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宁玛派+刘立千-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定。宁玛派所说无念只是手段,并非目的,不是什么也不想,是要你歇息妄想,绝对
无念是不可能的。永离所缘真体自现。正如禅宗说的“心心不触物,步步无处所”。心
不沾在那一点上,就是无念。但不是安住修【124】,不走由定发慧的路子。他们认为
本有自然智慧(妙觉),只能内证,不是修来的,离言实相,必须无念无想之心方可冥合
亲证。
在依光明修幻身方面,密宗新派,如噶举、格鲁多修无上瑜伽的圆满次第。如金刚
诵、三远离使生命暂停活动,出现死有光明,又由光明逆转起幻身来修报化。还有修空
色、入乐空大定起幻身,这仍要修圆满次第的风脉、明点法,引生俱生大乐智,证成俱
生大乐身,这些都是有功用的法门。宁玛派三大瑜伽中摩诃、阿鲁两大瑜伽也要用有功
用之双身法,独大圆满派认为光明中本具三身,只要无作任运,三身境界自然显现,再
以光明化精五蕴和粗色尘,在光明中解脱,身则成为虹身,不取男女双身之法。说这才
是全无功用的最上法门。
对“光明的概念”,显密诸宗的解释各有不同。显教说凡能自证其了别的境界之心
,则说为光明,或说真实空性之心,则说为光明(《知识总汇》下257页)。这些说法认
为光明是比较抽象的。大圆满所说光明则是具体的事物。说心体不只是抽象的精神--
无相、空,而还具有光明的本性--有相、不空(《知识总汇》上263页)。光明能显境
界,属现分(《知识总汇》中755页)。
密乘说外世界(物质世界),则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所组成,有情的生命也是
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所组成。“六大”中前五种为物质,后一种精神。密乘
说人的生命一开始就是最微细的风心【125】进入母胎,显教只说是抽象的识(心),怕
提到物。风是四大元之一,其精微物质能放射光明,瑜伽行者在修定中见到人思维时心
间亦在放光。所以说心不是绝对无相的精神,也有有相的物质作基础。抽象的精神必然
有依托物。气是心的载体,“气为心马,心乘气行”,这是西藏密宗新旧各派所共同承
认的。
光明是属于物质的,显教避而不谈除心而外还有物的存在。禅宗人说“心也非空如
虚空”,说“原来不空,明明不昧。曰:作公生是不空之体?曰:亦无相貌。言之不可
及”(《禅意》138页)。因为这是离言法性,非言语可表,或说心无相,说光明岂非着
相?心无相是就凡夫之眼来说的,光明是智眼所得(《智者喜筵》上356、358页)。
心性光明,心非空无有物。近代气功师实践证明,思维活动能传递信息,带电磁波
,可见宁玛派说心不是空的抽象的精神,是有根据的。不过密宗所说的色(物)是指最精
微的妙色非粗陋色尘。
最后还说几句,宁玛派的教法是古老的,晚期出现了伏藏法,与早期经典说法略有
不同,可见它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尤其是出现了《大圆满》的三部伏藏,比早期经典
的《心品》要充实得多。
新派发展起来后,就人人提出宁玛派的教法是否纯正的问题。无可否认,吐蕃时期
莲花生入藏传授密法时,受到了当时藏地固有苯教的抵制。佛教为了能够在藏地立足,
便顺应了当时藏族人民固有的信仰习惯,在下三部密法中收入了一些苯教供祀鬼神的东
西【126】。若按上部密法如大圆满的教义来说,它是心宗【127】,不崇拜鬼神的。
注释
【1】前弘时期:西藏佛教的发展分为前后两大时期。前期公元8-9世纪,佛教极
