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史要 >

第12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史要-第12章

小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史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正确认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证明,军事力量的强弱是由军队的规模与质量所决定的。军队建设取决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军队的数量和质量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数量的增加可以弥补质量的差距。但是,当质量的差距难以用数量的增加来缩小时,则必须减少数量,强化质量。否则,在经济建设水平还不高,军费投入有限的情况下,数量越大,越影响质量的提高。
  武器装备的数量质量及其发展,是确定军队数量的重要内容。军队主要是由人和武器所组成的武装集团。武器装备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是确定军队规模大小的重要内容。武器装备先进、质量高,战斗力强,军队的数量少一点、规模小一些,同样也能完成所担负的职能任务。否则,军队数量多,规模大,也可能难以适应需要。特别是现代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特点,促使军队的规模缩小,以往惟数量代替质量,以规模谋取功能的做法,已不适宜。世界各国军队都在发展装备,减少数量,提高质量。质量差、数量多、规模大已不能够构成威慑。现代化战争的实践证明,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军队数量虽不多,却有强大的战斗力。早在1957年,彭德怀就提出了军队建设的方针:“裁减数量,加强质量。”1958年底人民解放军数量裁减到237万人,武器装备得到快速发展。但这个方针后来未坚持下来。军队数量扩大,影响了质量建设。邓小平主持军委工作后曾指出:要“减少军队人员,把省下来的钱用于更新装备”,深刻地说明了武器装备与军队规模的关系。80年代裁军百万,减少了数量,发展了武器装备,提高了质量。9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江泽民指出:“现在,我军规模仍然偏大,‘肿’、‘散’的问题仍然存在,国防费的开支中生活费占的比重过大,严重制约了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为此,他提出再精减军队员额50万,再次说明了缩小规模,发展武器装备对加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经济实力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武器装备的发展将是制约中国人民解放军数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研究确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数量时,必须同国家提供武器装备的数量和质量相称。
  第三,正确处理平时与战时的关系。和平时期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主,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保持一支战时所需要的庞大常备军。和平时期国家的主要任务应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发展经济,军队的任务是为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创造有利的形势,支撑国家在世界战略格局中的主要地位,为减少军费的负担,国家应将军队规模压缩到尽可能小的限度。和平时期应坚持精干高效的原则。邓小平根据世界军事发展的一般规律,针对人民解放军的现状,一针见血地指出:以前“只讲数量不讲质量。现在改变了,讲质量,讲真正的战斗力,搞少而精的真正顶用的”;“我们不需要太多,但要精,要真正是现代化的东西”。明确地表述了必须建设高质量的精兵的思想,指出了新时期军事改革所要遵循的根本途径。要做到精干高效这一点,既能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改善武器装备,又可提高效能,增强战斗力。打赢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需要有一支高质量的军队。在现代战争中,数量已经代替不了质量,在军费有限的条件下,军队的数量过多,势必直接影响质量的提高。减少数量,提高质量,这是人民解放军50年代和80年代后军队建设的一条重要指导思想。因此,今后一定要坚持这一重要原则。
  为了减轻国家对军费的负担,世界上许多国家平时都只保持一支规模较小、质量较高的军队。但是,为了战时的需要,也都保持一支精干的、应变能力较强的基干军队,并建立完善的后备力量动员体制,以适应局部战争、突发事件和战时扩编的需要。平时与战时,国家面临的安全环境、军队所担负的任务不同,军队规模的差别也必然很大。实践表明,平时军队的规模同战时的需要总是有一定的差距,平时养兵少,战时用兵多。随着未来高技术战争突然性的增大,这个特点愈加突出。从世界一些国家武装力量建设的情况看,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并强化快速动员机制,是解决平时少养兵、战时多出兵的基本办法。只能在保持一支精干常备军的同时,以寓兵于民的办法,保持相当数量的有一定军事素质的后备兵员,以解决平时养兵少、战时用兵多的问题。军队建设的规模应坚持平战结合的原则。
