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古代中期政治史 >

第1章

世界古代中期政治史-第1章

小说: 世界古代中期政治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Page 2…

                                  内容提要 



     本书从政治史角度,记述公元前8~前3世纪的世界历史。公元前8~ 

前3世纪是世界历史上一个多姿多彩的重要时期。在欧洲,爱琴海区域的希 

腊城邦由盛而衰,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政治遗产;马其顿 

继之崛起,并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但却昙花一现的亚历山大帝国;意大利 

半岛上,罗马由一城而兴,统一了意大利,并开始走上对外征服的帝国之路。 

在西亚,亚述帝国兴而复亡,新巴比伦取而代之,又被波斯所灭。在北非, 

古埃及难保独立,先后沦于亚述、波斯及亚历山大帝国之手。在中亚,波斯 

帝国称雄二百年而亡于亚历山大帝国。在南亚,恒河流域逐渐形成统一的孔 

雀帝国。在中国,经历了春秋战国的剧烈动荡、变革时期,诞生了历史上第 

一个统一帝国——秦帝国。本书充分体现政治史特色,着重记述这一时期世 

界各国 (地区)的重要政治事件、政治制度及其沿革,介绍在历史上产生重 

大影响的政治活动家及政治思想家,同时力求从比较政治的角度,对这一时 

期的东西方政治制度加以评价。 


… Page 3…

世界古代中期政治史 


… Page 4…

                                 一、概述 



     公元前8~前3世纪是古典文明的全盛时代。古典文明的范围从西亚、 

北非的大河流域扩展到地中海区域、印度半岛和中国等地区;同时,诸地区 

的文明亦稳步向外发展,直至相互沟通,使世界历史开始成为一个密切相连 

的有机整体。 



                                1。政治形势 



     公元前8世纪以后,古代世界文明的主要中心已不再限于埃及和两河流 

域,以它们为核心的古老文明地区开始衰落。此时,在希腊产生了许多新的 

城邦,城邦兴衰成了爱琴海区域政治史的主要内容,并影响到西欧近代的社 

会政治制度。在意大利半岛,罗马由一城而兴,在统一意大利半岛之后,开 

始向海外扩张,成为地中海区域的一个强大势力。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大 

约在公元前7世纪以后,也出现了许多以城市为中心的小王国和部落共和 

国。中国在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开始了诸侯分立、 

争霸称雄的春秋战国时期。 

     从分立走向统一,是这一时期政治史的主流。但是,这种统一大都是通 

过军事征服而实现的。从公元前8世纪起,在西亚开始了大帝国更迭的历史 

过程。公元前8世纪,在两河流域的北部兴起了亚述帝国。它第一次将埃及、 

巴勒斯坦、叙利亚和两河流域这些最古老的文明中心统一于一个政权之下。 

公元前7世纪末,亚述帝国在伊朗高原的米底人和巴比伦的迦勒底人的联合 

进攻下灭亡,代之而起的是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538年,伊朗高原的波斯 

人灭掉新巴比伦王国,建立了西起爱琴海和色雷斯东至南亚次大陆西北部的 

波斯帝国。波斯帝国的建立,一方面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联系与交融,另一 

方面也使埃及和两河流域这两个昔日最古老的文明中心,在经过了赛斯王朝 

和新巴比伦王国的暂短“复兴”之后,更加衰弱,从此基本失去了政治的独 

立。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兴起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时大举东侵,建立 