为兴盛,称为前弘;后期在公元11世纪,佛教经过毁灭之后又复兴起来,称为后弘。
【2】禁佛:指达磨赞普禁止佛教传播的灭佛事件。
【3】《青史》:桂·迅鲁白著(藏文本),1985年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
【4】热巴坚王:(804-836年)吐蕃王朝第八代赞普。
【5】《甘珠尔》、《丹珠尔》:即通称的大藏经。
【6】达磨赞普:吐蕃王朝最末的一位赞普,或称朗达玛。
【7】《西藏王臣记》:五世达赖嘛著(藏文本),1980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8】金刚乘:密乘之异名,喻教法之坚利如金刚,在一切乘门之上。
【9】一切智者·耶桑孜巴:即桂·迅鲁白,一切智是他的尊号,耶桑孜巴为他的
别名。
【10】律乘教法:即戒律之教法,是弘扬佛所制定各种戒律之乘门。
【11】赤松德赞王:(730-786年)吐蕃王朝第五赞普,他与其祖松赞干布、其孙赤
热巴坚三位都是弘扬佛教的赞普,合称为法王祖孙三代。
【12】《摩诃、阿鲁、阿底三大瑜伽》:摩诃瑜伽,梵语是以生起次第为主,结合
求悟与真实义谛二无分别智获得解脱之法门;阿鲁瑜伽,梵语,是以胜慧为修悟界觉无
分别智的法门;阿底瑜伽,梵语,即大圆满法门,求悟本来是佛,即此义上获得解脱的
法门。三瑜伽属无上续部。
【13】《经·幻·心》:若按九乘次序,应是《幻·经·心》。幻部属九乘中第七
乘的摩诃瑜伽;经部属第八乘的阿鲁瑜伽;心部属第九乘的阿底瑜伽。
【14】《汉藏史集》:班九桑布著(藏文本),1985年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
【15】赤扎喜孜巴王:为吐蕃王裔,白柯赞之子、沃松之孙,公元10世纪时人。奴
隶起义后,吐蕃王朝完全崩溃,他自据雅隆为王,开创了雅隆觉阿王系。
【16】大钵阐布:为当时僧人参与政治而又有地位者的一种称号。
【17】《智者喜筵》:保沃·祖拉称瓦著(藏文本),1986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18】拉结·邬巴隆巴:拉结,意为医生。邬巴隆,地名,在西藏南木林境内香曲
河谷内。素·释迦炯乃即在此地出生,所以人称他为邬巴隆巴。
【19】《大圆满法》:是宁玛派九乘中最上乘,是悟心见性的法门。内分心部、界
部、要门部三部。心部专重悟心显发自然妙智,成就法身;界部由妙智起现光明法性境
界,成就报身;再运用要门部无作任运的特殊方便,契合要点,即可现证三身,是急速
成佛的最高方便。
【20】《心品》:是大圆满法门中最早的经典。
【21】《绛地》:以昂仁宗为中心的藏北大草原之通称。
【22】噶陀寺:在今甘孜自治州白玉县境内,公元12世纪时嘎挡巴·德协建。
【23】邓坝:拉萨至堆隆一带的总称。
【24】藏堆:即后藏上部,为彭措林和谢通门等地方的总称。
【25】芒噶和南北拉堆:芒噶,拉孜以南的一带地方,接近尼泊尔。北拉堆,拉孜
西以昂仁宗为中心的一带地方。南拉堆,萨迦西以定日宗为中心的一带地方。
【26】邓隆塘卓玛:邓即邓柯,在今甘孜州的石渠县。隆塘卓玛,庙名,公元7世
纪时松赞干布建。
【27】《金刚桥》:为界部中修明空双运智证虹霓身的重要教授。
【28】宁提:是心要的意思,说此法门最为精要。
【29】空行:有男女之分,一般多是女性。如虚空天女、护法女神、佛母、密乘中
的明妃。或者是妇女修瑜伽行者和具有德相者的称号。
【30】夏拉康庙:在西藏墨竹工卡东北的拉萨河旁,公元9世纪娘·丁增桑布建。
【31】央提:央提意为精要之精要,即至精之意。
