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个潜规则:改变生活的心理学法则(全-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4。 最后通牒效应:巧妙利用最后期限
美国的谈判专家柯英,在担任美国某企业的代理期间,曾和日本某企业进行过一次谈判。柯英刚下飞机,代表日本企业与他谈判的两名职员已经在出口处迎接了。这两个人热情地接过柯英的行李,用高级轿车送他到已预定好的旅馆。路上,日本职员彬彬有礼地询问柯英,预定哪一天的班机回去,他们好预定汽车。柯英受到如此礼遇,自然从口袋里取出回程机票给日本人看,上面写着返程的时间。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因为无意中泄露了行程,让自己在谈判中陷入了被动的局面。
在前十天里,日本方面每天只是招待他到各个名胜古迹参观游玩,对有关谈判的重要内容一句也不提。直到柯英快离开的最后两天,谈判才正式开始,到了最后一天,双方的谈判才真正进入主题,当谈到最重要的问题时,接柯英去机场的小轿车已经等在门口了。于是,最后的谈判只好在车里进行,直到柯英临上飞机时,才最终达成了谈判的协议。当然,谈判的结果对美方非常不利,日本人因为巧妙运用了最后期限的技巧,大获全胜。
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这样的心理:对于一些不需要马上完成的任务,习惯于在最后期限即将到来时才去努力完成。这种习惯反映了人类的拖拉倾向,比如在从事一些活动时,总觉得准备不足,能拖就拖;但在不允许拖延的情况下,即使准备不够充分,也基本能够完成任务。心理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作“最后通牒效应”。
教育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个班的小学生阅读—篇课文。实验的第一阶段,没有规定时间,让他们自由阅读,结果全班平均用了8分钟才阅读完;第二阶段,规定他们必须在5分钟内读完,结果他们用了不到5分钟的时间就读完了。这个实验反映了“最后通牒效应”对人们的心理促进作用。
第113节:最后通牒效应:巧妙利用最后期限(2)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最后通牒”的例子。在学校里,平时同学们都觉得时间很充裕,学习时马马虎虎,到了期末时才临时抱佛脚,挑灯夜战复习功课;在职场中,每到年底大家都拼命加班,因为平时工作懒散,造成工作堆积如山,只能在年底加班加点,才能如期完成工作任务;牙痛的时候,我们总是认为忍一忍就过去了,等到痛得实在受不住,才会去看医生,发现牙根已经坏掉,只能拔掉了。很多大病都是由于患者没有及时看医生,一推再拖,恶化成了不治之症。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的作者史蒂芬?柯维曾讲过一段亲身经历:“几年前我曾经买过一项物质资产——电动割草机。我经常使用,却从不保养。前两季还没有问题,到第三季就出故障了。这时我才着手维修,可是已经太迟了,引擎只剩下不到一半的马力,可以说成了一堆废铁。如果我及早开始保养这项资产,那么现在还能享受它的产出——修剪平整的草皮。如今我必须花费更多时间与金钱来更换一部新机器,显然不符合效能原则。”
在工作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刘小姐是一位市场活动主管,独自负责公司的促销活动。她做工作总是有这样的特点:如果有五天时间来筹备活动,前四天她总是心不在焉;而到了第五天,“大限逼近”,她才像疯了一样联络商场、备货、急聘促销员,往往到了最后一秒钟,她才做好所有的事情,让悬着的心放下。
这些都是“最后通牒效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那么人们做事情时为什么会有这种一拖再拖的习惯呢?很多喜欢拖沓的人宣称,自己在“最后通牒”的重压之下,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潜能,表现得更为出色。事实上,人们习惯于拖延时间,大多源于一种恐惧和逃避现实的心理:通过拖延时间,可以暂时回避一些不感兴趣而又不得不做的事情;可以心安理得地维持现状,暂时不去想随之而来的风险和后果,寄希望于奇迹般出现的转机。
事实证明,一味地拖沓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一味地拖延常常会使人们不得不为一个任务投入更多时间,原本几天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却可能占用你几个月的时间;在最后期限的重压下,人们只能通过加班加点地工作,以弥补浪费的时间,超负荷的工作往往会使你身心俱疲,影响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第114节:地位效应:身份地位对人的影响(1)
1958年,英国学者诺斯科特?帕金森经过多年调查研究发现:不同的人做同样的事所耗费的时间差异惊人。一个工作效率高的人,即使同时面对几件事也能应对自如;而一个行动迟缓的人,往往一事无成。两者的区别究竟在哪儿呢?其实就在于前者已经养成了高效做事的习惯,并且掌握了最简捷的做事方法。而后者,只是习惯了拖延,事情总是做不完,所以时间也总是不够用。
