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心不死--间谍、情报纪实集粹-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
马特拉公司属法国巨商拉加岱尔所有。1992年12月,拉加岱尔因旗下的“法国
电视五台”破产而处境不佳,将所属的两家公司——马特拉飞弹公司与阿榭特出版
公司合并,以马特拉的盈利来弥补阿榭特的亏损。三个月后,美国律师卢夫金代表
美国加州大投资商对两家公司的合并提出异议。卢夫金提出的反对理由中包括了这
项“国防机密”的售台军火合约,他称,两家公司合并时,马特拉公司的股票以2
.6 股对阿榭特公司的1 股,是被低估了。马特拉公司的资产中没有将与台湾的军
售合约计算在内。卢夫金向法国股市操作委员会提出投诉,但后者作出的调查结论
称:“已将该项合约包括在内”。卢夫金无功而返,他如何得知法国这项“国防机
密”的事因法国人投鼠忌器而没有追查。
然而,反对两家公司合并的声浪却越来越大。1993年4 月,法国一个小股东集
团向商业法庭投诉,代表控方的律师是原籍台湾的美国人威廉·李。李威廉是国际
知名的律师,长期为世界第一家私人律师事务所——克罗尔律师事务所工作。他在
法国政界和商界的熟人很多。马特拉公司至此才察觉对公司的攻击源头在美国,便
要求法国情报当局监听李威廉的电话,跟踪他并查他的账户以便确定李威廉的后台。
法国安全局对李经过三个月的调查,指控李为美国情报机构工作。而李代表小股东
集团的投诉也先后被法国股市操作委员会和商业法庭驳回。
不久,一名英国商人突然出面和马特拉公司接触,要求该公司拿出1 .5 亿法
郎来私了此案,马特拉公司拒绝了。法国安全部门对这种美国人十分普遍的行事方
式格外气愤,便将调查李威廉的材料呈送法国总理府。而李威廉却也在 1994 年 11
月,据传透过法国总理巴拉迪尔的儿子提出,法国有些企业在出口时的做法不当,
希望巴拉迪尔总理向这些企业施压。从1994年12月起,有关马特拉与阿榭特公司合
并一事的传言越来越多,有关李威廉的事也上了法国报纸,还有消息说,有人要把
李威廉“灭口”。1995年2 月,李威廉向马特拉公司管理处写信投诉自己“遭到威
胁”。就在法国政府决定驱逐美国情报人员之前,李威廉失去行踪。
美法间谍案中透露出的有关台湾军购讯息在台湾岛内引发舆论的质疑和批评。
首先,台湾向法国购买1440枚飞弹,其中云母飞弹占了960 枚,价格甚高,据说是
芬兰购买同类武器的二倍,并且首期付款达总价的一半。其次,台湾向法国购买的
云母飞弹,是在这种飞弹服役前下的定单,台湾并没有这种飞弹的任何使用纪录,
根本无法验证飞弹的可靠度,只能听信法国军火商提供的性能数据。而事实上,法
国在去年下半年试射该型飞弹时,发现性能并未达到理想的技术规格。第三,法方
进行这宗买卖的马特拉公司虽然很会经营与台湾高层的人事关系,但在与台湾进行
的其他交易中声誉不佳,最明显的例子是马特拉公司负责建设的台北市捷运工程,
建筑费用昂贵,一再追加预算,却屡次试车出事故,至今无法通车。法国《解放报
》资深军事记者史瓦兹布若曾在她的著作《不喜欢战争的总统》里透露,马特拉公
司在一夜之间,将售予台湾的飞弹价格从每枚8000万美元,提高到20亿美元。因为
马特拉公司知道台湾向来以花大笔现金和超高价购买军火出名,而且马特拉公司与
台湾高层的“沟通”相当成功,公司自认有能力说服台湾接受这种天价。台湾舆论
质疑,台湾是否飞弹过多,采购价格是否过高,当了“冤大头”?这场采购是否存
在着收授贿赂的弊端?
