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文艺变态心理学研究 >

第29章

文艺变态心理学研究-第29章

小说: 文艺变态心理学研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而不有”则更进一步,那便是“为劳动而劳动,为生活而生活,也可说是劳动的艺术化,生活的艺术化”,这就是“把人类计较利害的观念变为艺术的、情感的”,从而获得创造的自由。详见《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第321—322页。如果与游戏比较,这意思就更清楚。我们知道,游戏就是为游戏而游戏,游戏没有另外的目的,否则就不成其为游戏了。人类从事游戏正体现了一个人对自身精力具有支配的自由权(不为实用)。难怪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全的人。”古诗说:“想到空灵笔有神,每从游戏得天真。”(张问陶)也是这个意思。而艺术创作从心理学观点看就是游戏,游戏也正是创造。康德认为就是科学活动也是游戏:“关于科学,可以说,它实际上无非就是游戏。这是一种严肃的游戏,拿大自然的事实做游戏,与其他一切游戏不同的是,这种游戏乐趣无穷。”《康德思想今论》载《哲学译丛》1981年第5期。可见,真正的创作是无所谓目的的,这样创作才是自由的,而愈是这样,创作的效果就愈好。王国维在论元曲时指出:“盖元曲之作者,其人均非有名位学问也,其做戏也,非有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之意也,彼以意兴之所致为之,以自娱娱人。关目之拙劣,所不问也;思想之卑陋,所不讳也;人物之矛盾,所不顾也。彼但摹写其胸中之感想与时代之情状,而真挚之理与秀杰之气时流入其间,故谓元曲为中国最自然之文学无不可也。”《王国维戏曲论集》第105页。这是无目的创作的一个好例。这个问题,别林斯基也曾屡次谈到。他指出:“诗歌在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本身就是目的;因此,诗的形象对于诗人不是什么外在的、或者第二义的东西,不是手段,而是目的。”《别林斯基选集》第二卷第96页。在谈到果戈理的幽默时他说得更具体:“这幽默是平静的,也许这样就更容易达到目的。我得顺便指出,这里便是这一类作品的真正的道德性所在。作者在这里不插入任何箴言,任何教训;他只是像实际那样描写事物,它们究竟怎样,他管不着,他不抱任何目的地去描写他们,只为了享受描写时的愉快。继《智慧的痛苦》之后,我不知道有任何一部用俄文写成的作品,能像果戈理君的中篇小说那样具有纯洁的道德性,对世道人心发生强烈而有益的影响。啊,在这样的道德性前面,我是随时准备屈膝下跪的!……作品中的道德性,应该表现在作者对于道德的或不道德的目的毫无奢求这一点上面。事实比空谈更为响亮,忠实地描写精神的丑恶,比一切攻击它的话要有力得多。然而,不要忘记:这样的描写,只有当它是无目的的时候,被创造出来的时候,才是忠实的。”《别林斯基选集》第二卷第195—196页。对于这个问题,郭沫若也写过一段很好的意见:“诗人写出一篇诗,音乐家谱出一支曲子,画家绘成一幅画,都是他们情感的自然流露;如一阵春风吹过池面所生的微波,应该说没有所谓目的。”《文艺论集》第87—88页。

六、潜意识与理性的矛盾 5 自由与目的(2)

    情感活动的这种非目的性,在对儿童进行识记实验中也得到了有力的证明。苏联心理学家曾经用归类方法作为识记图片的手段对儿童进行识记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这样做会给被试者造成极大困难。“因为作为认识活动的归类方法本身就需要他们的紧张的智力积极性,特意的内心努力。因此,归类方法完全吸引了被试者的注意,排斥和抑制了记忆任务。如果在被试者把图片分放到各类中时提醒他们必须进行识记,通常就会使他们在一些时间内停止分放图片,又重新反复地审视图片而力求分别识记住各张图片。被试者在整个实验时间内的活动分成了两部分,他们交替地执行着认识任务和记忆任务。当他们对图片进行归类时,就忘记了进行识记,当他们经实验者提醒后努力进行识记时,又停止进行归类。”《不随意识记》科学出版社1965年版第240页。因而识记效果很差。如果让被试者把图片归类作为游戏来进行,不向他们提出识记任务,这样,对图片识记的效果却优于提出识记任务。《不随意识记》科学出版社1965年版第240页。因为游戏本身是感情活动,在游戏中被试者可以从作为识记图片手段的归类认识活动中解放出来而进入无拘无束的自由境界,充分体味和享受活动本身的内涵趣味,所以识记效果较好。但特定任务则使被试者处于紧张状态,不可能对图片采取游戏态度,而只能采取认识态度,即有意识地进行以完成这一任务为目的的认知活动,于是游戏乃由目的变为手段,而游戏本身也随之成为一种“苦役”,识记效果当然也就差了。这说明,作为情感活动的游戏,是不能受目的、任务支配的,它只能在自发、自由、自然的状态下进行。洛克早就说过:“儿童应学的事情,决不应该变成儿童的一种负担,也不应该当做一种任务去加在他们身上。否则他们立刻便会讨厌它,哪怕他们以前本来喜爱那件事情,或者不爱也不憎,他们对它都会感到厌恶。你可以吩咐一个儿童,叫他每天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去抽陀螺,不管他高兴不高兴,你只要让抽陀螺变成他的一种责任,使他每天早晚都得因此花费许多时间,照这样子,你看他是不是不要多久就会厌倦一切的游戏。其实,成人又何尝不是一样?他们自己高兴去做的事情,一旦变成了他们的一种责任,他们是不是立刻就觉得厌倦,觉得忍受不住了?”《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55页。杜威在谈到游戏与工作的区别时指出,游戏的态度比游戏本身更重要,“游戏的活动兴趣在于活动本身,至于工作兴趣在于活动完成后的结果。所以前者完全是自由的,而后者则束缚于所求的目的。”“但是兴趣如果专限于结果,那就使工作变成苦役了。所谓‘苦役’(Drudgery)是对于结果的兴趣不充满于过程的工作。做苦役的人,只管所得的结果,而完全不感着做的价值。他厌恶用力,而以用力为免不掉的苦难。大家知道,这世界上有许多必做的工作是没有内涵的兴趣的。可是说儿童应该受苦役的训练,以养成忠于职务的能力,却大错了。强制儿童做厌恶的工作,结果是厌恶和躲避;而不是对于职务的忠诚。”《思维与教学》第189、256页。

