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047-药征 >

第6章

047-药征-第6章

小说: 047-药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橘皮 近世间以柑子代橘皮,非也,可选用焉。真橘树者,余观之于和州春日祠前,于 
远州见附驿也。 

卷下
吴茱萸
内容:主治呕而胸满也。 
考 证 
吴茱萸汤证曰∶呕而胸满。 
以上一方,吴茱萸一斤。 
品 考 
吴茱萸 无赝物。 

卷下
瓜蒂
内容:主治胸中有毒,欲吐而不吐也。 
考 证 
瓜蒂散证曰∶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 
又曰∶心中满而烦、饥而不能食者,病在胸中。 
以上一方,瓜蒂一分。 
品 考 
瓜蒂 宗 、时珍,以为甜瓜蒂。试之,无寸效也。又有一种,名柿瓜。其种殊少,而 
其形如柿。又有一种,如柿瓜而皮上有毛者,其始皆太苦,而不可食也。及熟,则尤甜美, 
其蒂甚苦,有效可用。三才图会,所谓青瓜也,本邦越前之产,是为良也。 

卷下
桂枝
内容:主治冲逆也,旁治奔豚头痛、发热恶风、汗出身痛。 
考 证 
桂枝加桂汤证曰∶气自少腹上冲心。 
以上一方,桂枝五两。 
桂枝甘草汤证曰∶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 
桂枝甘草附子汤,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苓桂甘枣汤证曰∶欲作奔豚。 
苓桂五味甘草汤证曰∶气从少腹、上冲胸咽。 
桂枝附子汤,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以上五方,桂枝皆四两。 
桂枝汤证曰∶上冲。又曰∶头痛发热、汗出恶风。 
苓桂术甘汤证曰∶气上冲胸。 
以上二方,桂枝皆三两。 
上历观此诸方,桂枝主治冲逆也明矣。头痛发热之辈,其所旁治也。仲景之治疾,用桂 
枝者,居十之七八,今不枚举焉。 
互 考 
桂枝甘草汤证曰∶其人叉手自冒心。为则按∶叉手冒心者,以悸而上冲故也;桂枝甘草 
附子汤条,无上冲证。为则按∶此方桂枝甘草汤,而加附子者也。桂枝甘草汤条,有上冲证。 
然 
桂枝附子汤,用桂枝多于桂枝加附子汤,而无上冲证,盖阙文也。桂枝加附子汤条,犹 
有桂枝之证,况于此汤,而可无桂枝之证乎? 
辨 误 
范大成桂海志云∶凡木叶心皆一纵理,独桂有两道如圭形,故字从之。陆佃《埤雅》云∶ 
桂犹圭也,宣导百药,为之先聘通使,如执圭之使也。为则按∶制字之说,范为得之,盖以 
其所见而言之也。陆则失矣,盖以臆测之,而强作之说也。不可从矣! 
《伤寒论》曰∶桂枝本为解肌,非仲景氏之意也。不取,此盖注误入本文者也。 
宗 曰∶汉张仲景,以桂枝汤治伤寒表虚。是不善读《伤寒论》之过也。《伤寒论》中 
间说表里虚实,非疾医之言也,盖后人所搀入也。凡仲景之用桂枝,以治上冲也。桂枝汤条 
曰∶上冲者,可与桂枝汤,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桂枝加桂汤条曰∶气从少腹上冲心。又 
按去桂加术汤条曰∶小便自利。由是观之,上冲则用桂,下降则否,斯可以见已。且虚实之 
说,仲景所言,不失古训,而后人所搀入,则不合古训。宗 不善读书,而妄为之说,过矣! 
品 考 
桂枝 气味辛辣者,为上品也。李杲以气味浓薄分桂枝、肉桂。遂构上行下行之说,是 
臆测也,不可从矣。桂枝也,肉桂也,桂心也,一物而三名也。桂心之说,陈藏器、李时珍 
得之。 

