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

第93章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第93章

小说: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帮助他,明天自己没饭吃,不要去考虑,不要我帮助别人自己还留一手,这个虽然帮助别人,不圆满不究竟不彻底,还是觉,觉里头还带着迷,不是完全觉,一半觉一半迷,真正觉悟的人,决定不会替自己留一点,那才叫真正觉悟,彻底究竟圆满的觉悟,这要发心度众生啦!要想究竟圆满的帮助别人,我们现在帮助不如我们的人可以啊!跟我们程度差不多的,比我们高的,我们帮不上啊!所以一定要自己成佛,成了佛可以帮助等觉菩萨,这个度众生才叫圆满,等觉菩萨也是众生,九界有情众生,统统得度,我都有能力帮助他,那这就要自己成佛啦,自己成佛从那做起呢?先断烦恼,从这做起,四弘誓愿实在讲就是教给我们修行的次第,实在讲这四句话就是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的总网领,华严经内容讲什么?就讲这四句,先断烦恼,烦恼断了之后,再学法门,你要不按这个顺序去学,你这一生决定不能成就。

  我们今天这一代的人,没有一个成就的,黄念祖老居士,最近告诉陶居士,他就是在北京亲近他一段时间,他老人家告诉他,台湾的佛教是形式的,样子!假的不是真的,台湾没有真正修行人,人家一语道破,真正有修行人,这个地方还会遭劫难吗?不会啊!没有修行人,不是没有不发心修行,他真发心啊!他修行的程序颠倒了,他不断烦恼就要学法门,四弘誓愿,换一句话说呢?他只有两个,那两个都不要了,前面两个不要了,度众生不要了,他要度自己,他不度众生,对众生的时侯,想尽方法障碍他,破坏他,他要度自已,不度众生,第二个呢?他不断烦恼,所以这个四弘誓愿他只有两愿,只有后头的两愿,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他要搞这两个,好像盖大楼四层楼,底下两层我不要,我要盖三楼四楼,你去找工程师替你盖吧!永远不能成就啊!大错特错了!这是真正叫迷惑颠倒到所以然啦!真是佛法常讲可怜悯者,这个四愿一定要按顺序,心量不大不慈悲,换句话说,你烦恼断不了,为什么呢?起心动念都想自己,你烦恼怎么会断掉啊!烦恼能断的人是念念想众生,念念希望别人好,不希望自己好,你们统统都好,我最不好这就好了,你们都有福我没有福,这好啊!我有福你们大家没有福,这众生可怜啊!先人后己啊!这才能断烦恼,这种人才有资格修行啊!才有资格入佛门,念念第一个想自己,第二个再想别人,说老实话,不管你怎么样精进努力去修学,始终是在佛门之外,决定进不了门槛,在佛门之外,这是我在此地真诚奉劝诸位同修,那要想得到佛法真实利益,天天念四弘誓愿,念没有用处啊!念得很好听,不管用,要做到,先要把自己的心量拓开,要像佛的心量一样,心要同佛嘛!没有佛这样广大的心量,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你没有这个心量,你怎么能入得了佛门,尤其是这个门,这个门是广大无边,这不是普通的佛门啊!所以一定先要把心量拓开,要以真诚的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去爱护别人,帮助别人,成就别人,这个人有资格入佛门,这个人有资格修上上乘,这个经典这个法门是无上的法门,你有资格修学,入佛门来的时侯,第一步功夫断烦恼,叫你念经,叫你念佛,一句接一句,断烦恼啊!你不能念佛啊!刚才讲了,不是堕在邪见,就是堕在无明,那都是烦恼啊!这一句佛号即破邪见又断无明,这一念叫正念,正念现前就是这一句佛号,一句接一句,二六时中不要间断,这是断烦恼啊!你心里既然没有妄念没有妄想啦,也没有无明,这个就是定慧等学,心里面一个妄念不生是定,没有妄念没有第二念,这是定,这一句佛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慧。所以他不堕无明是慧,不起妄念是定,我们凡夫最大的毛病,那个病根,就是心乱,心杂心染污,被什么染污呢?被贪嗔痴慢染污,被五欲六尘染污,被是非人我染污了,把这个东西统统去掉,恢复到自己的清净心,平等心,觉心,这个经题上清净平等觉,那是我们的真心啊!我们念佛的目的就是要达到这个地步,这个今天时间到了,只能讲到此地,这一段的意思,还没有讲完,我们明天再继续。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第四十四卷(二次宣讲) B2…5…44

