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编剧学习心得 >

第8章

编剧学习心得-第8章

小说: 编剧学习心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NO。2二、剧本的特性与格式
  逐个场地、逐个镜头地去写剧本。
  无论是哪种影视剧本,用动画的形式来表现的,真人表演、胶片拍摄的,剧本的格式是有统一标准的,区别其他文学样式,例如诗歌、小说等的格式。
  什么是专业的剧本?什么不是?
  经常会有人把分镜头剧本和文学剧本弄混。分镜头剧本是导演的工作,里面会细致地把摄影机的角度、镜头术语、演员走位等拍摄时具体设计都写出来。而文学剧本是编剧的工作,不必告诉导演拍什么、如何拍,而是要“逐个场地、逐个镜头”地写剧本。
  什么是镜头呢?
  悉德 费尔德谈到,剧本中的镜头就是“摄影机所看到的东西。”
  对于剧本的格式,我们就以上文提到的《音乐船》为例,作一个归纳。
  第一行:场号(是第几场戏?);概括地介绍这场戏的时间和空间;时空的类别。(拍摄需要分为日景、夜景;内景、外景。)
  11 阳光灿烂的海面上,一艘小轮船摇摇摆摆地漂浮着。小船的甲板上。
  日外
  第二行:人物的基本状态和动作。
  爸爸手持鱼杆,悠闲地坐在船头的小凳子上,他身旁放着鱼杆和水桶
  后面就是“逐个镜头”地叙述人物的动作和行为。在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当要表现人物有某种想法,或是有某种感受的时候,要用行为动作去展现,而不是单单把它叙述出来。
  例如:表现爸爸等的不耐烦了,就用“不停地变换着坐姿,皱眉思考”把人物内心的活动展示出来。
  表现时间过去很久,就用“远处,鲸群跃出海面,喷着水柱,慢慢游远了。”
  这些都是把内部、抽象的事物,具体形象的展示出来的一些手法。不可忽视与违背!
  综上所述,对于初学写剧本的人来说,注意掌握剧本的这一系列特性很重要,否则,写出来的作品就可能不适合拍摄,或是不能很好地表达你所要表达的东西。
  NO。3三、动画片剧本的内容
  单纯而富有想象力,质朴美好的情怀。
  如果说艺术片中更多是来自艺术家的灵感与个性,那么商业片中,无疑就包含了更多的创作技巧、创作规律。
  首先,要单纯而富有想象力。例如,宫崎俊的动画片《千与千寻》。故事情节并不复杂,讲述的是女还小千,为了救出变成肥猪的父母,闯入“神仙浴池”的冒险经历。主线索相当单纯,但是创作者却为故事营造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虚幻环境,那个华丽而奇幻的浴池中,来来往往都是形象各异的神仙鬼怪,连服务者都是怪模怪样的妖精——同样,美国的动画大片《海底总动员》,父亲万里寻子的故事很单纯,但却把奇妙的的海洋世界和人性化的海洋生物们展现得妙趣横生。这些幻想所展示出来的趣味与动画这种形式结合起来,相得益彰。
  第二,要有质朴美好的情怀。动画片形式上就具有特有的美感,当成年人观看动画片时,也不由被其中那种美好、明朗的氛围所吸引,被主人公孩子般的执著、充满梦想、勇气十足所打动。《怪物史莱克》当中,那个内心善良、却不被别人理解、备受冷遇的怪物,当童话人物们落难向他求助时,怪物还是忍不住出手相助。勇敢、梦想、执著——这些人类身上最美好、最珍贵的东西,在真实世界中也许被磨砺得残缺不全了,但是动画片却能够唤起人们心中这些久违的情怀。
  


 作者:扬代  回复日期:2006…12…20 23:46:00  

  杨雯茜
  太感谢了,请继续,认真学习中!


