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普通心理学(1) >

第22章

普通心理学(1)-第22章

小说: 普通心理学(1)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参考,人是无法辨认东、西、南、北的方向的。 
(二)听觉的方向定位 
人利用听分析器知觉声源的方向。正如双眼是知觉深度 
的器官一样,双耳是辨别声音方位的重要器官。在没有其它 
分析器参加的时候,声音的方向定位表现出以下几个规律。 
1.声音在左右两侧时,辨认很少混乱。一个人不会将左 
方的声音误认为右方的声音。 
2.如果确定声音是来自前方的话,前方水平线上(左一 
前一右)的声音辨认最准确。前方声音定位的误差不超过3°, 
偏向左右两侧的声音辨认得稍差。 
3.对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的声音容易混乱,就是说,在 
前一上一后一下竖面上的声音容易相互混淆。上方的声音可 
 
 
? 816? 
普 通 心 理 学 
1 
3 
被误认为后方的声音。 
4.用联接两耳的直线为轴,以直线的中点为顶点,向两 
侧各作一圆锥,圆锥围线与轴成45°角。这就是说,每一耳朵 
都仿佛伸延出一个喇叭筒形的圆锥面(甲—乙—丙—丁),在 
每侧耳朵圆锥面上的各个声音容易相互混淆,如将前方左佩 
45°的声音 (乙)误认为上方左侧45°的声音 (丙)等等。 
从以上规律可以看出,凡是位于两耳等距的声源 (前— 
上—后—下竖面上的声音),或者任何两个声源,当它们距离 
两耳的条件完全相同的时候 (甲—乙—丙—丁圆锥面上的声 
音),都容易发生辨认上的混乱。这说明了声音的方向定位主 
要是双耳的机能。由于两耳所处的对侧位置,侧面声源的声 
波到达两耳所经的距离就不同。这个距离差别叫做〃两耳距 
离差〃。如果声源靠近一耳,音波必须绕过头颅约27.5厘米 
的半圆周才能达到另一耳。两耳离开声源的距离不同所造成 
的两耳刺激强度差别、时间差别和位相差别是声音空间定位 
的主要依据。 
1.由于两耳所处的对侧的位置,一个来自侧面的声音刺 
激物到两耳的强度是不一样的。与声源同侧的耳朵所获得的 
声音较强,由于音波受到头部的阻挡,对侧耳朵获得的声音 
较弱,声源便被定位在声音较强的一侧。低频声音因为波长 
较长,长波可以比较容易地绕过头部,所以两耳的强度差别 
较小。对于高于3,000赫的声音,两耳强度差别较大。因此, 
两耳声音强度的差别是辨别高频声音方向的重要信号。 
能有   机会误认为是下方的声音。正前方或上方的声音可能 
 
 
普 通 心 理 学 
? 817? 
2.由于两耳的位置不同,音波到达两耳的时间也不同。 
一个来自侧面的声音先刺激同侧耳朵,后刺激对侧耳朵,声 
源便被定位在先获得刺激的一侧。音波传导速度为344米C 
秒,当声源从正中偏向侧面3°时,刺激两耳的时间差别为0. 
00003秒,便感到声音偏向一侧。刺激的时间差别越大,所感 
到的声音偏向侧面的角度越大。当声源从正中偏向侧面90° 
时,两耳感受刺激的时间差别最大,达到0.0008秒。对于 
500—700赫的声音,两耳辨别时间差别的能力最强。 
3.音波是以连续的空气波动向前传播的。一个侧面的音 
波作用在两耳上的位相可能不同,两耳刺激物在位相上的差 
别使人感到声音是来自侧面的。低频声音的波长较长,产生 
位相差别的机会可能大些,所以位相差别可能是辨别低频声 
音方向的信号之一。 
在听觉空间定向中,人的身体和头部的运动是判断声音 
方位的重要辅助依据。身体和头部的运动可以使双耳的刺激 
差别发生变化,一个正后方的声音,如果判断不准,将头向 
右转动便能听出声音是在头的右侧。由于人自己知道头部转 
动的方向,所以能够推论出声音是在后方。在生活中人经常 
转动躯体和头部的位置使双耳的刺激差别不断变化,帮助精 
确地判断声音的方位。即使仅用一只耳朵,借助头部和身体 
的转动也不难确定声音的方位。 

