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5-重订通俗伤寒论-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被杖。大便不实。小便清白。恶风怕冷。神静倦卧。四肢微急。舌苔淡红而润。或白
而胖嫩。脉沉而缓。此太阳未解。少阴先溃。必其人肾阳素虚。故邪从太阳中络直入足
少阴肾经也。温调营卫为君。佐以扶阳。桂枝加附子汤治之。服药后。即啜热稀粥以微
汗之。仍假太阳为出路者。以少阴与太阳为表里。故发热即可发汗。微汗出。即止服。
仲景麻附细辛峻汗法。究嫌冒险。不可轻与。若脉沉紧。反发热。手足冷。是少阴合太阳之
表邪。为中见寒水实证。可与麻附甘草汤。(麻黄五分、淡附片八分、炙甘草五分)微
发其汗。即愈。若服药后。汗不出。反自下利。手足转温。脉紧去而转暴微者。为少阴
病欲解也。其寒水不从表出。反从下泄。暂虽发烦。下利必自愈。
x(丑)太阳寒邪。内陷少阴脏证。x上吐下利。恶寒蜷卧。但欲寐。或微烦。身重
痛。口中和。手足冷。小便白。舌苔白滑胖嫩。脉沉弱。甚则沉微欲绝。此仲景所谓下焦
虚寒。不能制水故也。先以附子理中汤。加肉挂(五分)、云苓(六钱)壮肾阳以化水气
。服药后。吐利止而手足转温。或时自烦。欲去衣被者。水去而阳气回复也。可治。若
下利虽止。反自汗大出。筋惕肉 。目眩心悸。振振欲擗地者。下多伤阴。孤阳从外而
亡也。急与真武汤回阳摄阴。若下
利既止。而头目晕眩。时时自冒。痰涌喘息。两足冰冷者。下多阴竭。孤阳从上而脱也
。急与新加八味地黄汤。镇元纳阳。此二者。皆邪传少阴。生死出入之危候也。故仲景
原论。少阴独见死证。
x以上阳明。太阴。少阴。三经腑脏变证。皆伤寒邪从水化之传变也。x
x(寅)凡阳经表邪。传入太阴。x往往脾湿与胃热相兼。其证有四(一)湿重于热。
头胀身重。寒热如疟。汗出胸痞。肢懈体痛。渴不引饮。口腻胃滞。便溏或泻。小便不
利。舌苔白滑浓腻。甚或灰腻满布。脉右弦细而缓。或沉弦而濡滞。此由其人中气素虚
。故太阴证多而阳明证少也。辛淡温化为君。佐以芳透。藿香正气汤。或大橘皮汤。二
方酌用之(二)热重于湿。始虽恶寒。后但热不寒。目黄而赤。唇焦齿燥。耳聋脘
闷。胸腹灼热。午后尤重。心烦恶热。大便热泻。溲短赤涩。舌苔黄腻带灰。中见黑点
。脉右洪数。甚或大坚而长。此由其人中气素实。故阳明证多而太阴证少也。苦降辛通
为君。佐以凉淡。增减黄连泻心汤清解之。若始虽便泻。继即便闭。舌起芒刺者。加更
衣丸(钱半至二钱)极苦泄热。其便即通。若因循而失清失下。神昏谵语。手足发痉。
甚则昏厥。舌苔黄黑糙刺。中见红点。脉右沉数。左弦数者。此由湿热化火。火旺生风
。逼乱神明之危候也。急与犀连承气汤加羚角(二钱)、紫雪(五分)开泄下夺以拯之
。服后。大便虽通。发痉虽除。而神识昏厥如尸。手足躁扰。身热不扬。脉似沉缓。甚则
沉伏。但舌仍灰黑。红点隐隐。此热陷太阴。防有伏 内发。郁于阴络之中而欲达不达也
。急与犀羚三汁饮加大青叶(五钱)凉血解毒。通络透 。果能伏 外达。自然毒透神
清。(三)湿热并重。一起即胸膈烦闷。神识瞀乱。大叫腹痛。继即昏不知人。欲
吐不吐。欲泻不泻。身发壮热。指冷甲紫。舌苔中黄尖红。甚则灰腻满布。中见红点黑
刺。脉
两寸陷下。关尺沉弦而涩。此湿遏热郁。夹痧秽。或夹食滞。阻闭中上二焦。俗称闷痧。
实即湿热夹痧食之干霍乱也。必先搠痧放血(如刺少商中冲、舌下紫筋、尺泽、委中