 作者:那朵拉  回复日期:2006…12…21 05:28:00  

  逸安老师,今天您把我累惨了。在您的帖子里已经游了两小时泳了,帖子还是没看完,却让我看到眼睛里去了。看着绝妙的主帖以及精彩的回帖,我一边复制,一边惊叹一边还笑容乍现。有哪个帖子能让我连回帖都复制了?至少您把我此生这个空前给扫荡了。
  我辛苦地复制完了,我要明天在家沏一杯香茗慢慢地,好好地看完。
  
  我真是白混了这些日子了,进来这个版也就刚刚没一个月,许多年不泡BBS。以前只对玩儿感兴趣,游游走走,听听故事。很久没有感觉这种像教材类的东西这么好玩有趣,我不管啦,我就当您是我逸安老师了!
  反正我高兴,先吹牛!如果我真有一天写完并卖掉一个30集的剧本,我请您和吴大德同学在你们任选的城市最好的餐厅吃海鲜大餐或者海岛度假。二选一。
  哈哈,您赶紧祝福我吧!如果我中途懒惰了,您别忘了提醒我哦!
  


 作者:扬代  回复日期:2006…12…21 06:02:00  

  小姑娘真可爱!


 作者:michand  回复日期:2006…12…21 12:23:00  

  高人都在这,今儿来对地方了,看了大家的理论与经验受益良多,就不谢啦!
   另有个问题想更正下大德,因为经验之谈,各抒己见,但理论之说却得严谨,别说我抓住前事不放啊!
   节奏在音乐学院是有讲究的,并非如大德兄所说纯属天赋。所谓节奏有快有慢、有松有紧。在音乐里节奏除快慢松紧之别还有强弱,通常体现在各节奏型当中,比如摇滚及爵士音乐都有固定的节奏型。
   懂得音乐的人常常不无根据地把音乐作品的节奏比作是音乐的脉搏,换句话说也就是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我觉得人们这样的比喻是恰好不过的。他们不把节奏和钟表的滴答声相比,而是和脉搏相比,是有理由的。在我们生命存在的每时每刻,我们的脉搏都在跳动,每个健康的人脉搏的跳动是很均匀的,在心绪稳定的情况下,基本上保持在七十次上下,当兴奋一些时,跳得便略快一些,安静时,则跳的慢一些,这些正常的伸缩都是合理的。如果基本次数是一分钟跳七十次,忽然在几秒种之内变成了九十次,一百次,忽然又掉到五十次,六十次,若出现这样的变化,那一定是心脏出了问题了。音乐节奏不可能像机器一样地纹丝不变。一首奏鸣曲,一个乐章虽有一个基本速度,但在欢快时,也许稍稍加快了一点,抒情的地方也许要稍稍放慢一些,但是基本速度不能改变,从整体感觉上,速度必须是统一的,这样,乐曲才能完整。 
   作曲家一般会在“动机”后设计自己的作品框架、节奏等,就象各位编剧设计自己剧本框架一样,所以音乐节奏的并非完全如大德所说那样,但也不无道理。
   其实我想艺术多相通的地方,象音乐里“强/弱/次强/弱”的结构如果反过来会不会是一个好的剧本框架呢?我初来,希望以后能多跟大家一起学习。


 作者:扬代  回复日期:2006…12…21 15:08:00  

  楼上提到音乐,我也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
  本人话多,就说了吧!
  
  一个问题:为什么音乐能够让人感动?
  另一个问题:一部电影为什么能够让人感动?
  
  先说结论:音乐和电影都是时间的艺术!他们有着最大的相似性!
  
  音乐比较清晰:简单讲,音符和节奏。
  音符是相对的,是强弱,是对比。对比类似鸿沟,类似冲突。
  节奏代表积累和保持,节奏就是加成效果,起到强调以及突出的效果。动静快慢之间,造成的是一种情绪沉淀效果。
  
  拿梁祝来说话:35612615,5165352。。。。
  这两句,从开始的3到5是一个向上的强弱,改变,相应的第二句从5到2是一个向下的回落表现。两句之间的衔接根我们的剧本一样,也是要寻找相同相关点。
  而节奏方面,356,12,615,,,这相当于场内的节拍,节拍内部的变化相对比较小,节拍外部则比较大。6到1,2到6。而场高潮的位置实际上在615的6到1之间完成。最后的5将强弱控制在一个相对理智的水平上。
  我们就被这些简单地感动了!
  而且不分人种,动物感动不感动,不得而知!
  
