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藏传佛教宁玛派+刘立千 >

第12章

藏传佛教宁玛派+刘立千-第12章

小说: 藏传佛教宁玛派+刘立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理。悟空方面还要分三种根机。初为下机人只求修善去恶,能得人身生善趣,不求出
离轮回,即只讲缘起因果,不说空性。次为中机人欲出轮回,破我法二执【100】,证
人法皆空而求寂灭,才说无自性空理。后为上机人彻底解脱轮回,不但说缘起性空理,
还要了悟本有真性才能彻断实执戏论【101】。

    初机只是一般世法,属人天法,不全是佛法。证无我空性,属佛教小乘,证二取【
102】戏论空破实执是大乘唯识,证离戏空性才是究竟大乘,在萨迦派来说就是以证道
果为最彻底之见,即明空离戏之见。

    只破五蕴实有,能悟缘起性空,断除实执,一切法皆自然解脱归于无实,于此安住
,成为寂止,若生起观慧(空性慧),即是止观双运。断实执后证空性悟全无所得,离一
切相,离一切戏论,但此亦仅是到世俗谛空,依中观应成派见,证缘起性空,了悟一切
诸法皆是唯名安立,名下并无实有可得,则成毕竟空。在萨迦派看来此仅属普通中观之
理,非彻底的中观,因为实相是离戏的,是非空非有的,要不堕空边也不随有边,才是
中道,若执毕竟空则堕于空的一边了,非离戏之见。龙树之见称为空宗,只悟心的空分
。所以还要修慈氏见,即有宗的明分。

    又依慈氏见认识“有”的道理,首先要认识诸法之根本(本体),是非空非有。但它
又非是空空如也全无可得,所以从慈氏见要了知本性是胜义有【103】或称妙有。

    认识根本,应先认识本性光明,又名因位时之智慧勇识【104】,它是明空双融。
明空并不神秘,就在日常生活的心中出现,这就是轮回涅磐二者的根本。众生由于不认
识它,被能所二取迷现,起惑造业,流转生死。这迷乱的根本即名为俱生无明【105】
。所以要转俱生有成俱生智能彻见本源,法界【106】融通。此本源则为妙有。

    断能所二取迷乱又分为二。(1)断所取迷乱(境)。把断所取迷乱,又配合显教的加
行四位【107】,分段断除,断所执配合加行前三位。初暖位,双离能所二取之心,自
性光明,明而又无分别妄想,此乃心之本具,是有。由于执境是实,受其蒙蔽,故首先
应明了境是心之所现。破离心实有外境,生起明相,是谓“明”。次顶位明分增大,生
三摩地是谓“增”。三忍位制止所取迷相乱行,明乐增盛,此时外所取境之迷乱已完全
遣除,内能执之心上之迷相虽未完全遣除,然对外稍分起实有之感,此则名为“得” 
【108】。(2)断能取迷乱(心)。如上修习,内能取之心完全消除迷乱,自心光明愈来
愈大,此时俱生无明乱行大半清净,只有根子还未除尽。光明心中初生见道【109】之
智,明、增、得现行皆旧沉没,此则名为世第一法。如此经历十地各断一分能障光明之
无明到十地【110】即证到圆满光明而成佛。故空有二者必须结合,始为中道,而且三
乘人欲求真谛则皆须通达空性,这些方面龙树,无着本皆相合。萨迦为了照顾初业行人
先悟空后悟有,先空去小乘之执五蕴,大乘中观之空,大乘唯识之执有,最后离去一切
空、有、断、常各走一边之执着,即所谓破一切见,成为空有双运离戏之见。由于显乘
把空、有二宗分开,所以初修,亦个别修习。然到究竟二者必须统一,此乃大乘不共之
见,本派则提出空有无别离戏之见。即轮回涅磐无别之见,为密乘最高之见。

