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中华名冢揽胜  杨国庆 >

第19章

中华名冢揽胜  杨国庆-第19章

小说: 中华名冢揽胜  杨国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官府竟将五人首级悬于城门之上,镇压民愤。五人尸骨后被民众择地埋葬。
  第二年(1627 年),天启帝暴死,崇祯帝即位。魏忠贤因失势自杀,朝廷将魏忠贤阉党定为“逆案”。苏州民众愤怒地把建在山塘街的魏忠贤“普惠生祠”拆毁,将五义士遗骨移葬在废基上,留下了“魏太监祠堂——一夜拆白”的民谚,并取名“五人之墓”。
  五人墓大门座北朝南。墓茔系麻石砌筑,约2 米高,是五位义士的合葬墓。墓前享堂内,明代就立有“五人之墓”的青石大碑,高2。3 米,宽1 米。碑文相传是年仅8 岁的韩馨手书。明崇祯进士、复社领袖张溥为五人墓写下的散文《五人墓碑记》,借颂扬五位义士壮举,谴责当时的官僚政客:“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这篇为平民百姓立传的文章,不仅勒石置碑于墓前,还被编入《古文观止》,广为流传。东林党人文震孟所撰《五人义助疏》、韩葑所题“奋乎百世”等后世辞章题楹,均刻于墓前碑石,受后人鉴赏。其中“花市东头侠骨香,断碑和雨立寒塘。屠沽能碧千年血,松桧犹飞六月霜。翠石夜通金虎气,荒邱晴贯斗牛芒。”“直是歼凶阉,千秋气共伸;由来殉义客,何必读书人”等句,读后令人感慨万千,五位义士的精神跃然眼前。明时戏曲家李玉留下的《清忠谱》传奇,京剧中《五义士》剧目,都取材五义士舍生取义的史实。
  位于五人墓西侧近2 米处,立有葛贤墓一座。葛贤(即葛成),苏州丝织工人。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朝廷派太监孙隆到苏州增加捐税,由于私设税官、擅立关卡,横征暴敛、敲诈勒索,民众怨愤沸天。在葛成组织领导下,聚众玄妙观,手执蕉叶扇,“一呼而千人响应”,打税官、烧毁税官家室,“若狂三昼夜”,吓得孙隆翻墙逃至杭州。当明廷派兵准备镇压之际,葛成挺身而出,承担责任,要求“幸勿及众”。官府以“倡乱”罪名将葛成关押13 年。出狱后,百姓敬若神圣,尊称葛贤、葛将军。当苏州发生五义士事件后,葛成对五人十分敬佩,以年近花甲之躯,躬身为五义士结庐守墓。崇祯三年(1630)葛成病逝,苏州乡民集资在五人墓旁为他建立了冢墓。该墓座东朝西,有花岗条石护围,墓前有明崇祯庚午(1630)所立“有吴葛贤之墓”墓碑一通,为文震孟手书。明末文学家陈继儒所撰《葛将军墓碑记》,记述了葛成的生平事迹,为康熙十二年(1673)周靖所书,该碑立于五义士享堂西侧。有蕲宽成《蕉扇记》、李玉《万民安》传世。
  五人墓在1949 年前几近荒芜,享堂成为民居。以后经当地政府多次修葺,特别是1981 年进行全面整修后,居民迁出,五人墓、葛贤墓均已对外开放,并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凭吊、瞻仰者步入大门,只见整个墓地松柏环绕,阅读碑刻,参观享堂内陈列的史迹史料,再到墓前凭吊义士,定会对秀丽的苏州有番新的认识,会在赞美“人间天堂”的同时,为苏州历史上这些义士的所作所为而赞叹!