  请掀开经本第廿五页第四行,在这一品里面第十一章。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奉行六波罗蜜。坚固不退。”

  到这个地方是第十九愿,闻名发心愿。

  “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我国。一心念我。昼夜不断。临寿终时。 我与诸菩萨众。迎现其现。经须臾间即生我刹。作阿惟越致菩萨”。

  这个一段是二十愿,临终接引愿。

  “不得是愿, 不取正觉”。
  这是总结,这个十九愿,是说发菩提心。与向下经文当中,三辈往生,所说的前后照顾,这个完全相应,三辈往生当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一向专念是第十八愿,发菩提心是十九愿,所以古人说,这个两愿是真实当中的真实,是四十八愿的核心。那么因此我们修学净土,当然啦,终极的目标,是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愿望,究竟能不能在这一生达到,有没有决定的把握达到,关键就是在这个两愿,所以这两愿,我们一定要搞得很清楚很明白。

  发菩提心, 我们在前一次,略略的跟诸位提过,通常是以四弘誓愿来解释发心,四弘誓愿就是菩提心具体的表现,不仅是一定要发心,在整个修学次第上来说,也决定不能够违背,这是诸位同修们必需要记住的,菩提心,这个四弘誓愿,第一愿简单的讲,就是拓开心量,那个愿文是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想想凡夫跟佛,到底差别在那里呢?佛的心量大,大乘经里面常常赞叹,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古人形容做大官的肚量之大,说宰相肚子里面可以撑船,撑船需要多大的地方呢?小小的河里就可以了,佛的心量是周遍恒沙世界,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世界,都能容纳, 那么样大的心量,所以这心量大呢,就是觉,心量小就是迷,凡夫起心动念,都想到自己切身的利害得失,他想这个,这就是凡夫,为什么做凡夫,佛为什么会成佛,道理在此地,这个是大乘佛法不是小乘,换一句话,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够修学大乘,就是心量要大;心量不大,决定入不了大乘法门,心量不大的人,虽然天天在这里听大乘法,他所得到的还是小乘,甚至于小乘,比小乘还要小,比小乘还要小就是人天乘,甚至于比人天乘还小, 小到什么程度呢,小到饿鬼、畜生、地狱乘去了,搞到那里去了,你看小的多可怜,小到连一个人都不能容纳,这个是我们学佛同修不能不知道,否则的话,自己辛辛苦苦学了一生,念了一辈子佛,到最后不能往生,还要怪佛菩萨不灵,怪这个经典胡造谣言,那就罪上加罪,这罪过就更重了,而是你虽然读经典没有解其义,人家意思明明白白,明显的摆在眼前,你看不出来,误会了; 所以入大乘,先要学大心量,在佛法表法里面,也把这个意思,明显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你看在中国的寺庙,中国都是大乘法,中国没小乘,一进山门,我们就第一个看到的天王殿,天王殿面对着大门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坐在大门口,面对着大门,什么意思呢?那就是说要像他那个样子,才有资格入佛门,入大乘之门,弥勒菩萨满面笑容,肚皮很大,那肚皮大就代表肚量大,要有大肚量,满面笑容接待一切众生,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入大乘之门,他代表这个意思,所以在佛法里面说,弥勒菩萨代表生平等心, 成喜悦相,旁边这是四大天王叫护法神,护法神护谁呀! 护法神护自己啊!他也是表法的意思,东方天王代表负责尽职,每一个人都能尽自己的本份,这就是负责尽职,家庭一定兴旺,国家必然富强,人人站在自己本位的工作,把自己的本份做好;南方天王代表着精进,代表日新又新,不断的求进步,不进则退,南方天王名字叫增长,那么由此可知大乘佛法永远走在时代尖端,永远是领导这个时代,他不落伍,他走在前面,这是代表精进;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代表是方法, 要用什么样的方法,达到负责尽职,日新又新,西方天王教你要多看,北方天王教你要多听,正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成就真实的学问,然后才能把自己的本份做得尽善尽美,所以这个大乘佛法里面,一切的佛菩萨名号,一切的塑像,都是代表教学的意义,完全是用来表法的, 我们现在把他当做鬼神来看待,这个很冤枉,寺院这个建筑他是学校跟博物馆融合在一起的,这么一个结构,今天的话就是艺术的教学,我们今天世间法里面,学校跟博物馆是分开的,佛法呢?佛教教育跟博物馆是结合在一起的,近代大家才讲求艺术,殊不知佛法在几千年前,就已经非常着重艺术的教学,所以一切设施,都要达到教学的目标,即使是房舍的建造图样,结构里面都含着启发的教育,才晓得这个法门真的是尽善尽美,所以这个第一愿,诸位想想看重不重要呢,我们今天有没有做到呢?我们是不是起心动念,念念都为众生着想,念念为社会着想,念念为国家着想,有没有这个念头呢?而绝对不想自己,一想自己就错了,这一点诸位要特别细心去体会,为什么想自己就错了呢?因为想自己就增长我执,佛法是教你破我执,破我执才能出三界,破我执念佛才能得一心不乱,我执是烦恼的根源,你烦恼就断不掉。所以大乘佛法妙极了,教你起心动念想一切众生,不知不觉把我执就断掉了,不像小乘人,小乘人刻意的破我执,那个难呀!所以证得须陀洹果之后,天上人间七次往返,才能把我执破掉,人间寿命短,天上寿命长,这个七次往返,那要多少年月,这是天文数字呀!

