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脱自在园十年-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我无法向你确定归期, 不过我已经毅然改变原来的主意,因为我幸运地发现一些好经文,它们帮助我断然决定:离开一度认为适合停留的曼谷,而且这将是最後一次在曼谷修学。我希望找到一个远离外在与内在干扰的修行场所,让我详细验证曾经学过的佛法课题,并且希望对佛法多些了解。一旦完成此愿,重新厘清思绪,并找到足够的佛法原则来证明我的研究未误入歧途,我会把喜爱并且随身携带的经典完全舍弃,不留下只字片语。届时,我将拥有光明自由的生命,并且追求清净和真理。此刻,我不知道将会停留何处,如果我连愿望中最基本的东西也无法找到,我想我会和能激励我的人交往,譬如印度的瑜珈行者。基於这种想法,我正在找一个修行场所,好让我短暂停留并且整理教典约五、六个月。。。。
我现在要说一件称得上是无价的幸运事。我认识一位朋友,不经讨论,他就能分享我对生命的看法,我们对未来的志业有相同的意向,此刻,我们有相同的身分与思想,而且如果更幸运的话,我们甚至可以共同奋斗。
我们一致认定不可能在曼谷找到清净,误入掺杂名位的教理学习圈内,反而使我们因祸得福,让我们察觉到已经走错了一步。如果没有即刻发现这项错误,我们也许会像有些人所经历到的一样,或许会错得更多,到时候就很难全身而退了。由於知道走错了,我们才找到解决方法以步向正道。
打从出生到有这种感触之前,我们一直与世浮沈,从今以後,我再也不随波逐流了,我要远离世俗寻求清净,并跟随最近才刚发现的圣人足迹而行。如果我们执意随俗浮沉,就会离佛法真理越来越远,即使再生千百次也追不上。现在我们再也不随俗了,除了色身还依靠世俗之外,精神方面将尽量超越世俗,如此才能立即体会清净。
我们也发现对亲友和信徒的挂碍,会破坏安乐和清净的追寻,而我们正决心要找到这种安乐与清净,并把它们传达给我们关怀的人;如果时时担心六亲眷属,也许壮志未酬身先死了。所以我们将效法佛陀,佛陀曾经自述,虽然他的父母因为舍不得而泪流满面,他还是出家寻找清净(我们从没有在巴利经典中找到任何佛陀秘密出家的说法)。做了这个决定後,我们又解开了另一个心结,希望亲属们也能接受我这项决定,纵使彼此可能无法再见面了。。。。 」
後来,还有一封佛使比丘离开曼谷前所写的最後一封信,部分内容如下:
「目前这里的状况改变得非常快。厌恶偏离正道、厌恶曼谷的想法,已从一人扩展到其他人,他们的人数从二、三到更多,我相当讶异,因为从来没有期望过有人会相信我并跟着我做。这些人也彻底地改变了观念,例如:他们不怕自己的师父生气;再者,他们也不怕让父母失望;最後,只要能遵循通往清净的道路,就算死也不怕了。我知道只靠以前和现在流行的法门,无法引领我们亲见如来。。。。 」
在另一段文字,佛使比丘提到一个可供研究和探索佛法的地方:
「。。。。 除了考虑自己的家乡本里安镇以外, 我现在毫无头绪,不知道从那里去找一个适合学习的地方,所以我想请你帮忙,我需要有人护持我全心研学,大家就当作我根本不在家乡一样。膳宿方面也请稍作改变,也就是说,如果不方便,提供鱼酱拌饭也就可以了,佛弟子从不要求超过於此。我曾经向朋友证明,几乎所有阿罗汉都靠米糠饭沾点醋,或拌发酸的酱菜汁过活,他们只有醋当调味品,我刚刚所说的鱼酱饭已经比他们好多了。我们现在正试着吃这种食物,并且觉得继续这样吃下去没有问题。。。。 」
注:这两封信一度被法使居士收藏,但现在已经遗失。最先发表於《佛使比丘的生平与志
业》,第 35 41 页。
【附录二】
觉音尊长访问并挂单於解脱自在园
今年六月二十六日,帖西林塔拉瓦寺的觉音尊长耶纳瓦罗 札仑长老访问法施社所属的解脱自在园,并在园中过了一夜。尊长是教界长老委员会主席兼各教区僧长的首席代表。他在访问泰国南部各省多处地方後,於次日(二十七日)乘火车返回曼谷。
法施社十分感激尊长的德行和慈悲,并认为应该把这次访问的情况在本社的《佛教》杂志上发表出来,内容如下:
慈悲尊贵的尊长不但自然地流露着慈悲,讲经说法及举手投足之际,更展现出遵循佛陀教诲 法与律 的最佳典范。他的言行举止深深打动法施社社员,和所有居住於解脱自在园的比丘与沙弭。受感动的人都认为,尊长的身教比他无数次的慈悲说法更叫人仰之弭高。尊长事前已经知道解脱自在园的情形与该地的交通状况,但出於奉献热诚,他仍然坚持原计划到解脱自在园访问,并且在住宿环境和许多方面不甚理想的解脱自在园住了一晚。为了到解脱自在园来,他走了大约七公里路,而这些路大都是崎岖不平的。我们从来不敢期望尊长会这麽慈悲地对待我们,他的牺牲奉献,令法施社的成员永难忘怀。
