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煸诮病N以诎闹蓿闹拚庑┐笱В窭锓扑勾笱3で胛页苑梗柿宋乙痪浠埃担骸胺ㄊΓ憬簿歉鍪焙蚪簿氖辏阍谒氖甑敝校忻挥杏龅焦鹑讼蚰闾岢鑫侍猓悴荒艽鸶驳模俊蔽蚁肓艘幌敫嫠咚汉孟衩挥小K担骸澳阏嬲歉龊眯3ぁ!彼匝K臀也┦垦唬鞫臀也┦垦唬鞘焙蛭乙丫呤嗨辏顾臀乙桓鋈儆淌诘耐废巍H儆淌谑鞘裁矗渴撬茄=萄Т蟾攀怯邢嗟钡哪晔塘硕嗌倌辏匝=萄в泄毕椎模庋睦鲜ν诵萦幸桓鋈儆耐废危儆淌冢H儆淌凇Q@锩娴拇笫隆⒌淅瘢┤缈А⒈弦档淅穸蓟嵫胝庑┤瞬渭印K匝8艺饷匆桓鐾废危渭友5幕疃院笳娴氖谴硌2渭恿瞎幕嵋椤�
所以诸位,人家要问你的话,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他到底讲些什么?这一句就解答,讲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你说这是不是迷信?不迷信。这句话很重要,否则的话,你佛怎么学的?我记得我有一年在台湾过年的时候,有一个同学来看我,他是大学教授,来看我的时候告诉我,“他在辅仁大学,课外对学生讲了一部《普贤行愿品》。”他告诉我,我说:好,很难得。那个时候台湾大学生学佛的风气很盛,每个学校都有佛学社的成立,辅仁大学叫大千佛学社,他们同学们组织的,学习佛法。我就问他一个问题,我说“我问你一个问题,你答覆我,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的这些经,到底讲些什么?你用一句话答覆我。”他想了大概五分钟,没有办法,告诉我,他说“我想不出来一句话答覆,想不出来。”他回过头来问我,我跟他说,“佛经上讲的一句话,《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用这句话来回答行不行?”他想了想,点头,行!诸法实相就是一切法的真相。这个我们要知道,简单明了,把释迦牟尼佛一生所修、所学、所教、所传的,简单明了的就告诉别人,他没有讲迷信。
下面我们看,黄老引用许许多多这些经典跟这些祖师大德们所说的,“古德云”,这是一般古来的大德,他们说“诸大乘经皆以一实相为印”。中国人非常重视印,叫印信,讲盖了个印,这个印就是决定的。这个印是什么?实相。如果这个经典里面讲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这就是佛说的。不是佛说的呢?不是佛说的也是佛说的,他跟佛说的一样!所以佛教这种宽容大度是要学的。佛教承认,所有的人只要讲的是事实真相,都叫佛经。你看这种做学问的态度,没有彼此之分,佛承认,菩萨也承认,你说的是事实真相。下面解释,“实相者,真实之相也”,是宇宙万物的真相。“又平等一相也”,这一句就深了,我们讲宇宙人生的真相,你好懂,要是跟你讲平等一相,这就难了,为什么?这个真的是高等哲学,方老师讲的是哲学的顶尖。跟你说一切法是平等的,一切法是同一个体性,这个体性在佛法的名词叫法性,也叫真性,也叫自性,名称有十几个,佛为什么一桩事情说这么多的名词术语?叫你不要着相。你不必执着,只要是说的这桩事情,用什么方法说、用什么名词说都可以,不要着相。他教我们放下执着,我们着相就错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所以马鸣菩萨教给我们修学的态度,我们在上课听讲不要执着言说相,他说得深、说得浅、说得长、说得短,没关系,只要说的是真相就行了。我们看经典不要执着文字相、不要执著名字相,这个名字是名词术语,名词术语是交换意见的一个工具,它不重要,我们能够体会到意思这个重要。所以这些名词术语不重要,不要执着它,你执着就错了,譬如佛经里面“佛、菩萨、众生”,这都是名字相,你了解其意思,不必执着这些名相。第三个很重要,要离心缘相,你不能自己想它是什么意思,你一想就错了。你不要想它,就直接的你明白了,这叫悟;你要是去想它就错了,想它是什么?你落在意识里头去了。意识是分别执着,你落在那里头去了。佛教导菩萨,那是登堂入室的学生,不是普通学生,很有成就的学生,不许他起心动念。所以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眼见、耳闻、鼻嗅、舌尝、身触、意知,六根对待六尘境界不能起心、不能动念,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是什么?自性本具般若智慧现前,那是真智慧。起心动念就迷了,为什么起心动念就迷了?
