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现代后期政治史 >

第5章

世界现代后期政治史-第5章

小说: 世界现代后期政治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装干涉是向进步人类犯下了滔天罪行。1919年10月,70余名著名学者及知 

名人士在《人道报》上公开发表了抗议书,抗议政府反对苏俄的罪恶活动。 

一些法国士兵也积极参加了保卫苏俄运动,并发挥了特殊的作用。1919年2 

月,法国驻苏俄蒂拉斯波和赫尔松的远征军,拒绝同苏俄士兵作战。3月, 

被派往敖德萨和克里米亚的法国士兵在苏俄报刊上发表文章,支持俄国社会 

主义革命,并参加了敖德萨市工人的集会和游行。4月,从地中海开往黑海 

的法国舰队爆发了反对干涉苏俄的起义。法兰西号主力舰和让·巴尔号战斗 

舰升起了红旗,要求立即将舰队开回法国。法国政府被迫作出在5月1日前 

将起义舰队撤回,另派其他舰队到苏俄作战。6月,奉命前往黑海的布罗温 

斯号巡洋舰的全体水兵在法国土伦港举行起义,起义者成立了革命委员会, 

指挥水兵同前来镇压的政府军进行了英勇斗争。起义的水兵遭到残酷的镇 

压,但也迫使法国政府将在苏俄的舰队调回,停止了在南俄的武装干涉。 

     在工人运动的高潮中,法国共产党于1920年12月29日诞生。成立时暂 

称社会党共产国际法国支部。1921年10月正式改称法国共产党。以加香(1869 

—1958)为首的法国无产阶级先进分子,为建立法共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在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法国社会党中的左派影响不断扩大。加香等社 

会党左派反对社会党继续留在第二国际内,反对在第二国际的基础上重建统 

一的无产阶级国际,主张参加第三国际。1920年1月,法国社会党斯特拉斯 

堡大会作出退出第二国际的决议,但没能通过参加第三国际的提案。1920年 

6月至7月,加香等法国无产阶级的代表访问苏俄,受到列宁的接见和苏维 

埃人民的热烈欢迎,并出席了第三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对法共的建立起了 

极大的推动作用。在1920年12月25日至30日的社会党代表大会上,加香 

等多数代表决定成立法国共产党,并参加第三国际。社会党左派同右派、中 

派彻底决裂了,建立了法国无产阶级独立的政党,揭开了法国工人运动崭新 

的一页。 



      (3)美国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大战期间工业总产值由 

239亿美元增加到620亿美元,钢产量从2370万吨增加到4510万吨。汽车 

产量从57。3万辆增加到117万辆。商船的总吨数从1913年到1920年增加了 

两倍多,由430万吨增加到1460万吨。对外贸易也获得迅速发展,出口总额 

增加两倍,进口总额增加8O%,战时出超累计116亿美元。战争使美国从债 

务国变成了债权国,由战前美国欠欧洲各国60亿美元的债务,变为欧洲各国 

欠美国103亿多美元。美国的黄金储备1913年到1920年,由11。9亿增加到 

24。3亿美元,战争结束时,美国握有世界黄金储备量的1/3,成为世界财政 

金融中心。 

     战争加快了美国生产积聚和资本集中的过程,垄断组织的实力增强,规 

模也更加庞大。垄断资本的进一步集中,使国家财富集中在少数家族手中, 

而广大劳动人民因战争结束后重工业减产,深受失业和物价飞涨之苦。工人 

们为争取民主权力,维持正常的生活,在1919年举行了3600多次罢工,有 

400多万人参加。在美国工人运动领袖福斯特(1881—1961)的领导下,钢 

铁工人在9月22日开始罢工,罢工人数达36。7万人。罢工从匹兹堡开始, 


… Page 20…

很快席卷了宾夕法尼亚等10个州的50多个城市。10月底,50余万矿工发动 

总罢工,与钢铁工人大罢工相呼应,形成了1919年美国工人罢工的高潮。工 

人要求实行周6日工作制,每天工作8小时,星期例假照发工资,享有组织 

工会的权利,加倍发加班费,恢复被解雇的工人的职务。美国政府派出大批 

军警镇压此起彼伏的罢工浪潮,有数十人死亡,几千人被捕。大企业主还收 

买工人内部的败类充当工贼,破坏罢工斗争。劳联主席龚帕斯(1850—1924) 