  大乘法比小乘法高明,用的方法巧妙,就是念念不想自己,念念都想众生,让那个我自自然然的忘掉了,这个法子非常高明,大乘法里面念佛这个法门尤其殊胜,尤其是巧妙,他教我们念念想阿弥陀佛,想阿弥陀佛的心愿,想阿弥陀佛的行持,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普度法界一切众生,这个心量之广无量无边,确确实实不是其他大乘菩萨能够相比的,我们这是完全拿阿弥陀佛来做标准,这是先要发心,不发心不能入门,入了门之后怎么个修法呢?这先断烦恼,心是发了,发了要断烦恼,换一句话说,要破我法二执,破我法二执的方法,也非常的巧妙,就是用这一句佛号,一向专念就行了,所以这一句佛号从什么心里面生起的,从那个广大心生的,佛号从那里生起来的,因此,这一句佛号就与广大心相应,广大心是什么,前面那个众生无边誓愿度,与这心相应,一天到晚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普度无量无边的众生,这个不可思议,这个事实真相知道的人不多,为什么我念这一句佛号,就是普度一切众生呢?因为你的心跟阿弥陀佛的心一样,阿弥陀佛普度众生,把阿弥陀佛普度众生的功德,变成自己的功德,自他不二,我心我愿跟阿弥陀佛的心愿,无二无别,他的功德就是我的功德,这一个事实,藕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跟我们讲得很清楚,这是念佛法门无比的殊胜,像我们佛门当中做晚课的时侯蒙山施食,蒙山施食只要用七粒米,用观想的方法就能遍十方,咱们这一句阿弥陀佛也是用观想的方法,也度了法界一切众生,他这个心量这样扩大的,要把这个大心量用在日常生活当中,用在处世待人接物之处,不要在念佛那里就观想跟佛相应,佛不念了, 还是小心眼,还是搞是非人我,那就大错特错了,这样念佛不能往生, 佛教我们用一心,不可用二心,对佛是用一个心,对众生又是一个心,这错了,这不是一心,所以能不能往生,关键在这个地方,这是非常非常的重要。

