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太平经-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為傷甚深,流子孫。故人民雖見天災怪咎,駭畏其比近所屬,而不敢妄言,為是獨積久,更
相承負。到下古尤益劇,小有欲上書言事,自達於帝王者,比近持其命者輒殺之;不即時害
傷,後會更相屬托而傷害之。故民臣悉結舌杜口為暗,雖見愁冤,睹惡不敢上通。故今帝王
聰明絕也,而天變日多,是明證效也。今民親得生於父母,受命于天地。以天地為父母,見
其有災變善惡,是天地之談語,欲有此言也。人尚皆駭畏,且見害於比近所系屬者,不敢語
言泄事,乃相敕教,共背天地,與共斷絕,不通皇天后土所欲言也。共蔽冤天地,乃使其辭
語不通,天地長懷悒悒而不達。
“今帝王雖神拢蝗酥矗颂幇僦刂畠龋f里之外。百重之內,雖欲往通言,迫茫
於比近,不得往達也。夫帝王雖有萬萬人之仁拢烁髌冉傥肥拢斓貥O最神拢四搜鲆
俯睹,尚倚之當前自解而已,帝王安能神拢短炫c地乎?愚生六人常逢猛虎于遠方閑野,六
人俱止足不敢移,口不敢語,頭不敢動,目不敢瞑,夫人之所迫茫啡绱艘印!薄吧圃眨
善哉!今見六真人言,承知天獨久病苦冤,辭語不得通,雖為帝王作萬萬怪變以為談,下會
椋Ы^,不得上達,獨悒悒積久。今故風諸真人,教其丁寧,敕此行書之事。故諸真人悚悚倦
倦,是天使也。”“諾諾。”
“吾其畏天威,方為子思惟其要意而具說,今之六真人問此事,常何一最劇也?”“愚
生六人,七日七夜,共念此行書事,三集議,三睹流星,以為天告人教敕,使人問也。又六
人俱食氣,俱咽不下通,氣逆而更上。當此之時,耳目為之眩瞑無睹,俱怪而相從議之,不
知其為何等大駭驚怖,唯天師為愚生說之。”“善哉,諸真人古變得具意,見諸真人言,乃
知三道書,真人會且眩婇'絕何乎?”“願聞其意決。”
“然,夫九福ЦF乃象九州之分也。今諸真人自言,俱食氣乃¤不通,眩瞑無光明,是九
州太小相迫茫虏坏蒙贤ㄆ溲约笔乱病7驓庹撸阅芡ㄌ斓厝f物之命也;天地者,乃以
氣風化萬物之命也;而氣¤不通者,是天道椋В坏猛ㄟ_之明效也。天欲使真人丁寧此事,
故以此氣動感真人也。子知之耶?”“唯唯。”“行,子已知之矣。”“諾。”
“天告六真人教吾極言耶!六子安坐,為諸弟子悉說之道之。為畏其州郡長吏不敢言者,
一州中諸善士賢明相索,共集議於他州上之;畏其郡,集議於他郡上之;畏其縣,集議於他
縣上之;畏其鄉亭,集議於他鄉亭上之;畏其裏,集議於他裏上之。皆悉在方。其禁畏人者,
以其所上罪變怪輕重罪之,眩庸首镆坏取!
“何其重也?”“不應重也,尚恐其輕。今天地愛有德帝王,欲為其具談。人生於天地,
乃背天地,斷絕天談,使天有病,乃畜積不除,悃悒不得通,言報其子,是一大逆重罪也。
夫民臣,乃是帝王之使也,手足也,當主為君王達聰明,使上得安而無憂,共稱天心,天喜
說則使君延年。今返居下不忠,背反天地,椋Ы^帝王聰明,使其愁苦,常自責治失正,災變
紛紛,危而不安,皆應不孝不忠不信大逆,法不當得與於赦,今何重之有乎?天談不得通,
天地大怒,贇⒎参铮藶闅斓兀藶樘字畾q。國斷無聰明,乃為大危之國。此罪不可
眩蕿楫斔肋^也。真人知之耶?”“唯唯。”
“行,子已知之矣。吾所以敢不□□者,見六子來問事,致承知為天使,諸真人故敢不
□□也。子知之耶?”“唯唯。”“今不□□之名,為铡弦病5戮娢模粤铍飞蠒撸
使其大□□有功者,德賜之也。如此則天下莫不歡喜,樂盡其力,共上書言事也,勿得獨有
孤一人言也,皆令集議。一人言或妄偽佞欺,名為使上失實,不可聽大過也。比連年上書,
比比有信,有大功者。上士之人眾集者,常病不多,兩三人集,固固有奸偽多者,無奸偽何
也?”