在中国,诸位都知道,惠能大师开悟了,明心见性,性就是实相。性是什么样子?它不是物质,它也不是精神,说不出!不但说不出,连想都不能想,你一想就落到意识里头去了。他开悟,五祖也开悟,开悟的人跟开悟的人说话就方便。他说出自性的样子,他说了五句话,第一句话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是没想到,没想到自性本来清净,从来不染污。成佛是清净的,在现在人间还是清净的,纵然造作罪业堕到阿鼻地狱还是清净的,这是真的可不是假的。佛经里面常讲一些染污,你看我们刚才所念的,“浊恶弥深,恶浪滔天,毒焰遍地”,这个都是染污,染污与自性没关系,什么染污?阿赖耶染污。自性可不染污,阿赖耶有生灭,自性没有生灭,阿赖耶是什么?阿赖耶是个妄心,假的,不是真心。真心决定没有生灭,决定没有动摇,决定没有染污,这是真心,你见到了,那是真正你的自己。我们用真心那就是佛,用妄心就是凡夫,妄心就是阿赖耶,阿赖耶是什么?叫心意识。诸位要记住,心是妄想,意是执着,识是分别,我们用这个东西,起心动念都是妄想分别执着,假的不是真的,用这个东西才有六道轮回。你不用这个东西的话,六道轮回没有了,不但六道轮回没有了,连十法界也没有了。这个东西没有了,那是什么境界?叫一真法界。所以十法界跟六道轮回都是梦,就像作梦一样,梦里头有,就是你迷的时候有,你觉悟、省悟过来就没有。换句话说,你用妄想分别执着就有,如果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不用它,六道跟十法界就没有了,假相,你从梦中省悟过来了。
平等一相,你有没有体会到?我刚才讲的这个,你要不能体会,我提醒你一下,梦里无论是享乐还是受苦,醒过来之后是不是一样的?乐没有了,苦也没有了,不是平等一相吗?它不是真的!天堂、地狱全是假的,但是你要晓得,你没有醒过来你真受,你在梦中在天堂真乐,在地狱是真苦,好像一点都不假。醒过来之后才晓得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知道这个,就平等一相了。如果你要是学了《妄尽还源观》,平等一相你很容易了解,妄尽还源就是一相。现在我们了解,我们妄想分别执着没断,还继续在用,可是我们相信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话是真的不是假的;贤首国师这篇论文是依《华严经》写的,也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现在见色闻声,我们用一个平等的心来看待,决定没有差别,想到佛在大乘经里常讲“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们用这个心态来处事待人接物、来生活,那就是佛的境界。你有分别,我没有分别;你有执着,我没有执着;你有起心动念,我没有起心动念。我可以随顺你的分别执着,而自己没有分别执着,就跟唱戏一样!在舞台里面你所表演的都要按照剧本,剧本叫你笑你就得笑,剧本叫你哭你就得哭,是不是你真的有笑哭?没有,按照剧本来表演。佛菩萨在人间,你欢喜,他也欢喜,你有苦,他好像也有同情心,那是什么?那在演戏,你是真的,他是假的,不一样。你真的有苦有乐,他无苦也无乐,这就是觉悟的人跟没觉悟的人在一起,不一样。境界觉悟跟他相等的人,看得出来,他看得很清楚,如果说没有这个境界看不出来。佛菩萨跟众生和光同尘,看不出来,叫妙!所以这法称为妙法,道理在此地。这是平等一相。