得知尊长的行程後,佛使比丘代表法施社,於当天清晨搭火车到素叻他尼站去迎接尊长,并安排有关事宜。午後他们塔上火车,大概下午二点钟左右抵达猜耶站。在猜耶火车站,尊长亲切地分发书籍给在场的一些人,并双手合十【译注一】连续五次向在场的所有人作礼。合十是泰国传统的致敬礼,也是一种简单的专注方法,对在场的人有很好的影响。在场的人包括七十多位从猜耶地区前来欢迎的比丘和沙弭、五十二位来自法施社佛陀村学校的学生和其他人士。
接着,尊长又步行大约两小时才到达解脱自在园所在的本里安镇。在通往解脱自在园的小路口,他对前来欢迎的当地比丘和沙弭讲话,也分发书籍并向他们合十作礼。过了一会儿,他就前往解脱自在园,在下午四点左右到达。他先巡视了一些设施,如居住的茅蓬,然後在池塘旁特别为他准备的地方休息。他就在那里和迎接的人谈话,并和佛使比丘讨论及提出修行与研究方面的建议,直到晚上七点左右。随後,他就坐在一张充当讲台的桌子上正式说法,以法作为赠礼,有好几十人坐在附近浓密的树荫下听讲。虽然白天的活动已相当累人,尊长的慈悲和良好的体力还支持他讲了大约两个钟头。
他首先介绍佛陀的德行,由於使用的是浅白的泰国话,所以每位听众都能正确地认识佛陀, 就一般说法而言, 这已经相当於讲一卷佛经了。 接着他说明《随摄经》(Anusangahita Sutta )的内容。 对佛陀有深入认识的人可遵循这部经,进入更高的修行层次。 该经说到一个具正见( sammaditthi )的人若能结合戒( sila )、 闻( suta)、论( sakaccha )、止( samatha )、观( vipassana)这五种德行, 就可达到心解脱( cetovimutti )和慧解脱( pannavimutti )。 尊长在整个说法中一一解释这五种德行的特质,并且明确地举例说明。他那完美的说法 声音始终平和安详而没有沙哑;虽然蚊子不停地骚扰,却专注如故 使在场的每个人敬畏不已。尊长附带把他的游历,和向百姓和受刑人说法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听众。晚上十点过後,他才在特别为他准备的屋子里养息,那屋子是解脱自在园中最大的。
第二天早上盥洗後,於早斋前一如前一天傍晚,提供一些主持佛法修行的要领给佛使比丘,接着当地村民在波塔蓝寺方丈巴拉揣迪索法师的帮助下,献上无以数计的晨间供养。早斋後,尊长以短暂的开示表达他的谢意,并再一次向大家肯定供养的功德,早晨的说法就比丘们用巴利语唱诵的感谢词中结束。八点刚过,主客一行就启程往火车站。
接着,尊长叁观铁路旁的法施社办公室,并且赠送一套(八册)他的演讲集和诗文创作,前一天他也送一套同类的书籍给解脱自在园。他同时送法施社两套(每套四册)他的中文演讲集,该套书籍完全用中文出版。
尊长所送的书籍依泰文字母顺序排列如下:
《法类》(DhammaCategory)《四念偈》(Abhinhapaccavekkhana)《十六问》(Solasapanha)《十六问说》(Solasapanhadesana)《病教诫》(Gilanovada)《大六处经》(Mahasalayatanika Sutta)【译注二】《鸟瞰法与律》(Spectacles for Dhamma Vinaya)《八力论》(Atthabalakatha)
中文书籍是:
《善论》(Sadhukatha)《筏喻论》(Navupamakatha)《心》(Ruan Chai)《惭愧》(Hiri…Ottappa)
尊长同时要他的净人【译注三】捐献五铢,赞助法施社的活动。
接近午斋时,大家离开法施社转往只有三分钟脚程的猜耶维安寺佛堂。由於法施社的办公室相当狭窄,法施社就决定和其他比丘、居士一起在猜耶维安寺供养午斋,并就地安排说法。午斋前,尊长先去不远处的佛舍利寺顶礼佛陀舍利,再回来和欢迎他的比丘、沙弭共进午斋。教区僧长首磐那教授师负责这次午供活动,关照得非常妥善。施主供斋後,尊长以「法保护行者」为主题再次说法,这次说法像给猜耶人民的一帖补药,尊者自称它是送给猜耶县每位居民的一把伞。
一开始他说「猜耶」是个美名,意指「胜利」,鼓励大家应追求胜利,并且告诉大家要尝试:以施舍降伏悭吝或悭吝的人,以无 克服 恼,以善转化恶,以实语改造说谎或空谈的人。行者是胜利的人,法将保护行者让行者安然无事,就像大伞保护撑伞的人不至於被雨淋湿。
尊长以下列四种德行解释何谓修法: 智慧( panna )、 正念( sati )、 精进(viriya )、忍辱( khanti )。 他用非常清楚的例子依次详述这四种德行,因为它们是每个人都应努力开显的四种本自具足的德行,具足这四种德行的人堪称是道地的行者,就会受到法的保护,就像在雨中行走的人受大伞保护一样。整个说法持续一个半小时,听众超过两百人,包括法师和居士。下午两点刚过,尊长在猜耶站搭火车前往椿枫。
