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杂志#2005读者合订本 >

第75章

杂志#2005读者合订本-第75章

小说: 杂志#2005读者合订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私的行为。他总结说,多样和互补的信任机制已经在大脑进化的不同阶段出现了。

  对国际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是.适用于个体的规律,结果也适用于国家。正如扎克的合作伙伴、世界银行的史蒂夫·奈克指出的: “信任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健康的最有力的因素之一。在信任度较低的时候,个人和组织在参与经济交易时会更警惕,因而往往抑制国家经济。”

  各国之间的信任水平也大不相同。总部设在安阿博的密歇根大学的《世界价值观考察》对世界各国的人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一般来说.你认为陌生人都可以信任吗?”肯定回答的比率相差甚远.从挪威的65%到巴西的5%左右。令人不安的是,那些信任率低于约30%的临界水平的国家(南美和非洲的很多国家都是这种情况)可能落入因摆脱不了怀疑心理而长期贫困的陷阱中。奈克说:“这些国家的决策者或许会对那些能使国民信任率提高的机制产生急切的兴趣。”

  摘自《读者》2005年第11期P58









父亲
  作者:方冠晴

  一个乡下老汉,他的儿子因为与人口角,被人打了。儿子的伤势很重,被送到医院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这可是他唯一的儿子啊,老汉寸步不离地守在儿子的身边,终日以泪洗面,心急如焚。他恨不得将凶手抓到面前来,生生撕了。

  三天三夜的紧张抢救之后,儿子总算悠悠醒来。但就在这时,派出所传来消息,凶手逃跑了,没能抓住。

  想想儿子险些丧生,再看看儿子浑身触目惊心的伤痕,老汉愤怒了。他说,凶手就是逃到天边,他也要把他抓回来,让他服法。

  老汉开始追寻凶手,他四处打听,百般奔波,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半个月后,他打听到了凶手藏匿的地方。于是通知了派出所,与警察一起去抓。

  但凶手实在是太机敏了,居然从警察的包围之中逃脱了。这时,警察一路追赶凶手,老汉留了个心眼,他一个人抄近路到前面去拦截。

  在一条宽阔的河边,老汉终于拦住了凶手。凶手见只有老汉一个人,就一拳砸倒老汉,向河对岸跑去。

  此时正是隆冬季节,河面上的冰层厚可逾尺,足以任人在上面奔跑。但惊慌失措的凶手忽视了致命的一点,那就是喜钓者在冰上凿了好些窟窿,用以钓鱼。慌不择路的凶手在奔跑中,一头扎进了冰窟窿,瞬间便无影无踪。

  看到这一情景,老汉显然也被吓呆了,但他略一迟疑,还是跳下冰窟窿,去救那个凶手。

  警察赶到时,老汉刚将那个凶手拖出冰面,而老汉浑身湿透,冻得嘴唇发紫,瑟瑟发抖。

  经过这一冻,老汉病倒了,整整卧床一个月。

  一时间,这件事在当地传开,人们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这老汉刚烈;有的说,这老汉善良。而说得最多的,是这老汉糊涂。你拼命抓凶手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儿子报仇吗?凶手掉进冰窟窿淹死才好呢,你居然冒着生命危险去救?救自己的仇人,值得吗?这不是糊涂蛋又是什么?

  当地的电视台也听说了这件事,于是派了个采访组去采访他。镜头里的老汉斜躺在病床上,满脸病容。记者问他:“是什么力量促使你一连奔波半个月,誓死也要抓住凶手呢?”

  老汉说:“我是父亲啊。”

  记者又问:“那为什么凶手落水后,你又要救他?难道你不恨他吗?”

  老汉还是说:“我是父亲啊。”

  所有人都以为老汉出了毛病,因为,他答非所问。

  记者也不懂了,一时间,有了空白的间歇。然后,记者费尽口舌,不断提问,想弄清楚老汉真实的想法。

  老汉的想法十分简单,他说:“我儿子差点就没了,在他三天三夜没有苏醒的那段时间里,你能体会得到,一个父亲心中是怎样的滋味吗?凶手也是人呀,也是爹妈生父母养的,他犯的也不是死罪呀,他要是死了,他的父母心中,又是什么滋味?