制定负荷合理的目标和计划,并对可支配的时间进行管理,是避免拖沓、避免最后通牒带来负面情绪的良方。在职场中,领导为下属布置一项工作时,可以为他下一个时间合理的“最后通牒”,强迫他在约定的时间内,分阶段地完成任务;我们自己也可以制定一个负荷合理的工作计划,比如可以将手头所有的工作,按照轻重缓急依次分为四个类别,即重要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不紧急也不重要,然后在工作时参照这个顺序,依次处理各种事情。这样,我们在面对繁重的工作时,可以从容不迫地将所有问题逐个击破,不至于心生畏难情绪而采取回避拖沓的态度。
要想成为一名高效率人士,就必须为每一项任务规定最后的期限,这样才能充分利用时间,事半功倍地完成任务。
45。 地位效应:身份地位对人的影响
美国有一位出版商,手中的一批滞销书久久不能脱手。一天,他忽然想出了一个非常妙的主意:给总统送去一本书,并三番五次去征求他的意见。忙于政务的总统不愿与他多纠缠,敷衍地回了一句:“这本书不错。”出版商便大做广告,“现有总统喜爱的书出售。”于是这些书被一抢而空。
不久,这个出版商又有书卖不出去,又送了一本给总统。总统上了一回当,想奚落他,就说:“这本书糟透了。”出版商脑子一转,又做广告,“现有总统讨厌的书出售。”又有不少人出于好奇争相购买,书又售尽。第三次,出版商将书送给总统,总统接受了前两次教训,便不作任何答复。出版商却大做广告,“现有令总统难以下结论的书,欲购从速。”居然又被一抢而空。总统哭笑不得,商人大赚了一笔。
第115节:地位效应:身份地位对人的影响(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人们对于不同地位的人所提出的意见,往往会采取两种截然不同的对待方式:地位高的人提出的意见和看法,容易被大多数人认同,并坚决执行;而地位低的人所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哪怕是完全正确的,也会被大多数人质疑,更加不会被认同和执行。这种“言由人定、人以位重”的现象,被美国心理学家托瑞归结为“地位效应”。
为了证实“地位效应”的存在,托瑞曾做过一个试验:他让飞机场的空勤人员,包括驾驶员、领航员和机枪手,一起讨论解决某个问题。每个成员必须首先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最后把全组同意的办法记录下来。实验发现,绝大多数成员同意领航员的办法,机枪手的意见很少得到认可。当领航员提出正确办法时,群体会100%同意;而当机枪手有正确办法时,群体只有40%的人同意。
一个人的身份地位为什么会影响其他人的正确判断呢?一般认为,那些具有身份地位的人都是才智过人的社会精英,他们拥有一般人无法比拟的才华和智慧,自然会赢得大众的信任和崇拜。因此,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大众的格外关注,他们的言论和观点被视为不容置疑的真理。而那些地位低微的人,因为没有身份的“光环”笼罩,人们常常会把他当作很普通的人,对他们的能力和智慧不屑一顾,自然对他们的言论也产生怀疑。
古时,有一个卖马的人,一连卖了三天都无人过问。他去拜访相马专家伯乐,说:“我要卖一匹马,可一连三天都无人过问。请您无论如何帮助我一下。您只要围着我的马看几圈,走开后回头再看一看,我愿意奉送您一天的花费。”伯乐同意了,真的去市场上围着马看了几圈,临走时又回头看了看,伯乐刚一离开,马价立刻暴涨了十倍。
地位高的人所拥有的权势和名气,会产生威慑的效果,让人不知不觉中遵从和模仿。位高者的喜好和习惯被无限放大,受到大众的刻意模仿,甚至在当时形成一种潮流。那些模仿者可以借助他们的声誉,在世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品味和偏好,获得虚荣心的满足。此外,他们的权势和财富会形成一种威慑力。假使大众不遵从位高者,很可能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权衡利弊之后,只好屈从于位高者。
第116节:地位效应:身份地位对人的影响(3)
《韩非子》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齐桓公非常喜欢紫色的服装,齐国上下从大臣到百姓都模仿齐桓公穿紫色衣服,于是紫色的布料价格猛涨。齐桓公为此深感忧虑。他对大臣管仲说:“由于我喜欢紫色的服装,使得全国上下都穿紫衣,紫色布料现在极贵,该怎样制止这件事情呢?”管仲说:“如果你想要制止这件事情,最好自己放弃穿紫衣的习惯。”
齐桓公从此不再穿紫衣,并对左右的大臣说自己很讨厌紫色。从那以后,那些常穿紫衣的大臣再也不穿紫衣了。过了一段时间,齐国都城也无人穿紫衣了,再过了一段时间,整个齐国境内都看不到一个穿紫衣的人。
在现代,也不乏这样的例子。英国已故王妃戴安娜,至今仍然引领着世界时装的潮流,连她那个典型的发式,也被命名为戴安娜式;温家宝总理有一次告诉媒体,自己临睡前会阅读一本叫做《沉思录》的书。没过多久,以“总理枕边书”为卖点的《沉思录》,迅速在各大城市热销,名列全国畅销书排行榜。
很多时候,人们对位高者的盲从往往缺乏理性的判断,总认为他们的偏好和观点都是正确的。然而,这种盲目的追随容易形成一种不良的风气,对后世造成负面的影响。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缠脚风俗源于南唐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喜欢三寸金莲,他的宠妃们为了取悦于他,纷纷用绫子缠足,一个个环佩轻响、莲步盈盈。后来,这种习俗传入民间,平民女子兴起了缠足之风,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为后世的无数女性带来了深重的痛苦。