卷下
浓朴
内容:主治胸腹胀满也。旁治腹痛。 
考 证 
大承气汤证曰∶腹胀满。又曰∶腹中满痛。 
浓朴三物汤证曰∶痛而闭。 
浓朴七物汤证曰∶腹满。 
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证曰∶腹胀满。 
以上四方,浓朴皆半斤。 
枳实薤白桂枝汤证曰∶胸满。 
栀子浓朴汤证曰∶腹满。 
以上二方,浓朴皆四两。 
半夏浓朴汤证曰∶咽中如有炙脔。 
以上一方,浓朴三两。 
小承气汤证曰∶腹大满不通。 
以上一方,浓朴二两。 
上历观此诸方,浓朴主治胀满也明矣。 
互 考 
浓朴三物汤条,无腹满证。此汤即大承气汤,而无芒硝者也。然则有腹满证,也可知己。 
其 
辨 误 
张元素曰∶浓朴虽除腹胀,若虚弱人,宜斟酌用之,误则脱人之元气也。为则曰∶是 
无稽之言也。古语曰∶攻病以毒药,方疾之渐也,元气为其所抑遏,医以毒药攻之,毒尽而 
气旺,何怖之有?请举其征。大承气汤,浓朴为君,而有此汤之证者,多有不能食、神气不 
旺者,于是施以此汤,则毒除也。毒除能食,能食气旺,往往而然也。浓朴脱人之元气,徒 
虚语耳! 
品 考 
浓朴 汉产为良。本邦所产,非真浓朴也,不堪用矣。或云本邦之产,有二种,其一 
则冬月叶不落,是与汉土所产同,比睿山有之。 

卷下
枳实
内容:主治结实之毒也。旁治胸满胸痹、腹满腹痛。 
考 证 
枳实汤证曰∶心下坚大如盘。 
以上一方,枳实七枚。 
枳实芍药散证曰∶腹痛烦满。 
以上一方,枳实诸药等分。 
桂枝枳实生姜汤证曰∶心悬痛。 
大承气汤证曰∶腹胀满。 
浓朴三物汤证曰∶痛而闭。 
浓朴七物汤证曰∶腹满。 
栀子大黄豉汤证曰∶热痛。 
以上五方,枳实皆五枚。 
大柴胡汤证曰∶心下急、郁郁微烦。 
枳实薤白桂枝汤证曰∶胸满。 
栀子浓朴汤证曰∶心烦腹满。 
以上三方,枳实皆四枚。 
小承气汤证曰∶腹大满不通。 
枳实栀子豉汤,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橘皮枳实生姜汤证曰∶胸痹。 
以上三方,枳实皆三枚。 
上历观此诸方,枳实主治结实之毒也明矣。 
互 考 
仲景氏用承气汤也,大实大满,结毒在腹,则大承气汤,其用枳实也五枚;唯腹满不通, 
则 
枳实栀子豉汤,其证不具也。为则按∶栀子香豉,主治心中懊 。而更加枳实,则其有 
胸满之证明矣。 
品 考 
枳实 本邦所产称枳实者,不堪用也。汉土之产,亦多赝也,不可不择焉。《本草纲目》 
诸家,岐枳实、枳壳而为之说,非古也。吾则从仲景氏也。 

卷下
栀子
内容:主治心烦也,旁治发黄。 
考 证 
大黄硝石汤证曰∶黄胆。 
栀子柏皮汤证曰∶身黄。 
以上二方,栀子皆十五枚。 
栀子豉汤证曰∶烦。 
栀子甘草豉汤,证不具也。(说在香豉部中) 
栀子生姜豉汤,证不具也。(说在香豉部中) 
枳实栀子豉汤,证不具也。(说在枳实部中) 
栀子浓朴汤证曰∶心烦。 
栀子干姜汤证曰∶微烦。 
茵陈蒿汤证曰∶心胸不安、久久发黄。 
以上七方,栀子皆十四枚。 
栀子大黄豉汤证曰∶黄胆。 
以上一方,栀子十二枚。 
上历观此诸方,栀子主治心烦也明矣。发黄者,其所旁治也,故无心烦之证者而用之, 
则未见其效矣。 
互 考 
栀子大黄豉汤,栀子十二枚。为则按∶当作十四枚,是栀子剂之通例也。 
为则按∶香豉,以心中懊 为主,栀子则主心烦也。 
辨 误 
本草诸说,动辄以五色配五脏。其说曰∶栀子色赤,味苦入心而治烦。又曰∶栀子治发 
黄,黄是土色,胃主土,故治胃中热气。学人取其然者,而莫眩其所以然者,斯为可矣。 
品 考 
栀子 处处出焉。锉用。 

