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 >

第266章

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第266章

小说: 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这一生也很难得,遇到李炳南老居士,我是依他为老师。我跟他十年,他很谦虚、很客气,跟我讲:我的能力只能教你五年,五年之后,我介绍一个老师给你。我说哪一位?印光大师。印光大师是他的老师,他的净宗是跟印光大师学的,他把印光大师介绍给我。因为他不在了,李老师亲近过印光大师,我们现在就没有这个缘分了,印光大师的《文钞》在,你常常读《文钞》,体会大师的意旨,依教奉行,就是印光大师真正的学生,不一定见面,不一定在面前,你能够学得成功。因为是近代人,距离我们不远,他的文字我们能看得懂,虽然是文言文,很浅显的文言文。这就是师法古人,以古大德为老师,我们才会成就。真正肯学,锲而不舍,十年根就扎下去,二十年就出头了,我们一般人讲的就成名了。这真的不是假的。我自己这一生经过是个很好的例子,我二十六岁接触到佛法,三十三岁出家,二十年,从学佛二十年,四十多岁就有成就。三十三岁出家的,五十三岁自己才有一个小道场。多大?大概跟我们这个摄影棚差不多大,有这么一个小讲堂。一生,每一天再忙,大概也有四个小时读经,讲经每一天不少过两个小时,讲得最多的,一天讲九个小时,上午三个小时,下午三个小时,晚上还讲三个小时,在台湾讲过,在美国洛杉矶讲过,年轻的时候乐此不疲。所以人不能不觉悟,一定要想到我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学佛这明白了,我来到这个世间就是来学佛的,来到这个世间就是来弘法的,不是学佛、不是弘法来这干什么?这个世间,乱世也好,治世也好,都不能够干扰我们的学习,都不会干扰我们教学,这就好了。

  世尊在此地给我们做榜样,第一个,他觉悟了,他要不觉悟下面就做不到。首先觉悟这个世间是无常的,这个世间不是真的。所以他才“弃国财位”,国是国王,他不做国王,他也不享人间的富贵,这个财是讲人间的富贵,他都能够舍掉,放下了。“入山学道”,这一年他十九岁,释迦牟尼佛十九岁入山。许多有道德、有修行、有智慧的人都住在山上。不仅仅印度那个时候宗教界的大德们都住在山上,许多的学派,像瑜伽、数论,他们也住在山上。这些人都修禅定,四禅八定他们真的证得了。所以到山上去访问这些大德、长者,向他们学习。我们能够想像得到,这个年轻人,十九岁,王子出身,身分不一样,聪明好学,我们就能想到,每一位长者、大德看到这样的学生,怎么不欢喜,一定是认真教学,把自己所学的东西统统教给他。

  “服乘白马,宝冠缨珞,遣之令还”。他是王子,他穿的衣服,骑的白马,戴的宝冠缨珞,身上佩戴的,入山学道,交给他的随从带回去,带回去交给他的父王,表示他真的修苦行去了,真能够舍得。“舍珍妙衣”,这是他原来穿的珍宝,好衣服。“而着法服”,法服,一般出家人、修行人穿这些衣服,跟王子不能比。“薙除须发”,剃了头发。“端坐树下。勤苦六年,行如所应”。跟这些苦行的长者、老师一样,那些修苦行的也是树下一宿、日中一食。所以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不是释迦牟尼佛创立的制度,不是的,是古印度婆罗门各个宗教修行人他们一般的生活。包括吠陀的学者也是这样的,今天我们称他做哲学家,他们生活很简单,我们看其很清苦,他们过得很自在、很快乐,他没有忧虑、没有烦恼、没有压力,日常生活随遇而安。这都是特别重视在行门,一般人做不到的,他全都做到了。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放下尘缘,尘是尘劳、烦恼,缘是指人事环境,统统放下了。物质、人事全放下了,心定下来了,定慧就现前,这渐渐能契入。

  《普曜经》里面说,“尔时太子日服一麻一麦,六年之中结跏趺坐”。太子是释迦牟尼佛,在生活最艰难的时候。现在科学家告诉我们,将来,大概是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有粮食危机。这个征兆现在已经出现,最近这一、二年地球暖化,气候变异,自然的灾害非常频繁,农业大量的欠收,粮食欠收我们人吃什么?所以粮食危机。世尊在这个时候可能也是碰到欠收,这个地方也许有旱灾、有水灾,收成减半,食物少了。怎么办?他老人家应对的方法,每天吃一麻一麦。麻是芝麻,我们不必呆着看,释迦牟尼佛每天吃一粒芝麻、吃一粒麦子。我们这样想也能想得通,但是不合情理。应当是什么?世尊吃的东西就这么简单,就是一点芝麻、一点小麦,合情合理。说一粒芝麻、一粒麦子,这个不合理,不近人情。生活这样简单,这样清苦,连稻米都没有,五谷杂粮都没有。

