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毛泽东的语言技巧 作者:不详 >

第3章

毛泽东的语言技巧 作者:不详-第3章

小说: 毛泽东的语言技巧 作者:不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有些成语,毛泽东往往作连续性仿用,这种性质的语言仿用也可以称
为“连仿”。例如,毛泽东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中,着重阐述
在民族统一战线中共产党不应该“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内容时说:

(共产党)在现时,有些应该先得国民党同意,例如将三个师的番号扩
编为三个军的番号,这叫做先奏后斩。有些则造成既成事实再告诉它,例如
发展二十余万军队,这叫做先斩后奏。有些则暂时斩而不奏,估计它现时
不会同意,例如召集边区议会之类。有些则暂时不斩不奏,例如那些如果做
了就要妨碍大局的事情。

成语中有“先斩后奏”,并无“先奏后斩”、“斩而不奏”、“不斩不奏”,
它们都是根据“先斩后奏”这个成语先后连续仿化出来的。毛泽东对“莫名
其妙”这个成语的仿用,也属于这种情况:

。。对于蒋介石及其一群的军事政治发生“纷纷议论”的人们,究竟是
“莫明其妙”呢,还是己明其妙呢?(《评蒋介石在双十节的演说》)

这句话里的“莫明其妙”和“已明其妙”都是从成语“莫名其妙”连续仿化
而来的。与上一则例子不同的是,上一则例子中出现了被仿化的成语(“先
斩后奏”),那可以称为“明仿”;而这一则例子中被仿他的成语并没有出
现,这可以称为“暗仿”。关于仿化法的其他具体情况,请参阅本书第四章
中有关内容。

新创。毛泽东运用的成语中,有一些完全是属于他本人创造的,有的则
是依据以往已有的成语,特别是通过仿用的形式创造出来的。让我们再看一
看“下马看花”和“后发制人”这两个新的成语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下马看花”是毛泽东新创的一个成语(见《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
它是根据“走马观花”仿化出来的。“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
毛泽东把“走”换成“下”,则造出一个与原来成语相对立的新的成语。又
如,“后发制人”,这个成语是凭借“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史记·项
羽本记》、《汉书·项籍传》)二语改造而来。“先发”能够主动压制或控
制对手,“后发”往往被动,被人所制,亦即“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之义。这是旧成语的意思,但它不全面;毛泽东根据大量事实,总结出另一
方面的经验,即后发者如果有准备地“先让一步”,也能化被动为主动,最
后控制对手,于是翻造出“后发制人”这个新的成语(参见《中国革命战争
的战略问题》)。

以上我们评述的是毛泽东借用、扩用、反用、仿用、新创等五种在内容

方面灵活运用成语的具体情况。下面再就易位、意用、缩用等三种在形式方
面灵活运用成语的具体情况进行评述。

易位。一般情况下,成语的字词结构顺序,在运用的时候是不允许轻易
变动的。可是,在必要的情况下,毛泽东往往也能改变原来某些成语的固定
的结构顺序。例如,对于“轻重缓急”、“精兵减政”这两个成语,人们一
般都是原型照用,不去变动它们,可是毛泽东在《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
和拥政爱民运动》中却把“轻重缓急”改变为“缓急轻重”,在《一个极其
重要的政策》中,有时说:“精兵减政”,有时说“兵精政简”。与原来的
成语比较,“缓急轻重”属于单纯的位置变动;“兵精政简”则使其中联合
的两个小的词组的动宾关系部分别改变为主谓关系。

意用。就是不直接运用成语的原型,而是用普通的语言来运用成语的原
义。例如,毛泽东把成语“高枕无忧”说成“把枕头塞得高高地睡觉”(《关
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把“有恃无恐”说成“有所恃而不恐”(《井
冈山的斗争》),把“大同小异”说成“大同中的小异”(《新民主主义论》)
等等。其中“有所恃而不恐”和“大同中的小异”,是在原来成语中增加了
一些解说性的辅助成分。这样的成语意用,都比原来的成语更灵活,更通俗
了。其他诸如“引玉之砖”、“千虑之一得”(《新民主主义论》)、“胜
利之券,必操我手”(《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也都是成语“抛砖
引玉”、“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必操胜券”(或“稳操胜券”)的意用,
与上述成语意用不同的是,它们较之原来成语概念的范围缩小了,但其针对
性却得到了明显的加强。

缩用。所谓缩用,就是减少原来成语中的字数而后运用,但其意义不变。
例如,毛泽东把“越俎代庖”仅仅说成“代庖”(《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就是缩用。不过,毛泽东这样运用成语的情况不是很多。

另外,他还有时把联合式结构的成语拆开运用:

二十年前的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在过去历史上是空前的,但还不是绝
后的战争。(《论持久战》)