  盲人具有高度发展的听觉空间定向的能力。他不仅能够精确 
地辨别声源的方位,而且能够根据自己发出的声响(脚步声、手 
杖触地声等)的回音感知障碍物。过去认为,盲人的皮肤感觉非 
 
 
? 818? 
普 通 心 理 学 
常发达,在他接近物体时,能用面部皮肤感知到空气的回流来躲 
避障碍物。有人把盲人的这种本领称做〃面部视觉〃能力。最近 
的实验材料表明,把盲人的面部用毡子遮住,他仍然能够回避障 
碍物,而把他的耳朵塞住或让他赤脚在地毯上行走,便丧失了回 
避障碍物的能力。这说明,盲人有高度发展的听觉能力,借感知 
音波来躲避障碍物,所谓的〃面部视觉〃是不存在的。 
在一个控制实验中,盲人受试者安静地坐在位子上,戴上耳 
机,耳机通过长电线与主试者方面的话筒相接通。主试者手持话 
筒于身前,逐渐走向室内预设的屏壁。每逢主试者接近屏壁,受 
试者都能通知他停止前进,避免与屏壁相撞。实验表明,盲人可 
以根据声响的回音来躲避障碍物。 

在听觉与其它分析器的活动发生矛盾的时候,人一般是 
根据对周围环境的理解来对声音定向的。如在听报告或者看 
宽银幕电影的时候,虽然扩音器的声音来自侧面,而我们仍 
然听到声音是从报告人或幕上演员口中说出的。但是一旦扩 
音器有了故障,发出吱吱的声音,我们便会觉得这种叫声是 
由侧面扩音器发出的。可见,知觉对象的意义是知觉的重要 
条件。 
人在生活环境中,利用各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对刺激物 
进行方向定位。视觉观察对象的所在,听觉感知对象声音的 
方位,触觉、动觉、静觉探索自己身体与客体的空间关系。在 
一定情况下,嗅觉也能帮助确定刺激物的方位。在人的实践 
活动中,这些分析器协同活动,相互补充,不断提高空间定 
向的能力,即使某一分析器失去了作用,人仍然能够比较正 
确地辨认空间关系。 
 
 
普 通 心 理 学 
? 819? 
第四节 时 间 知 觉 

一 时间知觉的各种依据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人总 
是通过某种衡量时间的媒介来反映时间的。这些媒介可能是 
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和其它客观标志,也可能是机体内部的 
一些生理状态。 
人类发明了精确的计时工具—— 时钟和日历,人的日常 
活动 (如作息时间)就根据时钟的计时单位来调节,较长时 
间的生活活动就借助日历的年、月、日和星期来计算。在没 
有计时工具的条件下,人们只是根据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计 
时的,如太阳的升落、昼夜的交替、月亮的盈亏、季节的变 
化等等。古代的人根据季节、月日的计算播种和收获。人的 
许多有关时间的生活习惯都是对客观现象所形成的条件反 
射。例如有些人每天早晨准时起床,仔细分析一下,他们的 
按时起床的习惯是与某些客观事件有联系的,如天色的明亮 
程度、街上的喧哗、邻居早上的活动等等。因此常有因阴天 
或环境安静而起晚的现象。 

盲人常常能较精确地判断时间,甚至能说出某一时刻是几点几 
分。他们是根据某一具有固定时间性的事件发生之后,所进行活 
动的多寡来计算时间的。例如听过下课铃声后,又走到食堂、洗 
手、吃饭等等。由于知道下课铃声是十二点,同时又对每一项活 
动所需的时间有了大略的估计,因而能相当准确地判断时间,误 
 