台湾当局面对各界的质疑十分难堪与被动,极力转移各界的目标。台“行政院
长”连战和“国防部长”蒋仲苓在2 月24日辩称,“台湾在中共飞弹射程之下,对
此不能不防”。台“空军总司令”唐飞也称,台湾采购飞弹是在“特定时空条件下”,
数量不多,还“节省了十位数以上的预算”。以此堵住各界批评的嘴。
此外,在台湾从7 月1 日开始的1995—96年度财政预算中,防务预算编列了2471
.2 亿台元,占全部预算的21.7 %。台湾报纸报道说,当局打算用将近600 亿台
币(23亿美元)购买拉法叶舰和其他武器,其中下一财政年度将支付152 亿余台币。
还将从美国购买导弹护卫舰、防空导弹和坦克等。
由此可见,只要中国一日不统一,台湾民众就得继续充当国际军火市场的“冤
大头”,由国际军人贩子上演的诸如美法间谍案这样的丑剧也还会出现。
(1995年第6 期)
谍心不死——间谍、情报纪实集粹
遭窃者亦行窃
——美国驻莫斯科使馆风雨四十年
晓苏 编译
莫斯科花园环行路上,新阿尔巴特街和起义广场之间的西侧,矗立着一个纪念
碑式的庞然大物——一幢黄白相间的十层大楼。莫斯科市民都知道,那座“斯大林
式”风格的建筑物,就是美国大使馆。
风生火起的四十年
美国大使馆,始建于“冷战”炽烈的1953年。当时,美方对该建筑的整个施工
过程采取了极其严密的保安、监控措施。联邦调查局特工和海军陆战队士兵,昼夜
不停的警卫。他们防备的,就是那个无所不能的、专门在外国使馆建筑物里“下蛆”
——安装窃听器的克格勃第二总局。四十年来,美国人心里一直犯嘀咕,总觉得尽
管修建时防得那么紧,克格勃还是神不知鬼不觉地在他们眼皮底下作了手脚。他们
时不时地指责苏方搞窃听,甚至有鼻子有眼地说使馆马路斜对面的一座仓库似的大
房子就是“第二总局”的“窃听站”;但又苦于找不出确凿的证据。苏方则自然是
一贯死不认账。美国使馆只得自己在内部加强防范,制定了极严格的保密和防窃听
制度。例如,从国内派来专家和施工人员,带来全部材料,在较大的房间内建起全
部用有机材料构筑,不用任何一个金属件(包括螺钉在内)的所谓“玻璃房”,专
门用以商讨机密要事。
使馆建成后,过了几年,美国外交官们陆续搬到分散在莫斯科市内的外交公寓
居住。每到下班后,偌大个建筑物里,除了少数值班人员或加班人员外,显得空空
荡荡。从那时开始,使馆就总是遭到厄运,光是火灾就发生过多起。几次火灾中,
在闻警而至的莫斯科消防队员中,混有数十个克格勃反间谍军官。他们的真正目的
显然不是灭火,而是想趁人打劫,伺机捞取美国情报机构的机密文件。他们趁着火
灾中的慌乱,见东西就抄:写着字的纸张纸片、计算机软盘、磁带、小盒子、用完
的复写纸、各种文件……美国人叫苦不迭,但又无可奈何。
然而,美苏两方原告和被告角色不断转换。据西方报刊披露:美国中央情报局
利用间谍卫星和其设置在驻莫斯科使馆内的设备,窃听苏共中央政治局成员专线通
