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难。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难值难见。如优昙花。希有出现。汝今所问。多所饶益”。
这是答覆第二个善哉的意思,畅佛本怀;佛为什么先要说出他是慈悲至极,这是要我们起信,我们真正要能够信佛,信佛的智慧,信佛的慈悲,信佛的德能,那么佛讲的这些理论、方法我们才会接受,假如你不相信,佛虽然开出这个平等成佛的法门了,我们得不到受用,得不到啊!不相信嘛!不接受嘛!当面就错过了,那就太可惜了,所以佛首先自己表明出世的本怀,确确实实是这样子,所以佛的恩德超过父母,父母对我们恩德是一生的,佛对我们的恩德是生生世世永无止境的,佛出现在世间他的目的就是给我们真实之利,真实之利就是平等成佛的方法,他要把这个方法传授给我们,所以特别在此地表明他的慈悲是到了极处。
‘无尽大悲。矜哀三界’。真是慈悲到了极处,这样才出现在世间弘法利生,光是光大,阐是阐扬,道是成佛之道,教就是教学,把成佛之道教给我们,目的是教我们永远脱离六道轮回,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才‘惠以真实之利’,惠是给我们给一切众生最真实的利益,这最真实的利益,就是说这一部无量寿经,教给我们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往生成佛的大道,这是‘难值难见’,值是遇到,你不容易遇到,你也不容易见到啊!这是经上常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的机会是非常非常的渺小,佛在经上这样说,而且说了很多遍,诸位同修都很熟悉,佛说的这个话是真的吗?如果你要不相信,你可以很冷静的去想一想就知道了,从那里想起呢?从我们自己起心动念,我们天天会打妄念,会打妄想,会起心动念,我们这个念头是善念多?还是恶念多?是善念有力量?还是恶念有力量?你从这里去观察去反省就晓得了,善念是三善道之因,五戒十善这生三善道啊!贪嗔痴慢这三恶道哇!我们一起念,那个念头多,贪念饿鬼道,嗔恚地狱道,愚痴,愚痴是一切善恶、真假、邪正都分不清楚,那就叫愚痴。现在的人愚痴的人多,邪正分不清楚,把邪的当作正法,把正法看作邪法;那是畜生道的业因,所以我们起心动念到底是那一道的因多,那一道的因有力量就晓得,佛讲的话一点都不错,我们一天起几个善念,起几个恶念?唯识论里面讲:善心所只有十一个,恶心所有二十六个。换一句话说,这是讲与生俱来的烦恼,恶就多过善,何况现在外面种种的诱惑,人不起恶念不造恶,那这是佛菩萨再来,不是佛菩萨再来我看是做不到啊!所以你从这些地方去观察,相信佛讲的话啦!真实不虚,这是说明人身为什么难得,得到人身了,我们这个世界不看他方世界,只看我们这个地球,四十多亿人当中几个人闻到佛法呢?闻到佛法的这些人当中,有几个人闻到大乘佛法呢?南洋一带小乘国家没有闻到大乘佛法,大乘佛法当中,又有几个人闻到净土的佛法,闻到净土佛法那些人当中,有几个人真正相信净土呢?相信的那些人当中,又有几个人认真去修行呢?这一层一层淘汰,淘汰到最后没几个,你就晓得佛法难闻,所以此地讲的难值难见,我们今天印送这个经典,印一万本希望有一两个人真的相信,这就有价值,千万不要想到我一万本可以度一万个人,没这个道理绝对不可能,一万本散出去能度一两个人,功德就成就了,那功德就不可思议了,当然最重要的是度自己。