“願聞之。”“然多者則其上書者便自傳相畏,恐事漏泄,見得長短,反為欺上,為傍
人所上,故盡實核□□,乃敢言之也,不□□不敢言。又不敢有可耄В晕房钟嗅崾拢枪
悉信也。比若一裏百戶共欺也,男女小兒巨人,會有泄之者,旁裏會有知之者。其裏賢明畏
事者,會不敢匿,恐坐其事。何況乃一州、一郡、一縣、一鄉、一亭,郡有非常事,陰陽何
可耄В开q為旁人所得長短,故善惡都畢出,天乃大喜,災除去,與流水無異也。子知之耶?”
“唯唯。”“又大集議,無敢欺者,一兩人欲欺,餘人會不從之也。有欲欺不信者,即時眾
共記之上之。其法應為背天地、欺帝王、詐偽大逆不道之人也。天怨之,人惡之,其罪不得
與赦也。真人知之耶?”“唯唯。”
“行,子已覺矣。已行上書,還反其家,有怨其行。上書欲害者,即左方之名為怨章,
罪過不除。如是則三道行書已通,無敢椋Ы^者也。如是則天地已悅矣,帝王承負之災厄,已
大除去,天下太平矣。上皇氣悉來到,助德君治矣,□□不負六真人也。”“唯唯。”“行,
六真人精已大進,為天除病矣,為帝王除厄會矣,功已著於天矣,王者已日強明矣。六真人
為善,已得其數矣,宜勉力,慎之慎之!”
“唯唯。願問一大訣,惟天師示之。欲知行書,乃出入究洽於神臁矗M可聞乎?”“然,
自有大驗,天道不欺人也。各以其類相求索,令德君數遣信吏,問民間有疽癘疥者,無有者,
多少有疽癘疥者,行書未究洽於神臁钥嘤叙N蟲食人,蟲乃食人,即蟲治人也;固固下有
餘無道德臣民,比若蟲矣,反食於人。是使蟲治人之效也。無有疽癘疥者,即皆應善人在位,
無眩x也。此者萬不失一。”“善哉,善哉!獨以此明之耶?眩叙N耶?”“凡天下災異,皆
隨治而起,各有可為,但精思其事,且自知之也,何獨以疽癘疥言之乎?其餘災尚但見於萬
物,蟲反食人最劇,故以效之也。”“善哉,善哉!向不力問于天師,無從得知之也。”
“觀諸真人今且說,已自知之矣,但引謙耳。”“不敢不敢,愚生六人重得天師嚴教,
各歸居便閑處,惟思其要意,今天師書文,悉使小大,下及奴婢,皆集議共上書道災異善惡,
曾不太繁耶哉?愚生願聞其意。”“善哉!子六人為天問事,詳慎乎,天使諸真人言也。然所
以使下及庶人奴婢者,今天之法界,萬里異天地,五千里眩‘悾磺Ю锂愶L氣,五百里眩
異;百里異陰雨,五十裏眩‘悾灰豢h異變災怪獸惡也。夫皇天有災怪變,非必常處帝王之
宅,縣官之庭,長吏之前也。災變異之見,常於曠野民間,庶賤反先知之也。各為其部吏諱,
不敢言;吏眩鳛槠渚M,而不敢言,反共斷絕天地談。人人欲譽其長吏,使其名善,而高
功疾遷,共作無道,互天地之災異變怪,令椋坏猛ㄟ_帝王之前,使帝王無故斷絕,無聰
明,不得天地心意,其治危亂難安,得愁苦焉。夫帝王天所命生,以天為父,以地為母。帝
王為天子,民臣共為無道,乃斷人父母談語,不得通於其子,其罪莫大焉。為共斷絕天地之
談,共欺其上,為人民臣不忠信,遇乃如斯,罪當輕重,寧可名字耶?子覺未?”
