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

第21章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第21章

小说: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生意不是玻利维亚做的,而是秘鲁做的。其实,更准确地说,经
营权是属于智利的。当玻利维亚政府试图向其领土上的硝石矿征
税时,智利军队派出了几营的兵力占领了安托法加斯塔省,并从此
驻扎了下去。在此之前安托法加斯塔省的这片沙漠地带在智利、
秘鲁和玻利维亚这三个具有潜在冲突的国家之间一直充当着级冲
区的角色,可是硝石却在那里引起了战争。这场太平洋战争于
1879年娜发,1883年才结束。智利军队在1879年已占领了秘鲁
产硝地区的帕蒂约斯港、伊基克港、比萨瓜港和胡宁港,最后又胜
利进驻利马,进驻的第二天卡亚俄要塞就投降了。秘鲁失败后,大
片领土被侵占,大量财富遭掠夺,民族经济失掉了它的两大资源,
生产力发展停滞不前,货币贬值国外贷款对秘鲁关上了大门。。
但是,正如马里亚特吉所指出的,经济虽然崩溃了,过去的阴影并
未因此而消失;殖民地经济虽然失去了它生存的支柱,其结构却完
整地保存了下来。玻利维亚呢?它甚至没有发现它在战争中失去
了什么,现在世界上最大的铜矿丘基卡马塔矿恰恰就在现在属于智
利的安托法加斯塔省内。那么,战争的胜利者又得到了些什么呢?
    1880年,硝石和碘的收人占智利国家收人的5%。十年之后,
仅被征服地区硝酸盐的出口收人就占到智利财政收人的一半以
上。同一时期,英国在智利的投资增加了两倍还要多,硝石产区变
成了英国人的大工厂。。可他们把硝石矿搞到手花的钱并不多。
秘鲁政府1875年就征用了这些硝石矿,征用时付的是位券。五年
之后由于爆发了战争,债券价格跌至原来的十分之一。约翰·托马
斯·诺斯和他的合伙人罗伯特·哈维这样一些胆大的冒险家就抓住
了这一时机。他们趁智利人、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应战于祖场之
机,用智利的瓦尔帕莱索银行和其他银行痛痛快快借给他们的货
款买下了硝石矿的债券。士兵们在为这些英国人打仗,但他们却
浑然不知。诺斯丫哈维、英格利斯、詹姆斯、布什、罗伯逊和其他勤
奋的企业家所付出的代价很快就被智利政府弥补上了。1881年,
智利政府决定把硝石矿归还给其合法的主人。这时,硝石矿的债
券已有一半握在巫师一般的英国投机商手里,他们没用一个便士
就把这些硝石矿占为己有
    1890年代初,智利向英国的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三,
从英国的进口占其进口总额将近一半。智利在贸易上依赖英国的
程度比当时的印度还要深。智利通过战争垄断了世界的硝石,但
是硝石之王还是约翰·托马斯·诺斯。硝石矿债券中有40%的利
息都是由他的一家名叫利物浦硝酸盐公司的企业支付的。诺斯
1866年在瓦尔帕莱索上岸时,他身上那件污秽不堪的旧西装口袋
里只有十个英镑。可三十年后,他在伦敦自己那座豪华宅第里款
待的都是亲王、公爵、名声显赫的政治家和大企业家一类的人物。
诺斯给自己封了一个上校的头衔,还加人了保守党和肯特的共济
会教派,这是像他这样血统高贵的绅士义不容辞的责任。多尔切
斯特勋爵、伦道夫·丘吉尔勋爵和斯托克波尔侯爵等人都赏脸来参
加他举办的奢华舞会。舞会上他化装成亨利八世跳舞。。与此同
时,在他那遥远的硝石王国里,智利工人星期天也不能休息,每天
劳动长达十六小时。他们的工资用代金牌支付,而且在企业开的
杂货店里买东西时,代金牌的面值几乎只等于原价的一半。