  至于第三愿,法门无量誓愿学,说个实在话,学不学没关系,必须前面两愿做到了,这才能认真去学法门,前面两愿没做到,是不能学法门,我劝同修们多想一想,我不骗你,为什么呢?前面两愿好像盖大楼一样是地基, 地基还没有盖好,就往上面盖楼房,不要几天就垮掉了。永远不能成就。那么你就晓得这个基础越坚固越结实,你将来这个楼盖的越高越大,何必要着急去盖楼房呢?为什么不回过头来打地基呢?在我们这一生当中,这个地基都打不好,我们那个后两愿保留,留到西方极乐世界再修,这个好啊,我今天在这个世间我只修两条,发大心,断烦恼,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见了阿弥陀佛,那我已经是无量寿了,我再学无量法门,有的是时间,有的是修学环境, 决定成就,法门修学圆满,圆成佛道,一生统统办妥了,从初发心到成佛,一生办妥,这一种心态,这一种见解,这样的思想,就叫做发菩提心,菩提是觉不迷,现在我看到别人讲经,我也发心讲经,我也拼命去研究各种经典,那是什么,逞能,好强,好高骛远,不自量力,费了几十年时间去研究经典,研究的结果是什么呢?清凉大师讲的增长邪见,为什么增长邪见,因为你烦恼没断,你心量太小,纵然说法天花乱坠,你那个心里还是是非人我贪嗔痴慢,那么你那些见解全是邪知邪见, 不是正知正见,与佛决定不相应,所以学佛一定要按照顺序。善财童子在华严经上,给我们做一个最好的榜样,所以一部华严经,你要说华严经的内容是什么呢?就是四弘誓愿,特别在四十华严里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四十华严分为本末二会,本会文殊菩萨,善财童子跟文殊菩萨的时侯,就是修前面的两愿,文殊菩萨那里毕业了,毕业就是烦恼断了,戒定慧三学成就了,老师再让他出去参学五十三参,五十三参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参访到最后一位善知识,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那是佛道无上誓愿成,他一生圆满了,华严经就是讲的这个,所以诸位要把这四弘誓愿,把这个菩提心真正搞清楚搞明白,那就是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讲这个。

  修诸功德,功德是戒定慧,功德真正是自利利他,自利的是戒定慧,是菩提心,利他的是一切善行,尽心尽力帮助别人,成人之美,这是功德,下面这一句是功德的具体说明,奉行六波罗蜜,这是日常生活行为之总归纳,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与一切众生接触,应该要怎样做法,佛教给我们六个纲领,我们要遵守要照做,这是菩萨无量无边的行门,归纳起来就是这个六大类,每一类里头都是无量无边,第一个是布施,布施就是真正的放下,也就是舍,要舍要放下,佛为什么教我们舍,为什么教我们放下,你要不肯舍不肯放下,那是什么呢?那就是贪,贪是一切烦恼的根源,佛说无量无边烦恼,把他归纳起来,归纳成一百零八类,百八烦恼,我们的念珠一百零八颗,念佛就是要断百八烦恼,对治百八烦恼是这个意思,一百零八类讲起来还麻烦,讲半天太啰唆,所以在百法里头,天亲再归纳,归纳成廿六类,六个根本烦恼,二十个随烦恼,这廿六个还麻烦,所以通常一般讲经只讲六个根本烦恼,这一归纳就剩六个,贪、嗔、痴、慢、疑、恶见,通常讲这六个,这六条还可以归纳,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