 
? 910? 
普 通 心 理 学 
差有时不超过几分钟。 
神经生理状态也是估计时间的依据。当外界刺激连续作 
用于神经细胞的时候,神经兴奋就增强;刺激终止后,神经 
兴奋就逐渐减弱而消退。因此神经细胞的兴奋状态表现出一 
系列不同等级的强度,每一瞬间神经细胞的兴奋强度,既不 
同于以前的一切强度,也不同于以后的一切强度。神经细胞 
的一定兴奋状态,是大脑皮层对时间进行分析和综合的信号, 
可以标明刺激开始或终止所经历的时间。但是人体内部的神 
经生理状态的变化,主体一般是意识不到的。 
许多种生理过程表现出节律性的活动—— 如心跳、呼吸、 
消化、排泄等机能。此外,人和动物还有以不同时间为单位 
的周期性活动,如昼夜周期活动等。人和动物的昼夜周期活 
动是受大脑皮层调节的,是由外界刺激物作用于外感受器,影 
响到皮层下中枢和皮层中枢的兴奋所造成的。客观事件与身 
体的节律性和周期性活动形成联系,从而感知各个事件的先 
后关系和时间久暂。例如,心跳次数的多寡可能是感知短暂 
时间的信号,人可依据饥觉判断饭后经过的时间,依据困倦 
的程度判断夜深的时刻等。如果人所习惯的客观周期性现象 
或机体内部的节律性活动发生了改变,对时间知觉是有影响 
的。 

  有人进行过实验,将闹钟定在深夜12点15分—4点45分之 
间叫醒受试者,醒来以后估计当时的时刻。结果证明,受试者可 
以大略地估计出当时的时刻。对受试者口头报告材料的分析表 
明,估计时间的主要依据是睡眠的沉熟程度,饥饱感觉及溺尿的 
 
 
普 通 心 理 学 
? 911? 
要求程度等。 

借身体的运动和有意识的计算活动的帮助,可以提高知 
觉刺激物久暂的能力。动觉的痕迹作用和计数的节律性活动, 
增加了大脑皮层对时间进行分析和综合的信号。 

  在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一个实验中,受试者观察一个运动刺 
激物,刺激物运行一段行程以后便隐蔽起来继续运行。要求受试 
者预测这个刺激物到达一定地点需要多少时间。结果发现,当受 
试者用手的运动伴随刺激物运行的时候,估计时间的准确性提高 
了40%。若在运动刺激物的行程上加设分段尺标,受试者根据刺 
激物经过每一刻度的节律用言语去计数,在刺激物隐蔽后仍以同 
样节律继续计数,这时估计时间的准确性提高了50%以上。 
二 节 奏 知 觉 

在知觉节奏性刺激物的时候,人倾向用动觉作出节拍性 
的伴随活动。例如在听到单调的节奏性声音的时候,便倾向 
以肢体的运动或用言语去计数,把声音组成两拍或更多拍的 
节拍组合,并拍出节奏来。在听音乐的时候,也倾向于伴随 
以一定的打拍的动作。这种对刺激物的节拍性的运动反应对 
知觉时间延续性有重要作用。当人们力图抑制身体对刺激物 
的节拍性运动的时候,对节奏的再现容易发生错误。当运动 
分析器发生障碍的时候,对节奏的知觉和再现便发生困难,甚 
至完全不可能。 
在节奏知觉中,刺激物的呈现速度不宜太快或太慢,也 
 
 
? 912? 
普 通 心 理 学 
就是说,刺激物之间的间隔不宜太短或太长。容易形成节奏 
知觉的刺激范围是每秒0.6—8次。人感受的最适宜节奏是 
每分钟70—90次,即每秒1.2—1.5次。当刺激物的间隔 
不等的时候,或者刺激物的呈现是非周期性的时候,节奏知 
觉便发生困难。 
节奏知觉在艺术表现中有重要的作用。音乐、舞蹈、诗 
歌都以节奏感为基础。肌肉运动的节奏性活动,特别在体育 
运动和生产劳动中有重要的意义。有节奏的活动能达到最适 
宜的协调,使动作的能量消耗更加经济。在运动员和工人的 
训练中,常常强调掌握时间、提高节奏感和速度感来提高活 
动效果。 