    密乘之见。此分共同开示和不共开示。

    共同开示,即指示内心实相,本是明空双运。先摄心内观寻觅,此妄心之体,观其
在于何处,是何色形状,如是寻觅,了不可得,但仅在世俗的概念上认识此心是唯明、
唯觉、唯动,清清楚楚觉知感受而已。说是无心,又觉从内现起自生之相,此则名为“
明”,乃心之法相,是证悟心德三分之一。若更推求,则感觉到内心离生、住、灭,自
体本空,此则名为“空”,乃心之本性,是证悟心德三分之二。空非全无所有,如虚空
之断空,而是唯明、唯觉,一切无不明了显现;若注视此体,则又了无可得,由此可以
决定其自体为明空。此如明空虽二,但非各自孤立,即心体性虽空,而寻觅空者所有动
分其相则为明,此明分即用。即明之时即空,即空之时又明,则决定此为自然生起之明
空双运。若真实生起觉验,则所现皆转成为轮回涅磐不二之妙用。悟此本分天真【111
】之明空双运,则是证悟心德之全分了,如此则心不为迷乱所走失,所现皆成为智慧之
妙用,纵有迷现,若猛力忆念正见,迷相消除,一切皆可转为智慧之相【112】。

    不共开示,即直指本元俱生智【113】,此智非识和妄念,即因位时之明空。此心
在显密经中很多名称,或名清净心、如来藏、本性光明、真如【114】、法性等等,亦
名为含藏因续。迷时则为俱生无明,起轮回客尘,悟时则为本元智,无明与智本是一根
,无何差别,故说轮回涅磐无别。先认识此本具之明空双运则名为因位时之轮涅无别。
在修证时远离能所二取,和无明烦恼,住于明空双运之中,则名位道位上之轮涅无别。
总之轮回涅磐都是一心,是此本元俱生心【115】。悟此心又有三个要点:成境为心、
成心为幻、成幻为无自性。成境为心就是认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外境皆是识的
迷现,故外境实无,只有自心的明分。成心为幻,就是内心外境所现均是识之迷现,识
所幻化、全无可得,则于空分得其决定。成幻无自性,就是一切诸幻,待缘而起,全无
实成,幻而成空。若修中证验到这点亦仅同于显乘中观之空见,还须悟到空而能幻之离
言法性即胜义有,此空还要与本元俱生之心明空共同双运才行。因为仅了知缘起如幻,
则偏着于空,幻而成空,幻从何来?空而又生幻,空何所据?尚应了解离言的道理,正
如《圆觉经》中说“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空
华虽灭,空性不坏”(经46)。又说“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净明现”(经
70)。这空性不灭,非幻不灭,这些不灭的是什么,它就是幻所依处,即此体,离此体
,即此用,离此用,以其不可言说,故名离言。所以成幻为空,不仅依缘起道理悟空分
,还要离言之门悟到有分,此空有双运,始名为明空双运之见。

    再进而观察此离言法性,不仅是非空非有,而且是不生不灭的,它从最初就未曾生
,因此其生因空;中间而无所住,因此其住性空;最后又不灭,因此其灭果空。即此虽
无自性可得之时,然自现之各种妙用又不灭而明现,即现之时,又无任何自性可得。从
本以来则未曾“有”过,从本以来未曾“空”过,从本以来未曾离过之性相明现,此三
从本以来未曾分离过,此即不生亦不灭之义。自显而明朗,自空而寂然,自觉而赤露。
此情,仅为各个自证智【116】之所觉受,在胜义上无实体可得,不能以心思量,不能
以言语表达,为除世间迷昧,故就世俗名言上立名离戏,或名为不二、双运、无修等等
,这就是自心本相。如此实相,遍于轮回涅磐一切诸法。自己的本体自己不能认识,则
名为轮回,若能认识则名为涅磐,轮回涅磐仅是就悟不悟之上而个别安名,实相本面,
轮回虽恶,又别无可断,涅磐虽善,亦别无可成,若能善自通达即名为轮回涅磐无别见
。总之,此觉性明空无执,永远未曾散乱【117】,亦无可修习,不须功用,自然而住