卷下
酸枣仁
内容:主治胸膈烦躁、不能眠也。 
考 证 
酸枣仁汤证曰∶虚烦,不得眠。 
(为则按∶虚烦当作烦躁。) 
以上一方,酸枣仁二升。 
辨 误 
时珍曰∶熟用不得眠,生用好眠,误矣!眠与不眠,非生熟之所为也。乃胸膈烦躁,或 
眠或不眠者,服酸枣仁,则皆复常矣。然则酸枣仁之所主,非主眠与不眠也。而历代诸医, 
以此立论误也,以不知人道也。夫人道者,人之所能为也。非人之所能为者,非人道也。学 
圣人之道,然后始知之。盖眠者寤者,造化之主也,而非人之为也。而烦躁者,毒之为而人 
之造也,酸枣能治之。故胸膈烦躁、或寤而少寐、或寐而少寤,予不问酸枣之生熟,用而治 
之,则烦躁罢而寤寐复故。呜呼悲哉!圣人之世远人亡。历代之学人,其解圣经,往往以天 
事混之于人事,故其论可闻,而行不可知也。人而不人,医而不医,吾党小子慎之!勿混造 
化与人事矣。 
品 考 
酸枣仁 和、汉共有焉。汉产为良也。 

卷下
茯苓
内容:主治悸及肉 、筋惕也。旁治小便不利、头眩烦躁。 
考 证 
苓桂甘枣汤证曰∶脐下悸。 
茯苓戎盐汤,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茯苓泽泻汤,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以上三方,茯苓皆半斤。 
防己茯苓汤证曰∶四肢聂聂动。 
茯苓四逆汤证曰∶烦躁。 
以上二方,茯苓皆六两。 
茯苓杏仁甘草汤,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以上一方,茯苓三两,而亦六两之例。 
苓桂术甘汤证曰∶身为振振摇。又云∶头眩。 
苓桂五味甘草汤证曰∶小便难。 
苓姜术甘汤,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证不具也。(说同上) 
小半夏加茯苓汤证曰∶眩悸。 
半夏浓朴汤,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以上六方,茯苓皆四两,此外苓桂剂颇多,今不枚举焉。 
茯苓甘草汤证曰∶心下悸。 
以上一方,茯苓二两,而亦四两之例。 
茯苓饮,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栝蒌瞿麻丸证曰∶小便不利。 
葵子茯苓散证曰∶头眩。 
真武汤证曰∶心下悸、头眩、身 动。 
附子汤,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桂枝去桂加茯术汤证曰∶小便不利。 
以上方六,茯苓皆三两。 
五苓散证曰∶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 
以上一方,茯苓十八铢。 
猪苓汤证曰∶小便不利、心烦。 
桂枝茯苓丸证曰∶胎动。(说在互考中) 
以上二方,茯苓诸药等分。 
上历观此诸方。曰心下悸、曰脐下悸、曰四肢聂聂动、曰身 动、曰头眩、曰烦躁,一 
是皆悸之类也。小便不利而悸者,用茯苓则治。其无悸证者而用之,则未见其效。然则悸者, 
茯 
互 考 
茯苓戎盐汤、茯苓泽泻汤,各用茯苓半斤,以为主药,而不举茯苓之证。苓桂甘枣汤, 
亦用茯苓半斤,而有脐下悸之证。其他用茯苓为主药者,各有悸眩 动之证。况于二方多用 
茯苓,而可无若证乎?其证脱也必矣。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是苓桂术甘汤去桂术加杏仁者也,然则其脱茯苓之证也明矣。 
茯姜术甘汤,有身为振振摇证,此非桂之主证,而苓之所能治也,然则苓姜术甘汤条, 
脱此证也明矣。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方,是防己茯苓汤,以黄 、甘草代人参、芒硝者。而防己 
茯苓汤,有四肢聂聂动之证,是非黄 、甘草之主证,而茯苓之所主治也。由是观之,此汤 
脱四肢 动之证也明矣。 
半夏浓朴汤,是小半夏加茯苓汤,更加浓朴、苏叶者也。然则其脱眩悸之证也明矣。 
茯苓甘草汤方,是苓桂术甘汤,去术加姜者也。可以前例而推之。 
茯苓饮,以苓为主,而不举其证,以他例推之。心悸下而痞硬、小便不利、自吐宿水者, 
此 
附子汤方,是真武汤去姜加参者也;真武汤条,有心下悸、头眩、身 动之证,然则此 
汤之条,脱若证也明矣。 
桂枝茯苓丸证曰∶胎动在脐上。为则按∶盖所谓奔豚也,而不可臆测焉。以旁例推之, 
上冲 
人参茯苓黄连,其功大同而小异,说在人参部中。 
品 考 
茯苓 和、汉无异也。陶弘景曰∶仙方止云茯苓,而无茯神。为疗既同,用之应无嫌。 
斯言得之,赤白补泻之说,此臆之所断也,不可从矣。 

