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

第56章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第56章

小说: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这个茶杯呢?一点都没错。你才晓得一切法,唯心所现哪!一切法就是自己的真心本性。那一法不是心变现的,那一法不是心呢?法法皆然。连晚上我们做个梦,是心是梦,是心是世界啊!是心是微尘哪!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这个‘如’是这个意思啊!所以说万法皆如,无有一法不如。不但有形式的法如,无形式的法也如。佛在法华经里面跟我们讲的是如是、体如、相如、作用也如。如是体,如是相,如是用,如是因,如是果,到最后,如是本末究竟。那一法不如呢?如,就是大经里面所说的,唯心所现,一切法唯心所现。是自己真心变现出来的,这是性德的起用,真如本性起用啊!性德起用,即使变十法界依正庄严,给诸位说,决定清净平等。在佛清净,我们要问,在畜生、饿鬼、地狱清不清净呢?还是清净啊!好像我们用黄金做个佛像,你看到很恭敬啊!我现在把这个黄金做一个小猫,做个小狗,它清不清净?我把它做个青面獠牙的饿鬼,它清不清净?还是清净啊!体是黄金嘛!没有两样啊!你才晓得无有一法不清净啊!无有一法不平等啊!用一斤的黄金塑一个佛像,我用一斤的黄金塑一个饿鬼像,你到外面去卖,卖的价钱相等的。重量一样,同样是艺术品嘛!所以是平等的。十法界生、佛平等,是平等的,是清净的,这是从本性上讲。所以我们要问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里面有没有佛菩萨,有没有天人、饿鬼、畜生呢?有。样样俱全,不能说没有啊!样样都有。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极乐世界没有,他方世界有没有呢?极乐世界跟他方世界,一心变的呀!不是二心变呀!一心变的虚空法界是一个整体。极乐世界是整体里面的一部份,诸位要懂这个意思。那么现在这个是心是佛,是心是万法,是心是万物啊!这是从性德上说。

  那么我们今天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迷了。谁迷了?自己迷了。迷什么啊?迷了自性。这个迷了自性,就落到底下一个字了,就是心去作了。作佛、作菩萨、作六道轮回、作依正庄严,这一作就不清净了,作就不清净。作什么?起心动念。所以大乘圆教,你看大乘圆教讲四谛,无作四谛。无作,怎么不清净呢?无作就恢复到性德了,有作是修德。从修德去证性德,性德是无作的,从有作要到无作才能成就啊!

  今天我们念佛,从有念到无念,就成就了。我们往生也是如此,从有生到无生就圆满了,这就是第二句话的意思。是心作佛,是心作法界,是心作万物啊!诸位要晓得他这二句话把佛法所说的原理、原则讲尽了。佛给我们说的一切法,就是说这一桩事情的真相。

  今天在这一部经典里面要给我们讲的,是心是佛,是心是极乐世界,是心作佛,是心作极乐世界。这是本经所说的啊!所以部部经里面就偏重在某一部份讲,实际上它是全体,这二个字包括整个的佛法。因此这二个字也能指这一部经全部的经文。所以它是信成就。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对于佛所说的一切法,我们相信了,为什么呢?他确确实实是根据一切事实来说的,他不是妄想,不是推测,不是理想,完全跟我们讲事实,如是就是事实。一个人不相信事实,那就没法子了,那还有什么好信的。统统讲事实,所以这二个字在六种成就里面为信成就。华严经上说,信为道源功德母。信是入法之初门,离开了信,就没有办法契入了,所以一定要信。学生亲近老师求学,如果对老师没有信心,这个老师再有德行,再有学问,你也学不到东西。佛法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根本的老师,我们对老师的话要不相信,那怎么会有成就呢?所以佛法里讲,信是第一个条件,你要想来学佛,学佛就是接受佛的教育,接受佛的教学。你第一个要信佛,佛给你讲的句句话都是真实的,要深信不疑,这才能成为佛弟子啊!