话以及他们座车上的无线电电话通话。苏联人气得哇哇大叫。这四轮到美国人装聋
作哑了。
窃听器堆砌的新楼
迸入八十年代以后,“美国使馆新楼窃听器”事件在世界上闹得沸沸扬扬,而
且这场官司持续了近十年。
这座新型的、红色的八层办公楼位于老楼后侧,濒临莫斯科河,“经互会”大
楼、乌克兰饭店、俄罗斯联邦大厦(就是那座于 1991 年8 月和 1993 年 10 月两
度闻名于世的莫斯科“白宫”),分别从三个方向俯视着它。这座楼于七十年代中
期动工,整个建筑过程同样也是置于联邦调查局人员和海军陆战队员的全天候监视
之下,但还是被“第二总局”下了“蛆”。1982年该楼基本竣工,3 年后仍未封顶。
这时美国派来安全技术人员用仪器对其进行检测,结果在该楼敏感地点的混凝土构
件中,查出一大批窃听器麦克风。美方声称,该楼必须整个推倒重建,因为它是
“用窃听麦克风堆起来的”。美方向苏方索赔未果,而自已的重建预算也水涨船高,
从一亿多美元一直追加到三亿美元。
拖到1991年“8 ·19”事件后,苏联解体的前几天,这一风波总算有了个戏剧
式的、空前绝后的结局。克格勃的“末代掌门人”巴卡京亲手把美国使馆新楼窃听
器分布图交给了美国大使。事后有不少人对巴氏颇有微词。巴某则在其回忆录《逃
离克格勃》一书中辩解说,他此举并非个人行为,而是先后得到过戈尔巴乔夫和叶
利钦两任元首、潘金和科济列夫两位外长的首肯。
大火烧出顶层的秘密
1991年春光明媚之际,“祝融之神”不幸又一次光临美国使馆的老楼。这次一
着火,美国人接受了以往的教训,赶紧关上大门,毫不客气地将莫斯科消防队员拒
之于外,尽管无情的大火威胁着整幢大楼。结果,第九、十两层即所谓“技术区”,
全部被烧毁。
此后不久,美国国会派出一个特别委员会,其中包括中央情报局和国防部情报
局的代表,专程到莫斯科对使馆的损失进行现场观察和估计。上述两个情报机构都
是“重灾户”,因为它们驻莫斯科情报站的办公室、工作间,按惯例都设在顶层下
面的第九层。开始,有人怀疑这次失火是克格勃施展的阴谋,然而这一说法马上就
烟消云散了。原来,起火的真正原因是架设在顶层即第十层的电缆短路。这一层有
国家安全局的装置厅,该局是美国主要的战略电子侦察部门,它在所有情报机构中
是最保密的。回国后,上述委员会向国会两院情报委员会提交了关于此行的报告以
及修复大楼烧毁的两层、添置设备所需的经费预算。华盛顿面临两种选择:要么继
续对国家安全局在莫斯科的秘密行动给予财政支持,要么将其放弃并结束两国情报
机构之间的对抗。就在这时,莫斯科“天翻地覆”,活剧连台,“8 ·19”事件、
苏共被禁、巴卡京献出“藏宝图”、两国情报机构头目互访……但美国人额首称庆
之余,还是心有余悸,而且鉴于美俄两家结成“伙伴关系”尚属遥远之事,最终还
是决定修复国家安全局设在莫斯科使馆的电子侦察中心配套设施。根据俄罗斯“有
关专家”的估算,美方的修复之举花费了纳税人十七亿美元!