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在更广 

阔范围内的交流与融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希腊化时代的文化。此时也是东 

西方各民族交往与融合的一个伟大时代。亚历山大帝国分裂后,西亚处在塞 

琉古王朝的统治下,埃及开始了托勒密王朝时期,在希腊本土则是马其顿王 

国。 

     在南亚,公元前6世纪开始了印度历史上的列国时代,公元前4世纪, 

印度人民在反抗希腊马其顿的入侵中,取得胜利,建立了以恒河流域的摩揭 

陀为中心的孔雀帝国,其版图包括了除半岛南端以外的整个印度半岛,从而 

奠定了今天印度共和国的疆域。 

     中国在经过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称雄之后,也于公元前3世纪末建立了中 


… Page 5…

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帝国——秦帝国。 

     此间,无论东方或西方,帝国均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 



                         2。政治思想与政治制度 



     公元前8世纪以后,地中海区域的希腊人和罗马人相继进入文明时代。 

希腊城邦和罗马共和国在公元前 8~前3世纪的世界政治史上占有重要地 

位。 

     希腊城邦兴起于公元前8~前6世纪,公元前5~前4世纪达到鼎盛, 

公元前4世纪以后开始衰落,发生了城邦危机。马其顿乘机南下,征服了希 

腊各邦,公元前337年的科林斯会议,标志着希腊城邦时代的结束。 

     希腊城邦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著名的政治思想家(他们 

中许多同时也是著名的哲学家),如色诺芬尼、梭伦、德谟克利特、苏格拉 

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等。他们创立和丰富了希腊国家与法的 

学说,并使希腊政治思想体系化,虽然他们的政治观点不同,有的拥护民主 

政治,有的支持贵族政治,有的主张君主专制,但一个共同的思想是强调法 

制,认为只有法制才能建立秩序,巩固政权,稳定国家。他们著书立说,对 

政权形式、国家管理等问题,提出自己精辟的论述,柏拉图的 《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雅典政制》,至今仍是我们研究国家学说不可 

多得的政治学名著。 

     希腊城邦是自公元前一千年代初人类进入铁器时代以来,社会生产力进 

一步发展的产物;也是古代东方文明和爱琴文明影响的结果。城邦的产生大 

体有三种形式:一是在氏族社会内部的阶级对立和氏族贵族与平民的斗争中 

产生,这方面的典型是雅典;二是在征服过程中产生,斯巴达即是这类城邦 

的代表;三是在早期移民和大殖民中建立的城邦,小亚细亚沿岸、爱琴海诸 

岛以及黑海沿岸和意大利南部的希腊城市多属此类。城邦规模不大,小国寡 

民。城邦形成之初,大都实行氏族贵族专政;其后,许多城邦经历了“僭主” 

政治,“僭主”一般都支持平民反对氏族贵族。公元前6世纪以后,城邦政 

体基本分成两大类型:民主共和制和贵族共和制。在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城 

邦,如雅典,在克利斯提尼改革之后,确立了工商业奴隶主的民主政治。这 

种政治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公民大会是 

最高权力机关。伯里克利时代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一些以农为 

本的城邦,如斯巴达,则建立了贵族寡头共和制。个体私人所有制是城邦存 

在的经济基础,广大农民、小手工业是其存在的政治基础,随着奴隶制的进 

一步发展,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起来,农民和小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城邦存在 

的经济、政治基础遭到破坏,公元前4世纪以后,城邦衰落,最后为马其顿 

的君主专制帝国所代替。城邦虽依然存在,但其内容已发生了质的变化。 

     希腊城邦民主政治中“主权在民”,“以法治国”等统治思想,对日后 


… Page 6…

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制度的确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罗马国家的形成稍晚于希腊,其政治制度深受希腊的影响。罗马建城之 