    此因位时之法身,心性无修本分天真;道位时之法身,心性无作任运保任;果位时
之法身,即明现赤露无修之心性,此即安名为佛。实际,除心以外别无佛可成,息灭戏
论之相所显妙智,则名为佛。就胜义言实无佛可得,一切见、修、行只是随着行人的根
器不同而个别安立之名言而已。综上所述:决定一切境相为心,心亦是仅现故如幻,幻
亦是由缘起而生,缘起无自性,故是空,空非完事,断空顽空,空而又能幻现,幻成空
,空而又幻,此幻又以本元心而为依据,本元心既不可认知,又离言说,说空说有皆不
成,皆是边执【118】,故名离言,此唯有凭佛语师教可以得知。
又萨迦认为密宗还有不共之见,即由灌顶和修生圆二次第所生无过妙智,方能拨出无始
以鼓动妄想之业风,此则名为道位上之明空无别见,认为此见是最高、最超越之见,实
即指引生乐空俱生智【119】之见,显教之见未拔无明种子之毒,故为有毒之见。据萨
迦派看法,乐空之见才是拨毒之见,彻底解决生死流转【120】的问题。


三、萨迦派的特点

    萨迦派是最早的新译密咒派,它的创立正是阿底峡入藏噶当派的兴盛时期。萨迦的
衮乔杰布就依止阿底峡的大弟子桂·枯巴拉孜学习显教。他的儿子衮噶宁布依止噶当派
僧丈底·达玛宁布等学习龙树的中观和慈氏的诸论,所以受噶当派的影响很大。后来住
持萨迦教法的高僧如雅楚·桑结白和绒敦·玛畏僧格都是游学阿底峡及门俄敦·桑浦之
门【121】。所以萨迦教法的特点,就是融有噶当的教授从显入密,本派有名要门《道
果》就是以显教打基础,以密法为究竟的法门。根据众生的根器说法,极重修道的次第
。在见上先以小乘的出离,大乘的唯识中观之见,然后再导入密乘的最高之见--轮回
涅磐无别见;在修法上也是先修显教的修心和止观法门,然后是入密法的生圆二次第。
在行持上极重律戒也是从小到大。《三律仪辨别论》就是萨班提出来的。

    关于萨迦之见,他们也承认格鲁派的应成派见,认为一切诸法皆是缘起性空,但他
们又同觉囊派一样,不承认只是毕竟空,认为胜义世俗均应有根,作为依据,所以承认
胜义有即如来藏作为万有之依。承认如来藏是胜义有,则属承认有真常本性。这一点他
们与格鲁派的应成见完全相反,与噶举派、宁玛派则颇为相合。

    他们和觉囊派见也接近,但不完全相同,萨迦、觉囊都是从唯识上发展起来的,但
他们都否定唯识派认为“识”不是胜义有,“识”是杂染是世俗有,轮回法有生灭的;
认为如来藏是“智”,是清净的,是涅磐法,无生灭的才是胜义有。但不管世俗和胜义
、轮回和涅磐、识和智,都是一个根,是一体的两面,故轮回涅磐无别,世俗胜义无别
,则是二谛双融之见,但觉囊派承认胜义他空,本身不空,世俗自空【122】,这样就
把世俗和胜义隔为两截,又觉囊派说如来藏是胜义有,偏着一边则着相。萨迦说如来藏
是离戏,既不说它是有,又不能说它是空,其体不可认知,不可以心想,不可以言表,
是非空非有,远离有、无、断、常诸边,故名离戏。此见与宁玛等派相同。

    本来说真性是非空非有,这种说法不好理解,用《神会语录》上的话来解说“体空
无相,不可为有,用之不废,不可谓无”。真性体空是本无一物是“毕竟空”,然而真
性非如一块木石,其用为明,能有照用,又是“胜义有”,空是体,有是用,空有二者
结为一体,这是自然规律,也即是法尔如是。

    同时,萨迦派同宁玛、噶举一样,承认众生有佛性,此性即离戏,即是轮涅无别。
不过萨迦派认为现在众生只是有佛因,是凡夫,佛性被烦恼荫蔽很深。故现在的心是识
,还不名为智,要从凡夫因位起修,通过许多修心方便,先小后大,先显后密,逐步通
过各种方便才能转识为智。所以他们认为识转为智要渐修,不主顿悟,这是他们与宁玛
、噶举的不同之处。

