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来书查经-第3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Timeislife。
我给弟兄姐妹第二个定义是什么?Timeisopportunity,时间就是机会。我们一生一世所浪费过的机会都隐藏在已经过去的时间里面,而机会与时间是不能分开的,因为机会是隐藏在时间的里面。所以时间的过去你不能再挽回,时间的未来你不能预知,时间的现今是你的自由可以发挥场所的唯一的地区。所以你应当要把时机抓住,这样,时间跟机会有正面的关系是我们一定要注意的。这些就成为今年给你们的新年礼物。
第三、Timeisrecord。时间是记录。你活着的每一时每一刻,活着的每一天每一年,每一月,你活着的生命的每一段的时间,你都在用你的信仰跟行为来记录你的人格,跟你与神之间的关系,所以时间就是记录。这些记录是与你生命发生关系,与你言行,你的信,你的思,与你的一举一动有关连能够记录下来的事情,所以时间是记录。若是这样的话,我就不能浪费我的时间,因为浪费时间的人是浪费生命。我不能浪费我的时间,因为浪费时间的是浪费机会。我不能浪费时间,因为浪费时间的人是放弃美好的记录。
这三样我对我的弟兄姐妹在我的教会讲了,后来就印了一本书叫《智能的人生》,根据诗篇九十篇讲的。今天我再加一个给你,好不好?时间是最忠实的见证,Timeiswitness;themostfaithfulwitness。时间是最忠实的见证,在这见证里面它有最可怕的考验。所以当一个人什么都做得很好,过不久就完全失败的时候,你说「他不能受到时间的考验。」所以时间是testify,时间是examiner,时间是一个judge,时间是一个考官,时间是一个鉴察者,时间是一个见证人。保罗说,「你看一个人,留心看他的结局。」
多少年轻人,年轻的时候轰轰烈烈做主的工作,年老的时候凄凄淡淡的好象被神丢弃,被神咒诅的一样,不能再做什么。不是因为体力,是因为灵力衰败。香港的沈荣斋牧师对我讲一句话,「如果一个人年老了就变成没有能力,以后神不用,不对的!」他说。「体力可以衰败,灵力不应当和体力一同衰败下去。如果他真的爱主,他是越久越纯炼,越久越成熟,越久越在神的荣耀里面有份的。」所以这是一个时间考验之后站立得住的一个工人,一个神的儿女,我们应当可以胜过时间的考验。时间是最忠实的考验者,时间是最可靠的见证人。当你把这五个定义都放在你生命里面的时候,你就成为一个比别人更有智能的人,阿们?
今年过农历新年送给你们这几句话好不好?我们大家来念好不好?「时间是生命,时间是机会,时间是记录,时间是考验者,时间是见证人。」这五样,你紧紧抓住在你生命的中间,那你就超越了西方文化timeismoney,每次你再听人家讲Timeismoney,你在心里是暗暗的笑他,「你的文化这么浅!」Suchashallowdefinition!Suchastupidunderstandingoftime。基督徒不是如此。基督徒是面向永恒,靠永恒而来的启示,对世界的光照,对文化的批判,对自我的重生,使我们知道怎样在暂时中间面向永恒,尽我们当尽的责任,预备将来,这是基督徒。愿上帝赐福给我们每一个人。
好,今天的礼物已经送完了,我们开始希伯来查经好不好?我们大家再唱一首诗歌「同往锡安」,第六首。唱得有精神一点,你们唱得诗歌如果再快差不多10%到15%,那个精神就出来了。你们平常还是慢一点,再快一点点。来唱第六首。
同往锡安
「爱主的人齐来,大家欢欣喜乐;同声歌唱甜蜜和谐,
同声歌唱甜蜜和谐,一同环绕宝座,一同环绕宝座。」
「不认识主的人,不会向主歌唱;但是所有天父儿女,
但是所有天父儿女,必将喜乐传扬,必将喜乐传扬。」
「故当欢欣歌唱,当将眼泪抹干;同走以马内利路程,
同走以马内利路程,直到美丽天乡,直到美丽天乡。」
(副歌)同心往锡安山,美丽的美丽的圣山;大家同心齐往锡安,就是那美丽的圣城。
求主给我们力上加力各人到锡安朝见上帝。我们为今天的聚会祷告,为所要传讲的信息祷告,为主的仆人祷告,为主的灵光照我们的心,改正我们的观念,引导我们更亲近主来祷告。大家一同恳切开声祷告:
「主啊,我们恭敬把自己放在你的手里,感谢你,因为你的恩,你自己的爱,你再一次吸引我们,招聚我们,呼召我们到你的面前。我们所需要的不是人的话语,我们需要的是你至圣的真言,主啊,你至圣的真道。你活泼的圣言就是你启示出来的话语,你的活泼的道如同两刃的利剑一样。主啊,你的道是有功效的道。你的道是关乎生命与敬虔的道。求主借着你的话再一次启发我们,更正我们,挑旺我们,使我们回到你的面前,走在你的旨意中间,在你为我们已经预备的恩典中间,我们更多靠主你自己所赐的力量建立我们的信仰,再一次把我们下垂的手,发酸的腿挺直起来,走你要我们走的道路。主啊,你听我们的祷告,赐福今天希伯来书的解经的聚会,感谢赞美你。把你无用的仆人交托给你,愿主你使用他,愿主洁净他,愿主你膏抹他,你的大能大力覆庇在他的身上,给他勇敢把你的真理传讲清楚,毫无折扣的把你的信息传出来,叫我们众人都得着造就,得着信仰的建立。我们感谢赞美,奉主耶稣基督得胜的尊名求的。阿们。」