    拉米雷斯·涅科切阿写道,在1886到1890年何塞·曼努埃尔·
巴尔马塞达总统执政期间,智利政府推行了“有史以来最雄心勃勃
的发展计划”。在巴尔马塞达的推动下,智利建立了一些新的工业
部门,进行了重大的公共工程建设,改革了教育,采取措施打破了
英国企业对塔拉帕卡省铁路的垄断,并从德国借了款。这是智利
在整个十九世纪里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不是从英国借款。1888
年,巴尔马塞达宣布要把硝石产区收归国有,要建立起智利自己的
硝石开采企业,并拒绝把属于国家所有的硝石矿出售给英国人
三年之后,智利爆发了内战,诺斯和他的同伙为反叛者提供了大量
资助。英国的战舰封锁了智利的海岸,伦敦的报纸对巴尔马塞达
破口大骂,称他是“最残暴的独裁者”、“嗜血成性的暴君”。巴尔马
塞达被打败了,他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英国大使在给英国外
交部的报告中写道“这里的英国人都不掩饰他们对巴尔马塞达失
败所感到的喜悦之情。普遍的看法是,如果巴尔马塞达得胜,英国
的贸易利益会受到严重损害”内战结束后,智利政府在公路、铁
路、垦殖等公共工程以及教育方面的投资马上大幅度下降,与此同
时,英国企业的地盘却不断扩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智利三分之二的国民收人靠硝酸盐出
口,不过,那时硝石开采的面积已比以前要大,掌握在外国人手中
的硝石矿也比以前增多。硝酸盐带来的繁荣并没有促进智利的经
济发展和生产的多样化,而是恰恰相反,加重了其经济结构的畸形
发展。智利有如英国经济的附属,它虽是向欧洲市场提供肥料的
最主要国家,却没有掌握自己命运的权利。正在这时候,一位德国
化学家用他的实验结果击败了几年前在战场上得胜的将军。他改
进了哈伯一博施的生产过程,用凝固空气中氮分子的方法生产出
了硝酸盐,使硝石从此一颐不振,智利经济元气大伤。硝石的危机
就是智利整个国家的危机对智利来说这是一次严重的打击,因为
智利经济靠的是硝石,也是以硝石为中心而运转。可是,硝石却掌
握在外国人手里。
    塔马鲁卡尔荒原土地龟裂,大地反射的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
在那里,我目睹了塔拉帕卡硝石矿衰败的景象。在硝石开采的鼎
盛时期,这里曾有过一百二十家硝石办事处,现在只剩一家没有关
门。荒原上缺水,也没有蛀虫,因此不仅机器被当作废铁卖掉,而
且连最高级住宅中俄勒冈的松木地板、锌板,甚至连能够使用的螺
栓和钉子也被统统卖掉。一些专门从事拆卸房屋的工人应运而
生他们是在这片衰落的,或者说是被遗弃的大荒原上惟一能够找
到工作的人。在那里我看到瓦砾和深坑比比皆是,一个又一个的
村镇无人居住,硝酸盐铁路公司的铁路废弃不用,有线电报已经沉
默,硝石办事处的房屋在岁月的侵蚀下已然散架,墓地里的十字架
在夜间遭冷风侵袭,在挖过硝石的大坑边,废石子堆成的山闪烁着
白光。一些留在那里的当地人告诉我:这里曾遍地是金钱,谁都
认为这一切永远不会结束他们认为同现在相比过去就像是天
堂。1889年工人还没有星期日休息的权利,是后来工会进行了拼
死的斗争才争取到的,可是就连那时的星期日在这些当地人的回
忆里也是熠熠生辉。一位高龄的老人对我说:“那时在硝石产区,
每个星期日对我们来说都像是国庆,我们每星期都过一次‘九一
八,。”伊基克港是智利最大的硝石运输港口,曾获得官方颁发的
“一级港口”奖。那里的工人不止一次遭到屠杀,可是欧洲最优秀
的歌剧演唱家到智利却总是先去伊基克市美好年代风格的剧院演
唱,然后才去圣地亚哥。
啮噬智利的铜齿