  叶落归根晴山堂——徐霞客墓

  世界著名科技史学家、英国的李约瑟博士曾感叹道:“《徐霞客游记》读来并不像十七世纪学者的东西,倒像是一位二十世纪野外勘测家所写的考察记录”。这更印证了人们对徐霞客及其游记所谓“奇人、奇迹、奇文”的赞语了。当他先后离家远足达34 年之久,返回故里江阴市南歧村后,不久就仙逝了。他的墓冢,历经300 余年的风雨剥蚀,加之兵乱人毁,几近荒芜。1949 年后,虽屡有修葺,但十年“文革”浩劫,徐墓遭毁。值得庆幸的是自1978 年将徐墓迁葬南歧村晴山堂后,如今这里已扩建成一座墓园。徐霞客墓冢及其有关史迹史料,得到了很好保护。这位明代地理学家和大旅行家九泉若有所知,当聊以欣慰了。
  徐霞客名宏祖,字振之,别号霞客。生于万历十四年(1586),自幼喜读图经地志,不思仕途,立志远足。在其母的支持下,自22 岁开始出游,34年间足迹所至,遍及如今的苏、浙、鲁、冀、晋、陕、豫、皖、赣、闽、滇、两广、两湖等19 个省的大部地区。徐霞客遨游名山胜迹,搜奇览胜之后,又探索自然的奥秘和规律,虽无官府支持,全凭献身地理考察宏愿驱使,将其考察所得,用日记体记下,留下几十万字的资料,死后季梦良等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该书被后人公认有三大成就:一是对我国西南地区石灰岩成因的研究,要比欧洲的罗曼等人早200 多年;二是对中国长江、黄河二大水系的发源地作了深入探访,纠正了沿袭几千年的“岷山导江”的旧说;三是开发了游记科学性、资料性、文学性熔为一体的先河,是中国游记文学的一部巨著。据清代王思任《虞初新志》载:徐霞客56 岁回归故里时,已经“气息支缀”,不久“据床浩叹,不食而卒”。“以辛已正月葬江阴之马湾”。徐霞客原墓位于江阴市马镇沈村马湾。清初曾立石碑一通,上刻“十七世明高士霞客徐公之墓”于墓前。1958 年,毛泽东曾对徐霞客及其游记给予很高评价:徐霞客不愧是一个向自然界开战,向地球进军的先驱者,为我们开发岩溶地区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研究资料。在这个评价的背景鼓舞下,当地有关部门将徐墓打开,把散乱的骨骸放置一陶罐内,原想放入马镇革命烈士墓地,后受阻又将陶罐放回原墓。1962 年将原墓改建成花岗岩墓。十年“文革”浩劫徐墓遭毁,直到1978 年秋,当地政府拨款重修徐霞客故居及徐氏宗祠晴山堂,同时将马湾徐霞客墓及遗迹迁葬于堂后。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徐霞客母亲王氏大病初愈,徐霞客遂在故居附近新建“晴山堂”。崇祯元年(1628)王氏病逝,徐霞客为母亲守孝三年。期满后,徐霞客将家藏元明以来的书法手迹,镌石嵌于晴山堂的堂壁。其中仅《秋圃晨机图》一幅,就有22 位名人为此图作诗题辞,其它石刻上也留下宋濂、董其昌、文徽明、米万钟、顾鼎臣、祝枝山等人的诗文。这些石刻到了清代也屡有增添,是极珍贵的文物。1985 年,对晴山堂后院的徐霞客墓地再次扩建,形成颇具规模的一座墓园。晴山堂也改名为“徐霞客纪念堂”。如今,如果前往江阴南歧村参观、凭吊这位“奇人”墓地的话,会对徐霞客故里的遗迹,留下较完整的印象。纪念堂前小河上,有胜水桥一拱,条石筑成。桥柱上刻有一联:曾有霞仙居北宅,依然虹影卧南旸。
  徐霞客故居位于村北,房屋格局,古风犹在;雕梁画栋,依稀可辨;柱脚石墩,镌有图纹;屋前古柏,一围难抱,传说为霞客出远门时手植,其母常在树下思念远行的儿子。
  纪念堂的画廊中陈列着徐霞客一生行踪路线图;堂正中塑有徐母教子的仿青铜塑像,两侧堂壁共有元明清石刻77 块,有诗文94 篇。堂后便是徐霞客墓园,占地约1。5 亩,东低西高,犹如一把坐西向东的太师椅,寓意着徐霞客一生风尘仆仆,周游祖国名山大川,历尽千难万险,最后回归故里,永远安坐在这里,顺应了一句俗话——叶落归根。
  徐霞客墓高1。6 米,墓围8。2 米,系麻石砌筑。墓前立碑一通,系马湾原墓遗存。距墓前6 米处,立有一尊徐霞客塑像,高约3 米。塑像两旁黑色大理石碑上,左侧为李先念题词“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的石刻,右侧是潘琪所书徐霞客生平的碑刻。墓前两条弯曲小径,则暗示出霞客千回百折,在探索自然奥秘的征程中,所遇到的艰难困苦。
  自“徐霞客纪念堂”落成后,每年游人络绎不绝,许多著名人士也前往凭吊、瞻仰,以缅怀这位足迹遍神州的布衣旅行家。