在紧要关头同威尔逊政府相勾结,出卖了工人运动使罢工失败。 

     美国工人的罢工斗争,表现出当时欧洲各国工人罢工相同的特点,即与 

反对资产阶级政府武装干涉苏维埃俄国的斗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美国是俄 

国白匪最主要的支持者之一,美国侵略者在1918年3—8月,先后在摩尔曼 

斯克和海参崴登陆。战后与英国继续组织武装干涉苏俄,顽固坚持敌视苏俄 

的立场。美国人民坚决反对美国政府的反苏政策,支持苏俄革命。1919年夏, 

苏俄之友同盟成立,在美国社会各阶层进行广泛宣传活动,要求美国政府承 

认苏俄,立即从苏俄撤军。工人们还用实际行动支持苏俄革命,如西雅图的 

工人在1919年10月举行罢工,拒绝装运支持高尔察克匪帮的军用物资。许 

多美国工人还要求组织“国际革命军”,直接开赴苏俄,参加保卫年轻的苏 

维埃政权的战斗,充分体现了美国工人阶级的国际主义精神。 

     美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促使美国社会党左派迅速发展,为美国共产 

党成立奠定了基础。继1919年2月纽约成立了社会党左翼党后,芝加哥、波 

士顿、克里夫兰的社会党左派也都组织了起来。8月30日,在芝加哥举行了 

社会党代表会议。8月31日,以约翰·里德(1887—1920)为首的左派宣布 

成立美国共产主义工人党。9月1日,以查理·鲁登堡(1882—1927)为首 

的左派在芝加哥宣布成立美国共产党。威尔逊政府对共产党残酷迫害,鲁登 

堡等美共领袖被捕入狱,两党被迫转入地下。美国共产主义工人党和美国共 

产党的纲领没有原则的分歧,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两党就合并问题进行了 

秘密谈判。1921年5月,两党举行了联合代表大会,成立了统一的美国共产 

党,尚在狱中的鲁登堡当选为党的书记,当时有1。2万名党员。1921年,以 

福斯特为首的工会教育同盟的一批革命工人加入了美共,7月建立了美国劳 

工同盟。根据鲁登堡的建议,12月在纽约成了美国工人党,它是一个公开的、 

合法的无产阶级政党。建立工人党的目的是加强美共与工人群众的联系,开 

展合法的斗争,促进美共取得合法的地位。1923年4月,美共在特别代表大 

会上作出了结束地下状态的决议,美国共产党与工人党合并,后来改名为美 

国工人(共产)党。美国共产党的建立,标志着美国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 

的历史阶段。 



      (4)意大利 

     意大利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胜国,但同英、法、美等国相比,它却 

获益最小。意大利是一个贫穷的帝国主义国家,但在战争中战费支出高达460 

亿里拉,占国家预算支出的80%,大战期间共损失650亿里拉,外债达190 

亿里拉。但在战争期间由于政府的定货急剧增加,刺激了意大利经济的发展, 

使其由农业国发展成为农业——工业国。当然,意大利工业发展较快的都是 

与军事订货有关的部门,如冶金机械制造和化工等。随着战争的结束,许多 

工业部门的生产明显减少,如钢产量由1917年的133。2万吨减少到1919年 

的73。2万吨。1923年经济危机使意大利国民经济发展进一步受到打击:生 


… Page 21…

铁、煤产量下降 1/3,发电量减少1/5,铁矿开采量减少一半,破产企业从 

1919年的500家增加到1923年5700家,失业人数由1920年的15万人增加 

到1922的40。7万人。农业生产也受到严重影响,播种面积锐减,大批农民 

破产。经济危机的另一个直接后果是严重的政治危机,1918—1922年间,更 

换了五届政府。资产阶级为了维持其统治,1919年初在梵蒂冈的策划下成立 

了天主教民主党,利用宗教宣传迷惑工农群众,破坏日益高涨的工农革命运 

动。 

     1918—1919年,意大利发生罢工斗争1918次,其中1919年有1626次, 

有150多万人参加。到1920年,工人罢工运动达到高潮,有230多万工人发 

动了1881次罢工。工人们不仅提出提高工资、实行8小时工作制等经济要求, 

而且有鲜明的政治内容。工人们要求根本改变生产条件,停止武装干涉苏维 

埃俄国,支持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一些地区还出现了工人夺取工厂的斗争。 

以葛兰西(1891—1937)等为首的社会党左派提议建立工厂委员会,使之成 

为“扎根于广大群众之中的无产阶级机构网”。1919年9月,都灵“菲亚特 

——布雷韦蒂”工厂在意大利建立了第一个工厂委员会。工厂委员会不仅在 

企业中建立了工人监督,而且逐渐成为领导工人阶级同资本家进行斗争的指 

挥机构。1920年4月,葛兰西和陶里亚蒂(1893—1964)领导都灵工人为保 

卫工厂委员会,同资产阶级政府进行了英勇斗争。都灵工人政治总罢工持续 

了10天,钢铁工人大罢工延续了一个月。8月,50万冶金工人举行了同盟大 

罢工后,机器制造、电力、纺织、化工、制革和玻璃等行业的工人掀起了夺 

取工厂的斗争。工人成为工厂的主人,工厂上空飘扬着红旗,工人还建立了 

赤卫队,对工厂实行全面管理。与此同时,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的农村也 

展开了夺取地主土地的运动。正当意大利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无产阶级革 

命发动乘胜前进时,由社会党右派控制的全国工会——劳动总同盟却同政府 

达成协议,使斗争半途而废,白白葬送了来之不易的斗争成果。意大利无产 

阶级战后最宏伟的一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却促进了工人阶级的觉醒。 

     在革命斗争的高潮中,意大利无产阶级把建立自己独立的政党提上议 

程,1919年10月,在波伦亚召开的社会党代表大会上作出了退出第二国际、 