  简短的话,将看到这个节目的人都感动了,人们也才真正理解了这个老汉的所作所为。他抓凶手,是因为他是父亲,他爱他的儿子,他要让害他儿子的人受法律制裁;他救凶手,也是因为他是父亲,他懂得,失去儿子对父亲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

  生命是宝贵的,哪怕是一个罪犯的生命,也值得珍惜。爱,是能够互通的。真正富有爱心的人,自己尝过的痛苦,就不忍心再让别人去尝。这与法与理无关,关乎的是父亲的称谓和父亲的柔情。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12期









两只蝴蝶
  作者:罗西

  2003年2月14日,情人节。余根松还是福州某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在大会议室里,他面对年轻美丽的督训讲师郑玉珠,骤然心跳加快。因为他被老师“天真无邪的眼神”震撼了,后来他们渐渐变成了朋友,但是鹤立鸡群的郑玉珠身边不乏追求者,憨厚的余根松似乎不在她考虑的范围内,

  不久,郑玉珠就被查出了恶性淋巴瘤。淋巴是遍布全身的器官,所以不能做手术,只能采取保守的办法进行放疗和化疗:26岁的郑玉珠真切地感受到了死神的逼近!风华正茂的她,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她意识到自己得的是绝症,就躺在病床上,给三位追求者各打了一个电话:“如果我得的是不治之症,你还会爱我吗?”第一位脱口而出:“我会陪着你走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第二位的回答很坚定:“无论你发生了什么,我都永远爱你。”只有小余接到电话后,笑着说了一声: “到时候再说吧!”

  可是当他们进一步确认小郑真的到了绝症中期后,留下的只有余根松!而且他追求的火力反而更猛了!随着两人见面次数的增加,玉珠对余根松的依赖就越强,但是她内心又有一个痛苦的声音在抗拒:“我已经没有爱的权利了。”由于颈部肿瘤对气管的压迫,玉珠每天最大的奢望是呼吸一口完整的气。从头到脚全身每一个部位都在剧烈地疼痛,甚至连牙齿都会痛,好像身上没有一块肉是属于自己的。被病魔摧残的郑玉珠开始动摇求生的决心,幸好还有爱情救星余根松不离不弃的跟随。很多朋友都劝余根松:不要犯傻,不要陷到感情的黑洞里。他母亲知道儿子的事情后,几乎惊呆了!于是本能地强烈反对。可当母亲火急火燎地从老家赶到福州目睹了这对恋人生死相依的情景后,饱经沧桑的母亲被感动了!本已准备颐养天年的老人家,又作出了一个决定:从老家到福州来当保姆,赚点钱贴补家用,帮助孩子们共渡难关。

  在这样的爱的包围下,郑玉珠惭愧了。为了爱着她的人,她必须要活下去。要坚持到底!尽管郑玉珠对余根松的爱已经很深,可当他进一步提出要与白己结婚时,她犯难、犹豫了。但是,余根松对她的爱丝毫没有减弱。求婚的当天,是郑玉珠的生日。她吹灭生日蜡烛后,余根松突然拿出一枚戒指,她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来,就在她生日前十天,余根松悄悄用量好的尺寸,定制了戒指。余根松双手捧起正在输液的郑玉珠的右手,将那枚小钻戒戴到了她的无名指上;又变戏法似地拿出一束红玫瑰,俯身对她耳语:“给你,我的爱人!”经过连续三个疗程的化疗与放疗后,掉光了一头黑发的郑玉珠流泪了,余根松也流泪了,紧贴在一起的脸上分不清是谁的泪水。余根松说:“我会爱你直到永远!”郑王珠使劲地点着头: “我信!”随着郑玉珠准备进入第六期放化疗,她身体的承受能力也越来越差。肝、肾、脾乃至心脏和骨髓的造血功能都降到了最低。猴年的最后一天,余根松和郑玉珠领取了结婚证。两天后,郑玉珠开始肚子疼,她的癌细胞已经转移到胃肠。