“唯唯。又凡民臣奴婢,皆得生於天,長於地,得見養理於帝王。以此三事為命,無此
三事,則無緣行生長自養理也。而反下皆共欺其上,共無知天與地,使帝王無聰明椋
皆應萬死,尚眩叙N罪,何其重也?”“真人其愚暗不解,何哉?人得生於天,長於地,天地
愁苦有病,故作怪變以報其子,欲樂見理。愚民反共斷絕天辭,天地大怒之。帝王,民臣之
父母也,民臣反共欺其父母,使其常用心意愁困,而不能平其治,咎莫大焉。天地開闢已來,
承負之厄會大積,悉起於是,故使民間上書也。今陽明德君治,天難愁苦之,故使吾言也。”
“善哉,善哉!”
“行,今為真人道之。今天下日蝕,極天下之大怪也,尚或有睹,或有不睹。天下之災
異怪變萬類,皆天地陰陽之變革談語也。或國不睹而州睹,或州不睹而郡睹,或郡不睹而縣
睹,或縣不睹而鄉亭睹,或鄉亭不睹而民間人睹,或甲裏不睹而乙裏睹。故古者賢拢危
下及庶賤者,樂得異聞,以稱天心地意,以安其身也。故其治獨常安平,與天合同也。今太
平盛氣至,有一事不得,輒有不和,即天正氣為不至。比若愚民竭水而漁,蛟龍為不見,此
之謂也。今故悉使民間言事,乃不失天心絲發之間,乃治可安也。民間自力集上書,部諸長
吏,亦且恐後民言事,且力遣吏問民間所睹,疾眩现瑒t變災無有失也,如是皇天后土,
為其大喜,愛其帝王。”。
“以何明之乎?”“然,有證。乃日月為其大明,列星守度,不亂錯行,是天喜之證也;
地喜則百川順流,不妄動出,萬物見養長好善也,即是地之悅喜之證也。真人知之耶?”“唯
唯。天師幸哀愚生,得其事者進問,緣見待厚,乃得悉問所疑,今使民間記災變怪雲何哉?”
“然。善乎!子問事也。然當見之時,支日晏蚤戶記之,月盡者共集議之,可上而上之,未
足上者,眩聻漠悾绱丝h邑長吏,且取晏蚤之時於民間也,則可謂為不失天之災絲發之
間也。吏亦畏民,民亦畏吏,兩相畏恐,所上皆得實,不失銖分之間,則令帝王安坐幽室無
憂矣。民臣百姓大小,盡忠信得達其情實矣。天下莫不歡喜。如有止者,即共記之,皆應奸
臣不忠孝之民,無知天地,共欺其上,使上聰明斷絕,是大過也。故當共急記之。真人知之
耶?”“唯唯。”“行去,有疑來問之。”
“今六真人俱歸慕思,惟天師使長吏民間,共記災異變怪,皆當共記何等者哉?”“善
乎!六子問事詳善,不失天心,不負德君,是為有功於天地,萬物莫不被蒙之也。所以然者,
乃其為天問事□□,悉究竟詳善,故不失銖分。天地陰陽三光五行四時神¤萬物所欲言,悉
得見,故為大有功也。子知之耶?”“唯唯。”“行,今為六真人陳之,詳自隨而記之。”
“唯唯。”
“然,夫大災異變怪者,是天地之大談也;中災異變怪者,是天地之中談也;小災異變
怪者,是天地之小談也。子欲樂知其大意要,比若人,大事大談,中事中談,小事小談。此
大小,皆有可言也,不空見也,天地不妄欺人也。見大善瑞應,是其大悅喜也,見中善瑞應,
是其中悅喜也;見小善瑞應,是其小悅喜也。見大惡凶不祥,是天地之大怒也;見中惡凶不
祥,是天地之中怒也;見小惡凶不祥,是天地之小怒也。平平無善變,亦無惡變,是其平平,
亦不喜,亦不怒。子知之耶?”
“唯唯。災異變怪,大小記之,勿失銖分也。何其悉詳乎?”“真人何其愚也!過大小盡
當見,知善惡大小,亦悉當見知也。善者當謝其功,以善逾異之,過者數讓之,以稱天地之
心意。子欲知其效者,天,比若人君長也,一小言不見從,則小恨;更中言,中言不見從,
則更大恨;更大言,則為害矣。故當大小記之,不當使天地恨怒也。”“善哉,善哉!願聞
所記意。”
“記變怪災異疾病,大小多少,風雨非常,人民萬物所病苦大小,皆集議而記之。所以
使其共記之者,吏自相知長短,民民自相知長短;迫近山阜而居者,知山阜變;近市城郭而
居者,知市城郭變;近平土而居者,知平土變;近水下田而居者,知水下田變。高下外內,
悉得知之,故無失也,是立致太平之術也。而帝王所宜用,不失天心之法也。真人知之耶?”