加入共产国际的决议。新党纲中还强调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1920 

年11月,左派社会党人在伊摩拉举行了成立共产主义派的大会,制订了与共 

产国际二大决议一致的纲领宣言,接受了共产国际提出的加入共产国际的21 

项条件,为意大利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21年1月15日至21日, 

意大利社会党在里窝那市举行了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会上左、中、右三派就 

一些原则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中派和右派联合起来,反对加入共产国际, 

以葛兰西、陶里亚蒂等为首的左派退出了代表大会,并于21日独立召开代表 

大会,宣布意大利共产党成立,并加入共产国际。 

     意大利战后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法西斯组织的发展和法西斯政 

权的建立。早在战前,意大利即已出现了法西斯性质的组织,战后逐渐形成 

一股有影响的政治势力,以墨索里尼(1883—1945)领导的米兰的法西斯组 

织影响最大,他早年为小学教员、新闻记者,社会党刊物《前进》编辑,1919 

年3月组织法西斯党。在同年的议会选举中,法西斯组织遭到惨败,其候选 

人全部落选,但1920年意大利工人运动转入低潮后,法西斯组织得到发展。 

在1921年5月的大选中,墨索里尼进入了议会,法西斯分子共获有35个议 

席。同年11月6日,以墨索里尼为领袖的法西斯党——国家法西斯党在罗马 


… Page 22…

正式成立。国家法西斯党成立后,残杀共产党人和政治活动家,破坏工人罢 

工、袭击社会党和工会组织,在全国制造白色恐怖。为了同法西斯的暴行做 

斗争,社会党、工人总工会和铁路工会、海员联合会在1922年2月联合组成 

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全意劳动联盟。法西斯党徒的势力不断扩大,提出 

了由墨索里尼组织政府的要求。1922年10月28日,墨索里尼纠集5万余名 

法西斯党徒,分四路向罗马进军,在没有受到军队和警察的任何抵抗下进入 

罗马。10月30日墨索里尼出任政府首相,组成政府,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 

斯独裁专制制度。1919年3月由墨索里尼组织的法西斯战斗团成为国家正规 

的武装力量。 



      (5)日本 

     日本虽然是协约国成员,但实际上并未同同盟国进行大规模的战争。战 

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利用欧美帝国主义列强无暇东顾之机,大肆在亚洲市 

场扩充势力。在战争中,日本经济急剧膨胀,工农业生产和对外贸易都得到 

了前所未有的发展。1914—1918年,工业总产值增长近4倍,由13。7亿日 

元增加到67。3亿日元。机器制造和化学工业产值分别增长716%和777%。 

战后,日本已由农业——工业国变为工业国。工人的数目由95。8万增加到 

161万,战争使日本商品输出急剧增加。1915—1918年,日本商品出口额, 

对欧洲增加60%,对亚洲增加125%,对南美增加629%,对非洲增加1000 

%以上,1919年同1914年相比,出口额增长了近3倍,由6亿日元猛增到 

20亿日元。战前的日本是国际收支的赤字国,而战争则使日本对外贸易一直 

出超,大战期间出超总额达14亿日元。战争使日本的资本输出大幅度提高, 

以对华投资为例,1913年为4。87亿日元,1919年增至14。39亿日元。黄金 

储备1914年为3。5亿日元,1919年增加到20亿日元。大战期间,日本成为 

欧洲帝国主义列强的债权国。到1918年初,英、法、俄国共欠日本约5亿日 

元。 

     战后,日本内外矛盾开始尖锐。政治结构的变化,特别是资产阶级政治 

势力的迅速增长使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政局动荡不安。1921年11月到 

1924年6月,先后出现了高桥是清、加藤友三郎、山本权兵卫、清浦奎吾四 

届内阁。在对外关系方面,随着欧美帝国主义重返亚洲,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的高涨,苏俄为捍卫无产阶级专政所进行的英勇斗争,日本同战胜国帝国主 

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同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矛盾,同世界第一个社 

会主义国家苏俄的矛盾日益尖锐。战争使日本垄断资产阶级大发横财,其利 

润高达200%至300%,最高可达600%。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的积累和 

集中明显加快了,最终确立了三菱、三井、住友、安田四大财阀。地主资产 

阶级发财致富,使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日趋恶化。1918年生活费用指数和实 

际工资指数分别为1914年的174。3%和92。3%。农村大量的自耕农破产,或 

沦为佃农,或流入城市成为贫民,城市人口剧增使本已紧张的粮食供应更加 

紧张。1918年同1917年相比,米价增加了369%。 

     1918年,日本工农运动掀起了新的高潮。工人罢工有417次,农民租佃 

争议达到256次,1918年最大的群众运动是声势浩大的米骚动,它对战后日 

本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18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