  我们将来也会碰到粮食危机,怎么办?一定要有心理上的准备。如果我们在粮食危机的时候一天能吃一餐,这就很好。我们少吃一点,让别人可以多分一点。粮食丰收我们可以吃三餐,粮食欠收,人还是那么多,大家都要吃饭,不够分配,那怎么办?我们能够说每天吃两餐,每天吃一餐,可以度过这个灾难。我现在一天吃一餐,午饭吃过之后什么都不吃,只喝一点水。人家问我为什么?是不是持戒?不是的,我应对粮食危机。科学家这样报告,我就得做准备,我要养成这个习惯,真正粮食危机现前,我们一天吃一餐就可以了。我在做预备工作,让粮食危机对我不产生危害,我能够正常生活。释迦牟尼佛能做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

  “六年之中结跏趺坐。修习艰难勤苦之行”。世尊三十岁开悟,十九岁离开家庭,十二年。这个地方说,十二年当中他有六年苦行,这是他老人家以后讲经教学告诉我们,信解行证。当然他本身具足了信心,出去参学,接受这些高人的教诲,他理解了、他明白了,明白之后就要做到。而印度当时无论是宗教、无论是学术,非常重视禅定,所以结跏趺坐这是修定,六年真干。首先学习的是四禅八定,四禅八定证得了,六道里面的状况完全明白了,四禅八定他可以突破六道里面的空间维次。有这个功夫的人,往上面能看到二十八层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往下面能看到阿鼻地狱,六道里面的全明白了。佛法里面讲六道不是释迦牟尼佛发现的,也不是他先说的,古婆罗门说的。婆罗门教就是现在的兴都教,我跟他们有往来。他们的长老告诉我,因为他们不重视历史,没有明确文字记载,他们是传说,世世代代传下来,他们的历史有一万多年,我们可以相信,现代世界上研究宗教承认他们至少有八千五百年的历史。就一般学术界来讲,它比佛教要早五千年,这个说法是可以相信的。所以对于六道轮回的了解他们非常透彻。释迦牟尼佛的示现,先学他们,这是在印度最古老的宗教,也是最权威的宗教。得真干!

  为什么要这样做法?下面说出来了,“作斯示现,顺世间故”。佛到这个世间来要度这个世间的众生,对这个世间人最仰慕、最佩服的你不去学,人家瞧不起你,人家对你没有信心。你看你们最佩服的婆罗门他统统学过了,你们所景仰的这些学派里头的大哲学家他都亲近过,都跟他学过,一般大众对释迦牟尼佛才能生起信心。我们中国人讲名师出高徒,人家一看你的老师高明,他对你就有信心。你跟的老师没有人知道,大家对你不会产生信心,这叫顺世间故。这是释迦牟尼佛身教,做这种示现,才能够契当时大众根机。为了契机一定要这样做法。上面这两句,“出自《唐译》”,就是《大宝积经.无量寿会》的经文。这两句经文很重要。“深显《法华》玄旨”。这怎么说呢?《法华经.寿量品》上有一段文,它说“一切世间天人及阿修罗,皆谓今释迦牟尼佛,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这么一段记载。释迦牟尼出释氏宫,释氏,当时这是一个国家,弃国财位,他把富贵舍弃,到伽耶城不远,伽耶城是一般修道的,这是一个文化水平很高的、宗教学术非常发达的一个地区。在这个城不远的地方,坐于道场,他成佛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里面也是给我们做一个很好的示现。

  婆罗门教也确实了不起,把六道搞清楚、搞明白了。他们这些人将来都到哪里去?多半都到色界天,更高明的,他们到无色界天。以为无色界最上面这一层非想非非想处天,误会那是涅槃的境界,生到那里以为就证得般涅槃。所以世尊必须要出现在那个地区,他们的修行达到那么高的层次,在全世界任何国家地区都达不到。中国古圣先贤讲到天,没有讲到那么详细,实在讲多半讲的是欲界天,色界天很少。庄子有这个意思,儒家没有到色界天,道家有到色界天。所以产生种种误会,释迦牟尼佛为了教他们,必须把他们那些东西统统学会,你要是不学,他们不服。学会之后,我们能够想像得到,问题没有解决。六道搞清楚、搞明白了,为什么会有六道?六道从哪里来的?六道之外还有没有世界?这三个问题婆罗门教不能解答,数论、吠陀也不能解答。所以释迦牟尼佛学了十二年,没地方学了,在恒河边上贝多罗树下打坐,把十二年所学的也放下了,入更深的禅定,这样就开悟了。所以说夜睹明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问题解决了。

  六道怎么回事情?为什么会有六道?六道从哪里来的?六道外面还有没有东西?统统解决了,明心见性了,这叫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一句前面跟诸位说过,这是佛法学习终极的目标,学佛学什么?就是学这一句,这一句翻成中国意思,无上正等正觉。得无上正等正觉,这个人就称之为佛陀,他成佛了;如果得的是正等正觉,我们就称他作菩萨;假如他得的只是正觉,我们就称他作阿罗汉。所以这一句里面这三个意思都有。下面这三菩提就是正觉,阿罗汉证得的,三藐三菩提是菩萨正等正觉,再加上阿耨多罗,这就是佛所证得的,无上正等正觉,这叫真学佛。这三个阶段,上上根人可以同时得到,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的,同时证得,真的是一刹那之间他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顿舍、顿超、顿证。不是上上根人,那你就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把它分成三个阶段,先把执着放下,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着,那你就成三菩提,三菩提叫正觉,你就证阿罗汉果;证得阿罗汉之后再回小向大,继续努力去修行,把分别放下,分别放下之后你就证得三藐三菩提,三藐三菩提翻成我们的意思叫正等正觉,这是菩萨;再向上,把起心动念放下,六根在六尘境界上不起心、不动念,那你就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这个时候超越十法界了,阿罗汉超越六道,佛超越十法界,这是真学佛。

