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误政策。五年后,北宋被金国灭掉,他自己也当了俘虏,也就不奇怪了。
模仿笔迹,乱写批示
童贯假传圣旨,虽有伪造圣旨之嫌,但毕竟是在宋徽宗亲自授意之下进行的,所以,这份“圣旨”形式上虽然是假的,但内容却是真的,而且客观上又为当地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所以不能算作什么大坏事。而宋徽宗朝另一个大宦官梁师成让人模仿皇帝笔迹,伪造“御笔手诏”,以售其私,就完全是一种祸乱朝政的行为了。
梁师成,字守道,开封人,起初只不过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内侍省书艺局的小宦官,后来专门负责出外传宣皇帝诏旨,才逐渐被宋徽宗所宠信,当上了武阶官最高的太尉,宣和四年(1122)又获开府仪同三司为“使相”。梁师成这个宦官因为稍知诗书,略懂文法,加之为人机灵乖巧,取得了皇帝的信任和好感,让他代行文书,参与朝政。发展到后来,不但“御书号令皆出其手”,取代了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的作用,而且他还挑选了很多擅长书法的小吏模仿宋徽宗的笔迹,伪造宋徽宗的“御书”,也就是“御笔手诏”,然后掺进别的公文一道下达〔2〕。因为这些“御书”同皇帝笔迹一模一样,受文单位自然不清楚它们是假的,于是同皇帝的圣旨一样贯彻执行。梁师成祸乱朝政到了如此地步,真是触目惊心。假如宋朝不盛行所谓的“御笔手诏”,皇帝不带头用白条子封官和处理政务,梁师成也就不可能如此胡来。
模仿皇帝笔迹签发文件和写批示,其始作俑者当然不是梁师成,而是早有其人。如《南史》的《恩幸传》就记述了二十多位“恩幸”(皇帝宠爱的人),这些“恩幸”官位不高,却“势倾天下”。他们都是寒门出身,都做过中书舍人(秘书),都凭着自己的小聪明取得皇帝的宠爱。皇帝对这些人,自然也是另眼相待、十分器重的。如在南齐得到三朝皇帝宠任的纪僧真,早在齐武帝之父齐高帝萧道成为南朝刘宋政权的中领军时,就在府内任主簿(秘书)。萧道成对他十分信任,让他模仿自己的笔迹在文书通告上签名,久而久之,纪僧真的字体和萧道成的一模一样。从此凡是需要萧道成签发和批复的文书统由纪僧真代理。由于纪僧真模仿的字迹可以假乱真,所以萧道成看了也笑着说:“连我也分辨不出来了。”〔3〕
假中有假,以假治假
假圣旨在形式和字迹上使人真伪莫辨,而真圣旨呢?它们的内容能保证都是真实的吗?未必。其实有许多真圣旨的内容也是真真假假,甚至假中有假的。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藩镇割据从河北、山东发展到全国各地,造成藩镇林立相望的局面。唐宪宗李纯即位后,才在李绛、武元衡、裴度等几位宰相的辅助下,先后平息剑南刘辟、江东李锜、淮西吴元济、淄青李师道的反叛,使河北三镇(魏博、成德、幽州)也相继归顺朝廷。唐朝的藩镇割据局面至此虽然基本结束,暂时实现了全国的统一,但藩镇拥有财赋和重兵的情况并没有多少改变,有好些藩镇的节度使只是表面上尊奉朝廷,暗地里还是我行我素,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幽州的朱克融就是如此。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朝廷派遣宦官出使幽州,赐予节度使朱克融春衣。朱克融非但不领情,反而指责朝廷所赐春衣质地粗劣,并把送春衣的宦官给扣留起来。朝廷无奈,只好另派宦官带着新的衣物去幽州进行慰问。而朱克融视朝廷的退让为软弱可欺,竟得寸进尺,打报告给朝廷说本镇将士今年春衣不足,请朝廷补给“三十万端匹,以备一岁所费,不然则三军不安”〔4〕。在报告中,朱克融还提出:他打算率领兵马和工匠五千人帮助朝廷修建东都洛阳的宫阙。
