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媒簦蠹液ε露疾焕矗圆皇枪攀焙颍攀焙蚴欠饨ǖ氖贝枷氩豢牛形膊豢牛扛鋈硕己芫薪鳌K孕〕撕苋菀缀胙铮浅J屎稀=裉煸谡飧鍪贝侵醋旁谛〕耍侵荒芏饶且焕嗑薪魃偈恕6嗍诵男乜诺模投炔涣怂7鹞蘖课薇叩姆攀嵌任蘖扛闹谏囊幻哦己谩2荒芩嫡飧雒疟饶歉雒庞旁剑琶哦计降龋琶哦己茫鹊亩韵蟛煌S腥硕越渎珊苤厥樱浅9讨矗切〕朔ň投日庖焕唷K患骄蜕断残模飧鲅细瘢馐欠鸱ǎ歉龃蟪艘磺卸伎牛敲挥行扌校遣皇欠鸱ā4蟪诵牧咳丝吹叫〕巳说淖鞣ǎ豢淳秃ε拢飧龇鸱ú荒苎В潜哂锌诺姆鸱ǎ纤囊猓偷侥抢锶ァ8鞫纫焕嘀谏鸬纳魄煞奖悖藁簧悖斩纫磺兄谏@TAG=NORMAL“身心洁净。与善相应。”这是佛在这里教诫我们,与善,善就是清净心,就是平等心,就是觉心。我们经题上,清净平等觉是本经里面大善的标准,与这个相应,底下再教诫我们。~@TAG=NORMAL“勿随嗜欲。”万万不要随着你的贪心,随着你的嗜好,那就麻烦了,这个是烦恼习气,不可以随顺烦恼习气。“不犯诸恶。 ”这是讲身业,一定要持戒,一定要守法,不作诸恶。“言色当和。”这是口业,我们的言语,对人是和颜悦色。“身行当专。”这个特别要注意到,真是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苦口婆心劝我们,身行要专一。“动作瞻视。安定徐为。”这是讲我们的风度。在佛经里面讲威仪,在我们今天世法里面讲风度。人不论是行、住、坐、卧,所表现的仪态要安祥,要缓慢,不要仓促,不要慌张。“作事仓卒。败悔在后。”行持上不稳重,表示心不定。心如果是安定的,行为一定非常稳重,不会表现得慌慌张张的。“为之不谛。亡其功夫。”这就是如果所行不慎重,那我们修持的功夫就丧失掉了。谛是真实,你修行不是真实,心里面不诚实,行持言语不真诚,你的功夫都是假的,都不是真实的。那就是我们常讲的盲修瞎练。~@TAG=NORMAL~@TAG=NORMAL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第九十七卷(二次宣讲) 档名:B2…5…97~@TAG=NORMAL“如贫得宝第三十七”这个科题是从譬喻上来说。这段经文要告诉我们,善因必定得善果,劝勉我们努力精进,要断恶修善。~@TAG=NORMAL“汝等广植德本。勿犯道禁。忍辱精进。慈心专一。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TAG=NORMAL到这里是一小段。汝等是世尊指当时与会的大众,引伸它的意思,凡是后世读到无量寿经,听到无量寿经的,都包含在其中。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在佛的呼唤音声之中。广植德本,广是广泛,植是种植,德本是什么呢?依一般大乘经论里面来说,就是四弘誓愿,六度十愿这个就是德本。如果就这个法门来说,这一句名号就是万德之本。古大德给我们讲得很明白,这一句佛号,不但是正修,也是劝修。我们看莲池大师、蕅益大师弥陀经注解里面讲得很详细。这是在净宗行门当中,这是正行。除了一心专念之外,我们这个身体还没有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前,换句话说,不能脱离这个社会,不能脱离广大的群众。那么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处事待人接物呢?佛在此地一再的叮咛嘱咐,苦口婆心告诉我们,‘勿犯道禁’。不要违犯道理,不要违背道理,不要触犯禁戒。换句话说,学佛的人,一定要守法。佛教给我们的教训,我们要遵守。这个地方的道禁不仅仅是指戒条,戒条范围太小了。凡是佛在一切经论的教训,我们统统要遵守。