  第四,科学判断战略形势,及时做出精兵之策。对战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将导致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中心错位,影响国家经济建设;对形势估计不足,一旦发生突然事变,必将危及国家安全。50年代,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依据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实力的消长和现实政策的变化,对国际形势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得出了正确认识和判断。多次明确指出,战争威胁依然存在,但世界大战有可能避免,必须抓住国际形势趋向缓和的有利时机,集中力量加速经济建设和军队建设,同时从最坏的估计出发,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最根本的准备,是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反共气焰仍很嚣张,有人又担心不久将发生新的战争。毛泽东经过冷静分析,认为:“新的侵华战争和新的世界大战,估计短时期内打不起来,可能有十年或者更长一点的和平时期。”这一正确的认识和判断,为人民解放军进一步精简整编提供了重要依据。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分析了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在指出战争威胁仍然存在的同时,又指出了实现世界持久和平的可能性。1957年1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做出了《关于裁减军队数量加强质量的决定》。彭德怀在会议上指出:“如果我们不充分利用国际局势趋向缓和的时机,紧缩军政费用的开支,加速经济建设以打下现代化国防建设的基础,我们就可能犯丧失时机的错误。”5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之所以坚决地连续四次大量缩减军队员额,由600多万人减到300多万人,是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对形势的正确认识和判断分不开的。
  后来,由于主客观原因,中国共产党中央对世界战争形势的看法发生了变化,在较长一段时间里认为世界大战不可避免,而且认为已经迫在眉睫,军队员额又达到600多万人,这不仅影响国家的经济建设,同时也影响国防和军队的根本建设。
  80年代邓小平通过对国际社会主要矛盾的透彻分析,依据战争运动规律和相关因素对战争的制约作用,对世界战争形势进行了全面考察,提出了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世界大战是可能的新判断。早在70年代中期,邓小平就做出了大仗在近期内打不起来的正确判断,1975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压缩解放军的定额,准备精简全军总人数的26。2%。1985年,他做出了人民解放军的建军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大决策,即由过去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变到和平时期军队建设的轨道上来,抓紧进行军队的根本建设,提出了裁军100万和军队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的两项重大决策。这样人民解放军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在邓小平的领导下由600多万人减到300万人,军队人员裁减了一半多。
  90年代,世界战略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冷战结束,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向缓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可能的,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和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加强军队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他宣布:我国在三年内裁减军队员额50万。这是半个世纪中军队员额最少的时期之一。
  纵观几十年人民解放军走过的这条精兵之路的经验教训,可以得出一个启示,就是对世界战略形势的科学判断,精心捕捉与把握好战略机遇,及时做出精兵之决策,是提高军队的质量建设的关键因素。
  第五,精简整编的目的是增强现代作战能力。邓小平下决心精简整编军队有一个基本的着眼点,就是军队要能够打赢现代战争。通过精简整编提高部队战斗力,使军队具备打赢现代战争的能力,这是邓小平的一个重要思想。邓小平对部队整编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减人,而是要建设一支现代作战素质很高的军队,使之成为一支可以抗击现代强敌的精兵。为此,他特别强调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为了提高人员素质,他指出“要把军队的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①,并对这一方针具体化,强调要从两方面去做。一个方面是部队本身要提倡勤学苦练,另一个方面通过办学校来解决干部问题。把培养高素质的军事人才作为提高军队质量和进行现代战争准备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实践证明,注重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是富国强兵之路。世界上近年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实践表明,战斗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军队建设的质量,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是新时期军队改革的必然选择。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还比较落后,军费开支相对较少。讲质量、建精兵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有利于军事装备的现代化。走精兵之路,符合当今世界军队建设发展的走向,能够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军队在技术装备上的差距,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打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要求军队必须精干,只有高度重视军队的质量建设,建设一支精兵,才能打赢未来反侵略战争。