    又萨迦特别强调乐空双运之见,认为是一切见中最高之见,此见是修  生圆二次第
、修风脉明点,求见本性光明,现证三身。这颇与噶举派、觉囊派相同,但与宁玛派则
异。宁玛派认为最高见为大圆满,顿悟本元,是全无功用法门,属无上瑜伽中之阿底瑜
伽。走方便道的路子是有功用法门,易出偏差,只相当于宁玛派之麻哈瑜伽和阿鲁瑜伽
【123】。

    以上将萨迦派之见总括起来,如同《密乘要集》中所说“偏计,依他皆非有(空),
园成实性本非无(有),分别有无离断常,善演上师恭敬礼”(原书159页)。所以萨迦派
的最高之见--轮涅无别见,仍然是属于真常本性论【124】。
    

注释
    
    【1】旧派:即宁玛派,或称前译密咒派。
    【2】莫古隆:在后藏拉孜县芒喀河谷内。莫古隆寺系卓弥·释迦耶协1043年建。
    【3】卓弥·释迦耶协:卓弥,地名,释迦耶协生于993年,他是受阿里王扎西孜巴
首批派遣留学印度的青年之一,学成回藏翻译大量密乘典籍,称为新译密咒派,萨迦的
《道果》法门便是由他传出。终年八十二岁(公元1074年)。
    【4】 桂·枯巴拉孜:桂,家族名,他是阿底峡的大弟子。公元11世纪时人,属噶
当派法系。
    【5】《道果语教宝法》:即萨迦派主要密乘不共法门,为印度成就大德毗瓦巴所
传,他依经《喜金刚续》作了《金刚偈句》等教授要门。
    【6】奔波日山:在日喀则专区西南萨迦县境内。
    【7】萨钦·衮噶宁布:萨钦,意为萨迦大师,是尊号。衮噶宁布是萨迦教派的创
始者和法座的住持者。最初住持萨迦法座的有五祖,认他为初祖。
    【8】白衣:萨迦住持法座的最早有五祖,前三祖都是在家俗人,衣白衣,后二祖
即出家沙门,衣红衣。合称为萨迦的三白二红。
    【9】八日译师:他与噶举派的米拉日巴约同时代,早年游学印度,博通显教,曾
为萨迦衮噶宁布之师,时衮噶宁布年幼,他曾担任过萨迦寺座主。
    【10】仗底·达玛宁布:为饶·赤桑拔弟子,噶当派僧,公元10世纪时人。
    【11】琼·仁钦扎:噶当派僧,为俄·罗敦四大弟子之一。
    【12】朗·卡乌巴:他是宁译师的弟子,属萨迦派的前辈。
    【13】向敦·却八:为卓弥译师大弟子。
    【14】瓦巴:译言法护,印度僧,萨迦派的《道果》法门和十四种不出寺围之金法
皆是由他传出的。
    【15】康巴·阿森:朵康人,噶玛·都松钦巴曾从之学《时论》和《道果》的讲解
,道果笔记《阿森玛》即是他所作。
    【16】降森·达瓦坚赞:公元12世纪时人,噶当派僧。
    【17】班智达:印度语,博通五明人的尊号。
    【18】克什米尔班钦:即班钦释迦室利,公元1204年应古格王拉德之请来藏传授戒
律。朗达玛灭佛后,佛教又得重光。他的传戒系统,称为班钦律传。
    【19】西凉阔端王:西凉,今甘肃武威地区,为蒙古皇子阔端王的领地。公元1244
年曾迎萨班到该地区议定西藏地区归入祖国版图事宜。
    【20】十三万户:元朝在卫藏地区划分了十三个万户,南北拉堆二万户,曲米·甲
措二万户,霞鲁、香二万户,以上为藏六万户;亚桑·帕笔二万户,甲玛·蔡巴二万户
,止贡·达隆二万户,以上为卫六万户;加上卫、藏之间羊卓万户共为十三万户。
    【21】雅楚·桑结白:公元14世纪时人,他博通显教,曾住持萨迦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