初,还处于军事民主制阶段,即罗马历史上的“王政时代”(公元前8~前6 

世纪)。罗马的管理机构包括“王”(勒克斯)、人民大会和元老院。元老 

院由各氏族首领组成,实际上是罗马的最高权力机关。与希腊人追求自由与 

民主相比,罗马人似乎从一开始就着重权威和安定。公元前6世纪末~前3 

世纪中,是早期罗马共和时期。在这个时期,经过长达200余年的平民反对 

贵族的斗争,彻底摧毁了旧的氏族制度;调整了自由民内部的关系,从而扩 

大了共和国的基础;新官职的建立和新法律的颁布,使罗马国家的上层建筑 

日臻完善。由于元老院仍在罗马政治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罗马没有产 

生雅典式的民主政治,而是建立了贵族共和国。共和国的加强,为罗马对外 

扩张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对外征服中,罗马统一了除波河流域以外的整个意 

大利半岛,一跃而为西地中海的强国。 

     公元前8~前3世纪在西亚,北非先后出现的大帝国,均是乘当地政权 

之虚,在军事征服中建立的。“这些帝国没有自己的经济基础,而是暂时的、 

不巩固的军事行政的联合。这些帝国不仅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对于整个帝 

国统一的、为帝国一切成员都懂得的语言。这些帝国是一些各有各的生活方 

式、各有各的语言的部落和民族(НародНосТБ)的联合体。”(斯 

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斯大林文选》,人民出版社,1978 

年版,第526页。)所以,这些帝国都实行古代东方的专制制度,但在许多 

情况下,又不得不对各地方统治者采取某些宽容、怀柔的政策,而这一作法, 

又加大了帝国的离心倾向,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也不断发生,于是,帝国很 

快便陷于分裂,其中亚述、波斯在其帝国灭亡时,本身也失去了独立。 

     至今,我们还不能清楚地描绘出印度国家形成的过程。但种制度无疑对 

印度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种姓制度是在雅利安人国家形成过程 

中出现的。雅利安征服者的种族优越感,后来便演化成比一般等级制度要复 

杂得多的种姓制度,成为印度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种姓制度强调其内 

部的纯洁性,尤其在饮食和婚姻方面,有许多清规戒律,并且各种姓职业固 

定,世袭相传,种姓之间界限森严,不得逾越。所以,种姓是民主的对立物。 

它阻碍社会进步,曾受到历代有识之士的反对。但以种姓规范社会秩序,使 

印度在异己的文化或征服者面前,有一种一致感,使个人在自己的团体中有 

一种安全感,于是,种姓成为正常的、必需的制度。其各种限制也越来越繁 

琐、复杂,直至今日仍影响着印度的社会政治。古代印度政治思想的重要内 

容,就是维护种姓制度。这在古代印度宗教经典 《吠陀》及公元前4世纪著 

名的政论家考底利耶的《政事论》中都有反映。公元前6~前4世纪,是印 

度历史上的列国时代。此时,印度的经济政治中心从印度河流域扩展到恒河 

流域,出现了许多小国家,其中主要的有16个。在各国争战中,摩揭陀于 

公元前5世纪称霸列国,公元前4世纪统一了恒河流域以及恒河以南中印度 


… Page 7…

各国,为后来孔雀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公元前324年,西北印度的旃陀 

罗笈多,在领导人民反抗希腊人的斗争中,建立了孔雀帝国(公元前324~ 

前187年)。这是古代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幅员广阔、统一的奴隶制君主专制 

大帝国。它庞大的官僚机构和较完备的政治制度,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 

为印度历代统治者所遵循。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是为东周始。东周时,周天子仅为名 

义上的宗主,中国历史进入了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和七国称雄、 

封建兼并的战国时期。公元前3世纪末,秦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 

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的秦帝国。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老子、孔子、墨子、孟子、韩非子等一大批 

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们的活动与著作,不仅系统地提出了政权建设的理论, 

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国家学说,而且也成为世界文化思想宝库的一部分。 

     老子的政治思想充满了对被压迫人民的同情。他否认天神预定人们命运 

的观点,而以“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变化,指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在政治上,他主张人人平等,圣人应为百姓谋福利,“圣人无常心,以百姓 

心为心”。针对当时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他提出了清静无为的治国策略, 

他的政治理想是回到“小国寡民”的安宁社会中去。老子还十分注意各民族 

间的友好关系,反对侵略战争,提倡“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孔子在政治上维护贵族奴隶主的利益,他主张服从 

命运,以此说明“君子”和“小人”是上天预定的,因此应以传统的不成文 

的规范,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来巩固等级名分和社会秩序。孔子政 

治学说的中心思想是“仁”,指出仁者爱人,要求以礼规范仁,主张克己复 

礼为仁,以维护统治的等级秩序和礼仪制度。他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要求 

统治者行仁政和德治。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 

想,为历代封建王朝所崇奉,并对朝鲜、日本、越南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古代东方文明的一个象征。 

     战国时期,适应建立集中统一国家的需要,形成了法家学派。韩非子是 

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他师从荀子,汲取老子及法、名诸派学说,形成了 

刑名法术之学。韩非子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其政治学说的本旨是: 

集一切权力于君主一人,主张“法不阿贵”。他的政治思想为统一的封建政 

权,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使他成为战国末期最合时势的大思想家。 

     春秋时期,旧有的宗族制度逐渐瓦解,新的家族制度正在兴起。这种转 

化引起了政治制度的变化。此时,诸侯国君的权力,逐步转移到大夫手中。 

这些有权的大夫世代相袭,成为相对于诸侯的、把持国政的世卿。世卿又在 

自己家内养士作为家臣。但家臣不世袭。于是,诸侯国内盛行世卿制,世卿 

家内却盛行家臣制。家臣制在战国时发展为客卿制,到秦汉时形成官僚制。 

     战国时期,周王室已失去了天下大宗和共主的作用,秦、楚、燕、齐、 

赵、魏、韩七大强国经过征伐,各自建立了地方性王国,公元前221年,秦 


… Page 8…

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 



                            3。民族和国家关系 



     公元前8~前3世纪,在欧亚大陆和北非,涌现出一大批新兴国家,各 

民族、各地区、各国家之间的交往进一步扩大,相互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尤其是联系中国、印度和地中海各国的固定商路的开辟,更为各民族之间的 

经济政治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古代世界各地区各国及东西方民族的 

沟通与交融。 

     希腊人在政治上是不统一的,但他们都认为自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