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个潜规则:改变生活的心理学法则(全-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现的人,往往容易受到领导的信任,被委以重任;“远亲不如近邻”,亲戚朋友之间多来往能增进感情,否则就可能会慢慢疏远。
第93节:多看效应:见面时间长,不如见面次数多(2)
有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在大学里随机进入几个女生寝室,发给这些女生几种不同口味的饮料,然后让她们以品尝饮料为由,在这几个寝室里相互走动,但见面时彼此不能交谈。一段时间后,心理学家评估她们之间熟悉和喜欢的程度。
结果表明:相互喜欢与否,与双方见面的次数有很大的关系。见面次数较多的女生,相互喜欢的程度越高;相反,见面的次数较少或根本没有见面,相互喜欢的程度也较低。
某大学英语系女生丹丹是系里的活跃分子,她几乎认识系里的每一个人,有一大帮要好的朋友。正逢英语系学生会换届选举,她以高票当选为学生会主席。很多人都很羡慕她的好人缘。后来发现,她的“法宝”就是常去别的宿舍串门。经常在别人面前露脸,一来二去便成了熟悉的朋友。
如果你想改善自己的人缘,不妨到朋友家中多走动走动,哪怕只是露个脸,小坐一会儿,也有助于提高你的人际吸引力;作为职场人士,自我封闭,埋头苦干也并非明智之举。不妨多与同事拉拉家常,多与领导交流沟通,往往能够帮助你赢得群众基础,受到领导的器重。
在男女交往过程中,“多看效应”往往能够建立起一种熟悉而稳固的感情,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日久生情”。或许“日久生情”没有“一见钟情”触电般的感觉,它是男女经过长期磨合后,培育起来的一份心灵的默契,显得更加珍贵。
某高校的大三女生玲玲,家里给她介绍了一个男朋友。初次见面时,长相平平的男孩并没有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两人也就不了了之。大四时,玲玲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找了一份工作实习。恰好,那个男孩也在这座城市。初入职场,玲玲感觉压力很大,再加上她在这里举目无亲,时常感到孤独。
一次,玲玲拨通了男孩的电话,向他倾诉苦闷。后来,他们见面了,经常一起吃饭逛街,慢慢地两人有了默契。玲玲逐渐发现,男孩虽然长得不很出众,但也不至于丑得掉渣,相反在他身上还有很多优点:他的沉稳大度能够包容她的任性,他体贴细心,会烧得一手好菜。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后,她觉得自己越来越离不开他了。一年过后,玲玲和那个男孩有情人终成眷属。
第94节:多看效应:见面时间长,不如见面次数多(3)
在商业交往中,运用“多看效应”可以培养与客户之间的亲密感情。很多事业有成的客户通常都十分忙碌,没有太多的闲暇时间留给你。只有经常出现在客户的视野里,进行频繁而短暂的交流,才能加深客户对你的印象。当他需要相关产品或服务的时候,自然会首先想到你。
一位推销团体保险的推销员便是运用了“多看效应”的原理,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如果想取得一家公司的团体保险时,必须首先说服公司的领导。不过,这些高层领导通常都很忙,几乎没有时间坐下来认真听取推销员的介绍。
于是,很多推销员都采取“死缠烂打”的方式,只要看见领导有一点空闲时间,便拉住他喋喋不休地介绍,结果引起了对方的反感,导致推销失败。这位成功的推销员改变了策略,他经常登门拜访他的客户,只要见到对方很忙碌,他便抽身离开。几次见面后,对方被他的诚意所打动,答应投保。
生活节奏的加快,让每个人的时间变得极为有限。在人际交往和商业运作中,如果能运用“多看效应”缩短见面时间,增加见面次数,更加容易增进彼此感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95节:权威效应:让自己成为领袖和榜样(1)
第三篇 职场篇
同是领导,差别却很大,有些领导让下属甘愿卖命,有些领导却只得到下属背后的议论;同为员工,同样也有着天壤之别,有的深受领导器重,不断获得晋升加薪,有的埋头苦干了很多年,照样只是一名普通职员。
懂管理,还要懂心理。作为领导,只有了解员工的心理,才能找到最有效的激励方法,俘获他们的心灵;低头苦干,还需抬头看路。作为员工,要懂得领导的心思,才能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
37。 权威效应:让自己成为领袖和榜样
美国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给某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们讲课时,向学生介绍一位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说这位德语教师是从德国来的著名化学家。实验中这位“化学家”煞有介事地拿出了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瓶子,说这是他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有些气味,请在座的学生闻到气味时就举手,结果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
对于本来没有气味的蒸馏水,由于这位“权威”的心理学家的语言暗示而让多数学生都认为它有气味。于是,实验者向学生们宣布,“施米特博士”并不是别的什么人,只是德语教研室的一位教师装扮的,而所谓带有强烈气味的物质,只不过是一瓶蒸馏水罢了。