“地位效应”能够引领风潮,它被更广泛地运用于现代广告宣传中。许多商家依靠一些颇有名望的人士,为他们的企业和产品做宣传。名人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号召力,拥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利用名人为产品代言,可以将大众对他们的喜爱,转嫁到对产品的喜欢上,从而产生购买的欲望。比如,美国前总统布什、韩国前总统金大中都曾为了宣传本国的旅游业拍摄过广告;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担任过著名奢侈品牌路易威登的广告主角。
第117节:鲶鱼效应:用危机激发潜能(1)
实际上,才华和智慧并非只有位高权重者才拥有。在我们身边,同样也有一些才华横溢的人,或许只是因为没有遇上恰当的机遇,不能获得与才能相匹配的身份和地位。然而,“地位效应”让我们忽略了他们的才能和观点,而一味地对“名人”盲目地崇拜。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应当回避“地位效应”对我们的蒙蔽,只要对方的观点是合理正确的,就应当给予认同和采纳,善于发现平凡人的闪光之处。
46。 鲶鱼效应:用危机激发潜能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渔民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们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由于沙丁鱼生性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又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即使有些活的,也是奄奄一息。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而且很生猛,所以他赚的钱也比别人的多。这个渔民严守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打开他的鱼槽,才发现槽中只不过多了一条鲶鱼。
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能活着回到港口。
渔夫的这种做法后来被管理者们总结为“鲶鱼效应”,并将它作为一种竞争机制引入人力资源管理中。“鲶鱼效应”是企业管理者激发员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它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要不断将一些年富力强、思维敏捷的年轻生力军,引入职工队伍中甚至管理层,给那些因循守旧的老员工带来竞争压力,唤起他们的生存意识;二是要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采用新的管理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危机意识。
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鲶鱼效应”十分常见。一种动物如果没有了天敌,就会在安逸中逐渐退化;一个人如果没有对手,就会丧失斗志,在碌碌无为中虚度光阴;一个组织如果没有对手,就会在相互的潜移默化中养成惰性,工作效率低下,丧失了生机;一个行业如果缺少了对手,就会安于现状,丧失进取的精神,逐步走向衰亡。
第118节:鲶鱼效应:用危机激发潜能(2)
澳大利亚一个广阔的牧场上,狼群猖獗,经常吃掉牧民的羊。于是,牧民们联合求助政府,希望派出军队将狼群赶尽杀绝。政府答应了他们的请求,狼群从此销声匿迹。没有狼的威胁,羊的数量猛增,牧民们非常高兴。
然而,几年过后,牧民们发现羊的繁殖能力大大降低了,生出的小羊体弱多病,羊毛的质量也大不如从前。羊的数量又开始急剧锐减。牧民们这才明白,失去狼这个天敌,羊的生存和繁殖能力也会同步退化。牧民们又请求政府,将狼群引进牧场。狼群回来后,羊的数量又开始增加。
人类也是如此,当一个人处于不利的环境,通常会迸发出惊人的力量,过于安逸的生活反而会让人不思进取,庸碌无为地终老一生。我们应当感谢自己的对手,感谢恶劣的环境。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才让我们时刻保持一种危机感,激发起更加旺盛的斗志。
在一个组织中,当这个组织的工作达到较稳定的状态时,常常意味着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降低,“一团和气”的集体不一定是一个高效率的组织。这时,如果能在组织中引入一位“鲶鱼式”的人物,无疑会激活员工队伍,提高工作业绩。
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要实现管理的目标,需要引入鲶鱼型的人才,以此来改变企业一潭死水的状况。“沙丁鱼式”的员工生性喜欢安静,追求平稳。他们对面临的危险没有清醒的认识,只是一味地安逸于现有的日子。作为公司的最高领导层,如何去改变这一状况,比较流行的做法是,从外部引进“鲶鱼式”的人才。
本田汽车公司的总裁本田宗一郎,曾经面临过这样一个难题:公司里东游西荡、不思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