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后期政治史-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持其海上霸权和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英国希望德国成为一个欧洲较强的国
家,以同法国对抗,遏制苏俄,自己从中渔利,同时希望继续保持英日同盟
以在太平洋地区同美国抗衡。
日本利用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列强无暇东顾,乘机夺取了德国在中国山
东的全部权益和在太平洋上的岛屿属地。日本企图通过和会使这一切合法
化,为了对抗由此可能引起的同美国的矛盾,日本支持英国在欧洲问题上各
项要求,以换取英国对它的支持,共同对抗美国。
意大利是在1918年5月与英法订有伦敦密约,在得到战后满足其领土要
求的保证后,参加协约国一边作战的。战争中有46万人战死,94万人受伤。
意大利战后不仅要求英法履约,使其得到原属奥匈帝国的一部分领土,而且
要求得到南斯拉夫和土耳其的大片领土,独占亚得里亚海,并建立在地中海
东部的霸权,但因其在经济上、军事上均缺乏实力,所以在会上受到美、英、
法等大国的冷落,意大利首相奥兰多曾一度退出和会。
… Page 7…
帝国主义列强为争夺霸权矛盾重重,在和会上进行了激烈的争夺,但在
反对新生的社会主义苏维埃俄国问题上,却取得了较一致的意见。协约国在
康边停战协定中,有意保留德国在东线的军队,使其继续对抗苏俄,在和会
的第一次筹备会议上,战胜国列强就“俄罗斯问题”进行了专门讨论,后又
进行了多次讨论。和会决定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由波罗的海三国和芬兰组
成“防疫地带”,以遏制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产生的影响。和会还决定通过提
供军援和派遣军事使团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
(2)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帝国主义列强为了实现既得的利益和争霸的目标,彼此被迫作了必要的
妥协,使和约的最后签订成为可能。1919年5月7日,协约国将对德和约草
案交给德国,6月16日,又向德国发出照会,限期5天内作出答复,并以“对
德国军事占领”,“以武力实施上述条款”相威胁,迫使德国全盘接受苛刻
的和约。1919年6月28日,在凡尔赛宫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
凡尔赛和约共分15部分,440条,有关德国的内容有406条。和约自1920
年1月10日开始生效。
关于德国的领土问题,和约规定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萨尔煤矿由
法国开采15年,行政由国联代管,15年后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莱茵
河西岸由协约国占领15年,东岸50公里为不设防地区;欧本、马尔梅迪、
毛来斯纳归比利时;什列斯威格一荷尔斯泰因地区归丹麦;德国承认捷克斯
洛伐克和波兰的独立,上西里西亚南部的古尔琴地区交还给捷克斯洛伐克;
波兹南、西普鲁士大部分和东普鲁士一部分归波兰,上西里西亚的一部分经
全民投票也归波兰;格但斯克 (但泽)及其毗连地带被宣布为国联保护下的
自由市,默麦尔初由协约国占领,1923年合并于立陶宛。德国承认奥地利独
立,德奥永不合并,这样,德国总共丧失1/8领土和1/10人口。
关于德国军备问题,和约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代之以实行志愿兵
役制;撤销参谋本部、禁止拥有和生产军用飞机、坦克、重炮、主力舰和潜
艇;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人,其中军官不得超过4000人,海军可拥有36
艘轻型舰艇。和约还规定全部拆除德国西部的一切军事设施,但保留沿海和
东线的防御工事,德国生产军火的大垄断组织也被保存下来,其军事生产潜
力虽然受到限制,但并未被摧毁。
关于德国的殖民地问题,和约规定全部由战胜国帝国主义列强以“委任
统治地”的形式予以瓜分,德属东非的坦噶尼喀为英国所得,卢旺达和布隆
迪归比利时,英、法瓜分了多哥和喀麦隆。德属西南非洲由英国自治领南非
联邦统治,德属新几内亚归英属自治领澳大利亚统治,英属自治领新西兰得
到萨摩亚岛。太平洋上的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则划归日
本。帝国主义列强无视战胜国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将德国原在中国山东所掠
夺的土地、铁路、矿山及一切特权均移交给日本。日本代表牧野在会上宣称:
“如果不满足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的一切利益,日本决不在和约上签字”。
中国人民对巴黎和会粗暴践踏中国的主权无比愤怒,成为1919年“五四”运
动的导火线。中国北洋政府的代表迫于压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关于赔款问题,在会上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但最终没能达成协议。英、
法坚持德国应赔款。赔款总数和分配办法,由美、英、法、意、比组成的赔
款委员会在1921年5月1日前确定,在此之前,德国需以黄金、商品、船只
… Page 8…
和有价证券支付200亿金马克。后来,赔款委员会确定德国赔款总额为1320
亿金马克,30年内付清。协约国占领军驻德的全部费用,也由德国负担。
《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战胜国还与除德国以外的其他战败国相继签订