  军队建设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国际国内情况变化,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革。只有跟踪世界先进水平,瞄准和研究高标准,寻找军队改革的捷径,才能建设一支高质量的精兵。军队改革和精简整编,必须站在世界军事发展的最前沿和最高点来思考问题,瞄准和研究强手,确定自己的精简整编的目标。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少走一些弯路,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先进的建军和作战的经验。使军队的改革、整编更加符合现代战争需要,使军队应付现代战争的能力不断提高。
  第六,精简整编决心要大,工作要细,步子要稳。军队的精简整编工作,是关系到国家的战略决策,关系到国家安危、民族兴衰的大事。历史反复证明,能够跟上时代和军事革命步伐的国家和军队,往往高人一筹,克敌制胜;反之,往往被动挨打,以至军败国亡。回顾人民解放军20世纪50年代和八九十年代几次大规模的精简整编工作,之所以搞得比较好,首先是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有开拓精神,大胆、科学的制定决策分不开的。决策者不仅有很强的政治勇气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又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高瞻远瞩,战略眼光,无私无畏,为了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为了军队未来发展,大胆决策,敢于试验,同时又具有科学严谨的精神,把精简整编的措施建立在适合国情军情的可靠可行的基础上,采取各种稳妥的方法和步骤,扎扎实实地推进军事改革。邓小平在谈精简整编工作时说:“第一条决心要大”,第二条“工作要细”①。
  所谓决心大,就是有卓越的战略眼光,认识到的、看准了的,就要坚定不移地干下去,该撤的要撤,该并的要并,该减的要减,不要怕得罪人,使精简整编方案得到彻底贯彻,实现精简整编的目标。邓小平说:“下了决心,坚定不移”,“这件事不能犹豫,不能妥协,也不能半途而废②。”他还指示:搞精简整编,要搞革命的办法,用改良的办法不行。他把精简整编看作是一场革命,要用革命的精神和革命的姿态来对待这项工作,那种舒舒服服、修修补补、前怕狼后怕虎或安于现状等精神状态,是不可能搞好改革和精简整编的。他要求,在宏观指导上要制定一个“革命性”的精简整编方案。
  工作要细,就是对精简整编必须有很强的责任感,科学决策,部署与实施要慎重。因为精简整编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大事,不仅关系着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而且对国家经济建设亦产生深远影响,决策失当,会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对精简整编的方案,要充分研究论证,力求科学合理。50年代,中央军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工业基础的可能条件和军队建设和实际情况,经过充分地酝酿,多次召开会议,集体决策,做出精简整编,裁减军队数量,提高质量的决定。对军队规模的确定、各军兵种比例的调整,坚持从实际出发,既考虑国防需求,又照顾到国家经济上的可能,把需要与可能结合起来。对部队的编组,既立足于当前,又着眼于发展;既注意借鉴外军的经验,又注意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把当前和发展、学习外军经验与继承优良传统结合起来,注意整体优化,提高效能。对一些精简方案的制定,坚持深入调查研究,反复论证,修改完善,慎重出台。
  步子要稳,主要抓好如下几项工作。第一,要统一领导,分步实施,工作深入细致。精简整编关系到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全局,任何疏忽草率都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必须加强党的统一领导,有计划有组织,积极稳妥扎实细致地进行。80年代,采取分批裁减的办法。第二,军队与地方共同解决精简整编中的问题,设立必要的组织机构。精简整编中突出的问题是干部问题,妥善安置转业干部的工作、生活等问题,使干部走者愉快,留者安心。第三,制定妥善安置转业、复员军人的方针政策。中央明确规定转业干部的工作安排、职务、待遇等,对转业军人要“负责到底”,“妥为安置,使之各得其所”,保证他们的工作、生活,为他们愉快地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创造良好的条件,绝不允许推出去了事。第四,加强精简整编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动员工作,把广大官兵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方针政策上来,使指战员树立高度的全局观念、大局观念、纪律观念,强调小局服从大局,个人服从组织,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国家整体利益,严格遵守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提倡顾大局,讲团结,保证搞好单位的合并,搞好干部的进出调整,妥善安排好编余干部;严格财物管理制度,防止公有财物流失。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使全军在精简整编中,顺利完成整编、撤并、移交许多单位,安置数百万干部的工作。无论是对单位的撤、并、降、改,还是个人的进、退、去、留,都能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保持了部队的高度稳定,圆满完成精简整编的各项任务。

第三章诸军兵种回眸
本章导读
  新中国成立之时,人民解放军基本上是一支以单一步兵为主的陆军部队。为适应保卫国防和军队建设现代化的需要,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提出:“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了由单一陆军向海军、空军和其他特种技术兵种在内的诸军兵种合成军队发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