  蕅益大师解释这二个字,在弥陀经要解,他讲的是依实相理,实相就是事实真相。我刚才讲‘如是’这二个字,说明事实真相,讲得比较容易懂。你看古人讲的‘依实相理’这四个字,看的不知道说的什么意思。实相的道理,‘念佛求生净土,决定无非’这个叫是,无非,决定不错啊!我们要圆圆满满的恢复性德,恢复性德,修学念佛求生净土这个法门决定不错。这个说法是蕅益大师讲的,讲得也很好,可以跟我刚才所讲的合起来看。我讲的这个给诸位这样解释的,古人这个注子里面没有这个说法,虽没有这个说法,意思是相同的。依实相理,事实真相啊!

  ‘我闻’是闻成就。因为经典不是佛写的,佛当年在世讲经说法,佛没有著书,没有写作留给后世。经典的来由是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弟子们集结的。正如孔老夫子一样,孔老夫子的论语,不是孔夫子写的。孔老夫子死了以后,学生们回忆从前老师怎么样教诫我们,把它记录下来,传给后世。佛经也是如此,是弟子们记录下来,传给后世。但是,佛经的记录,跟全世界学者们传给后世的记录,在方式上有一点不相同,孔老夫子的学生是个人记录的,佛经集结是弟子们集体起来做这个工作的。集结起来把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所讲的一切经,重复讲一遍。找什么人重复讲呢?找阿难。阿难记忆力真是博闻强记啊!他那个头脑就像我们现在讲的电脑一样,录音机一样。他听过一次,永远不会忘记。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讲的一切经,阿难尊者都听到了,都能够忆持不忘,忆是记忆啊!他不会忘记,这个了不起啊!这是奇才啊!因此这个复讲呢,同学们就推崇阿难尊者,推他来复讲。你讲,我们大家写笔记,把它记下来。

  与会的同学五百人,都是证阿罗汉果的。阿难在讲台上宣讲,如果这五百人当中有一个人不同意,阿难你说的这一句话,佛好像没有讲过,这一句就要删掉,就不可以流通,必须是五百个人听到,个个都点头,这才能算数,才能够记录下来流传于世,取信于后人。不像现在开会,多数人赞成就可以了,三分之二同意就没有问题了。他这个表决的标准,是一个人提出异议就不能通过。才晓得佛的经典的集结是非常之严谨,严肃谨慎。所以这个字是阿难尊者自称,‘我’是阿难自称。‘闻’,亲自听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所以就本经来说,如是我闻。这一部经典里面所说的都是我自己亲自听释迦牟尼佛讲的。

  那么由此可知,完全是复讲。因此,这个复讲就从这样一个制度流传到后世。流传到后世,可以说一直流传到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我们佛门里面讲经说法人才的培养都是复讲。不像现在这佛学院里头没有了。从前自古以来,代代相传,都是复讲的。因为阿难尊者是第一个复讲的,所有一切经复讲的,这个复讲是有来源的啊!有来由的呀!学生复讲老师的,这样训练好处很多,为什么呢?他要讲,他在听的时候要专心听。从前李老师告诉我们,对我们学讲经的学生们说,你们学讲这一部经,我在讲的时候,大概你差不多可以能够听到百分之六、七十。为什么呢?你要全部精神贯注,因为你要准备复讲。如果不是轮到你复讲的,老实讲,大概你只能听到三成,为什么呢?心不在焉啊!不是我复讲,没关系,心地就懈怠了,就懈怠了。换一句话说,不那么专心啊!我们在台中那个时候,学经的时候,同学们总是有二个要学复讲的。那二个人全部精神贯注在听,为什么呢?到第二天他要重复讲一遍。所以这个复讲是有来由的。