“空前绝后”本是一个成语,毛泽东却把它拆开运用,虽然意义上有些改变,
但仍可视为对“空前绝后”的意用。

毛泽东灵活地运用成语,虽然在形式上不及在内容上灵活运用的创造性
强,但也令人感到十分新颖、活泼,具有一定程度的创造性,因而同样值得
重视和学习。

毛泽东为什么能够如此灵活地运用成语呢?除了其他原因之外,主要是
由于他既能对成语理解得深刻,又能密切地联系实际。比如,他对“运用之
妙,存乎一心”这个成语的运用就是这样。首先是他对这个成语理解得好,
他说,“这个‘妙’,我们叫做灵活性”,这个理解完全抓住了“妙”的本
质;然后是联系具体内容,他说,“妙”是“聪明的指挥员的出产品”(《论
持久战》)。这样的理解,真是深刻极了,这样的联系实际真是紧密极了。
其他诸如对“实事求是”中的“实事”、“求”、“是”,对“有的放矢”
中的“的”、“矢”的理解和联系实际,都与“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情
况相近。大家知道,成语运用得准确灵活,仅仅对成语理解深刻而不联系实
际不行,仅仅联系实际而对成语理解得不深刻也不行。由于毛泽东能够同时

兼及二者,所以他运用成语才能够灵活自如而又恰当得体。

2。典故的运用
周恩来在1949 年5 月7 日作的《全国青年团结起来,在毛泽东的旗帜下
前进》的报告中说,“现在毛主席作文章,讲话,常常运用历史经验教训,
运用的最熟练。读古书使他的知识更广,更博,更增加了他的伟大”。这里
所说的毛泽东运用的“历史经验教训”,基本上指的就是他所运用的典故。
这段话,对毛泽东语言中善于运用典故这个特点作了极准确的说明和概括。
连《毛泽东》一书的作者施拉姆也说,毛泽东“阐述共产主义的著作,善于
运用中国历史上的典故,富于文采,从而使共产主义非常通俗易懂而易于为
他的同胞们所接受”。这话也证明了,善于运用典故,的确在毛泽东语言中
格外突出。

那么,毛泽东运用典故的特点又是什么呢?这可以包括四个方面:一,
量大;二,典型,三,灵活;四,创用。

①量大
毛泽东运用典故多,首先是典放出处范围广、种类多。其中有历史典籍,
如《史记》、《汉书》和诸子等著作;有历代诗文、小说、寓言、传说、神
话、戏剧等。其中历史人物有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也包括外国科学家、
发明家)。其次,体现在被运用得范围广、数量多上面。包括政论文、学术
论文、纪念性论文,还是报告、演说、决议、调查报告、消息等。他随时运
用典故,并且运用的数量很多,有时还同时用多则典故阐述一个事理。在《质
问国民党》一文中,他用了“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战国策·燕策》)
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苑·正谏》)两则典故,来陈说在抗日战
争紧急关头,国民党反动派掀起反共浪潮、进攻边区的利害,在《中国革命
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战略退却”一节中,为了阐述战略退却的必要性,
他先讲了《水浒传》(历史小说)中林冲如何运用退却的策略打败洪教头,
接着全文引用了《左传》中“曹刿论战”一节文字(典籍),说晋国以战略
防御为基础打败了齐国;最后又列举了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
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六次以弱胜强的
历史战役(均属于典籍),弱者一方都是运用退却的战略打败了强者一方,
共用了八则典故。然而,这还不是最多的。在1958 年3 月22 日成都会议上,
毛泽东为了反复强调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在讲话的开头就用《西厢记》中
惠明挺身突围给白马将军送信搬取救兵一事,提倡中国要多出现一些像惠明
那样勇敢而又坚定之人;接着就提到《法门寺》中“站惯了,不敢坐”,十
足的奴隶主义者贾桂,又讲了中国儒家们对孔子不敢直呼其名(孔丘),也
是一副奴隶相,其后,则讲了李贺敢于直称汉武帝之名(刘彻),甚至称他
为“刘郎”,鼓励人们不要怕名人。讲话的后半部分,当讲到任何阶级都是
“好大喜功”时,则讲了禹王惜寸阴,孔子“三日无君则惶惶如也”、“席
不暇暖”,当讲到说话要选择时机讲究策略时,则提到了明朝反对奸党魏忠
贤的东林党那一派人(如杨镇安等),由于策略失误而失败;当讲到敢讲真
话时,则提到了比干、屈原、朱云、贾谊等人,并引述了《红楼梦》中王熙
凤说的“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话。然而,这篇讲话中,用典最
多的,还是在讲话的中间部分。这部分阐述了自古以来创新思想、新学派和
发明创造者大多数是青年人的内容。其中提到了孔子、释迦牟尼、孙中山、
马克思,章太炎、康有为、刘师培、王弼、颜渊、李世民、秦叔宝、罗成、