权威效应,又称为“权威暗示效应”,是指一个人要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他的言行举止就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成为众人效仿的典范。
在现实生活中,利用“权威效应”的例子很多:做广告时请权威人物赞誉某种产品,比如舒肤佳在品牌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强调是被“中华医学会”唯一认可的产品;在与人争论时常引用某权威人士的话作为论据,增强说服力;许多新书出版时,时常采用请名家作序、写书评等方式进行媒体推介;在医院看病时,很多人宁愿花钱排队,也要请专家看病。
“权威效应”的产生主要源于人们的“安全心理”和“赞许心理”。人们大多认可权威人物是正确的楷模,服从他们会使自己具备安全感,增加不会出错的“保险系数”;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会规范保持一致,只要按照权威人物的要求去做,会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赞许和奖励。
为了证明权威效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曾举过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人告诉你说,你在这个年龄段需要大量服用某种营养素有益健康。如果这个人只是一个普通人,你对他的话一定会产生怀疑。但如果这个人号称是国际营养学会的高级研究员,在这个头衔的光环作用下,你一定会对他深信不疑。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判断一个人是否是权威,大多是从他所拥有的头衔进行评判的。如果一个人有很高的头衔,则很容易获取我们的信任和服从。
尽管权威的判断确实比一般人的可信度高,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观点永远都是正确的。随着科学的进步,旧的权威很有可能被新的权威所代替。洛德?卢瑟福是英国著名核物理学家,因对元素裂变的研究获得19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断言:“由分裂原子而产生能量,是一种无意义的事情。任何企图从原子蜕变中获取能源的人,都是在空谈妄想。”
第96节:权威效应:让自己成为领袖和榜样(2)
几年以后,用于发电的原子能宣告问世,直到现在,原子能已经成为发电的主要新能源。洛德?卢瑟福的断言不攻自破,但在当时,他的话无疑是物理学界的权威论断。
在企业中,领导也可利用“权威效应”去引导和改变下属的工作态度以及行为。美国著名领导学家柯维认为:“领导的才能就是影响力,真正的领导者是能够影响别人,使别人追随自己的人物。”权威具有很大的领导力和影响力。一个优秀的领导如果能够成为企业中的权威,然后利用权威暗示效应进行领导,这往往比命令的效果更好。
在一个企业或团体中,领导在下属心目中是正确性的标志,领导的一言一行都被下属看在眼里,很容易被下属效仿。一个领导如果能树立起自己的正面形象,他就能在组织中起到模范的作用,引导群体行为向好的一面发展。
领导者应当如何树立起自己的权威呢?作为一名领导,应当注意培养自己的综合才能和人格魅力。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认为,领导者必须具备以下四种要素组成的综合才能:有效地并以负责的态度运用权利的能力;能够有效激励下属的能力;鼓舞人的能力;以某种活动方式来形成一种有力的气氛,以此引起激励并使人们响应的能力。此外,作为一个以身作则的领导,还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尊重他人,不要伤害属下的自尊心。
我们在运用“权威效应”的同时,还应该避免听从权威而失去自己独立判断的能力。二战时,著名空军将领乌扎儿?恩特因为他的副驾驶员突然抱病在床,只好让指挥部临时分配给他一名副驾驶员。战机起飞时,恩特将军心情愉悦,忍不住哼起歌来,一边还随着歌曲的节奏点头打拍子。副驾驶员误解了将军的意思,以为将军点头是让他立即将飞机升起来。虽然当时飞机起跑的速度还远远达不到起飞的要求,但他还是把操纵杆推了上去。
不幸的一幕发生了:飞机的腹部马上撞到了地上,螺旋桨的叶片顺势割入恩特将军的背部,切断了他的脊椎。恩特从此瘫痪,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余生。
第97节:马斯洛定律: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1)
事后,有人询问副驾驶员:“当时你明知飞机不能起飞,为什么还要把操纵杆推起来呢?”他的回答令人震惊不已:“我以为将军要我这么做,他的话一定是没错的。”因为迷信权威,他竟然完全放弃了自己的常识性判断。
权威是相对的,我们自己如果有足够的努力,也可以从非权威变成权威。所以对权威永远不要盲目地服从。
38。 马斯洛定律: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
1949年,惠普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大卫?帕卡德参加了一次美国商界领袖们的聚会。与会者就如何追逐公司利润侃侃而谈,帕卡德在发言中说:“一家公司有比为股东挣钱更崇高的责任,我们应该对员工负责,应该承认他们的尊严。”正是创始人帕卡德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发展成为企业界著名的“惠普精神”,缔造出了今天惠普这个产业帝国。