  怎么样能够让人感动?靠什么?这也正是我们写剧本的小编剧所寻找的!
  剧本中的事件就是音符,事件之间就有强弱。事件内部有动作,动作就是音符,动作的强弱决定了对比冲突的强弱。
  所以我们明白了,并不是冲突越激烈越好,重要的在于把握一个适度的量。所以才会有人说,要憋住,要憋住啊!要拿住,能拿住戏!为什么这么说,就因该你不能太夸张,也不能太无力,你拿捏不好那个强弱,就会影响到整体效果。
  然后,节奏,剧本跟音乐一样,也讲这个。剧本的节奏的把握则比较麻烦,要经过几道程序,大家都要对次负责,责任最大的要算导演。
  很多让我们感动的地方,导演会有意的留给我们思考和积累情绪的时间,这地方的把握力,就是大师的机密!
  
  看看《人工智能》《虚拟偶像》,至少看看《父子》,哪怕看看《绿帽子》,甚至看看《雏菊》,都会感到导演在节奏上的功力!
  逸安讲的好,编剧要给导演和剪辑等工作人员留出一个框框,留出一个发挥空间来,这是编剧所要做的。
  
  我曾经想过很久,想这个节奏的把握问题,有时候甚至想到了音乐的重复,前期的舒缓,后期的夸张,确实,这些也许都有效,也许真的灵魂的东西,细细分析下来,作用在人类“感情”那根筋上的,就是这些。
  但是这写都是“虚”的东西,是“玄”的东西,是你可以感觉到,却是不能明确的“量化”的东西。
  一个思路:一部片子在各个阶段编剧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我的剧本要一个什么样的节奏?紧张的?俏皮的?深情的?煽情地?郁闷地?憋屈地?疯狂地?。。。。。
  大概齐心里面要有个底!然后用“精神力量”用文字表达出来,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到人们看剧本后的感觉。以期其他工作人员能够将编剧的意图实现。《肖》的剧本我感觉有这个力度,《公民凯恩》也有。其他的不多见。《疯狂的石头》没有,对不起啦!我说大实话!
  说着说着说偏题了,可以不说了,哈哈!
  


 作者:deepthroast  回复日期:2006…12…22 20:44:00  

  这个帖子让其他精华不象精华。
  讲技巧至少能让人吃上饭,讲那些玄之又玄的东西会让人丢饭碗不幸我还是喜欢玄的。所有的艺术都在描绘一个作者自己创造的世界。所谓一花一世界,一水一乾坤。须得让人觉得这确实是个存在的世界,而不是一堆积木,哪怕那个世界人一飞六丈,兽会人言,那作者就成功了。作者就是要让欣赏者进入这个世界中。什么节奏,目的都是这个。难就难在如何让人觉得这是真的。
  另外,要让观众在几十秒的遥控选择时间里中途进入也能看,靠的是观众喜欢的演员,精美的画面和宣传。这就是所谓媚俗。
  另外,关于编剧的地位,我觉得要等资本在电影界占据主导地位时,各工种的分工才会合理。在电影界,中国的资本还不能真正说了算,是导演说了算。不象美国,觉得这个导演不行,老板可以在全世界包括中国找导演。在中国,张伟平只能找张艺谋,光一个冯小刚还构不成竞争。要等资本说了算,陈凯歌等牛不起来时,编剧的地位才会真正上升。目前中国电影多少还是意识形态的事,资本还在旁边伺候着。真是


 作者:那朵拉  回复日期:2006…12…24 04:17:00  

  以前逸安的概念里,多线索就是几条线索平行发展就行了,但从他的讲述中学习到,多线索真正的价值在于多条线索发展过程中,线与线之间的碰撞、勾连和嬗变!逸安闻之,醍醐灌顶!在此向这位编剧达人表示衷心感谢!
  