除了佛的教训之外,世间,刚才说了我们不能离开社会,不能离开群众,世间的法律,世间的规约,世间的风俗习惯,统统要遵守,都不要去违犯。世出世间的禁戒很多,为什么有这么多禁戒呢?无非是维系社会的秩序,世界的和平。人人守法,社会自然就和睦。所以,家有家法,国有国法。今天这个世界上,国与国之间有许许多多的条约,这个都在道禁范围之内,我们一定要知道。那么要想把前面两句做到圆满,底下这三桩事情就很重要。要忍辱,要忍耐,为什么会触犯禁呢?他忍不住里面的烦恼,情绪控制不了,这就触犯了法令规章。所以,一定要学忍辱。凡事都能忍,都能让,菩萨六度里面,这个地方就特别给我们强调两个─忍辱、精进。唯有忍辱的人,他才能精进。他有耐心,他样样守法,样样都守规矩,他的心就定了。唯有清净心,学道功夫才能够得力。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把握这个原则,没有不成就的。修净宗,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不例外。精进这个精是专精,善导大师在观经注解里面有几句话提醒我们,这几句话非常非常重要。因为现前这个社会几乎我们时时处处都会遇到。遇到一些人来告诉你,你学这一部经,这一个法门不能成功,你要广学多闻。说这些话的人引经据典,那我听了怎么办呢?是不是再去学很多法门呢?祖师也是引经据典告诉我们,即使是阿罗汉、僻支佛、地前菩萨各各人都引经据典,多少人呢?到尽虚空遍法界统统都来说,都来劝你这个法门不能成就,你怎么办呢?你一定要肯定佛所讲的话是究竟了义,决定不错。你要有智慧分析给他听,你引的经典不错,我也很尊敬,那是佛对某一种人说的,某一类根机说的,某一个时间说的,某一个处所说的。说的是对,没错,对那些根性有用。我不是那个时候人,也不是那个根机,我还是老老实实学这个法门。一门深入,决定不改,绝对不动摇,那你就成功了,这叫精进。那么更有进者,就是十地菩萨来跟你讲,等觉菩萨来跟你讲,这个不得了了。人数也是尽虚空遍法界都引经据典来劝你,你学这个法门不能往生,不可靠,要广学多闻,你也要照前面的话来说。增长自己上上等的信心,就是诸佛菩萨来劝我们,我们也不动摇,这个心就真正定了,决定不动摇。实在讲不但是祖师大德的话,苦口婆心的劝勉我们,教诫我们,我们想想有道理;即使我们在眼前看到的,不要说过去,就是最近这些年,我们看到这个往生,单单受持一句阿弥陀佛,都能够预知时至,站着往生、坐着往生,这简直叫现身说法。单单一句佛号都能成就,那一部经怎么不能成就呢?你把这个事实真相真正搞清楚了,你才真正不会动摇。善导大师的四帖疏真的需要读,黄老居士在无量寿经注解里面引用了不少。这是我们讲的精进,精是纯而不杂,也就是觉明妙行菩萨教给我们念佛的秘诀,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他这三句实在讲就是大势至菩萨在念佛圆通章上给我们讲的─净念相继。只要到净念相继,自自然然就都摄六根了,不要再想到我要怎样都摄六根。愈想问题就愈多,愈想心就愈散乱了。只要记住一句净念相继就成功了,净念相继就是此地讲的精进,就是这里讲的专一。慈心两个字怎么说呢?佛法里面解释这个慈是与一切众生乐,这个心叫慈心。拔一切众生苦,叫悲心,慈悲是可以连起来的。因为拔苦,他就乐了,与乐当然就拔苦,所以慈悲是一体的两面,一个得到了,两个都得到。那么用现代的话来讲,慈心就是爱心,不过在佛门里还没有讲爱心,因为爱是动感情的,是情生的;慈是理性的,是理智的,实在讲就是爱心。爱一个人,不是在现前这个时代,叫他离苦得乐,那来生怎么办?来生还要搞轮回,还要堕三涂,这就不是乐,所以与乐,要给他生生世世得究竟乐,这是真正的慈。那要想给一个众生真正得到生生世世都离苦得乐,这想法不是我能力可以做到的,这个话是真的。