底下佛从比喻上来说,‘如优昙花。希有出现’。这个花开的时间短,世间很稀少,佛常常用这个来比喻,在这部经里面世尊告诉我们:法藏比丘就是现在的阿弥陀佛。就用这一句六字洪名,这个六字洪名就是真实之利;一切凡圣平等得度。所以这个太稀有了,非常非常的稀有。
‘汝今所问。多所饶益’。阿难这一问就把这一部无量寿经给问出来了,这无量寿经对于九法界的有情,惠以真实的利益,九法界有情众生,上至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只要具足信、愿、持名就能够平等的往生,平等的成佛,这个法门多稀有啊!这个法门的利益之大不可思议,饶益,饶是丰饶,益是利益,这个利益就太大太大。那么佛惟恐我们有这个因缘遇到了,见到了这部经典,这个法门,还是信心生不起来,那实在是太可惜了,小本弥陀经上常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今天遇到,见到是因缘具足了,但是善根、福德呢?是不是具足呢?这就有问题了,什么叫善根?善根是真正的相信,真正的理解这是善根,什么是福德呢?对于娑婆世界是真的放下,对于西方极乐世界一心的希求,这是真正的福德。
所以这个经也有不少同修告诉我,他自己遇到之后是无量的欢喜,赶紧在这里请一些送给他的朋友,甚至于录音带都送给朋友,过一个时期他朋友连反应都没有。所以他很失望,送给他、介绍他、告诉他很好,人家嘛!把书放在书架上,录音带放在抽屉里头,他不看不听,他来告诉我这些事情,我告诉他,你做的很对,你也不必伤心,为什么呢?这个经典你念过嘛!念了很多遍嘛!经上不是讲的很清楚;信这一部经,能够愿意照这个经去修行,他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你想这是多大的善根,你那个朋友有那么大的善根吗?他没有这个善根,不相信应该的嘛!理所当然,这个东西怎么可以勉强。我们今天遇到了,能生欢喜心,能够依教奉行,你就晓得自己要庆幸,我们过去生中的善根不可思议,因为经上讲的很清楚,阿阇王子五百长者他们,过去生中住菩萨道供养四百亿佛,善根还不够;听释迦牟尼佛讲这个法门还没有发心求生净土,只是发个心:我将来成佛也像阿弥陀佛一样,现在还没有发愿求生净土,那么由此可知,住菩萨道供养四百亿佛的善根都不够,我们今天接触到,能信、愿、受持,我们过去生中的善根超过阿阇王子他们,你要是不超过,你不可能相信。所以能够相信这个法门真是弥陀经上讲的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过去善根现行,现在十方诸佛如来冥冥当中的加持,你才能信、能愿、能行,这那里是偶然的,不是偶然的,所以我们介绍给别人,这是尽我们一分心意,他能不能接受就是他有没有这个善根,我们肉眼凡夫看不出来呀!他能接受我们合掌欢喜啊!他不能接受,也好种个善根嘛!阿赖耶识种个善根,所谓是一历耳根永为道种,给他种个善根,将来多生多劫以后这个种子成熟了,他还是往生不退成佛,不可能在这一生。所以我们普遍去介绍,这是正确的,万一他这善根,他过去有这个善根,那一接触他就成熟了,就帮助他这一生成佛了,他过去生中的善根不够给他阿赖耶识里头,种一个阿弥陀佛的种子。所以普遍的介绍是绝对的正确,但是不要希望他跟你一样的欢喜信受奉行,这就未必了。这个就难值难遇稀有出现。下面佛为这个原因特别再加强,提升我们的信念,叫着:
“阿难当知。如来正觉。其智难量。无有障碍”。
这是佛自己说的,佛自己赞叹自己为什么?没有人能赞叹嘛!佛只好自己赞叹自己了,赞叹的目的是希望我们能觉悟,佛有真实的智慧,佛有无量的智慧,我们要相信他,这个三句是佛的大智。
“能于念顷。住无量亿劫。身及诸根。无有增减”。
