。结果医生跟她见面,疤痕也没有了,他就问,你擦了什么药?怎么会连疤都没有?她说我没有擦,什么都没擦。跟他讲,结婚的时候买了两瓶雪花膏,擦脚擦了,没擦在脸上。她说念佛念好的,医生相信。为什么相信?这个人一生不妄语,真难得,一生不妄语。还有一个好处,一生没有名利心,人家都是争名夺利,她对名利看得非常淡。所以我觉得她过去生中是个修行人,她有这样深厚的善根。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