可是,一个念佛的人,则不然。我们为什么念佛呢?还不是希望生生世世永脱苦海,得究竟圆满之乐,目的在此地。今天我们知道这个方法,把这个方法再教给别人,介绍给别人,推荐给别人,这与诸佛如来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的方法能力,可以说是无二无别;修学别的法门没有这个能力,修学念佛法门有这个能力,这叫真正的慈心。我们能够教一切众生,无论他信,或者是不信,给他作增上缘;使他在这一生当中有缘见到阿弥陀佛的形相,听到阿弥陀佛的声音,这就是慈心,这就是大慈大悲。我们印的这个阿弥陀佛佛像,小张佛像,到处跟人结缘;尤其是海外与大陆,这是慈心的流露。事虽然很简单,用心不容易啊!佛在经上常常给我们说: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他要能信,依照这个方法来修学,那么他一生当中决定能成就。他不信,不能依照这个方法修学,他阿赖耶识里头落下这个金刚种子。将来,也许后世,也许多生多劫以后,再遇到这个法门,他这个种子就起现行,起作用了,他就能够欢喜接受,毕竟得度。所以,不能看轻我们送人一张小佛像,劝人念一句阿弥陀佛。这个事是大事因缘,不是小事。世间一般无知的人看,这是小事,没有什么。其实这一生当中,没有比这个事情更大。这是真正的慈心,真实的慈心。因此,我们明了这个事实真相,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无论是遇到什么人?乃至对一切众生,我们常常念阿弥陀佛,使他能够听见,这都是慈心帮助他离苦得乐。我们在生活当中,能够节俭一点,把多余的财力用来弘扬净宗。今天这个末法时期,最契众生根机的就是这部无量寿经。所以无量寿经大家听起来,特别欢喜,比听其他经论欢喜多了,这就是很好的证明。不但中国人欢喜,跟外国人讲,他也欢喜。所以我们知道这一部经典深契末法之机,也正如经上所说的,将来佛法在这个世上灭尽了,这个经最后灭,还能在这个世间住世一百年。那么我们今天要把佛法介绍给广大群众,介绍什么法门好呢?自然是这个法门。所以,这个经典要多印,不怕多。这个世界有四十亿人口,我们中国人大陆上就有十二亿,我们才印了几本呢?不够分配,所以一定要发心。那么在目前这个社会当中,真的也证实了文殊菩萨在楞严会上所讲的,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那就说明了现在这个社会上人,喜欢听的多,读的兴趣没有听的那么浓厚。录音带的流通比经书收的效果更大,但是两样都重要。为什么呢?录音带毕竟寿命不能长久,听个几十次之后,它的声音就变质了。我们这次到大陆,很多听了录音带来告诉我,翻录次数太多,都不清楚了,希望我们能够有清晰的带子再送他一套。那么书就不会随着时间磨损的,可以常住在世间,两样工作我们应当努力去做。这是讲到慈心,真正去帮助人念佛,帮助人得到这一部无上的法宝,这几句都是从原则上来讲。下面,佛又告诉我们一桩事情,这桩事情可不能发生误会。斋戒清净,一日一夜的修行,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我们世间你也不要瞧不起,这个世间是不好,但是对真正修行人来讲,还很不错,为什么呢?这个地方修行一天,超过在西方世界修行一百年。你们要不相信,我举一个实实在在例子给你说。我们这次到大陆去观光旅游,虽然时间不长,去了几天,大陆上修行人,我用这个法门,修行一天胜过我们台湾,百年不敢讲,胜过一年是足足超过的。你们去过大陆上相信,他们在苦难当中,他们的心情比我们恳切。我们日子过得太舒服了,修不修无所谓,不认真。他们那个环境里,修行认真。我们今天拿到经书,不算什么,没瞧得起。他们拿到一部经书,像宝贝。