卷下
猪苓
内容:考 证 
猪苓汤证曰∶渴欲饮水、小便不利。 
猪苓散证曰∶思水者。 
以上二方,猪苓诸药等分。 
五苓散证曰∶小便不利、微热消渴。 
以上一方,猪苓十八铢。 
上历观此三方,猪苓所主治渴而小便不利也明矣。 
品 考 
猪苓 和、汉共有焉,汉产实者为良也。 

卷下
水蛭
内容:主治血证也。 
考 证 
抵当汤证曰∶少腹硬满云云。又曰∶经水不利下。 
抵当丸证曰∶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 
以上二方,水蛭或三十个、或二十个。 
上观此二方,则水蛭之所主治也明矣。为则按∶诊血证也,其法有三焉。一曰少腹硬满, 
而小便利者,此为有血,而不利者,为无血也;二曰病患不腹满,而言腹满也;三曰病患喜 
妄,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此为有血也。仲景氏诊血证之法,不外于兹矣。 
品 考 
水蛭 苏恭曰∶有水蛭、草蛭。大者长尺许,并能咂牛马人血。今俗多取水中小者,用 
之大效。 

卷下
龙骨
内容:主治脐下动也。旁治烦惊失精。 
考 证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证曰∶惊狂、起卧不安。 
以上一方,龙骨四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曰∶失精、少腹弦急。 
天雄散,证阙。(说在术部中) 
蜀漆散,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以上三方,龙骨三两,或诸药等分。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曰∶烦惊。 
以上一方,龙骨一两。(说在外传中)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曰∶烦躁。 
以上一方,龙骨二两,而亦四两之例。 
上历观此诸方,龙骨所治惊狂烦躁失精也。无容疑者,为则每值有其证者,辄用之而间 
有无效者,于是乎中心疑之。居数岁,始得焉。其人脐下有动而惊狂、或失精、或烦躁者, 
用龙骨剂,则是影响。其无脐下动者而用之,则未见其效。由是观之,龙骨之所主治者,脐 
下之动也。而惊狂失精烦躁,其所旁治也。学人审诸。 
互 考 
蜀漆散条,所谓疟者,是寒热发作有时也;而其有脐下动者,此散所主治也;无脐下动 
者,而用之,则未见其效。 
辨 误 
龙骨之说,或曰毙也,或曰石也,诸说终无有一定也。为则按∶譬如人物乎,父精母血, 
相因为体,人人而所知也。虽然,果然之与,不孰究论之龙骨亦然。究论何益之有?至如 
其效用,则此可论也可择也,不可不知也。 
品 考 
龙骨 以能化者为上品也。有半骨半石之状者,是未化也。取龙骨法,如取石膏法也。 
打碎用之。 

卷下
牡蛎
内容:主治胸腹之动也,旁治惊狂烦躁。 
考 证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证曰∶惊狂、起卧不安。 
以上一方,牡蛎五两。 
牡蛎汤,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以上一方,牡蛎四两。 
牡蛎泽泻散,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以上一方,牡蛎诸药等分。 
柴胡姜桂汤证曰∶微烦。 
以上一方,牡蛎三两。 
以上一方,牡蛎二两,而亦四两之例。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曰∶烦惊。 
以上一方,牡蛎一两半。(说在外传中) 
上历观此诸方,牡蛎所治惊狂烦躁,似与龙骨无复差别。为则从事于此也久之,始知牡 
蛎治胸腹之动矣,学人亦审诸。 
互 考 
牡蛎黄连龙骨同治烦躁,而各有所主治也。膻中黄连所主也,脐下龙骨所主也,而部位 
不定、胸腹烦躁者,牡蛎所主也。 
牡蛎汤条曰∶疟。牡蛎泽泻散条曰∶有水气。其所举之证,盖不具也。以他例推之。喘 
急息迫,而胸中有动者,牡蛎汤主之也。身体水肿、腹中有动、渴而小便不利者,牡蛎泽泻 
散主之也。学人审诸。 
品 考 
牡蛎 壳之陈久者为良也。余家今用出于艺州者也。坊间所鬻者,不堪用也。 



内容:盖古书之贵于世,以施诸今而有征也。其古虽并于诗书,言之与实背驰,则不足贵矣。 
本草之书,传于世也虽邈焉。凿说之甚,辨折以胸臆,引据以神仙,其言巧而似。于是其理 
达而远乎实,游断谍谍,不异赵括之论兵也。先考东洞翁,于是作《药征》,考校效验,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