法施社非常感激尊长的慈悲和提携,并将永远铭记在心。受益良多的佛使比丘说,他从尊长处所学到的包括:实修的方法、教理的原则与如何翻译一本书。在我们的记忆中,从来没有人像尊长的奉献、慈悲与和善如此叫人无从回报。他另一项值得推崇的典范是,他坚毅、自制地遵循法与律,一如昨日才刚受戒的比丘,这种典范说明了比丘可以出於自律而能始终坚毅,直至年老或逝世。相反的,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的比丘,完全不是这麽一回事,他们不但无法去除坏习性,受戒後更日趋恶化。法施社社员和解脱自在园的所有比丘与沙弭,认为尊长是目前所见最好的榜样,期许自己在戒腊渐长及对法与律有较深入的了解後,能达到他的境界。
法施社敬书
【译注一】「合十」是泰国一贯优雅亲切的招呼方式。泰国人见面时通常不握手,而以双
手合十为礼。依照传统,手举得愈高表示愈尊敬对方,所以理论上说来,你只
须观察两个人的手势就可知道他们身分的差别。
【译注二】请叁阅《大正藏》第2册,87页,经名译为《六入处经》。
【译注三】「净人」是担任僧之使役给事的人。十诵律中说:瓶沙王见到大迦叶自行踏泥
修理房子;後来王捕到五百名盗贼,他问盗贼:「你们如果能供给比丘,我就
赦免你们的罪。」盗贼都表示愿意。王就安排贼众在祗园精舍替僧众作各种杂
务,以免僧因作务而有过,这就是佛教「净人」的起源。(据《大正藏》第54
册, 303 页释氏要览卷下「净人」条)
【附录三】
法施社的理想
复兴并提升修法的主要活动,区分别属於三大部门:
一、解脱自在园部门
1。 学术研究和图书馆单位:负责学术原理的探讨。
2。 总务和知客单位:管理膳宿、接待访客。
3。 联络和资讯交换单位:负责公关。
4。 修法单位:以从事修观为主。
5。 弘法单位:利用现代科学及艺术方法传播新发现的知识。
6。 博物馆和禅修辅助单位:保管有助於学习禅修的物品和图片。
二、法施社部门
7。 布教单位:安排行者至全国各省巡回弘法。
8。 法化单位:在本地或猜耶县境内,固定地点宣扬法义。
9。 公共阅览室:鼓励人们好学。
10。 研究图书馆:因应活动需求提供藏书柜。
11。 学术研究单位:负责研究与汇编佛教资讯。
12。 广宣单位:决定现代广宣方法与政策。
13。 杂志社:在能力范围内定期出版杂志,达到传扬佛法与联络沟通的目的。
14。 图书文档单位:出版书籍,出售或低价出售,也免费流通而把所获的功德当作利
润。
15。 印刷单位:减少到远方印刷的困难。
16。 佛学院单位:包括培养基础佛法的学校以及佛教学院。
三、慈善部门
17。 一至二周例行布施单位:负责每周至每两周的布施(如供僧物)。
18。 每年例行布施单位:负责每年的布施(如依法於安居後供养僧人袈裟)。
19。 特殊时机布施单位:负责非经常性的布施(如救济灾区或孤儿院)。
即使缺乏资源,工作人员仍尽了最大的可能,把以上所有的理想一点一滴地付诸实现了。目前一个工作人员有时得负责到十个部门之多,因此成果很难尽如理想。无论如何,法施社很希望能获得慈善捐款、随喜赞叹,更期盼具有财富、知识、卓见且志同道合的人,能提供适当的支持,共襄盛举,总有一天所有的理想将会全部实现。请不要忘记,法施社随时等待有心人助一臂之力!
法施社
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一日
注:原文发表於《佛教》杂志第四卷第三、四合期的封面里。
【中译附录】
一位将生命献给佛陀的比丘
佛使尊者(Ajahn Buddhadasa) 香光书乡编译组整理
◎出生与求学
一九0六年五月二十七日,佛使尊者诞生於泰国南部素叻他尼府( Surat Thani)猜耶县( Chaiya )本里安镇( Pumriang ),祖父是自福建移民泰国的华人,父亲经商,母亲是泰国人,他是家中长子,另有一位弟弟。
二十岁时入寺出家, 法号「因陀般若」( Indapanno ), 意思是「大智慧」(Great Wisdom )。 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二年在曼谷求学,後来发愿生活在大自然中,以探讨佛法。在一次给弟弟法使居士的信上说:「曼谷是一个找不到清净的地方」,「我希望找一个远离外在与内在干扰的地方,以便细察和研究曾学习过的佛法,。。。。从今以後,我不但不随世俗浮沉,更要远离世俗的方法,跟随圣人的足迹。」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