对员工的充分尊重是惠普精神的核心。惠普公司认为,只有给员工充分的尊重,才能唤来员工的热情和认同。在惠普的一些制度中,也反映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比如,惠普消除等级制度,所有员工都可以不拘礼仪直呼其名,不用冠上任何头衔;实行弹性工作制,让员工人自由选择自己偏好的工作时间和方式,给职工以充分的自由;实行终身雇佣制,即使在经济衰退期也不裁员,不仅单方面要求员工对企业忠诚,更要求企业对员工忠诚。
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发表了《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在这本书中,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各种各样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生理的需要,包括饥、渴、衣、住、性等方面的要求,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
第二,安全的需要,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
第三,归属和爱的需要,如与他人交往、爱别人和接受别人的爱、获得归属感等的需要;
第98节:马斯洛定律: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2)
第四,尊重的需要,包括获取稳定的社会地位、受到他人尊重、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许等的需要;
第五,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高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这五种需求是按次序逐级上升的,其中生理、安全、归属和爱的需要属于低层次的需要,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高层次的需要。当最基本的生存得到满足以后,人们就会提出更高层次的需要。
人不仅仅为了面包而活着。当吃穿住行这些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我们还需要些什么呢?“马斯洛定律”告诉我们,除了赖以生存的物质需求以外,人们还需要声望、尊重、赞美等这些外在的肯定。给予别人这些肯定,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就可以获得更好的人际关系,获得更多的回报。因此,在社交中,无论对方的地位是高贵还是卑微,我们都需要恭敬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同时我们也能赢来别人的尊重。
古时候,有一位姓徐的官员被朝廷派到杭州为官。有一天,他属下一位姓张的小吏到他家拜访,他用接待宾客的礼节请小吏就座。恰好有个书吏从外面进来,见到这种场面便慌忙避开。等到客人走后,书吏进来对这位姓徐的官员说:“姓张的那个小吏是你的下属,受你这么体面的接待,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这位官员说道:“在官府,有地位高低的区别;而在家里,就应有主客之分。我们这些身居要职的人,只要做到清正廉洁,下属就自然会敬服,何必用威势和骄横来压制他们,以此来树立自己的尊严呢?”书吏听完感到十分惭愧。显然,这位姓徐的官员的做法是值得称道的。他在恭敬地对待下属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尊重。正如耶稣所说:“你愿别人怎么待你,你就应怎么对待别人。”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尊重员工、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主流。对于员工而言,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获取薪水,更是为了得到自身能力的肯定,为了获得身份和地位的认同,为了一种事业上的成就感。一个好的企业可以给予员工的,不仅是丰厚的薪酬、良好的培训,更需要对员工的劳动成果给予充分的尊重和肯定。
第99节:马斯洛定律: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3)
根据“马斯洛定律”可以知道,职场中处于不同等级的员工,他们的需要有有所不同。对于职场中的“灰领”和“蓝领”而言,他们属于职场中的中坚力量,主要依靠自身的劳动技能谋生,对生理和安全的需求相对较大。管理者对待这个阶层的员工,可以采取提高薪水和福利的激励措施,有效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对于职场中“白领”而言,他们属于职场中的精英,人数相对较少,整体素质较高。他们工作稳定,薪水相对较高,在获得温饱的基础上,还追求社交、尊重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如果管理者只是一味地给他们加薪,也难达到较好的激励效果,所以必须给他们以“权力”和“股份”,让他们参与到管理当中,获得一种地位和尊重的满足。
对于职场中最高级的角色——“金领”阶层,他们的学识以及能力在职场出类拔萃,个人修养很高,是职场中精英中的精英。他们已经满足了生理、安全、社交、尊重等较低层次的需求,迫切需要满足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金钱、权力、股份等方面的激励,已经不足以调动起他们的工作激情。只有为他们提供一个能够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宏远抱负,才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