“实相无相,亦无不相,相而无相,名为实相”。这几句话念得会把我们念糊涂,初学的人念糊涂了;但是你真明白人,晓得这几句话讲得太好!实相无相,它不是物质,它也不是精神,但是它能够变现出物质跟精神,就是它能生物质现象、能生精神现象,能现物质现象、能现精神现象,它是能生能现。物质现象、精神现象,就整个宇宙,在佛法里面讲法界,遍法界虚空界这一切现象,这十法界六道是所生所现。能生能现的是真的,永恒不变,所生所现是假的,就好像作梦一样,梦中境界,它不是真的,它是假的。但是假跟真又分不开,假从哪里来?假是依真而起的,没有真哪来的假?依真而起的。虽依真而起,它不是真的,它是真的影子而已。这个事实真相要搞清楚,搞清楚之后,你虽然是还没有完全觉悟,没有完全回归自性,你对于这个世间一切法,你能够放得下,你不再执着,这是你真觉悟了。你重视什么?你重视灵性的提升。你不会重视这个世间的名闻利养,你对这个会很淡薄,而对你的德行、智慧、灵性提升,你对这个很重视。这里头有真乐,无法想像那个乐趣。所以古来祖师大德常常用一句话形容,“世味哪有法味浓!”现在人贪图世间五欲六尘的享受。你真正在灵性上享受到,这世间五欲六尘、财色名食睡怎么能跟法比?差太远了。你尝到法味,这个世间五欲六尘自然就放下,你才真正知道那是染污,那哪里是什么享受?染污什么?染污灵性。其实染污不到灵性,灵性真正被染污它就不灵,自性被染污就不叫自性,它实实在在没有。它染污什么?染污了阿赖耶,就是你的妄心,让你的妄心,那个虚妄,虚妄我们难懂,我们讲的妄想分别执着加重,你在这上加深而已,它染污你的心,而自己与清净心、与自性距离就愈来愈远,它在当中做障碍,是这么回事情。
“实相无相”,刚才讲,体,实相是体,自性,自性能生能现,“亦无不相”,那就是所生所现,它能现相,这个很不好懂。我们常常讲到这些地方,我都用电视,现在家家都看电视,我用这个做比喻。实相是什么?实相就是屏幕,电视的屏幕它是真的,它存在。无不相是什么?无不相是屏幕里面现的画面。你看我们一按频道,画面就现出来,现在屏幕里头,那我们要问,屏幕是实相,现的是妄相,真相跟妄相怎么分?你有没有办法把它分开?这个画面离开屏幕它就不能现相,虽现在屏幕上它绝对不是屏幕,它跟屏幕毫不相关,真就是真,妄就是妄。怎样把妄相灭掉?你把频道关掉,立刻就没有。所以这个真相里面能现无量无边的色相,频道多,你随便按哪个,你不按它就恢复原来的本样子,这叫无相无不相。屏幕是无相,里面频道里是无不相,这是我们每天面对的。所以看电视会开悟,你要能这样子看法你就开悟,了解什么?真妄不二,真不是妄,妄不是真,但是真妄不二。真在哪里?真在妄里头。妄在哪里?妄在真里头,这个参悟就开悟了。所以电视,你会看电视,跟念《华严经》哪有两样?没有两样。你不会看,你看的时候全被里面那些动作迷了,你就糊涂。你要能在看电视里看出真妄不二,看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不就大彻大悟了吗?那是什么?电视跟《华严经》有什么两样!跟《无量寿经》也没有两样。看电视在学佛,会看的人就成佛、成菩萨;不会看的造业,心里跟它转,他笑你也笑,他哭你也哭,在那里学一些杀盗淫妄,你不就堕地狱去了。所以,佛经在哪里?没有一样不是佛经。《大方广佛华严》在哪里?《无量寿》在哪里?没有一样不是《无量寿》,没有一样不是“大方广”、不是“佛华严”。问题就是你会不会?所以经从哪里出来?经从实相出来的,佛讲的是实相。