  复讲的好处,实在讲,与三学、三慧相应。三学是戒、定、慧。他在听讲的时候专注,心里不敢打一个妄想,打一个妄想,怕老师讲的话忘掉了。心里面没有妄念,就是戒成就。一心专注是定成就,听得清清楚楚,记得清清楚楚,慧成就了啊!三学成就。如果根性利一点的人,一听讲,他就觉悟了。他这个道理明白了,一明白了,他就不迷了,他就能把自己过失改过来了。就像韦提希夫人在皇宫里面听释迦牟尼佛讲观无量寿经。你看看,佛的一部经讲完了,她从凡夫就证得无生法忍,这是三慧啊!听法,听是闻慧。一听就觉悟,是思慧。一觉悟,烦恼、习气、无明、妄想就统统断掉了,那就是修慧啊!这一部讲完了,他证果了。在许许多多经典里面,我们所看到的,有的经还没讲完,讲到一半,听众当中开悟的开悟,证果的证果。你去看楞严经,楞严经没讲一半,有开悟的,有证果的。所以这个方式是三学、三慧一次完成。

  释迦牟尼佛自古以来,历代祖师大德,你们去看看佛教史,看看史传部里面没有听说办佛学院,没有。那一个祖师大德办过佛学院的,没有。底下徒弟代代人才辈出,怎么来的呀!复讲嘛!复讲头一个就是阿难尊者。用这种方式训练出来的。

  我们在台中求学的时候,李老师是规定每一个学生一定要复讲一部经。我在台中选的是一部大经,选的是楞严经。所以楞严经,在台中我从头到尾,李老师讲一遍,我也讲一遍。他老人家是星期三讲,星期三晚上是对大众讲,我星期四晚上复讲。所以我闻就是阿难在台上复讲啊!闻成就,这二个字也就代表了师承。我所学,学有根源,我是跟释迦牟尼佛学的,所学的一家之言啊!所以,我闻不但是闻成就,含著有师承的意思在。这是诸位同修必须要知道的。

  ‘一时’这是时成就。就本经来讲,必须三资粮具足。信、愿、行这三个条件同时具足,佛才会给我们宣说这个法门。这成佛之法,一生成佛之法,所有一切经典里面从来没有过的。信,这个经上是给我们说明西方净土,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普度一切众生往生成佛,你对于这个法门深信不疑,信成就了。听了之后,欢喜向往,一意求生,愿成就。从今而后,这句阿弥陀佛,二六时中,不间断、不夹杂,行成就。佛看看有这样的根机出现了,那一定要讲这一部经,为什么呢?这个人呢,这一生成佛的机会到了,成熟了。佛要不帮助他成佛,佛对不起他。这个人根机没有成熟,佛讲成佛的经,多余的,他不能接受,不能相信嘛!这是说在当时大众当中有一部份,佛观机看出他们这一生成佛的机缘成熟了,这是佛弟子当中第一等的成就。证菩萨果位,证阿罗汉果位,那低啊!那是小果啊!往生是成究竟佛果,四教里面,圆教佛啊!所以这是殊胜无比的果德。佛才为他宣说这个法门,所以这个地方的‘一时’,我特别跟诸位强调的是闻,这个是信、愿、行这三个条件同时成就的时候,与诸佛菩萨决定感应道交。

  ‘佛’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这个可以省掉了,这个前面已经讲了好几遍了,这不必再说了。地名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但是这个地方,我要把‘大比丘’这三个字跟诸位说一说。先说比丘,比丘是梵语,是佛出家弟子的通称。跟到佛出家的,称为比丘僧。‘僧’不是一个人,僧是团体,四个人以上在一起共住,遵守六和敬,这样的团体才能称之为僧团,我们称之为僧。因此一个人也称僧了。譬如说军队,军队不是一个人,很多人聚集才是军队。可是一个人,我们也称他做军人,类似这样的一个称呼。所以僧决定是团体。三个人以下不能称僧团,四个人以上,遵守六和敬,同一羯磨,这个羯磨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会议。佛教是民主的,大小事情都要来表决,少数服从多数,要来表决通过的。那么这个才称之为僧团。