这一句是赞佛的德能,他有这么大的能力。他的能力太大太多了,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是旁人做不到的,念倾是时间极短暂,住无量亿劫是这个时间是非常非常之长,这个一句是念皆圆融,换句话说,他在时间上讲呢?他自在了,他要这个时间短就短,他要这个时间长就长能随意,我们今天不行,我们今天不能把一小时缩短成一分钟,没办法做不到,一分钟也不能把它化作二十四小时,做不到,佛能够把无量劫浓缩成一念,一念扩展为无量劫,这个得大自在,‘身及诸根。无有增减’,身是总相身体,根就是讲六根,不增不减就是不生不灭的意思,超越时空,这是略举佛智佛德;佛为什么有这样大的智慧德能呢?下面说:
“所以者何”。
我们今天没有,佛有,为什么?下面给我们解释:
“如来定慧。究畅无极。于一切法。而得最胜自在故”。
前面两句是因,后面两句是果。因是什么呢?是定慧究畅无极。所以果报上与一切法得大自在了,这是值得我们深深反省,我们今天在生死轮回,迷惑造业受尽了恶报,根本原因在那里呢?没有定慧嘛!所以诸位在此地就要把佛法它的中心要抓到,中心就是定,戒、定、慧三无漏学。戒是手段,定是枢纽,慧是从定开的,没有定就没有慧。所以佛法不管是那一宗,那一个法门它所修学的目标,统统是定,凡是修定都可以说与佛法相应,离开了定慧就不是佛法,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这么许许多多的方法门径,给诸位说统统是修定,修定的方法太多太多了,那么你就晓得,佛法修的是什么?修的是定,佛法求的是什么?求的是慧,果报那就是定慧的作用,定慧的作用就是与一切法得大自在,所以戒律是帮助你得定的,戒律是手段不是目的,如果戒律不能帮助你得定,这个戒律就不是三无漏学之一,而是属于世间的福报,修世间有漏的福报,所以这个戒学通世出世间法,如果因戒得定了,他那个戒是属于无漏学,三无漏学之一。所以戒是一定帮助你得定,戒帮助得定,诸位要记住只戒自己不戒别人,你就会得定,如果这个戒律还戒别人,你决定不能得定,你自己这个戒律持得再好,看这个人破戒,那个人犯戒,这个人我瞧不起他,那个人我讨厌他,你想想看你还能得定吗?你决定不能得定,为什么?心不清净,你心会受外面境界的干扰,只有自己持戒,别人持不持戒律一律不管,一律把别人看作最极清净之人,我们心清净这样才能得定,这是诸位同修一定要知道的。所以佛法的戒律,无论是小乘戒或者是菩萨戒,全是戒自己,绝对不戒别人,小乘戒是独善其身是个人修的,大乘菩萨戒是入众,就是跟大众相处我自己应该要遵守些什么?没有叫别人要遵守,我应该要遵守些什么?不要求别人。所以这是佛家戒律跟我们世间那个法律规章,不相同的地方在此地。所以世间法毕竟它是有漏法,佛法是无漏法,差别就在这个地方。
那么如来的定慧到了极处,再也没有比这个高的,究畅无极啊!超过等觉菩萨。所以他得的果报也就是他所起的大用,与一切法,这个一切法是讲世间法、出世间法,世出世间一切事理、因果他统统得自在了,而且得的是最殊胜的自在,为什么讲最胜自在呢?因为这个自在,菩萨也有,不但菩萨有阿罗汉也有,阿罗汉的自在比不上辟支佛,辟支佛的自在比不上菩萨,菩萨的自在比不上佛,所以佛的自在是最胜自在,华严经上为我们略说如来果地上有十种自在,我们九法界有情众生所向往的,想不到哇!很想!想不到,但是要晓得这是真实的不是假的。第一个命自在,就是寿命自在,确实长生又不老,长生要老了就没意思了,不老寿命自在,住世随意,他住在这个世间爱住多久就住多久,我们很想但是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呢?我们是被业力牵引着,没办法,佛为什么会做到呢?因为佛是愿力,我们今天学佛头一个就是要学这一点,我们也要使我们自己的愿力超越业力。这就是佛门常讲乘愿再来,不一定说到西方极乐世界然后再来,现在就乘愿再来,为什么呢?你把业力转变成愿力,愿力就自在了,我在这个世间喜欢住多久就住多久,业力就不自在,到时候阎王一通知,不敢不报到,愿力跟他就永远脱离关系了,这是希望诸位要发愿,愿力超过你的业力,这个愿怎么样发?怎么样超?这部经上跟我们讲得很详细很明白,很透彻。