等穴)。继即与涌吐法。炒盐汤(食盐五钱、炒黄泡汤)。调下白矾(二钱至三钱、
生研细)。又次宣畅气机。连翘栀豉汤。调下红灵丹。(一分或二分)、终与枳实导滞
汤缓下之。此就势急者言之。若病势稍缓者。壮热口渴。饮多则呕。心烦脘闷。反复颠
倒。卧起不安。四肢倦怠。肌肉烦疼。大便溏热。溺短赤涩。甚则两目欲闭。神昏谵语
。舌苔黄腻。或灰腻兼黄点。脉右洪数。左弦滞。此湿热蒙闭中上二焦。积滞郁结下焦
也。法当三焦分消。先与连翘栀豉汤开其上。继与增减黄连泻心汤疏其中。终与枳实导
滞汤逐其下。或用大橘皮汤。去苍术官桂。加茵陈(三钱)、贯众(四钱)、利其溺。
以整肃湿热。其病自愈。(四)湿热俱轻。身热自汗。胸脘微闷。知饥不食。口腻
微渴。渴不喜饮。便溏溺热。舌苔黄白相兼。薄而粘腻。脉右滞。左微数。此湿热阻滞
上焦清阳。胃气不舒。肠热不清之轻证也。但用轻清芳淡法。苇茎汤去桃仁、活水芦根
五钱、生苡仁四钱、冬瓜子四钱、加藿香叶(二钱)、佩兰叶(钱半)、枇杷叶(
去毛筋、炒香、三钱)、淡竹叶(钱半)、青箬叶(三钱)等。宣畅气机。整肃三焦。
自然肺胃清降。湿热去而胃开矣。
x(卯)邪传少阴脏证。当分手足二经。x手少阴心主热气。中含君火。足少阴肾主
生阳。中藏寒水。其证有三。
(一)水为火烁。心烦不寐。肌肤枯燥。神气衰弱。咽干溺短。舌红尖绛。脉左细
数。按之搏指。右反大而虚软。此外邪挟火而动。阴虚而水液不能上济也。治宜壮水制
火。阿胶黄连汤主之。“荣斋按。少阴伤寒。有传经直中之分。直中者多从水化。浅则如
麻黄附子细辛汤症。重则如四逆汤症。传经者多从火化(即本段现证)因津枯热炽。
以黄连阿胶汤泻南补北。确是治病必求其本的方法。”若兼下利咽痛。胸满烦闷者。此
水液为虚火下迫。郁热下注而不能上升也。治宜育阴煦气。猪肤汤(净猪肤、即猪肉皮刮
净脂膏一两、净白蜜五钱、炒米粉三钱、用水三碗、煎猪肤成两碗、去渣调入蜜粉
、和匀温分四服)。加茄楠香汁(开水磨汁四匙、分四次冲)。主之。若兼神昏谵语
。溲短赤热者。此君火被相火蒸逼。水不制火而神明内乱。陶节庵所谓过经不解是也。
治宜清火利水。导赤清心汤主之。若兼筋脉拘挛。手足螈 者。此水亏火亢。液涸动风
。缪仲淳所谓内虚暗风是也。治宜滋阴熄风。阿胶鸡子黄汤主之。(二)火为水遏。四
肢厥逆。干咳心悸。便泄溺涩。腹痛下重。舌苔白而底绛。脉左沉弦而滑。右弦急。此
阳气内郁。不得外达。水气上冲而下注也。治宜达郁通阳。加味四逆散(川柴胡八分、
炒枳实一钱、生白芍一钱。清炙草八分、干姜五分拌捣北五味三分、桂枝尖五分、浙茯
苓四钱、烧酒洗捣干薤白五枚、淡附片五分、用水两碗、煎成一碗、去渣温服)。主之。
(三)水火互结。下利口渴。小便不利。咳逆干呕。心烦不得眠。舌本绛而苔白薄。脉
左沉细。按之搏数。右反浮大虚软。此水阴随热下注。郁火反从上冲。仲景所谓少阴病
。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是也。治宜滋水泄火。猪苓汤、猪苓三钱、陈阿胶钱
半(烊冲)赤苓、泽泻各二钱、飞滑石三钱、加辰砂染灯心(三十支)、童便(二钟
冲)、枇杷叶(去毛、抽筋、五钱)等主之。
x(辰)邪传厥阴。亦当分手足二经。x手厥阴为包络。内含胆火。主行血通脉。
足厥阴为肝脏。下含肾水。主藏血活络。内经虽云厥阴之上。风气治之。然包络挟胆火
发动于上。则为热风。肝气挟肾水相应而起。则为寒风。火性热。水性寒。故其证最多
寒热错杂。阴阳疑似。约计之则有四。(一)外寒内热。厥则但指头寒。热则微觉烦躁