    从心理过程来看,艺术创作的无目的性有如儿童的游戏,以致有一种艺术起源于游戏说,不管这种看法是否有历史上的正确性,但从心理学观点看,却不能认为毫无根据。

六、潜意识与理性的矛盾 6 鲁迅论创作目的(1)

    写到这里,我想谈谈鲁迅的创作非目的性思想也许不是多余的。

    鲁迅虽没有直接地、系统地谈过这个创作心理问题,但在他的许多文章里,却有不少涉及创作的非目的性的精辟见解,值得我们重视、研究和学习。

    创作的非目的性这个观点,早在1913年,在一篇谈美术的文章中,鲁迅就已经提出来了:“主美者以为美术目的,即在美术,其于它事,更无关系。诚言目的,此其正解,然主用者则以为美术必有利于世。倘其不尔,即不足存,顾实则美术诚谛,固在发扬真美,以娱人情,比其见利致用,乃不期之成果,沾沾手用,甚嫌执持。”《集外集拾遗·拟传布美术意见书》。鲁迅不否认美术有实用价值,但他认为那不是美术创作之目的,而是事后“不期之成果”。后来在谈到易卜生的《傀儡家庭》没有回答娜拉走后怎样的问题时,他说得更明确:“娜拉毕竟是走了的。走了以后怎样?易卜生并无解答,而且他已经死了。即使不死,他也不负解答的责任。因为易卜生是在作诗,不是为社会提出问题来而且代为解答。就如黄莺一样,因为它自己要歌唱,所以它歌唱,不是要唱给人们听得有趣、有益。”鲁迅接着说,“易卜生是很不通世故的,相传在许多妇女们一同招待他的筵宴上,代表者起来致谢他作了《傀儡家庭》,将女性的自觉、解放这些事给人心以新的启示的时候,他却答道:‘我写那篇并不是这意思,我不过是作诗。’”《坟·娜拉走后怎样》。这说明易卜生创作《傀儡家庭》主观上并无明确的目的或指导思想,至于“将女性的自觉,解放这些事,给人心以新的启示”,那不过是不期然而然的客观效果,鲁迅显然赞同易卜生的说法。在《读书杂谈》一文中,他对这样一种观点,又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反对带着某种实用目的,或抱着想收到某种实效的态度去读书,而主张“嗜好读书”,他说这样的读书应“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的”。并解释说:“嗜好的读书,该如爱打牌的一样,天天打,夜夜打,连续地去打,有时被公安局捉去了,放出来之后还是打。诸君要知道真打牌的人的目的并不在赢钱,而在有趣。牌有怎样的有趣呢?我是外行,不大明白。但听得爱赌的人说,它妙在一张一张地摸起来,永远变化无穷。我想,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他在每一页每一页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自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智识的,但这些倒都不计及,一计及,便等于意在赢钱的博徒了,这在博徒之中,也算是下品。”鲁迅在这里强调的是读书本身的内在趣味,而不是外在的目的和效果;鲁迅谈的是读书的心理学而不是社会学。事实上,对于“嗜好的读书”者来说,读书本身的趣味比实效更重要。读书的过程比要达到的目的更诱人,为读书而读书,读书本身就是目的。历史上许多有成就、有贡献的学问家,无不是嗜书如命的“嗜好读书”者,他们“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的“刻苦”攻读,实出于读书的嗜好,而并不是功利的考虑。鲁迅的这种观点,是符合实际的。法国哲学家拉梅特里说:“征服全世界也抵不上一个哲学家在他的书房里所尝到的那种快乐。”《人是机器》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7页。这是“嗜好的读书”的最高境界。它体现了“嗜好的读书”者的强烈的心理、甚至生理的要求和需要。事情很奇怪,愈是这样不计利害和成效的读书,便愈有成效。鲁迅还比喻“嗜好的读书,就如游公园似的,随随便便去,因为随随便便,所以不吃力,因为不吃力,所以会觉得有趣。如果一本书拿到手,就满心想道,‘我在读书了!’‘我在用功了!’那就容易疲劳,因而减掉兴味,或者变成苦事了”。变成苦事就成了精神负担,那还能有效地“扩大精神,增加知识”吗?可见强调目的和效果,高度自觉,有意为之,倒可能事与愿违,达不到目的,收不到实效。这是一条普遍的心理学规律,读书如此,创作亦然。愈急于达到某种目的,收到某种实效,愈是适得其反的情况是常有的。鲁迅借用罗喀绥夫斯奇的话说:“安特烈夫竭力要我们恐怖,我们却并不怕,契诃夫不这样,我们倒恐怖了。”《三闲集·铲共大观》。对这样一条规律,许多艺术家都有体验。我们已经谈了不少,这里再略作补充。雪莱指出:人们“常常抱有一种道德目的,结果他们越要强迫读者顾念到这目的,他们的诗的效果也以同样的程度越为减弱”。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一个人只有在不想到效能的时候,他才会产生真正的效能,甚至在优秀的演员或者歌唱家身上都可以发现这一点,而作家不是演员,他应该更加接近这种除了自己的对象之外,把什么都忘怀的神往境界。”《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中卷第231—232页。表演艺术也是如此。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告诫演员:“不能只带着不要装假呀这种老是摆脱不开的念头走上舞台去进行创作,也不能带着无论如何都要创造出真实这种惟一的想法走上舞台,怀着这样的念头和想法,只会产生更多的虚假。”《演员自我修养》第一部艺术出版社出版第252页。美国著名戏剧作家阿瑟·米勒在指导中国演员表演他的名作《推销员之死》时对演员们说:“我要说的第一件事就是行为举止怎样才能像美国人。回答很简单,根本不要故意装成美国人的模样。要把这出戏演得美国味十足,办法就是把它演得中国味十足。你们真正进入了角色,表面上那点风土人情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是深通艺术三昧之言,米勒是很懂得创作心理的。