  ‘比丘’含三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乞士,乞是生活方式,他是到外面去乞讨、乞食。我们中国人对于乞食是讨饭的,这是我们中国人最瞧不起的。佛跟弟子们每一天都出去讨饭,每天都要出去一次,去乞食。其实这个人不是普通讨饭的人,有学问、有道德。‘士’士在中国是中国古社会里面地位最高的,有学问、有道德。中国从前社会是分四等,士、农、工、商,称为四民。读书人士被社会最尊敬的,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可以说是知识份子的社会,注重知识份子,尊重知识份子。所以胡秋原先生在台湾,他的著作也不少,他对于历史的看法跟一般人不一样。一般人看成中国古代是帝王专制的制度,他的看法不以为然。他说中国自古以来是知识份子统治,主宰政治的一个动力。这个看法很正确,即使是帝王对于知识份子非常尊重,重的刑罚决定不能加于知识份子,所以对于知识份子非常重视。那么这乞士啊!乞士就是这个要饭的,很有道德,很有学问。用这个来翻译,这是确确实实的,名符其实是乞士。所以这个社会上对于佛,对于佛的弟子非常恭敬,都是乐意的来供养。他生活之所需是四事供养。对于大家给他的施舍,他只要求四桩事情。第一个是饮食,就是每天供养他一餐饭。他们一天就吃一餐,日中一食,怕大家麻烦,日中一食。

  那日中一食行吗?给诸位说,佛在世的时候,那个社会行。为什么呢?第一个身心清净,内里面烦恼少,外面没有诱惑。因此烦恼少、妄想少,他需要的补充营养就少了。这个营养之消耗,百分之九十五消耗在妄想上。所以你妄想愈少,你补充当然就少了,所以他一餐足够了。现代人妄想比从前多,这个外面诱惑的力量也比从前大,所以三餐不够啊!还要吃消夜,要吃点心,总一天平均,我看不会少过五、六顿哪!为什么呢?他没有这么多补充,他不够嘛!他的消耗量太大了嘛!这是我们要懂得的。所以他这个日中一食,够了。这‘比丘’第一个意思,乞士。

  第二个意思呢?破恶。恶是什么呢?是恶见、恶行,错误的思想、见解,错误的行为,他没有。决定遵从老师的教诫,真的是老师的好学生啊!这是第二个意思。

  第三个意思讲怖魔,魔是魔王。魔王恐怖!魔王怎么恐怖呢?这个人跟到释迦牟尼佛修学啊!将来要超越三界,魔王一看到他超越三界走了,他所统治之下的人民又少了一个了,他很烦恼!我们只要超越不出六道轮回,都在魔王统治之下啦!魔王不希望他的人民减少,他的人民跑到外国去了,这个他很不愿意的。所以这一学佛呢,将来一修行证果,就要超越三界,这魔王很恐怖。所以,比丘有这三个意思。

  那么,佛弟子有大乘,有小乘。小乘跟大乘从那里分呢?从心量上分。要拿现在的话来说呢,小乘是保守派,思想是属于保守的。大乘是自由派,思想是开放的。因此,佛对于这一些众生,不同的根性就用不同的方法来教导。那么,后人就细分,所以叫五乘佛法,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只有菩萨是大乘,缘觉、声闻是小乘。人、天,说实在话,没出三界,勉勉强强得一点人天福报啊!勉强而言之。出三界才算是小成就啊!不再搞生死轮回啦!但是小乘,因为他保守,因为他执着,所以他不能见性。为什么呢?清净心里面一法不立,你还在上立一法,你怎么能见到清净心呢?所以声闻、缘觉修到最高,还是用阿赖耶识,不能转识成智,原因就在此地。他的烦恼障断了,所知障不能断,就是他那个坚持他不肯放下,不肯舍掉。大乘人容易就在此地。他思想开放自由,他能够统统舍掉,统统舍掉这才能够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