。默默不欲食。渴欲饮水。微热汗出。小便不利。舌苔浅黄薄腻。或正黄带微白。脉右沉滑搏
指。左微弦而数。此外虽厥而里有热。仲景所谓厥微热少。数日小便利。色白者热除。
遂欲得食而病愈是也。法当辛凉泄热以利溺。新加白虎汤主之。若厥而兼呕。胸胁烦满
。热利下重。继即便血。甚或圊脓血。舌紫苔黄。脉寸浮数。尺弦涩。此包络挟胆火而
肆虐。仲景所谓厥深热亦深。内经所谓暴注下迫。皆属于热。阴络伤则血下溢是也。法
当凉血清肝以坚肠。加味白头翁汤主之。(二)内寒外热。下利清谷。汗出肢厥。身有
微热。面少赤。或郁冒。舌苔青滑。脉沉而迟。此阴多阳少。肝挟肾水之寒而肆发。仲
景所谓面戴阳。下虚故也。急急温通回阳。通脉四逆汤主之。(三)下寒上热。热在膈
脘。水在肠中。心下痞硬。嗳腐食臭。腹中雷鸣下利。医误吐之。遂致水食入口即吐。
复认作热结旁流。更逆以下。从此下利不止。舌苔黄白相兼。脉弦而涩。此寒格于下。
热拒于上。火逆水泻之错杂证也。当清上热开寒格为君。佐以益气健胃。先与生姜泻心
汤去甘草。(生姜汁一小匙、冲、干姜六分、姜半夏三钱、川连八分、青子芩钱半。米
炒潞党参二钱、大红枣四枚劈)加淡竹茹(三钱)枇杷叶(五钱,去毛筋炒黄)。止其吐
。继与乌梅丸。(乌梅肉三十个、干姜一两、川连一两六钱、细辛、淡附片、桂枝、川
柏、潞党参各六钱、炒川椒、当归各四钱各研细末、加醋与蜜、共杵二千下、丸如
梧桐子大、先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食臭等)。止其利。(四)
上寒下热。水结胸胁。热结在肠。呕吐清水。或吐黄黑浊饮。饥不欲食。食则吐蛔。肢
厥心悸。腹痛热泻。泻而不畅。或便脓血。里急后重。溲短赤热。舌苔前半白滑。后根
黄腻而浓。脉右弦迟。左沉弦数。此寒格于上。热结于下。水逆火郁之错杂证也。法当
先逐其水。蠲饮万灵汤主之。继则清肝泄热。加味白头翁汤主之。
x以上太阴。少阴厥阴。各脏变证。皆伤寒邪从水火合化之传变也。x
就予所验。凡太阳伤寒。其邪有但传少阳阳明而止者。有不传少阳阳明。越传三阴者。各随其人之
体质阴阳。脏腑寒热。从火化者为热证。从水化者为寒证。从水火合化者。则为寒热错
杂之证。医者能审其阴阳盛衰。寒热虚实。为之温凉补泻于其间。对证发药随机应变。
心灵手敏。庶可以治伤寒变证矣。若拘守朱南阳传经为热。直中为寒。则执一不通。活
人者适以杀人。良可慨焉。
【秀按】此节论伤寒传变证。抉择原论之精华。补助仲景之缺略。发明火化、水化
、水火合化三端。独出心裁。非经验宏富者不能道。学人当奉为准绳。
【廉勘】四时皆有伤寒。惟冬三月乃寒水司令。较三时之寒为独盛。故前哲以冬月
感寒即病者。为正伤寒。非谓春夏秋并无伤寒也。医者苟能求原确实。辨证清楚。用药
自不泥于时令矣。所最误人者。一切时感证。古人皆谓之伤寒。遂致后世只知伤寒。且
但知温散发汗。若温热暑湿诸病。随时感发。并不由于风寒诱起者。自当辛凉开达。芳
淡清化。对病定方。奈医家病家。无不通称曰伤寒。一见此等方药。即斥为凉遏。世俗
竟成为习惯。以致冤死载涂。不得不归咎于创始者之定名失实也。至循经传递。太阳由
阳明而少阳。而太阴。而少阴。而厥阴。自临证经验以来。千万人中实无一人。无怪南
方无真伤寒之说。若照俞氏所论。经验上数见不鲜。可谓知所取舍。不为古人所欺。但
予犹有怀疑者。伤寒一证。轻则用葱白香豉汤加味。重则用苏羌达表汤加减。或用麻黄
汤减其用量。往往一汗即解。热退身凉而愈。何至于缠绵床席。传变有如斯之多。变证
轻重如斯之不一耶。推原其故。半由因循失治。半由纵横杂治。或由别兼他邪。或由另