  他们的爱情经过媒体曝光后,感动了无数善良的人,也得到了无数人的帮助。2005年春天,这对历经磨难的情侣在众人的祝福声中举行了婚礼。新娘穿着一袭漂亮的婚纱,坐在轮椅上微笑着向大家致意。可刚到婚宴大厅不久,她就虚弱得险些昏倒。特地从台湾赶来的张君逸先生立即与自己带来的两个医生一起上前急救,他是挎着药包与氧气包来到婚礼现场的。他说自己是为余根松爱之坚定感动,也为郑王珠在生命垂危时还想着捐献眼角膜、捐献遗体而感动,是良心和感情让他跨过台湾海峡赶来祝福的。

  当婚礼司仪宣布新郎,新娘向双方父母三鞠躬时,郑玉珠咬着牙坚持从轮椅上站起来,她将背深深地弯到90度,流着泪先向公公、婆婆深深地鞠躬。婆婆扶起了媳妇,将媳妇脸上的泪水擦干……在场的三百多位来宾泪流满面。郑玉珠城恳地说: “我一过门就无法为婆婆煲汤、做饭,还要让婆婆这样照顾我,我希望上天能给我多留—点时间让我孝敬公婆。”接着余根松唱了新娘最爱的歌《两只蝴蝶》,当他唱到“亲爱的来跳个舞”时,他哽咽了;当他唱到“飞越这红尘水相随”时,泪水更是滂沱而下。他顾不得为自己擦泪,却俯身将爱人脸上泪珠轻轻抹去……

  一首歌没唱完,他已被泪水呛了9次。“爱的春天不会有天黑……能陪你一起枯萎也无悔。”《两只蝴蝶》的音乐仍然在萦绕。极度虚弱的郑玉珠没有坚持到婚礼结束的那一刻就被医生扶出婚礼大厅,大家高高地举起了盛满红葡萄酒的酒杯从座位上站起来,向这对爱情英雄致敬……这时的郑玉珠仍然保持着幸福的笑容,再次向亲友们鞠躬道别。

  这是一个让我喘不过气的爱情故事.他们真的像两只美丽的蝴蝶,虽然脆弱,但是爱让他们变得坚强而不可战胜。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12期









马里亚纳海的爱情灯
  作者:影子

  从她小的时候,就一直羡慕父母之间的爱情,父亲是那个城市里赫赫有名的

  画家,开过无数次画展,对母亲的关爱更是无微不至。她时常觉得,母亲应该是

  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能够得到像父亲那样优秀的男人那样无私的爱。

  她经常看到父母在一起作画,他们从幼年的时候就是一个老师带出来的。他

  们作画的时候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先由父亲用淡色的画笔在画布上描出细致的轮

  廓作上色彩。最后成就的一幅画,就如同两个人爱情的结晶一般,有鲜活而灵动

  的生命力。

  当她慢慢地长大,也谈了恋爱,然后步入婚姻的时候,她发现丈夫和自己的

  生活并不像她从小到大希冀的那样。他们之间没有共同的爱好,业余时间常是各

  行其是,她觉得生活就像是一辆载满平淡空虚的列车,来回反复,曾经的爱,就

  像遗失在了某个漆黑隧道里的烟头,只兀自闪亮过几秒随后便不知所踪。

  结婚两年的时候,丈夫在工作上遇到了瓶颈。她面对失意的丈夫,不但没有

  好言相劝,反倒觉得自己和母亲比起来,一直都是一个太不幸的女人。不仅没有

  找到一个兴趣相投的伴侣,还要面对丈夫的无能。

  她是在和丈夫的一次争吵后回到父母家的,那时她的母亲已经去世一年多。

  她把自己对生活和丈夫的不满都告诉了父亲,她委屈地问父亲,为什么自己永远

  都拥有不了像父母那样美满的爱情?