【32】洛扎昆庭、扎森摩八吉、马沃角:洛扎昆庭,寺名,在西藏山南洛扎县境内
;扎森摩八吉,在洛扎东部乃西境内;马沃角,在措美县当许区。
【33】敏珠林:寺名,在今西藏扎囊县藏布江南岸,公元1646年建。
【34】多吉扎:寺名,在今西藏贡噶县境内,建于公元16世纪末期。绛地领主扎西
多吉建。
【35】三业行:断身、口、意三造作不善事。身三不善:杀生、偷盗、邪淫;口四
不善:妄言、两舌、恶口、绮语;意三不善:贪欲、嗔志、邪见。
【36】十二头陀苦行:持粪扫衣、但持三衣、但持毳衣、但一座食、次第觅食、不
作不余食、处阿练若、常住树下、常露地坐、常住冢间、长期端坐、随处坐。用这十二
种苦行来对治衣、食、住的贪恋。
【37】四谛十六观法:四谛:苦、集、灭、道四种真理。此四谛又名分为四。如苦
分无常、苦空、无我;集分因、集、生、缘;灭分灭、静、妙、离;道分道、如、行、
出等等。这是小乘从十六个方面来修观四谛的真理。
【38】人无我:或人我空。二无我之一,人体由五蕴和合,假名安立为我,其中无
真正之我体,谓之人无我。
【39】烦恼障:二障之一。由贪嗔等烦恼扰乱心神,不能显发妙明真性,属于情感
上的障碍。
【40】阿罗汉果:梵语意为不还,断尽欲界之烦恼,不再还于欲界投生的圣者名。
【41】十二因缘门: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死等
十二有支。佛家用此来说明有情的生命依因果法则三世相续流转的真相。
【42】法无我:或法我空。二无我之一,诸法因缘相合、假名为法,其中并无真实
法之自体,谓之法无我。
【43】所知障:二障之一。执着所知事理为真实,障蔽智慧之性,是二障之一,属
于理智上的障碍。
【44】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是菩萨的四种品德。
【45】七圣财:信、戒、闻、惭、愧、舍、慧七种道德财富。
【46】十法行:书写佛经、供养、施赠、听闻、受持、开演、讽诵、思维和修习十
种宗教活动。
【47】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过、禅定、智慧。谓菩萨修此六种胜行可度到
涅盘彼岸,故称六度。
【48】二障:即烦恼障和所知障。
【49】自然智慧:即众生的一点灵知,不待教诲,自然而知,故名自然智慧。
【50】三大阿僧祗,阿僧祗,梵语译言不可数,是一极长的时间。
【51】三十七道品:内含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
道,为到涅盘道路上之三十七种资粮。
【52】耽着凡庸的思想:还不舍抛去凡夫俗子的想法。
【53】习气:已断烦恼之种子,尚有烦恼之气氛出现,有如所谓习惯势力。
【54】四大印:大印、法印、三昧耶印、羯摩印。身以佛身之大印印定;语以佛语
密之法印印定;意以佛意密之三昧印印定;业以佛事业之羯摩印印定。这是瑜伽部的说
法,其他事行等续说法略有不同。
【55】《七支》:观佛、护地、迎神、种种庄严、迎请安坐、显示印契、称颂赞扬
。
【56】设坛灌顶:密乘中上师给弟子传法前举行的宗教仪式。先设立坛场,迎请圣
众,然后给弟子灌顶,即授予弟子今后可以阅读密典,修习密法之权。
【57】三昧耶戒:密乘的戒律名。
【58】成熟相续:相续指心性,成熟,即使符合条件之意。
【59】《六天法》:空天、字天、声天、色天、印天、有相天。天即本尊,依本尊
所示六相而修瑜伽之法。
【60】住火住声之三摩地和有相无相瑜伽:住火住声,即一心只想在火上,或想在
声音上,以此入定,则称为三摩地。有相无相,有相即观想有形相的东西,如观天身等