    没过多久,铜就取代硝石成为智利经济的主要支柱,与此同
时,英国的霸主地位也让位于美国的统治。1929年危机爆发之
前,美国在智利的投资就已达到四亿多美元,这些钱几乎全部用来
开采和运输铜矿。人民团结阵线1970年取得大选胜利之前,智利
最大的几个铜矿一直掌握在安纳康达铜矿公司和肯奈科特铜公司
手里。这两家公司关系密切,同属一个国际康采恩。在半个世纪
  的时间里,它们从智利汇回总公司的钱就达四十亿美元,这大量的
血是以各种名义抽走的。根据这两个公司夸大了的数字,它们在
智利的总投资也不超过八亿美元,而且这些钱几乎全是它们在智
利攫取到的利润。随着铜产量的增加,智利外流的资本也愈来愈
多,最后一段时间每年竟超过一亿美元。那时,铜矿的主人就是智
利的主人。1970年12月21日,星期一,萨尔瓦多·阿连德在总统
府的阳台上向一群情绪高昂的听众发表讲话。他宣布他刚刚签署
了宪法改革草案,以便将丰富的矿产资源收归国有。他说,1969
年安纳康达钥矿公司在智利的利润达七千九百万美元,占它在全
世界利润总额的8096。然而,安纳康达公司在智利的投资还不及
它在国外总投资的六分之一。右冀在1970年大选中发起的细菌
战是一场有预谋的宣传运动,目的是散布恐怖气氛,阻止左翼实施
早已宣布了的计划,即对铜矿实行国有化和进行其他结构性改革
的计划。同前几次大选一样,这次的宣传也是敲得紧锣密鼓。报
纸上登出苏联重型坦克在拉莫内达总统府前行驶的图片;圣地亚
哥的墙壁上到处贴着大胡子游击队员把无辜青年拖向死亡的照
片;每一家的门铃都被按响,总有一位女士上前说明来意:“您有四
个孩子?两个将去苏联,两个将去古巴然而这一切宜传都是徒
劳。铜“穿上了斗篷打上了马刺,阿连德总统宜布,铜矿又重归智
利所有。
    美国当时尽管陷人了东南亚战争的泥潭,但也没费心思掩饰
官方对安第斯山南麓事态发展的不悦。可是,智利距美国遥远,美
国不可能派海军陆战队快速出兵,而且阿连德毕竟是总统,美国表
面上鼓吹的代议制民主的所有要求他都符合帝国主义目前正处
于一个新的危机周期的最初阶段,这个周期存在的迹象在经济上
已是显而易见。美国为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要付出愈来愈高的代
价,这个角色亦愈来愈难以扮演。那么,价格之战的效果怎么样
呢?智利的铜现在已销往好几个国家,并且有可能在社会主义国
家开辟广阔的新市场。智利准备收回铜矿,而美国是无法在世界
范围内对其销售实行封锁的。然而,十二年前古巴蔗塘的境况却
是非常不同,因为古巴蔗塘以前全部销往美国,全部依赖美国市场
的价格。1964年埃·弗雷依在大选中获胜后,铜的行情马上看涨,
紧张状况明显缓和。1970年阿连德大选获胜后,本来就一直下跌
的铜价又进一步跌落。铜价一般来讲总是大幅度地上下波动,可
是前几年铜价却一直很高,加之对铜的需求又超过供给,这种短缺
状况使得铜价没有跌得很低。现在尽管铝已作为电的导体在很大
程度上取代了铜,但铝也需要铜,而且现在还没有找到更便宜、更
有效的代用品,不能把铜从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中排除出去,铜仍
然是炸药厂、黄铜厂和电线厂的主要原料。
    智利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钥矿,其蕴藏量占世界目前已探明蕴
藏总量的三分之一。这些铜矿全都分布在安第斯山慈。智利的铜
矿一般总含有其他金属,如黄金、白银和翎。这个因素也促进了铜
的开采。此外,对于安纳康达和肯奈科特公司来说,智利的劳动力
是很便宜的,它们在智利所需成本极低,因此有足够的钱去支付在
美国的高昂费用。智利铜矿以“国外开支”的形式,每年也要拿出