朱克融的这份报告,以武力为后盾,以言辞相要挟,态度相当蛮横。而他所谓的助修洛阳宫阙,表面上好像是讨好朝廷,在拍唐敬宗的马屁(因为唐敬宗想修好洛阳的宫阙后去东都游乐),实际上是向朝廷示威。其悖慢无礼,确实令人发指。唐敬宗生怕朱克融发兵叛乱,为了息事宁人,打算再派一位有威望的大臣前往幽州安抚,同时把被扣押的宦官救回来。宰相裴度不同意,说只要下一道诏书就完全能够解决问题。他说:“朱克融对朝廷极为无礼,必将自取灭亡,这就像猛兽一样,可以在森林中咆哮跳踉,却必然不敢离开自己的窝巢。所以我建议陛下不要派人去幽州安抚,也不要索还宦官,等十天以后,再考虑给朱克融下一道诏书,说:‘朕听说宦官到幽州后,行踪去留稍有差失,等他回京后朕自当有所处理。朝廷赐给你们的春衣,有关部门制造时不严格,朕也很想知道真实情况,已下令调查处理。关于幽州将士的春衣,从来都不由朝廷征调供给,而是由本镇自行安排解决。朕并非舍不得几十万匹财物,只是朝廷向来没有这个先例,不能只给幽州。’至于朱克融提出要带兵帮助朝廷修建洛阳的宫阙,其实完全是一句假话,目的是恫吓朝廷。如果陛下想直接挫败他的奸谋,就应该在诏书中假意答应他的奏请,说:‘助修洛阳宫阙的兵马和工匠应当迅速派来,朕已命令沿途各地安排接待。’朱克融接到这道诏书后,肯定会惊慌失措,大乱方寸。”〔5〕唐敬宗听后十分高兴,欣然采纳了裴度的意见。朝廷最后按裴度的意思起草的这道诏书假中有假,以假治假,既义正辞严又晓之以理。朱克融因摸不清朝廷的底细,果然不敢轻举妄动。过不多久,幽州发生兵变,将士杀死了朱克融和他的儿子。多行不义必自毙,一切皆如裴度所料。
虚与委蛇,故作姿态
内容上真真假假的圣旨自然不只上面这一件。晋哀帝隆和元年(362),东晋小朝廷在答复权臣桓温的迁都请示时,虚与委蛇,故作姿态,其手段与唐敬宗假意答应朱克融的要求可谓如出一辙。
永和十二年(356),东晋权臣桓温乘周成占据洛阳被姚襄围困之机,发动第二次北伐战争,目标是占据许昌的姚襄。姚襄原是东晋将领。殷浩北伐时,他是前锋,后中途倒戈,进击殷浩,致使殷浩大败。姚襄背叛殷浩后,先屯于淮南,招掠流人,众至七万,自称大将军、大单于,带兵北还,占据许昌。
六月,桓温挥师自江陵出发。八月,进至伊水(在洛阳城南)。姚襄撤洛阳之围,拒水而战。桓温亲自被甲督战,大败姚襄。周成率众出降,桓温进入洛阳。
此次北伐之前,桓温曾多次上疏,请求还都洛阳,朝廷没有答应。收复洛阳后,他于哀帝隆和元年(362)五月再次上疏,请迁都洛阳,并请求将永嘉之乱后流亡至江南的人全部北徙,以充实河南之地。可惜“轻社稷”的南渡君臣早已忘了“望旌旗”的中原父老。他们习于安乐,耽于逸侈,但求自保江南,无意恢复失地。散骑常侍领著作郎孙绰甚至以“田宅不可复售,舟车无从而得”为理由,上疏反对迁都,认为迁都是“舍安乐之国,适习乱之乡”〔6〕。
朝廷不愿迁都,这是上下一致的共识,但如何答复桓温的请示,却成了一道难题。当时朝廷十分忧虑害怕,准备派某位重臣去劝阻桓温。还是扬州刺史王述比较厉害,能够洞察桓温的真正用意。他说:“桓温只不过是虚张声势以威胁朝廷罢了,并非真想迁都。只要依从他,他自己就不会去了。”大家认为王述言之有理。朝廷于是诏答桓温说:“诸所处分,委之高算。”也就是把迁都的有关事宜都交给你桓温全权筹划办理。皮球踢回去后,桓温一点反应都没有,迁都之事果然由此作罢〔7〕。