  梅花岭下有忠魂——史可法墓

  史可法(1601—1645)是明末著名抗清将领,是继岳飞、文天祥之后,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
  史可法曾历任明末右参议、兵部尚书等职。南明政权建立后以史可法为大学士。南明弘光帝是一个荒淫无能的昏君,他宠信佞臣,在阉党马士英、阮大铖的排挤下,史可法离开南京,以兵部尚书、大学士衔统领军队驻扎扬州。弘光元年(1645)4 月15 日,清军在明降将许定国的引导下,抵达扬州。清摄政王多尔衮先后5 次下书劝降,史可法均置之不理。清军陆续到达扬州十万之众,对扬州形成合围之势,而史可法部下仅四千余人,且各镇兵马互相倾轧,形势万分危急。4 月21 日,史可法自知颓势难挽,遂给他母亲、岳母和夫人留下绝笔信一封:太太、杨太太、夫人万安:北兵于十八日围扬城,至今尚未攻打,然人心已去,收拾不来,法早晚必死, 不知夫人肯随我去否?如此世界,生亦无益,不如早早决断也!。。
  据黎士宏《书殉扬州事》所载,这封信因城被围而没能寄出,由其义子“(史)德威持遗书走城中旌忠寺寄藏”。
  据说史可法抱定必死信念后,在老梅花岭(今梅花岭史可法祠墓围墙外北面)上,招集部将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朝成此大节者?”史可法的副将史德威慨然应之。史可法大喜:“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4 月25 日,扬州城被破,史可法闻讯即拔刀自裁,被诸将死死抱住。史可法便大喊史德威,请其帮助成全大节。史德威悲痛欲绝,不能自已,遂被众将簇拥打算突围,至小东门口,与大批清兵相遇,副使马鸣騄、太守任民育及诸将都督刘肇基等皆死,史可法身负重伤被擒。史可法毫无畏惧,大呼:“我乃史阁部也!”数人乘机得以突围走脱。史可法被清兵押至南门,清豫亲王多铎亲自上前,以先生呼之,劝其降。史可法大骂不休,并表示:“我意已决,即劈尸万段甘之如饴”,“但城中百万生灵幸毋戮及!”遂慷慨就义,终年45岁。
  战后,史可法部下曾遍寻遗体不得,于是产生了很多传说。“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史可法)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城中也。”也有的说史可法出了天宁门走脱,招集部下继续抗清。史可法的英名很长时间使清兵闻风丧胆。
  走脱后的史德威也曾派人入城寻史可法忠骸,由于清兵破城后,屠城十日,杀百姓数十万人。加上当时天热,扬州城尸骨已腐无法辩认,遂将史可法生前穿戴过的袍笏及玉带等物,葬于扬州广储门外梅花岭右侧(今扬州博物馆内)。史可法在老梅花岭上,泣血誓师时,曾留下铮铮遗嘱:“我死,当葬我于高皇帝侧,其或不能,梅花岭可也。”这样,在1646 年的清明,扬州梅花岭上便有了一座忠烈墓。
  乾隆三十七年(1772),清政府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感化汉族臣民,不仅给史可法加上“忠正”谥号,而且还在梅花岭上兴建一座祠堂,以资纪念。东边是墓,西边是祠,均坐北朝南。
  史可法墓门上有“史公墓”匾额,入内为飨堂,堂内是1985 年建造的史公塑像。他身着明代官服,头戴乌纱,正襟危坐,威武镇定,双目中透出一股刚烈凛然之气,令人肃然起敬。飨堂前有两株银杏树,中间立着一通石碑,上书“明督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之墓”。堂后是墓。墓前有一座砖石碑坊,上有“史忠正公墓”五字,为阴刻隶书。牌坊旁围墓有矮墙回护,墓周广植松柏。墓边茜草茂盛,郁郁葱葱,终年不衰,人称“忠臣草”。墓后植有寒梅。在史可法祠门上方嵌有“史公祠”一额,入内庭院森森,庄严肃穆。庭门上悬朱德元帅亲笔手书“史可法纪念馆”。
  二百余年来,凡旅扬各代名人辞客,凭吊梅花岭史可法墓后,留下了大量文字。清代散文家全祖望在《桃花岭记》中写道:“百年而后,予登岭上,与客述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想见当日围城光景。”真实反映了一切有爱国心、有民族自尊心的人们凭吊史可法墓时的共同感受。在史可法纪念馆里,还有许多缅怀忠烈的楹联。民主人士陈叔通先生写道:“游人争说梅花岭,明祚虽亡战绩存。终古衣冠留香处,万流瞻仰慰忠魂。”诗中借梅花歌颂了史可法为国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坚贞气节。当年因《闲话扬州》被扬州人轰了一通的易君左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写道:“梅花岭下埋忠骨,梅花岭上唯痛哭。壮士头颅烈士心,梅花片片飞香雾。国破家亡那有身,男儿立志丧胡尘。飞来香雾都成雪,吟入梅花不见人。斯人已是垂千古,梅花纷纷落如雨。独登岭上吊梅花,今日何人史阁部?绿杨城郭是扬州,淘尽兴亡古渡头。惟有梅花对明月,天南哀角几时休。”近人郭沫若、邓拓、吴晗、赵朴初等均有题字、题诗。
  1979 年8 月,在修复史可法墓、祠时,曾在墓坑内发现二十片玉带,未发现人骨残迹。玉带现已存放于史可法文物史料陈列室中,确定该墓为史可法衣冠冢。以后多次修葺,已成为旅扬州者纷纷前往瞻仰和凭吊的场所。