请坐。我们一同打开希伯来书第十一章,翻到以后我们一同来念,希伯来书第十一章,翻到一同开声来读第六节的圣经。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悦;因为到上帝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上帝,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
我再念一遍。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悦;因为到上帝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上帝,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
我们低头祷告:
「主啊,感谢你今天再一次使我们有机会来思想关于信仰原理的问题。愿主你在圣经中间所启示所有的道,今天我们可以真正明白里面的规则,里面的总原理,好叫我们从其中得着力量纠正自己,好叫我们更有力量奔跑跟随你。主啊,你听我们的祷告,感谢赞美,奉主耶稣基督得胜的尊名求的。阿们。」
今天我们要特别提到最后一次在希伯来书第十一章里面关于「信心原理」的问题。第六节是非常重要的一节,因为这节圣经可以独自被特别的分别出来,来讲一些关于基督教与所有宗教不同的原则的问题。而这节圣经也可以跟第一、第二、第三节连合在一起来把整个信心论把它讲得更完美,更周全。
第六节告诉我们,「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悦。」这是全本圣经中间最精简,最直接提到人与神之间关系蒙悦纳的唯一的条件。人在神的面前凭着什么可以蒙上帝悦纳呢?人在神的面前凭着什么资格可以被上帝所接纳呢?这里告诉我们,「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悦。」这是与所有宗教本质上完完全全差异的地方。这是qualitativedifferencebetweenChristianfaithandotherreligion,在所有的宗教里面他们怎么搞,他们怎么想,他们怎么寻求,结果他们的结论没有办法逃脱,没有办法脱离以「行为」为根本的人本宗教观,anthropocentricreligionconcept。就是人以自己为中心,人以自己为整个条件的建立者,然后以自己的行为达到某一个程度才能蒙上帝的悦纳。这样,所有的宗教没有办法离开人本观点;没有办法离开人本宗教观,这也就是人已经把自己当作中心最清楚,最实际的一个明证了。不但如此,把自己当作可能回到上帝面前的一个自我称义的道途中间。
所以人靠着自己的行为,如果我行善,如果我能够做得好,那我一定可以到上帝面前,可以拯救自己脱离我各样的不好。这样,「将功补过」的观念,就在宗教里面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圣经全本的圣经带出来的一个真理,就是与所有堕落的理性和堕落的宗教观完全相背的另外一个原理,也就是「人不是靠着行为,人是靠着信心才能蒙上帝悦纳。」
一个人如果行为好,有可能蒙上帝悦纳吗?有。那这个「蒙悦纳」的程度在圣经里面提到了不是与「救赎」关连的。那么,人的行善蒙上帝悦纳有没有例子呢?有没有圣经明文的述说呢?有。在旧约里面告诉我们有这样的事,在新约里面告诉我们,有这样的事。旧约里面主对该隐讲一句话「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创世记:4章7节)在新约里面的时候,彼得在哥尼流家里说「原来世界上万国的人行善的蒙上帝悦纳」(参:使徒行传10章35节)。所以,这样,好象那两个宣称,跟这节圣经有了表面上的冲突。因为上帝自己说「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使徒也说,「原来万国中间敬畏上帝行善的人必蒙悦纳。」那这是表示什么呢?表示他们的善行原是神喜欢的,他们行善是上帝喜悦的事情,但是不等于说他的行善可以「将功补过」,使他的罪得赦免不受审判。
为这个缘故,这里面还有一段的距离是我们与宗教中间有共通性,但是却没有放弃我们与宗教里面本质的区别和本质差异的原因。所以当基督徒真正思想到自己与别的宗教之间的关系,有什么使我们与他们不同的时候,你要从这一节去思考,就是「借着信才真正蒙神悦纳回到神的面前。」那么,如果我们行善蒙神悦纳,这不过是我们「尽责任」。神喜欢人行善,而不等于我们的善行能使人脱离罪当受的咒诅、审判、刑罚,和神公义的要求。为这个缘故,行义、行善是「责任」,却不是可以将功补过的「救法」。你把这些原理弄清楚了以后,那你就真正明白圣经的意思是什么。