  所以学佛不是求人天福报,求人天福报就大错特错;求人天福报是凡夫,出不了六道轮回。诸位一定要知道,轮回出不去,在这个世间肯定苦多乐少。为什么?六道众生他在三恶道住的时间长,在三善道住的时间很短暂,特别是人道,寿命几个人能超过一百岁?一百年真的一弹指就过去,太短了。人在年轻的时候不觉悟,中年,五十岁之后慢慢就觉悟了。人生苦短,真的到这来干什么?遇到佛法才知道人间很可贵,可贵的是什么?好修行。一定要觉悟,一定要放下,要认真、要努力修学净宗,来生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那你就完全正确,你这一生真的没有白来。为什么?到西方极乐世界你决定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这个世间我们得不到,太难了,到极乐世界就容易了。

  我们再看下面这段文,“然善男子”,这是释迦牟尼佛叫我们,称我们作善男子。善男子、善女人,这个善字就是十善业,我们能把十善业道做到,就是经上称的“善男子、善女人”,佛讲经说法称呼大众,我们在其中,如果十善业道没有做到,佛称善男子、善女人,我们看那些人,我们没有分,不在里头。这个事实不能不知道,希望经典里面所说的善男子、善女人都有我一分,这是学佛第一步。我们怎样做才是真正佛经上所说的这个标准?我们只要把《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儒释道这三个根做到,你就是的,名符其实的善男子、善女人,这太重要了。佛在此地说的,“我实成佛以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这是释迦牟尼佛跟我们说真话,他不是在地球上成佛的,他老早就成佛了。什么时候?这时候我们都说不清楚,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时间单位是算劫,早就成佛了。所以到这个世间来,讲示现,示是什么?来示范的,现是给大家看的,我做个样子、做个榜样给大家看,大家照这个样子去学就能成佛。

  八相成道,示现给我们看。《梵网经》上说得很清楚,这一次佛到世间来示现八相成道是第八千次,成佛太久远了,到地球上来表演、来示现这是第八千次。从这个地方我们能体会到世尊的慈悲,大慈大悲,不舍这些世间苦难众生,常常来表演。每一次表演都带一批人走,有一批人觉悟了,真的成就了。我们很幸运,虽然没有亲自看到他老人家示现,他的这些故事都在经典上留给我们,我们从这经本上看到了。这个经本在这个世间还要留九千年,九千年这个阶段的众生,有缘遇到的都能成就。我们把文看到,“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释迦牟尼佛没有离开我们,经典所在之处就是佛陀所在之处。除这个世界之外,“亦于余处”,就是其他的星球上,他方世界,“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这个国就是讲的世界,娑婆世界以外的诸佛世界,也是无量无边,释迦牟尼佛常去。“导利众生”,引导、利益一切大众。

  “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者”,像现前这个时代,乃至于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的这个时代,我们地球上的人确实欢喜小法,中国这个地区就是一个标准。喜欢什么?喜欢人天,这一生得到人身,欢喜享受人间的富贵,来生?来生希望享受天上的富贵,希望来生生天。这个现象就是,从佛的眼睛看,德薄垢重,垢是烦恼,烦恼习气很重,德行很薄,只想到人天,没有想到超越六道轮回。要知道在人天享福,你有没有造孽?肯定,哪有不造罪孽?不要说别的,你每天吃的这些众生,尤其吃肉,这些众生甘心情愿供养你吗?你试试看,你叫一头猪,你说猪你来,我要杀你,你把你的肉供给我们吃。你看它那个样子,你拿到刀那个样子,惊慌失措,到处乱跑,要逃命。这就是什么?不甘心、不情愿。你杀了它,它弱你强,弱肉强食,它敌不过你,它怨恨在心,来生它投胎做了人身,你呢?你来生的时候,造罪业,你到畜生道变成猪,它又来杀你,不就这么回事情吗?冤冤相报没完没了,生生世世。所以我们单单从饮食上来说,从穿着上来说,就杀很多众生。冬天穿的这些皮毛,把畜生的皮扒下来,它情愿吗?不情愿,深仇大恨。我们穿着的时候很得意,它来索命的时候就苦了。

  现前这个时代我遇到很多通灵的人,那不是假的,因为我们会找二、三个通灵人,看他讲的是不是一样。他们彼此不认识,说他们看到某一个人后面有很多冤亲债主跟着,我们问另一个通灵人你有没有看到?他说看到。讲给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