一千多万美元来维持这两家公司在纽约办事机构的运转。智利铜
矿的平均工资在1964年时,仅仅相当于肯奈科特公司设在美国冶
炼厂的基本工资的八分之一,尽管这两个地方工人的生产率水平
相同。。可他们的生活条件过去和现在却都大相径庭。智利的矿
工一般是集中住在狭小、肮脏的工姻里,他们的妻儿老小另外住在
郊外破烂不堪的房子里。外国的职员自然也不同矿工住在一起,
在大的矿山里,他们拥有自己的夭地。在那些国中之国里,通行的
只有英语,甚至还有专门为这些人出版的报纸。随着美国公司在
智利开采铜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工人的生产率水平也在逐步
上升。从1945年到现在,铜产量增加了五成,但矿山使用的工人
却减少了三分之一。
    铜矿一旦实现国有化,智利已无法忍受的状况就会得到改变,
铜矿就不会重蹈过去硝石先是被掠夺,后又遭冷落的覆辙。美国
公司向智利政府上缴的税款,根本不足以弥补矿产资源无可挽回
的消耗,因为这些资源是自然形成的,是不可能再生的。而且自
1955年建立税率随产量增加而递减的赋税制度,以及弗雷依政府
对铜矿实行“智利化”后,美国公司上缴的税款相对来说还有所减
少。1965年,弗雷依把国家变成了肯奈科特公司的合伙人,他新
建了一个对美国公司极为有利的斌税制度,使它们的利润几乎提
高了二倍。根据这个新的制度,智利按每磅铜二十九美分的平均
价格征税。实际上,由于国际上需求旺盛,价格已提到七十美分。
虚假价格和实际价格所应上缴的税额不同,这之间的差额使智利
少得到很多美元。这一点就连基督教民主党选出的候选人,准备
接替弗雷依担任下届总统的拉多米洛·多米克也不得不承认。
1969年,弗雷依政府同安纳康达公司签署了一项协议,每隔半年
分期购进该公司百分之五十一的股票,而且公司附加了十分苛刻
的条件。这件事酿成了一桩新的政治丑闻,进一步加速了左翼力
量的增长。据报纸披露,安纳康达公司董事长事先已告知智利总
统:“阁下。资本家是否保存财产不是凭感情,而是取决于是否有利
可图。通常,一个家庭会保存一个祖辈使用过的衣柜。可是我们
的企业没有祖宗,安纳康达公司可以把它的全部财产都卖掉,只要
价钱有利就行厂
井上和井下的锡矿工人
近一个世纪以前,有个饿得半死的男人登上了满目凄凉的玻利维亚高原,在石头上凿眼,引爆炸药。当他走上前去拾起被炸碎
的石块时,竟被晃得睁不开眼。那捧在他手中闪闪发光的石块,来
自于世界上最富的锡矿层。第二天凌晨,他骑马来到瓦努尼。样
品化验的结果证实了这些石块的价值,而且那里的锡可以直接从
矿山运到港口,不需要进行任何浓缩处理。此公于是摇身一变,当
上了锡王。当他去世时《财富》杂志断言,他是世界上十个最富有
的富豪之一。他的名字就是西蒙·帕蒂尼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他身在欧洲,却一直左右着玻利维亚总统和部长们的上台与倒台;
他有意让工人挨饿,策划了屠杀工人的行动;他在各行各业投资
增加了个人的财富。玻利维亚成了为他效劳的国家。
    1952年4月爆发英勇的革命斗争后,玻利维亚对锡矿实行了
国有化。但这时昔日的富矿已变成了贫矿。在帕蒂尼奥当年发现
过富矿脉的胡安·德尔瓦耶山里,锡矿石的成色如今比以前减少了
一百二十倍。现在从每月采掘的十五万六千吨矿石中,只能提炼
出四百吨锡。井下的坑道以公里计算,总长度为矿山至拉巴斯市
距离的三倍。胡安·德尔瓦耶山己变成蚂蚁窝,里面有无数坑道、
巷道、通道和烟囱纵横交错,这座山很快就要变成一个空壳,它的
高度每年都要减少一点,缓慢的塌落把山峰逐渐变成空架子。从
远处望去,山峰犹如一个倾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