过去窃听勃列日涅夫 如今对叶利钦如法炮制
1993年底,全部修复工作结束以后,美国使馆因祸得福。“鸟枪换炮”,侦听
设备反而更加先进、有效,可以借此获取不同方面的、多种结构的情报。首先就是
掌握关于俄国高层领导圈内出现的形势和叶利钦周围力量对比情况的情报资料。为
此目的,对设置在叶利钦通常落脚之处及其所乘公务轿车上的有线或无线、公开或
保密电话与其他特殊通信,施行昼夜不停的截听和窃听。对俄罗斯联邦各“强力部
门”——国防部、内务部、对外情报局、联邦反间谍局、联邦边防局、总统安全局
等——的中央通讯枢纽通过无线电接力通信、对流层无线电通信与各自地域,地方
机构的通信联络,亦进行全天候的监听,对那些可以对俄国经济——军事潜力、常
规和战略核力量战备水平作出判断的情报材料,加以收集并进行精密的分析。
以使馆为基地的电子技术侦察,还可以帮助判断、测定俄国新型战术武器装备
的性能,无论是正在演习场进行试验的,还是武装力量作战部队已经使用的。值得
注意的是,输入特殊电子战备复合装备的参数,使得美国军方能以足够水平判断新
型武器装备本身的性能。而且,在一旦开始针对俄国的军事行动时,可以向北大西
洋公约成员国家无线电电子对抗的陆基和飞行设备提供最优行动方案。
美国特别注意的情报,还包括截听著名的俄国商人、军事活动家、社会活动家
和政治家的电话交谈,其中包括那些有希望在即将到来的议会和总统选举中获胜、
呼声最高的人。国家安全局对任何细节都感兴趣,比如消遣的方式、兴趣范围、物
质需求、工作状态和日常活动规律、性生活、钱财来源、朋友和商业伙伴等等。中
央情报局驻使馆情报站的特工人员,则利用获取的上述种种资料,对他们感兴趣的
人物采取行动或对其进行召募。应该指出的是,国家安全局莫斯科电子侦察中心,
把它从俄罗斯联邦政府通讯和信息局通讯频道上截取的密码信息,转发到设在美国
本土米德堡的局本部以进一步的研究、破译。因为,各个点上只能进行最初级的分
析。
国家安全局人员工作的美国使馆第十层,与所有其他处室。房间完全隔绝,包
括中央情报局和国防部情报局的情报站。就连大使也不得擅入,更不用说其他外交
官和情报军官了。一层又一层的屏障、防窃听的干扰和防卫系统、窗上的防弹装甲
玻璃、手持自动武器的警卫,构成了足以对付任何企图潜入者的可靠屏障。
美国驻莫斯科使馆内的秘密,美俄(苏)围绕该使馆明争暗斗的内幕,历经四
十余年风风雨雨,到现在才算掀开一个角。相信那些尚藏在幕布后的内情,将陆续
展现在人们面前。
(1995年第5 期)
谍心不死——间谍、情报纪实集粹
美以间谍案
易水
1985年11月,美国安全机关在华盛顿以“间谍罪”逮捕了31岁的美国海军情报
支援中心情报分析员波拉德。波拉德被指控在18个月里,向以色列出卖了大量机密
情报。此案事发后,不仅在美以之间引起了外交风波,同时也影响到美国同阿拉伯
国家的防务关系。
一、混入海军
乔纳森·波拉德出生于德克萨斯州,是纽约圣母大学一名微生物系教授的儿子,
美籍犹太人。1976年波拉德毕业于丹佛大学,3 年后进入不需经过测谎试验而招收
雇员的马里兰州苏特兰海军监视与情报中心,任文职情报分析员。为骗取海军情报
机关的一份好工作,波拉德谎称曾在剑桥和巴黎的两个学术机构任过职。不久,他
就成功地通过了安全检查,并且两度通过“敏感性资料”的安全考核,使其触角伸
向最高机密。在此同时,他还骗取了信任,拿到了传递机密档案的“信使证”。1980
年中旬,他又被调入苏特兰另一个情报单位——海军情报支援中心的潜艇部,任情
报分析员。这些经历无疑为他的间谍活动铺平了道路。
二、窃取情报
波拉德在间谍活动中,以“SCI 考核及格证”和“信使证”为护身符,在华盛
顿的联邦调查局、国务院情报研究局、国防部情报局、国家安全局以及他所在的海
军情报机关之间通行无阻,大量窃取以色列感兴趣的情报分析报告、科技文件、卫
星照片。地图以及来往的函电记录等最高机密资料。
波拉德每周与以色列情报人员接头一次,带上机密资料供以色列人员拍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