我们今天听录音带,稍微有一点杂音不要了,人家那个杂音很多,听都听不清楚了还当宝贝,还在那里聚精会神的听。同样一个道理,所以,到了西方极乐世界,那个精进的程度,比我们这个地方精进就差很多,这个要晓得。但是,那为什么还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呢?这个世界既然修行一天,胜过无量寿国一百年,为什么我们还要离开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寿命短促,诱惑的力量太强大了,自己保不住自己,这一堕三涂,再得人身,你所修的功夫就退得干干净净。怎么晓得呢?我们在座每个同修,过去生中都很努力在修行,现在想想怎么样呢?都退得干干净净了。如果要是不退,我们每个人早就成佛了。佛在这个经上给我们说得很多,也给我们作了证明,末法时期,接触到这经典能生欢喜心的,都是过去生中,多生多劫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可见得这个法门,我们过去生中修过不少不少次了。那为什么没往生呢?临命终时,还是有牵挂,还是放不下,就被这个害了。所以,佛在此地特别提醒我们斋戒清净,你注意这四个字,什么叫斋戒清净?斋是什么?如果从形式上来看,斋是日中一食,斋不是吃素,诸位要搞清楚,素跟斋是两桩事情。日中一食叫斋,斋就是我们一般讲持午,持午还是错误,什么错误呢?午时从十一点到一点钟。而斋是过中不食,就是日中。假定说日中是十二点,过了十二点还是午时,你就不能吃,吃了就破斋。但是,每一个地区,地球是圆的,在那里转,每一个地方日中的时间都不相同,所以,从前测量日中非常准确,他用日晷。每个地方测量,都测量很准确。现代你要想知道日中,几分几秒日中,天文台有发行天文日历,每一天日中的时间都记载的很清楚,几分几秒。过了就决定不能吃,过了日中只可以喝水。经上讲糖水可以喝,为什么?不会沉殿,果汁就不行了,会沉淀,牛奶、豆浆会沉淀,都不可以吃。要是这个东西吃点,吃点水果,那都破光了,都没有了,吃点果汁也不行。所以我们看到许多持午都错了,到下午还喝一点豆浆,喝一杯牛奶,那都错了,全都破掉了。这是从相上说的,实在讲佛法,小乘人着重在相,大乘人着重在心,大乘人是论心不论事,心是清净心。心里面像坛经讲的本来无一物,那就是斋戒清净;如果心里面还有妄想,还有分别执着,那就不是斋戒清净了。那么由此可知,这个人一天一夜念佛,这是精进念佛。七天七夜,就是我们常讲的打精进佛七,这是一天一夜。在家人可以修八关斋戒,八关斋戒实际上就是像佛七一样,就是念一天佛,精进念一天佛,这一天当中一天一夜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只有这一句佛号,决定不间断,这个要精神提起来。这一天一夜在睡觉就不行了,那就中断了,不能睡觉,这个是要拼命,要认真努力。所以这些年来我们提倡虽然不能做到七天七夜,一般人业障很重,七天七夜受不了,所以我们提倡一天一夜。一个月念一次,这个一天一夜决定不能够休息,决定不能睡觉。现在实在讲是非常非常不得已,我们用念佛机带着念,这是很不得已的。实际上最如法的,还是要敲地钟,由法师,或者是老修行的居士来带着念。当然,一天一夜一个人地钟是很累的,受不了,有两、三个人换班,这样的修行才能胜过西方极乐世界的修学。如果这个里面还杂著有妄念,有妄想,那是远远不如极乐世界,那就差远了。极乐世界那边的人,个个都是斋戒清净,因为他环境清净,所以他那边斋戒清净,是不足以为奇。我们这边五浊恶世,浊恶至极还能在里面斋戒清净,这是非常非常的稀有,可贵之处在此,所以说是胜过西方世界为善百岁。当然佛没有妄语,我们相信这个话是真实的,但是这句话里面更重要的意思是,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