“唯唯。”
“行,子已知之矣。天地開闢以來,所以多承負之災者,由其記事不及民間大小,共集
記之故也。有變怪,反乃他所長吏來行之。比近各其部界長吏諱不言,共匿之,因使天地辭
語斷絕,不得上通達其帝王,為害甚深,令天悒悒,災為之眩鲆妫淘诖艘病KL吏來
考事,安知民間素所苦者所乎?或相與厚善,反復相與共耄渲换虻盟赜兴槐戎遥
復增加災,妄增益其事故之也,共匿之;則使天地談斷絕,加故共冤無罪之人,眩钕卤蓉
財相隨。此三事皆為大害冤結氣,眩銎錇暮σ玻势渲问獠豢善揭病A罘蛱柵d平氣盛
出,德君當治,天下太平,莫不各得其所者。是故六真人來,為其具問事,吾為其悉語也。
子知之耶?”“唯唯。”
“是故天將興佑帝王,皆令自有意,從古到今,將興佑之,輒為奇文異¤,令可案以治,
故所為者悉大吉也。將不佑利之,悉斷之奇文異¤,使不得之也;如得之,又使其心愚,不
知策而用之也。將興利之,使其心曠然開通,而好嬉用之也。此者,天之格法也,不欺人也。
故凡人將興者多好善,將衰者多好惡也,將吉者易開導也,將凶者好抵冒人也,不可開導也。
真人知之耶?”“唯唯。”
“是故天者常佑善人,道者思歸有德。故天者不肯佑惡人,道者不肯附於愚蔽人也。故
常敕真人,以付歸有德之君也。所以悉記其災異變怪,大小善惡,外內遠近者,欲令上有德
之君,與眾賢原其災異所起。夫天下變怪災異,皆象其事,法其行,緣類而生,眾賢共集議,
思之曠然如其意,以其事類考問之,則得之矣。則天地日為其大喜,帝王日為其大安。如此
則德究洽於神¤,莫不回應。欲知其大效,天下所疾苦,災異悉盡,民臣悉善,應詔書而行,
不失銖分,下不欺其上之明效也。有餘多害,自若多欺者;少害,少欺者;無一餘害,無一
欺者。常安觀下所上,以占民臣大小忠信與不,以其事對之,比若窺明鏡,相對而面語。神
哉!為道如斯,此乃天佑上德之君子,其治天下之明鏡也。真人知之耶?”“唯唯。”
“行去,付上德之君急急,一人獨上書,名為投書,治事付一信,名為大欺,與皇天為
重怨,天道為其常亂也。二人共上書,名為太陰,合奸共欺,二猾人固固相敕戒;或共有可
怨惡共上之,共為虛偽也,與地為咎,地道為其大亂也。三人共上書,固固不實,三人固固,
可相敕教,共有所疾共上事,以公報私,固固為共欺其上也,與中和為仇,令和氣大亂也。
四人共上書,中輒有畏事不真者,為傍人所得長短,為罪名固固耶,將似類真也,其不信者,
亂四時也。五人共上書,似真未信□□也,其不信者,輒亂五行也。六人共上書,將真未信
也,其不信者,輒亂六合也。七人共上書似信,八人近真,九人近實,十人而小□□。”
“今天師何其疑之多也?願聞其要意。”“然,所以疑之多者,或五方好猾人,俱自有
私怨咎,以公報私,固固可共相與為大欺,猾奸人亂天地道而铡希饰醇布兏倚胖病5
為小□□。是故使眾人老小,賢不肖男女,下及奴婢者,大小集議,不可得以偽,其以公報
私也。中會有不安而言之者,或有不肖,或有輕口不能匿,或有老人壽在旦暮,不復忌諱,
或有婦女小兒行言,不能耄洌矠榧橐病9势涫略梗薀o奸悉得真也,得真則天地心眨
真人知之耶?”“唯唯。”
“本帝王所以連連相承負之過責,治常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