在迁都一事上,桓温为什么出尔反尔,言不由衷,说一套做一套呢?原来桓温所谓的迁都,确实是一种虚张声势和故作姿态,其目的只是为了贪图复兴晋室、还都洛阳之功,以提高自己的声望,然后达到篡晋自立的目的。但迁都是项大工程,不是说迁就迁得了的,东晋君臣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敢与他玩这种类似猫捉老鼠的游戏。假如朝廷不敢正面答复桓温有关迁都的请示,无疑是一种示弱的表现,他以后肯定更加飞扬跋扈,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在玩弄这种既讨好卖乖又志在立威的游戏方面,桓温可以说是一位老手和行家。永和十年(354)二月,桓温率步骑四万从江陵出发,北伐前秦。此次北伐非常顺利,形势非常之好,桓温进军灞上(今陕西西安市东),长安指日可下。桓温却驻军灞上,观望不进,最后无功而返。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桓温兴师动众北伐的根本目的并非真心想伐罪吊民,恢复晋土,而是志在为自己扬名立威,以功名镇服朝廷。
现在,桓温又在东晋君臣面前玩弄这一手段,自然会有王述这样的高人识破他的鬼把戏了。
捏造事实,欲盖弥彰
古代皇帝发布圣旨,真真假假,应付过关,虽然可笑,却能让人同情;而他们为了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完全捏造事实,欺骗人民,这就非常可气甚至可恶了。这种现象在古代还非常普遍。开皇二十年(600)隋文帝发布的一道圣旨,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之一。
史万岁是隋朝大将。隋朝第一名臣、宰相高颎等人曾称赞他“雄略过人,每行兵用师之处,未尝不身先士卒。尤善抚御,将士乐为致力,虽古名将未能过也”〔8〕。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对隋朝的边防巩固有过重大贡献的名将,却在开皇二十年出击突厥建立了殊功后被冤杀。全国老百姓都为他的死感到冤枉和痛惜。
更令人发指的是,隋文帝冤杀史万岁后,为了开脱责任,为错杀功臣寻找根据和理由,以证明自己一贯正确永远正确,竟然错上加错地起草了一份诏令,向天下公布史万岁的所谓罪状。
这份冠冕堂皇的诏令,总共写了史万岁两条罪状:一是开皇十七年(597)平定南宁州时“多受金银,违敕令住”;二是此次出击突厥后“怀诈邀功”。然而全天下的人都清楚,南宁州的问题早已解决。这一点,连本诏令也是承认的,否则怎么会“舍过念功,恕其性命,年月未久,即复本官”?既然如此,还提此陈年旧账干什么?而此次出击突厥后的“怀诈邀功”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真实情况是“有功未酬”!因此,这两条所谓的罪状没有一条站得住脚!如果不发布这份诏令,那么隋文帝还只是犯有错杀大臣之过。而此诏令一公布,全天下的人反而认清了他原来还是一个伪君子,更感到史万岁的死是一个大冤案,更为史万岁的死感到悲痛和惋惜!因此,起草并颁布此诏令,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欲盖弥彰,错上加错!