夹宿病。或由素禀阴虚多火。或由素体阳虚多湿。或由素性嗜好太多。或由素情忧怒无
常。有此种种原因。故变证层出不穷。方法亦随机策应。俞氏特立火化水化水火合化三
端。已握传变之主脑。然后审定各人之特性素因。再将气候。风土。寒热燥
湿。老幼男女等之各异。及其体质强弱、脏性阴阳,与夫生活状态、旧病有无等关系。
辨其经络脏腑之外候。断其寒热虚实之真相。以决方剂。虽多引用成方。略为加减。而
信手拈来。适中病情。细绎其诊察之法。大抵以头项背腰之变化察表。以面目九窍之变
化察里。以血脉睛舌之变化。察其病势之安危。断其病机之吉凶。予平日研求。服膺叶
法。旁参众法以补助之。兹将叶天士先生伤寒看法及其治例。节述于后。为初学作导线
。(一)凡看伤寒。先观两目。黑白分明者内无热。目视不明者里有热。(二)看唇舌
。唇红而润者内无热。唇干而焦者里热重。若舌白滑者表未解。舌黄者热渐深。舌黑者
热已剧。(三)审胸腹。胸满而痛者为结胸。不痛者为痞气。如未经下而有之。上焦痰
水也。已经下而有之。误下坏证也。腹中痛硬者燥粪。脐下痛硬者燥粪与蓄血。脐间动
跃或痛。上冲于心者冲气。腹中响。气下趋者欲作泻。燥粪者小便不利。脐下如疙瘩状
。蓄血者小便利。脐下如怀孕状。(四)问口渴否。渴不饮水者邪在表。渴饮水多者内
热甚。漱水不欲咽者欲作衄。(五)凡治伤寒。先辨表里。不论日数。但有头疼身痛。
怕风恶寒。脉来浮紧浮数。皆是表证。虽有便难。小便不利。亦当先解其表。后攻其里
。脉浮紧者为正伤寒。宜用辛温之药以发之。浮数者为寒包火。宜用辛凉之药以解之。
既有腹疼吐利。溺白或赤。脉来沉弱沉滑。皆是里证。间有恶风怕冷。亦当先治其里。
后解其表。脉沉弱者为中寒证。宜用辛热之药以温之。沉滑者为里热证。宜用苦寒之药
以攻之。如病在表而反下。则邪乘虚入里。微为痞气结胸。甚为肠滑洞泄。此皆误下坏
证。在里反汗。则表益虚而里益实。轻为衄血斑黄。重为痉厥亡阳。此皆误汗坏证。凡
服汗药。如一剂无汗。再与之。复无汗。此营卫乏绝。当养阴辅正而再汗之。三治无汗者
死。凡服下药。先燥后溏者已解。如但利清水而无燥粪。痞满如故者未解。再下之。三
下不通者液枯肠燥。当镇润之。通者生。不通者死。(六)详辨阴阳。初起时。头疼身
痛。发热恶寒。脉来浮紧浮大。即是阳经之表证也。此后烦躁作渴。纯热无寒。便闭溺
热。即是阳经传入阳腑之热证也。脉虽沉伏。不可误作阴证
治。如初起时。脐腹绞痛。肢厥唇青。脉来沉迟沉微。即是直中阴经之寒证也。虽面赤
烦躁。不可误作阳证治。阳证宜汗宜透。宜清宜下。阴证宜温宜补。其大要也。然亦有
辨。阳证而其体素虚。不胜下。下之太过。忽然脐腹绞痛。洞泄不止。手足厥逆。此阳
证而转为阴证也。急温之。阴证而其体素热。勿过温。温之太过。忽然烦躁大渴。自汗
昏谵。二便不通。此阴证而转为阳证也。速清之。(七)凡伤寒得死证。脉尚可治者。
弃证从脉。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八)凡伤寒得死脉。证有可治者。弃脉从证。表急
解之。里急攻之。热则清之。寒则温之。总之定其名。分其经。审其证。察其脉。明表
里。识阴阳。度虚实。知标本。此八者。为治伤寒之要诀也。
第七章·伤寒本证
第三节·两感伤寒
属性:(内经与伤寒序例皆谓之两感于寒)
【因】身受阴寒之气。口食生冷之物。表里俱伤者为两感。其病多发于夏令夜间。
因人多贪凉。喜食冰水瓜果故耳。
【证】头疼体痛。身重恶寒。目瞑嗜卧。少气懒言。手足微冷。