该隐是因着行为不好,所以神不悦纳他,而亚伯是因为信,献上的祭蒙上帝悦纳。上帝是悦纳亚伯以及他所献的祭,上帝是不悦纳该隐以及他所献的祭。这样,一个人在神面前先称义,他的善行才是蒙神悦纳,才是蒙神真正悦纳救赎的果效。如果一个人他的行善在得救之先,这不过是当尽的责任,而这个当尽的责任,人做了,神喜悦他,却不等于藉此可以拯救他。因为人行善是应当的,而没有得救以前所行的善常常有两个很大的毛病在里面。
第一、就是人不知什么为善,就凭着所知的一些行他范围里面所知道的「善」。这样,神虽然悦纳,这个「善」还不是神绝对标准里面的「善」,所以这个「善」与神的「善」之间是不一样的。这样,上帝就在以赛亚书第六十四章里面告诉我们,「我们一切的义行不过如同破烂的衣服一样,其实不是足够使我们称义得救的」(参:以赛亚书64章6节)。
第二样、一个人行善的时候常常因为没有真正的生命,先有了一个错误的动机——行善为要自显,行善为要居功,行善为要补罪的这种动机的本身就是在神眼中的一个不善。所以以不善的动机去行善,这善本身已经不善了。以不善的身份去行善,这善的本身不是神眼中的善,所以人行善的不可能性在这几个原则中间我们看得很清楚了。
那这一段圣经告诉我们,「人非有信就不能蒙上帝的喜悦。」这里所讲的「信蒙上帝喜悦」,乃是一种以后牵连到一环再一环,由于信以致于信到最后蒙恩的信,支出的那种信心。而这个最基本的信到底从哪里来的?如果这一节圣经可以当作总原则的话,那我们要问一个问题,「人若不信就不能蒙上帝的悦纳」,那么一个来到上帝面前他必须有信心。到底他先有信心来到上帝面前,或者来到上帝面前听见上帝的道,听道才产生信道,是哪一个才对呢?这个就开始乱了,对不对呢?
你听了归正神学差不多两年多了,在归正解经中间常常提到这个事情,「信道是从听道来的」。那么听道的人来到神的面前,神对他讲话,他听到。但是他来听道以前,来神面前以前他一定要有信心,如果没有信心不能蒙上帝的悦纳,所以他要有信心来到上帝面前,然后听了道以后才有信心。那么是先有信心才来听道,或者是听了道产生信心呢?是「听道」先于「信仰」呢?或是「信心」先于「听道」呢?这岂不是有一点乱了吗?所以我们今天要解决一个很大很大的问题,到底归正神学怎样处理这一件关于信心的问题。
「我要到主面前要先有信心才能到主的面前,因为来到上帝面前的人必须信有上帝,又信他赐恩给那寻求他的人。」这样,我自己如果没有信心,我就不可能到上帝面前来。我到上帝面前来没有信心,上帝一定不接纳我,所以我到上帝面前来一定要先有信心。但是归正神学又说,「信心是听道来的,信心是上帝所赐的。」如果信心是上帝赐的,上帝还没有给我信心我就到他面前来,他看我没有信心就不悦纳我,那我不是来个空吗?我为什么要来呢?所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这件事圣经全部的答案都已经隐藏在他奥妙的启示,奇妙的安排里面。
很少人好好注意这些,所以他们读经的时候就这里背一些,那里背一些,讲道的时候借着他所引用的圣经,以为自己已经滚瓜烂熟,明白圣经。却没有在串连和统合的原理中间明白上帝启示的道的总原则是什么?所以今天我要很清楚的告诉你,连「信心」的本身神也给我们几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还没有听道以前,神创造人的时候已经放在人里面的信心。那这种信心不是「得救」的信心;这种信心不是「蒙称义」的信心;这种信心不是与「救恩」有关系的信心,这种信心我们应当给它一个名称叫作「基本信心」,原有的信心,是神创造的时候给人自然的信心。
那这个基本信心,fundamentalfaith,原有的信心originalfaith,或者这是自然信心,naturalfaithisalreadyin…plantedbyGodwhenmanarecreated。当人被造的时候神已经把这种最简单的,最基础性的,最根本的,最自然的信心已经原有的放在人里面。所以天下没有一个人可以说「我没有信嘛,所以你不要怪我不信,因为我没有信,因为我没有机会听道,神也不对我讲话,所以不能因听道产生信道,所以我没有信你不要怪我。」
有一次我在一个飞机上,有一个基督徒认出我了,就跟我谈谈话,后来他有一个朋友说,「我也要谈。」我们就三个人一同谈了。谈的时候,这个基督徒问的问题,跟非基督徒问的问题是完全不同的问题,从对圣经有所了解的内容和出发点作为他发问的起点。但是那个不信的人呢,他问的完全不相关,结果他问一个很好笑的问题,他说「上帝不把信心给我,又叫我对他有信心,这个上帝是不是向人开玩笑?」「我如果有一天到死不信上帝,我只能怪他,盼望他不要怪我,因为他没有把信心给我,所以我不能信他。」「唐牧师,我不是不要信,我常常要信,但是一直不能信,你说我多苦?」「我从来没有反对基督教,我要信,信不来。我绝对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