  逸安老师,这也是我最近在写东西的困惑。我就这问题发表下观点,说得不好,请别笑我无知。
  
  我就这单线索和多线索的问题思考了一番。有时候多线索的交汇让一个故事变得复杂,更具戏剧效果。偶尔的交汇却是另番感受,生活息息相关而各有自我天地。
  也就是说,如果想把一个故事更加戏剧化,就让多线索不停地交汇吧!如果想把一个故事生活化,就偶尔交汇吧!
  是吗?逸安老师?
  


 作者:扬代  回复日期:2006…12…24 09:14:00  

  那朵拉:情节线就是情节线,有什么交汇不交汇的呢?不太明白!
  电视剧里面人物多,线索多,好的电视剧并不是让人千头万绪的,主线清楚,副线两到三条。
  
  最近我一个感觉,如果镜头总是从这个人跳到那个人,“第三只眼”晃来晃去到处透窥,味道就会极大地减弱。我在想是不是会有这么一条,尽量要避免在时空或者场空上跳转,顺着人物,顺着推动力发展,越自然越好。闪回是很少用的,一用就显得幼稚。跳来跳去的别会说不专业。好的电视剧却是如此,转线也会很自然,舒缓却给人一种怎么说呢,游刃有余的感觉。
  
  线索的交汇,矛盾冲突都撞在一起,那么高潮就会更有力,不交汇的话,慢刀子割肉,生活化?有点道理!对电视剧来说,主线索和第二配角的副线索交汇。主角老婆过生日,第二配角要流产。撞一起了,你怎么办?戏剧化!如果今天老婆过生日,去陪,早早溜了,回来骂一顿,明天她流产,又去医院陪,然后又早早溜了,流产的哭一回。这够真实的,生活化。
  
  线索之间,就电视剧来说,会不会就跟偶尔癫痫兄说的:一股绳呢?
  
  小说是一根筋,剧本是一股绳!这里的剧本是电视剧!电影别这样,电影是一根筋!或者说,电影是一把剑。简单,有力!
  
  昆丁的pulp,简单地将几个大块头连接在一起,每一处都淋漓尽致,全美最佳影片排名前10了。《绿帽子》承继这一愿望,前面一个劫匪极端戏剧化理由,右面一个警察生活化原因。什么是爱情就出来了!简单到了不能再简单!非常精彩!《小武》更不用说了,一个垃圾一样的小偷,晃来晃去,穷得瑟!后来爱上了一个小姐。巧合的是,为了小姐买了BB机,小姐却走了找不到了。他偷东西,该死的BB机却响了,他就给抓住了。也没有什么,纯粹将生活搬过来,方言我听都听不懂!很多人喜欢了,认为明白了一种另类的生活。
  
  《父子》一个父亲怎样走背运,因为赌钱欠债,最后妻子跟人跑了,剩下儿子,父亲却逼着儿子去偷东西,等等反映了一对父子之间让人心凉割不断的感情关系。让我们感动,儿子长大了,他没有怨父亲,他想他的。父亲也在想念儿子吗?然后我被感动得一塌糊涂!好片子!
  《云水谣》,两个人相爱了,因为政治,他们分离,小人物之间的爱情,被社会政治,父母的压力所阻挠。最终连一个结果都没有!两岸什么时候才能团聚在一起阿?这就完了,捞了一大笔!
  
  一网捕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就捞一个一个大尾巴鱼!


 作者:逸安逸安  回复日期:2006…12…24 14:23:00  

  那朵拉,欢迎多来交流,互相学习!最近年底比较忙,回的晚了,见谅:)
  
  线索的问题,你说“也就是说,如果想把一个故事更加戏剧化,就让多线索不停地交汇吧!如果想把一个故事生活化,就偶尔交汇吧!
  ”--我想,从某个方面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