了和约。1919年9月10日,与奥地利签订了《圣日耳曼条约》。条约确认
奥匈帝国解体,奥地利与匈牙利分立,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独立,
并将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和奥属西里西亚划归捷克斯洛伐克。波斯尼亚、黑
塞哥维纳、达尔马提亚划归南斯拉夫,南第罗尔、的里雅斯特等地割让给意
大利,布科维纳归还给罗马尼亚,阜姆划为自由港。这样,奥地利失去了一
半以上的领土。条约还规定奥军人数不得超过3万,禁止奥德合并,奥国财
政需接受英、法、意的监督。
1919年11月27日,战胜国与保加利亚签订了纳依和约。和约规定将多
布罗加划给罗马尼亚,色雷斯先由战胜国代管,后划归希腊,马其顿的一部
分划归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的全部军舰由协约国没收,只允许保留不超过2
万人的军队。在37年内应偿付战争赔款22。5亿金法郎。
1920年6月4日,战胜国与匈牙利签订了《特里亚农和约》,和约规定:
斯洛伐克和外喀尔巴阡山的乌克兰地区划归捷克,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给
南斯拉夫,德兰斯瓦尼亚和布科维纳的大部分给罗马尼亚。陆军限额为3。5
万人,偿付战争赔款22亿法郎。匈牙利丧失了2/3的领土和一半以上的人口。
1920年8月10日,战胜国同土耳其签订《色佛尔和约》。和约规定汉
志 (今沙特阿拉伯一省)和阿美尼亚独立。巴勒斯坦、伊拉克、叙利亚、黎
巴嫩同土耳其分立,并以委任统治的形式成为英、法的殖民地。土耳其在欧
洲的领土除伊斯坦布尔外,均划归希腊。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由
国际共管。和约还规定土耳其素丹只能设有700人的卫队和3。5万名宪兵,
协约国有权对土耳其的财政进行监督。这是战胜国对战败国最苛刻的和约,
土耳其将丧失3/4的领土,并论为半殖民地国家,但因土耳其爆发革命,以
凯末尔(1881—1938)为首的新政府拒绝承认这一奴役性的和约,使这一和
约未能生效。
凡尔赛和约和随后签订的上述各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即第一次世
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体系。凡尔赛体系只是帝国主义列强暂时妥协的
产物。帝国主义战胜国同战败国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列强之
间的矛盾不仅没有解决,反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日趋尖锐。
(3)国际联盟的建立
建立国联最早是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演说中提出的,其目的是
维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的国际新秩序,防止新的世界大战再次发生。
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后,国际联盟盟约于1919年4月28日在全体大会上通过。
1920年1月10日国际联盟(简称国联)正式成立。有英、法、意、日、中
等44国参加。战败国不得加入国联。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势力在国内政治生
活中占上风,他们认为,《凡尔赛和约》及《国联盟约》对美国没有好处。
虽然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凡尔赛和约》上签了字,并首先提出建立国联,但
美国参议院仍否决了美国参加国联的要求,并拒绝承认《凡尔赛和约》。这
样,美国和苏俄两个大国都没有参加国联,英国和法国掌握了国联的大权,
成为由其控制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国联盟约》共有26条款,宣称国联的宗旨是“为促进国际间合作,并
… Page 9…
保持和平与安全”。要求各国政府必须遵守国际法及各项条约所规定的义务,
用和平的而不是战争的手段来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国联将对侵略者给予经
济的和军事的制裁,《国联盟约》还提出了委托统治制度作为维护殖民地统
治的新形式,即由国联出面,委托战胜国帝国主义列强统治原来属于战败国
的大部分殖民地、附属国及前奥斯曼帝国的部分领土。
《国联盟约》还确定了国联的组织机构、职能、原则和会员会的义务。
国联的主要机构有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由全体会员组成。每年9月在日内
瓦(国联的所在地)举行常会一次,必要时可召开特别会议。国联的核心权
①
力组织是理事会。理事会由英、美、法、意、日五个常任理事国,四个经大
会选出的非常任理事国组成。非常任理事国每年选换一次。每年至少开会一
次,后改为每年开会四次。大会和理事会的所有决议需经全体成员的同意方
能生效。秘书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由理事会指定其主要负责官员。除上述
三个主要机构外,还设有六个常设和专门委员会,以及其他辅助机构。
2。华盛顿体系
(1)战后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形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远东及太平洋地区形势的主要特点,是帝国主义争
霸斗争日趋加剧。这是因为凡尔赛体系的建立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西