;无相即观真实义理,如观空性等。
【61】《四支念诵》:自修,为自事支;对面生起天身,为他事支;缘想天身中有
自心,如月轮,为住心支;缘想所诵咒字形相,缘声而诵者,为住声支。
【62】十真实:一、曼荼罗;二、内外密咒;三、四印印定;四、守护我和地瑜伽
;五、迎请智慧尊;六、念诵;七、修三摩地;八、内外护摩;九、解印与收印;十、
请神回驾等此十事为十种真实性。
【63】明空离戏之智:指自然智慧是明而又空、远离言说之智。
【64】入、住、起修胜义菩提心:入、住、起,观蕴等诸法无生为入修;现证无分
别体性为住修,以大悲心化育一切有情为起修。菩提心,即起大慈大悲利他之心。
【65】金刚界天尊:金刚界为瑜伽部曼荼罗的主尊,或主尊智慧德所显境界。
【66】《四瑜伽》:一、观自己为本尊的生起三昧耶瑜伽;二、印请智慧尊融入于
天身成的不二随行瑜伽;三、观天性为一切动静世界之自性的一切瑜伽;四、一心专注
于三摩地的最极瑜伽。
【67】二胜事业:曼荼罗胜事业和羯摩胜事业。
【68】二种智:有分别智,无分别智。无分别智或称根本智,如理智、契会真理之
智;有分别智或称后得智,如量智、遍知万法之俗智。
【69】风息瑜伽:即一般所说之气功。
【70】分别心:指意念活动或杂念。
【71】天身:指所观佛菩萨之身相。
【72】慢:傲慢,是一种不好的态度。这里指的是佛慢,就是众生敢于承当自己作
佛之慢,不但不是狂妄越分,而是密乘人应有的一种气概。这是一种好的态度;即自认
我即是佛可以克服自己是凡夫俗子之自卑感。
【73】悉地:梵语,真实成就之意。
【74】地道:五地十道为菩萨修证成佛中应当经历的阶段名称。
【75】仪轨:为密乘人作观时组织的一套念诵程序和事相规则。
【76】即事表理:就是运用事相来表示或象征佛理。如以红日象征智慧,以月轮象
征慈悲,以莲花象征佛菩萨,虽居轮回而不受污染等。
【77】二谛:俗谛和真谛。有各种解释,兹举缘起性空为例,如世间缘起诸法,世
俗认为是真实的,则谓之俗谛;圣贤在智境中见到缘起诸法无自性空,这是真实的,谓
之真谛。
【78】三有生死:三有指生有、死有、中有。有几种解释:众生作业受报流转生死
的三处即三界,即众生生死果报的三个阶段,生时有生有,死时有死有,在生死交替之
间即为中有,或译中阴。
【79】《六加行》有:收摄、禅定、命勤、持风、随念、三摩地等,是密乘《时轮
金刚》圆满次第的六种修法。
【80】《五次第》:金刚诵、心缘思、幻身、光明、双运等,是密乘《密集金刚》
圆满次第的五种修法。
【81】六脉轮:密乘指顶髻、顶心、喉间、心间、脐间和密处共六脉轮。
【82】燃滴法:拙火上燃化菩提液,下滴引生四喜智,是风脉重要修法之一。
【83】四喜智慧:喜、极喜、殊胜喜、俱生喜四喜。四喜所生之智慧则谓之四喜智
慧。
【84】《知识总汇》:工珠·永丹喜措著,1982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85】界觉无分别智:界指法界或境界,觉指本智或心识,无分别智就是界觉双融
不二智,或境智冥合智。
【86】有广行、无广行:修法繁杂的为有广行;简单扼要的则为无广行。
【87】根、境、识: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器官;境,即色、声
、香味、触、法六种客观外境;识,即眼、耳、鼻、舌、身、意六心识。根、境、识三
结合而产生的心理活动,则吾人所谓之心。此心是内根等三者的因缘和合所生,缘散即
无,故属妄心。
【88】《大圆胜慧》:根桑活佛讲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