下面说无相,“无相者,离一切虚妄之相。无相即离相”。那有没有相?有相。为什么叫无相?心里头没有相。我们眼睛在看电视,电视有没有相?有相。可是我们心里面很清楚,这个相是个幻相,不是真的,是假的。你对屏幕所现的色相,你不分别、不执着。你没有执着,那就是修阿罗汉;没有分别,你就是修菩萨行;不起心、不动念,那你是修一乘佛法。诸位真的学会,你每天看电视就在那里修行,你是修阿罗汉,还是修菩萨,还是修佛。不会修呢?不会修,在那里修人天,修阿修罗,修畜生、饿鬼、地狱,都在一念之间,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你在电视里学习那些杀盗淫妄,那就是三恶道,你在学三恶道。你看到电视,这是好的、善的,你说我要跟它学,不好的我要改过自新,我有没有?我要有的时候,我不能跟他一样,那就是人天;都不执着是阿罗汉,都不分别是菩萨。你看看,同样在看电视,每一个人成就不一样,有人看电视成佛、成菩萨,有人看电视看到地狱去了。所以宗门祖师大德常常问学生一句话,“你会么!”这句话意思无量的深广,意思你会吗?你会,你就成佛、成菩萨;不会呢?不会,到三途去了。所以离一切虚妄相,是叫你心里离,不是叫你事上离,事没有障碍,事事无碍,心里头没有。永远保持清净心、平等心、觉心,这是成佛之道。事为什么没有?事是假的,是虚妄的,你不需要离它;你把它当真,你就上当,你就错了。你知道它是虚妄的,只要你不执着、不分别、不起心、不动念,什么事都没有,那就是如来应世。诸佛如来到世间来,他就是这样的,他跟我们在一起,他确实没有起心动念过。他在形式上跟我们没有两样,跟我们和光同尘,实际上他没有起心动念。菩萨跟我们在一起,虽有起心动念,他没有分别执着。从这些地方,我们就体会他境界浅深不一样。
下面这一句说,“又实相无不相,非顽空与断灭,非如龟毛兔角,一切虚无”。这些都是为我们解释无相,什么叫无相?无相是离一切虚妄之相。无相就是离相,这个要记住,不是离开这个相,不是这个意思,即相离相,相在面前,知道它是虚妄的,你不会去执着,这叫离相,并不是把相灭掉,那就错了。所以底下讲,实相无不相,不是顽空,不是断灭。佛法讲无不相,如果你把它认为那是空的,空是什么?什么都没有,这就错了。空有不二,就像我们刚才举的比喻,电视屏幕是空,什么都没有,频道里面的色相是有,我们看电视立刻就要体会到空有不二。真空是什么?真空,知道所有色相是假的,屏幕显的相是假的,屏幕上有没有染污?没有染污,丝毫不染污。怎么知道不染污?你把频道关掉不就看到了吗?它痕迹都不留!然后打开之后,也了解它痕迹都不留,它丝毫没有染污,真性没有染污。用屏幕来代表我们的真性,我们的自性没有染污!那染污的呢?染污是阿赖耶,阿赖耶是虚妄的,染污是什么?电影里面所表演的,有善、有恶、有因、有果,那是什么?那是虚妄的,有净、有秽,表演的里面有种种对立,全是假的,全不是真的。我们今天麻烦,就是把所表演这些假的全当作是真的,所以在这里受苦受难。在这个境界里面起七情五欲、喜怒哀乐爱恶欲,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所以佛家讲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空在哪里?空在有中,有即是空,空即是有。就像我们讲电视这情形一样,空有不二。
讲万法皆空,是讲频道里面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