方的关系;随着德国的战败,沙皇俄国被推翻,法国忙于在欧洲大陆建立和
巩固其霸权地位,帝国主义列强的海上竞争,已从北海和大西洋向太平洋转
移。
日美矛盾是主要矛盾,矛盾的焦点是对中国的争夺。日本于1915年逼袁
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要求”,独吞中国的野心暴露无遗。在战争期间进
一步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918年,日本在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比
重已从1913年的23%增至43。5%,在英、美之上。在巴黎和会上,日本又
得到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及德国在太平洋上的重要岛屿,使其在远
东、太平洋地区的地位进一步加强。英国在战争中消耗过大,同时国内经济
急待复兴,无力同日本美国在远东争斗,美国则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向日
本展开攻势。美英矛盾围绕着争夺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也日趋
尖锐。美国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加紧向南美扩张,并向英国的自治
领渗透,在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和加拿大的势力不断加强,将英国的势力
排挤出去。美国还打着“门户开放”的旗号,在中国的长江流域和华南广大
地区同英国展开激烈争夺。在东南亚各国,美英也为争夺原料和市场不断发
展生冲突。美英矛盾不断加剧的同时,英日之间也为争夺在华利益发生冲突。
1918—1919年,日本在华投资数目已经接近英国在华投资数目,成为英国在
华的最大竞争对手。
美、英、日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为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海军军备竞
赛。美国公开向英国发出挑战。早在1916年,美国即宣布“美国的海军应该
与任何在海上航行的海军平等”。1919年7月,美国国会正式批准了扩充海
军的计划,规定到1924年建造大小军舰75艘,成为超过英国的世界海军强
国。日本从1920年8月开始实行以主力舰八艘、巡洋舰八艘为基础的“八·八
① 因美国没有参加国联,常任理事国实际上只有四个。
… Page 10…
海军扩建计划”。1921—1922年度将国家预算的1/3拨给海军使用。日本海
军军费由1917年的8500万美元剧增至1921年的2。45亿美元。长期以海上
霸主自居的英国也不甘落后。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曾说:“世界
上无论什么东西,无论什么见解,无论什么论据和劝说,不管他们是多么动
人,都不应迫使我们放弃我们所赖以生存的海上霸权。”英国在1921年决定
建造4艘4万吨级的巨型战舰,以维持其强大的海上伏势。
(2)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美、英、日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激烈斗争使帝国主义列强又面临着战
争重新爆发。然而无论那一方都远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而且国内经济、政
治条件也都不允许在短期重新开战。十月革命后,中国和欧洲各国人民的民
族解放运动出现了新的高涨,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沉重打击
了帝国主义列强,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独吞中国的野心。帝国主义为了
调整彼此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继续维持其在各国的殖民统治,决定召开新
的国际会议。
1921年7月,美国正式宣布要召开国际会议,讨论远东太平洋地区及裁
减军备两大问题。8月21日,美国总统哈定(1865—1923)向英、日、法、
中、德五国发出参加华盛顿会议的邀请。荷兰、比利时、葡萄牙三国因在远
东及太平洋地区有利益,也要求出席会议。由于英国的各自治领加拿大、澳
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联邦和印度均有单独代表出席会议,所以实际出席会
议的是14个国家。大会设有太平洋及远东委员会和军备限制委员会。前者由
英、美、日、法、中、意、荷、比、葡九国组成,后者由美、英、法、意、
日五国组成。虽然大会规定每项议题分别由上述两个委员会讨论,拟出草案
后交大会讨论,但实际上操纵大会的都是美、英、日三国。
会议于11月12日在华盛顿正式开幕,1922年2月6日闭幕。经过激烈
争论。通过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协定》、《九国公约》三个主要文
件。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及太平洋问题和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上达成了妥协,
调整了它们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关系。这些文件是《凡尔赛和约》的补充
和修正,确立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亚太地区的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