  千秋血映忠魂路——夏允彝 夏完淳墓

  明崇祯十七年(1644)清军入关后,便如一股狂风,驰突南北,纵横天下,一时神州狼烟四起,腥风血雨席卷天下。明朝无数忠臣义士宁死不屈,奋然而起,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用自己的血肉,为中华的光辉历史写下了极其悲壮的一页。这场南明抗清斗争,先后历时40 余年,仅据清代官方颁布的《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所记,就有3600 余人殉国。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就是其中的二位,他们的事迹,犹为后世传诵。他们的墓地,也成为后世凭吊忠烈、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夏允彝,字彝仲,号瑗公,明末南京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松江县)人。青年中举,41 岁时,与陈子龙同科登第。后来组织几社,因与复社宗旨相同——兴复绝学,遂并入复社,成为复社后期领袖。42 岁时任福建长乐知县5年,据乾隆《青浦县志》载:“允彝以明季名儒出宰期邑,仁心善政,浃人肌髓;至今俎豆名贤,称颂弗衰。”崇祯十五年(1642)秋,因母病故回籍守丧。崇祯十七年,北京被李自成义军攻破,崇祯帝吊死景山,出于夏允彝的传统忠君思想,便将仅有家产尽数捐出,以“为江南、浙东西举大义倡”。面对汹涌南下的清军,他不惜身家,四处呼号,广联明军旧部。于清顺治二年(1645)夏,与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时年仅15 岁的夏完淳也从父志,投身义军。后兵败,特别是苏州一役的兵败,给夏允彝打击很大。有人劝他出海暂避,他哥哥夏之旭劝他出家,均被拒绝,他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僻居乡间,满怀悲愤地写下了明朝覆亡的自己亲见亲闻,取名《幸存录》。写毕,告知儿子夏完淳要破家酬军,以助义师。又写信致陈子龙与挚友相诀,望子龙勿死,勉励他继续奋斗。在投水前,手书《绝命词》一首:少受父训,长荷国恩。以身殉国,无愧忠贞。南都既没,犹望中兴。中兴望杳,安忍长存。卓哉吾友,虞求、广成,勿斋、绳如,悫人、蕴生。愿言从之,握手九京。人虽无死,不泯者心。修身俟命,敬励后人。
  据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