三 时间的估计 

在判断时间间隔精确性方面,听觉与触觉的能力最强。视 
觉辨认间断性刺激物的最高限度是110—120秒,触觉辨认 
的最高限度是1C40秒,而听觉辨认的最高限度却是1C100 
秒。 
在时间知觉中,个别差异和误差是很大的,容易发生对 
时间作过长或过短估计的错误。一般情况是,对于1秒钟左 
右的时间间隔估计得最准确,短于1秒钟的间隔常常被估计 
过高,而长于1秒钟的间隔常常被估计过低。在一个实验中, 
要求受试者估计1分钟的间隔,有一位受试者在13秒的时候 
便认为到了1分钟。时间间隔越长,估计时间的错误越大,同 
时个别差异也越明显。 
C     C 
 
 
普 通 心 理 学 
? 913? 
  研究估计短时间间隔一般采取三种方法:1.比较法:主试者 
先呈现一定时距的刺激物(如一定久暂的恒长声音或具有一定时 
距的先后出现的两个短暂声音),然后再呈现另一个一定时距的 
刺激物。受试者比较哪一时距长,哪一时距短。2.再现法:主试 
者呈现一定时距的刺激物,受试者重复呈现这一时距的刺激物。 
3.评判法:主试者呈现一定时距的刺激物,受试者估计这一时距 
的时间久暂(几分钟、几秒钟);或者相反,受试者根据主试者的 
时间要求 (几分钟、几秒钟)估计或呈现这一时距。在这三种方 
法的结果处理中,将主试者呈现的标准时距刺激物与受试者判断 
或呈现的结果作比较,求出受试者的误差。 

对于在一段时间内所发生的事情的态度和兴趣直接影响 
对这段时间的估计。一段紧要而有趣的事情的时间好像过得 
很快,对这段时间常估计不足,觉得它很短。而另一段不关 
紧要和无聊的事情的时间就好象过得很慢,对这段时间常估 
计过高,觉得它很长。在一段时间内对事物的情感体验也影 
响着时间的估计。在感到满足和快乐的时候,时间被估计得 
较短,而在厌倦或期待着某种事情的时候,时间就显得较长。 
活动也对时间估计起着重要作用。充满多种活动的时间被估 
计得较短,如果没有确定的活动或所进行的活动是单调的,那 
么,时间就被估计得较长。 
在回忆事情的时候可以观察到与前述相反的倾向。曾经 
跟多种活动和有趣的事情联系着的时间,在回忆的时候要显 
得长一些,而只有单调和乏味的事情的时间,在回忆的时候 
就显得很短。这可能是因为在回忆那些多种多样事情的时候 
比在回忆单调事情的时候,产生了更多的联想。 
 
 
? 914? 
普 通 心 理 学 
一般说来,时距内容的充实或空虚影响对时间的估计。一 
般情形是对充实的时间估计过短,但回忆起来觉得长;对空 
闲的时间估计过长,而回忆起来却较短。 
时间知觉是在人的生活和活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某些 
实践活动要求有精确的知觉时间的能力,如跳伞运动员要在 
跳出飞机之后20秒钟准时开伞,若误差超过一秒钟便失去了 
获胜的机会。跳伞员经过练习之后,可以借助口头计数或其 
它方法的帮助准确地估计时间。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 
的许多空间活动速度大为增加,对掌握时间的要求也就越高。 
超音速飞机每秒钟速度接近或超过半公里,如果飞行员不能 
在需要的时刻精确地掌握每秒钟的时间,便可能忽略许多重 
要目标。所谓飞行中的〃盲区〃就是指高速度飞机飞行员在 
数百米的距离内发现不了目标。因为目标出现后,当知觉到 
目标时 (由刺激物出现到意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