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杨坚篡位前夕,曾派梁睿为行军元帅,去讨伐和他作对的北周益州(今四川成都)总管王谦。当王谦被消灭之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归附,只有南宁州(今云南曲靖一带)的蛮族首领倚仗路途遥远,不肯服从。梁睿曾要求率领平蜀的军队前去征讨,但杨坚当时急于要做的头等大事是尽快巩固自己的地位,以便从北周手中把天下夺过来,因而没有同意。后来南宁州的首领爨翫接受招抚,被任命为昆州(今云南昆明市西郊)刺史,后又反叛。开皇十七年,隋文帝杨坚派左领军将军史万岁为行军总管,领兵去攻打他们。史万岁率部历经艰险,转战一千余里,先后攻破许多据点,打败三十多个部落,俘虏男女两万余人。其余各部落都害怕了,爨翫被迫再度请降,表示愿意听从约束,还献出直径有一寸的大珍珠等宝物,并刻石歌颂隋朝的德政。史万岁请示把爨翫带回朝廷,隋文帝批复同意。但爨翫心怀二志,不想离开本地,便用黄金珍宝贿赂史万岁,史万岁于是放了他,班师回朝。当时隋文帝的四儿子蜀王杨秀在益州,闻知史万岁受贿,派人索取,史万岁便将所得黄金珍宝全部沉入江底,杨秀只得作罢。回朝后,史万岁因功位晋上柱国。第二年,爨翫再次反叛,蜀王杨秀弹劾史万岁受贿纵贼,致生边患,毫无大臣气节。隋文帝责问史万岁。开头史万岁不承认,隋文帝火了,说要杀他,他才惧而服罪,并哀求隋文帝原谅。宰相高颎等人都替他求情,隋文帝怒气稍解,最后只给了史万岁一个免职处分。史万岁是勇冠三军的名将,一年后,隋文帝恢复了他的官爵,不久又任命他为河州(今甘肃临夏)刺史,兼领行军总管,继续让他担当边防重任。至此,此事算是有了最后了结。
如果说,在南宁州一事上史万岁确实犯有重大过错,那么,三年后出击突厥,他根本就是一个受害者,而害人者便是当朝第一权势人物杨素。杨素为什么要害他?因为史万岁功劳大,杨素十分忌恨他,怕他威胁自己的地位,欲除之而后快。
开皇二十年四月初,突厥达头可汗率军侵犯隋朝边境。隋文帝颁下诏书,命令晋王杨广、尚书右仆射杨素率兵出灵武道(今宁夏灵武),汉王杨谅与史万岁率兵出马邑道(今山西朔县),合击突厥军队的入侵。史万岁率柱国张定和、大将军李药王和杨义臣等出边塞,行至大斤山(今内蒙古大青山),与突厥军相遇。达头可汗派人询问:“隋朝大将是哪位?”隋军侦察骑兵说:“史万岁!”又问:“莫不是当年威震敦煌的那个戍卒?”侦察骑兵回答:“正是!”达头可汗慑于史万岁的威名,慌忙引军退去。史万岁率军纵马飞驰,追杀了一百多里,斩敌数千,大破突厥军。又继续跟踪深入沙漠数百里,才胜利归来。而杨素率领的另一路部队则连突厥军的一根毛发也没有捡到。
史万岁从前线回来后,杨素嫉妒史万岁的功劳,对隋文帝说:“突厥本是来投降的,这次根本没有侵犯我朝,只是来塞上放牧牲畜而已。”想就此埋没史万岁的功劳。可是杨素的谗言说得太没有水平了:突厥不是来侵犯,隋朝为什么要派出两路强大部队进行反击?然而隋文帝偏能听进他的一派胡言,果然不对史万岁和他的部队进行嘉奖。史万岁几次上表陈述,隋文帝仍未醒悟。太子杨勇当时遭到废黜,隋文帝正全力追究太子党羽,严防东宫结党谋变。一天,隋文帝问史万岁在哪里,当时史万岁实际上就在朝堂安抚其部下,杨素却说:“史万岁朝拜太子去了!”以此激怒隋文帝。隋文帝听信了他的话,命人将史万岁召来责问。史万岁听到皇帝召他,还以为自己部队有功不酬的问题有望得到解决,便对在朝堂上叫冤的部下说:“我今天一定要对皇上说清你们的事情,让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见了隋文帝后,他就讲:“将士有功却被朝廷压抑!人心不服,很不公平!”措辞很生硬,语气也含怒,态度又激动。隋文帝本来就怒火中烧,如今又听了史万岁这一番莫名其妙的气话,于是更加愤怒,当即下令左右将他拖出去用乱棍打死。但隋文帝很快就醒悟并后悔了,派人去追,然而什么也来不及了。一代名将,就这样被打死于乱棍之下。不仅如此,史万岁最后还被加上莫须有的罪名,用冠冕堂皇的公文形式,正式向天下公布。
故弄玄虚,糊弄朝廷
圣旨有假其他公文自然也有假。在古代,假公文即使不能说泛滥成灾,至少也是吏治腐败的重灾区之一。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九月,金国主完颜亮率领六十万大军分四路南征,其声势之大,为金立国四十余年绝无仅有。完颜亮统治初年,就醉心于跨江一统。他在一首诗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