六、潜意识与理性的矛盾 6 鲁迅论创作目的(2)

    愈是强调创作的目的和效果愈造成虚假这个道理,鲁迅曾用做梦与说梦之别来加以说明:“做梦是自由的,说梦就不自由。做梦,是做真梦的,说梦,就难免说谎。”《南腔北调集·听说梦》。做梦所以自由,因为它不识不知,没有什么目的,不是要通过什么表现什么,不能有意为之,所以它真,也不能不真。即使是说谎,也是老老实实说谎,决无令人信以为真的企图。说梦,则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故难免掺假。所以鲁迅说:“与其说所谓真话之假,不如来谈谈梦话之真。”冰心所说的创作就是写出“真中的梦,梦中的真”,也有此意。做梦虽假,却是假中见真,说梦虽真,却是真中有假。而“一般的幻灭的悲哀”,“多不在假中见真,而在真中见假”。《三闲集·怎么写》。对这一点,鲁迅是有切身体验的:“记得年幼时,很喜欢看变戏法,猢狲骑羊,石子变白鸽,最末是将一个孩子刺死,盖上被单,……大概是谁都知道,孩子并没有死,喷出来的是装在刀柄里的苏木汁,……但还是出神地看着,明明意识到这是戏法,而全心沉浸在这戏法中。万一变戏法的定要做得真实,买了小棺材,装进孩子去,哭着抬走,则反索然无味了。这时候,连戏法的真实也消失了。”同③。这些话,生动地说明了“假中见真”与“真中见假”的区别。变戏法所以能“假中见真”,关键是无意求真,故能得真,如果假戏真做,反而失真。在观众那一面,则明知是假,偏要真看,有意求真,反而觉假。鲁迅所讲的是艺术辩证法,也是创作心理学。鲁迅所以“宁看《红楼梦》,却不愿看新出的《林黛玉日记》,它一页能使我不舒服小半天”的道理也就在这里。还有清末学者李慈铭的《越缦堂日记》也使鲁迅非常反感:“我看了却总觉得他每次要留给我一点很不舒服的东西。为什么呢?一是钞上谕。……他提防有一天要蒙‘御览’。二是许多墨涂。写了尚且涂去,该有许多不写的罢?三是早给人家看、钞,自以为一部著作了。我觉得从中看不出李慈铭的心,却时时看到一些做作,仿佛受了欺骗。翻翻一部小说,虽是很荒唐、浅陋、不合理,倒从来不起这样的感觉的。”《三闲集·怎么写》。这当然是因为前者的写作有某种目的,有意作假,却希望别人相信是真,明明是有意欺人;而后者虽假却无意让人信以为真,因而倒有几分真意,并非有意骗人。鲁迅认为,“文人作文,农夫握锄,本是平平常常”,出乎自然的事,如果意别有在,有意为之,“若照相之际,文人偏要装作粗人,玩什么‘荷锄戴笠图’,农夫则在柳下捧一本书,装作‘深柳读书图’之类,就要令人肉麻。”《致郑振铎》1934年6月2日。在评论《二十四孝图》时,他也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