王伯当、梁启超、马丁·路德、达尔文、发明安眠药和盘尼西林的人、富兰
克林、高尔基,前后共有20 多位历史人物。讲话中还涉及到一些其他反面历
史人物,如伯恩斯坦、考茨基、普列汉诺夫、袁世凯、段祺瑞等。此外,这
篇讲话还涉及到诸如斯大林和“联共党史”结束语、康有为及其《大同书》、
邹容及其《革命军》、章太炎驳康有为的文章,以及刘备挂帅等典故。总之,
这篇讲话引用典故之多,实在无人能够与之相比。我们仅从这篇讲话中,就
可以略知毛泽东在其他文章和讲话中运用典故情况之一斑了。

②典型
毛泽东运用的典故,一般都是把典故作为某些观点或事理的论据或根
据。由于他所选择的典故,一般都属于典型化的材料,所以使他所阐述的观
点或事理都十分生动,有力。这又是因为,凡属于典型性的东西,不但具有
鲜明的特殊性(个性),而且还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共性)。用具有典型性
的典故来以古鉴今,自然会产生强大的说服力。例如,1941 年1 月,正值国
共两党合作,共同抗日的重要关头,国民党顽固派策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
变,新四军主力九千余人被歼七千余人,军长叶挺被捕,副军长项英、参谋
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遇害。新四军“抗战有功,驰名中外”,国民
党对新四军的围歼行径自然严重地破坏了抗日统一战线,威胁着抗战的彻底
胜利。为此,毛泽东以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言人的身份,对新
华社记者发表了一篇谈话。谈话中除对国民党顽固派进行强烈谴责和揭露
外,还对国民党顽固派提出十二条警告,要求严肃合理地对待和处理此一事
件,并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毛泽东在列举了党的十二条警告之后,用了
一则典故:

如能实行以上十二条,则事态自然平复,我们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必不
过为己甚。否则,“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反动派必
然是搬起石头打他们自己的脚,那时我们就爱莫能助了。(《为皖南事变发
表的命令和谈话》)

这段话中的“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是一个典故。这是
孔子说过的话,出于《论语·季氏篇》。春秋时,鲁国大夫季孙把持着鲁国
的政权,与鲁君矛盾很大。季孙也知道鲁君有趁机收回主权之意。颛臾,是
鲁国的附庸小国,季孙也担心它会帮助鲁君收拾他,于是季孙便想先发制人
地讨伐颛臾。这时孔子的弟子冉有、子路向孔子请教:季孙应否讨伐颛臾?
孔子当即表示反对,理由之一是,“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
内”。意思是说,“我估计,季孙所担忧的,不在远处的颛臾,而在鲁君”
(“萧墙”,指古代宫室一进门处的挡风墙;“萧墙之内”,这里专指鲁君
而言)。后来,人们常用这个典故来比喻忧虑不在于外,而在于内。毛泽东
用这个典故,目的在于说明,国民党顽固派如果不按照共产党提出的十二条
警告办事,那么,国民党顽固派最应当害怕的,将不是外国帝国主义(日本
侵略者),而是本国内部展开战争,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将要进行自卫还击,
国民党顽固派就将“搬起石头打他们自己的脚”。毛泽东用这个典故对国民
党顽固派进一步提出严重警告。

像这样运用典故的情况,在毛泽东的文章和讲话中是很多的。有则,仅
仅是由于他运用的典故十分典型,就使对问题或事理的阐述格外深刻,耐人

深思。1949 年4 月初,毛泽东在《南京政府向何处去?》一文中,再次重申,
国共两党和平谈判八项条件中,十分强调南京政府必须逮捕南京惨案的主凶
蒋介石等反革命首要分子这一条,他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战犯不除,
国无宁日。”据《左传·鲁闵公元年》记载,春秋时鲁庄公死后,立子般为
君,鲁庄公之弟庆父杀死子般,另立问公为君,不久,庆父又杀死闵公。由
于庆父先后杀死鲁国两个国君,造成鲁国连年大乱。当时齐国有一位大臣这
样评论鲁国:“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后来人们常把庆父比喻为灾难和战
乱的祸首。毛泽东运用这个典故,不但把连续挑起内战、制造灾难的根源归
罪于蒋介石等罪魁祸首,而且表达了他要坚决彻底地消灭蒋介石,解放全中
国的决心。

不过,谈起运用典故最典型的,当属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
的讲话》(即所谓1962 年1 月3O 日所作的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这篇
讲话,并没有公开发表,但当时就在党内党外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除了
其他原因之外,主要就是由于突出地典型地运用了大量典故。讲话的中心内
容是讲民主集中制的问题。当讲到领导干部要尽最大限度地发扬民主,让别
人批评自己,即使批评错了,自己受到了不合理的处分,甚至被降职到基层
去工作反而更有益处时,他引用了司马迂《报任少卿书》中的一段活。这段
话包括“文王拘”、“仲尼厄”、“屈原放逐”、“左丘失明”、“孙子膑
足”、“不韦迁蜀”、“韩非囚秦”,以及“诗三百篇”之所以“为作”等
八个典故,他指出除“左丘失明”一例以外,其余备例中的历史人物都是“当
时上级领导者对他们作了错误处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