第二个是心自在,心自在就是心里面没有妄念,没有妄念,没有牵挂,没有执着这才自在啊!我们今天心不自在,一天到晚胡思乱想牵肠挂肚太多了,这个不自在呀!他自在,他在这个世间游戏神通,所以他那个心是真心,我们的心是妄心,说实在的话你的想为什么叫妄想呢?因为你的想没有一样是真的,所以想上加个妄,妄想、妄念没有一样是真的,你所牵挂的那些也是虚妄的,也不是真的,每一个人,个人有个人的福报;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你能替别人着想,没这个道理,你能替别人着想,换句话说他那个命运你就可以改造他了,因果律就被你推翻了,诸佛如来都没有办法推翻因果律,你有能力推翻因果律,那有这种道理呢?所以你要是明白这一点,所有那些操心、忧虑、牵挂,唉呀!原来统统都是假的,都是虚妄的,都不是真实的,事实真相搞清楚了,你的心才一切放下,心地清净那就是正常的,对你自己现在、过去、未来看得清清楚楚,你再看别人他的过去,现在,未来也看得清清楚楚,那是真的那不是假的,佛法修学的纲领:觉、正、净这三门,我们修净土的是从净门入就是从清净心,清净心就是觉心,清净心就是正知正见,我们修行的功夫,自己要常常反省去检点,检查一下我的功夫得不得力,我修行的有没有进步,你的心是不是一天比一天清净,你的烦恼你的妄想,你的分别执着是不是一天比一天减少,果然逐渐减少了,心地清净了,这就是功夫得力,这是好境界;绝对不是你每天念多少部经,念了多少声佛号,拜了多少拜佛,那个没有什么大用处的,如果心里面还是很多妄念,还是贪、嗔、痴、慢,那一点用都没有,所以蕅益大师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品位高下在于功夫的浅深,不是在你念诵的多少,是在功夫的浅深,功夫深的到一心不乱,功夫浅的就是成一片,成一片是伏烦恼,烦恼没有断,伏烦恼,功夫深的是烦恼断了。
第三资具自在,这个资具拿现在话来说,就是物质上的享受,我们的生活物质上的享受自在,不会有缺乏,也不会有太多,多了什么!多了没用处嘛!多了什么,多了不自在,你譬如说有些同修告诉我,女同修她说:我非常爱漂亮,我有好多好多衣服,他自不自在?不自在,一出门到底看看穿那一件好,那就不自在;只有一件衣服的人,披了就走了他自在,他很自在不须要挑选,没有考虑的,不须要考虑,所以诸位晓得自在不是你有很丰富的,吃得很可口、吃得很舒适,穿的很舒适这就是大自在,绝对不是一切物质有多余,很丰富的那不见得自在,那烦恼啊!现在这个富贵人烦恼比我们多,我听说很多富贵人出门都要穿那个防弹背心,怕人家暗杀他,这生活多苦啊!这很痛苦。所以这自在呀!就是没有缺乏就自在,不缺乏就自在,愈简单愈自在,省事啊!所以佛门里面饮食主张是日中一食,自在啊!一天吃一餐多省事,三餐多麻烦,所以说是最会享受的是佛家啦!最会享受。
第四业自在,业是什么?业是活动,所有一切活动都用这个字来代表,我们世间人叫事业,佛法的事业是教化众生,这个在从前讲这是自由之业,跟世间教员不一样,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