  年迈的父亲并没有立即回答她的问题,他只是展开一张画布,开始在她面前

  作画。她对父亲的行为感到十分吃惊,因为自从母亲过世之后,父亲就没再画过

  一幅画。

  十分钟后,父亲把那幅画拿给她看。那是一幅仅有一种颜色的画,所有的色

  彩都是沉静的蓝,深深浅浅的染满了一张画布,画布的中央,是一条畅游在深海

  里的鱼,在它的头上,长着一只小小的灯,发出幽蓝的淡淡光芒。

  面对她的不解,父亲告诉她,其实一直以来,他都只能用一种颜色作画。

  原来在父亲年幼的时候,就被检查出患了严重的色盲症,在他的眼睛里,世

  界永远都只有一种色彩。从小和父亲一起学画的母亲为了不让父亲放弃绘画,于

  是每次都帮父亲在完成的单色画稿上着上色彩,也正是因为那些丰富了色彩的精

  美画卷,才让父亲在城市里享有了盛誉。

  所以一直以来,真正最喜欢的那个人,并不是你母亲,而是我,一个得到了

  你母亲那样无私的爱的男人。父亲对她说。

  父亲把那幅画送给了她,并让她回到了丈夫的身边。

  从那以后,每当看到家里客厅中悬挂的那幅画,她便想起父亲告诉过她的那

  个关于深海里的鱼的故事。

  在世界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深处,海水又深又冷,几乎没有生物存活下去

  的条件与可能。可就在这样的深海里,却有一种叫“安康”的鱼快乐地活着,生

  儿育女,一代一代地繁殖。虽然越长大的安康鱼越盲,看不到前面的路,但只要

  有爱情在它们身上发生,它们就会长出一盏照亮前路的灯,从而安然地在深海里

  畅游。

  她终于明白,原来,爱情就是为所爱的人,在黑暗中亮起那一盏小小的明灯。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12期









民勤沙殇
  作者:吴晨光

  这里曾是汉代匈奴人的优良牧场;这里拥有亚洲最大沙漠水库——红崖山水库,这里过去盛产黄河蜜瓜、甘草……民勤,这个曾经的重要商品粮基地县,这个曾经因为“人进沙退”而名扬世界的甘肃小县,目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沙漠正以每年8~10米的速度吞噬着这片土地,越来越多的人不堪严酷的生存条件,抛弃了这块祖祖辈辈洒下汗水和热血的土地而远走他乡……

  这是一抔灰褐色的土,泛着微微白光。如果你愿意用舌尖沾上一点儿当地人已经尝遍了它的苦涩盐和碱的味道会刺激你的味蕾。

  土壤没有任何水分和黏度,它顺着指缝不停地滑落。一阵干冷的风吹来,灰尘飘散,扬向远方。

  随着扬尘的方向,一条分界线从面前延伸到天边。东侧是腾格里沙漠耀眼的红黄色,由于年代久远、日照时间长而形成;西边则是巴丹吉林沙漠的淡青色,它出生的时间比腾格里晚得多。

  现在的位置是甘肃省民勤县青土湖,绿洲与沙漠的交锋处。当然,湖水已经干涸了40年,惟有满地的贝壳,会证明这里曾是一个碧波连天的地方。。。。。。

  沙进人退

  青土湖区,中渠乡煌辉村农民盛汤国在院前忙碌着。

  炽烈的阳光照在他的脸上,让古铜色的忧郁更加明显。今年的沙尘暴、霜冻和旱灾几乎让我的6亩棉花颗粒不收。这位52岁的男子说。

  盛汤国就生在这里。一家兄弟四人,分别以尧、舜、禹、汤取名。他解释说,这是对盛世的一种渴望。

  但这种渴望已经被现实击得粉碎当年的煌辉村有着1300多人,今天只剩下300多人;盛汤国所在四社只剩下两户五口,是他和他的三哥一家。

  能走全走了,但像我这个年龄的人,又能去哪里呢?盛汤国说。

  在这个年收入只有几百元的贫困地区,种棉和养羊是当地大部分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盛汤国望着他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